2001年,李敖錄製一個節目,突然問了一句:「蔡康永,你是不是GAY?」蔡康永笑說:「對啊,你要介紹人給我認識嗎?」
而今,他與男友劉坤龍已相戀21年。 近日蔡康永錄製節目時,談到出櫃問題,忍不住淚崩,讓人感到心酸和不忍。
蔡康永透露,「娛樂圈的人出櫃前都先來問我」。但當被圈內人徵詢意見時,蔡康永在糾結後還是選擇了請對方放棄。「我還是會擔心,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我經歷的事情。我唯一能夠做到的事,就是向爸爸媽媽證明我們不是妖怪,我們可以很好地活在世界上。」
有些人,即便世人都認同異性戀,你不是就不是。
李銀河老師說過這麼一句話:有人愛吃蘿蔔,有人愛吃白菜;異性戀如果說是白玫瑰,同性戀就是喜歡紅玫瑰。我十分贊同這樣的中立態度。甚至我還聽到這樣一個說法:喜歡女人就是喜歡白玫瑰,喜歡男人就是喜歡紅玫瑰,這樣的態度不但認可了人與人之間不同性別的高尚情感,同時也暗示著,性別本身就可以不必那麼刻板。
大家在網上填過問卷,有些題目是有默認值的,比如「0」,比如「空」。在性取向上,社會上也有默認值,「異性戀」。然而有些人不屬於默認值,從性啟蒙時期就只對同性有生理上的好感。。。這種感覺,清晰明了,自己能懂。
就好比清代袁枚在《子不語》裡講過的故事:
「五臺山某禪師,收一沙彌,年甫三歲。五臺山最高,師徒在山頂修行,從不一下山。後十餘年,禪師同弟子下山。沙彌見牛馬雞犬,皆不識也。師因指而告之曰:「此牛也,可以耕田。此馬也,可以騎。此雞犬也,可以報曉、可以守門。」沙彌唯唯。少傾,一少年女子走過,沙彌驚問:「此又是何物?」師慮其動心,正色告之曰:「此名老虎,人近之者,必遭咬死,屍骨無存。」沙彌唯唯。晚間上山,師問:「汝今日在山下所見之物,可有心上思想他的否?」曰:「一切物都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總覺舍他不得。」」
一個異性戀,即便3歲起不見女人,該喜歡女人的還是喜歡女人。
一個同性戀,何嘗不是如此?
「對異性戀來說,可能同性戀是個話題,但是對同志來說,這不是個話題,這是真實的、每日的、每分每秒的生活。」
「想牽著伴侶的手逛街,想組個家庭,想在動手術之前能有最親近的人籤名同意,想在死掉之後把遺產留給最在乎的人,這些都是最根本的生活要求,既不是標新立異,也沒有要幹擾到別人。」
然而,「噁心、娘炮、罪惡、變態」,這是同性戀常聽到的評論。
6月9號,是,就是這個月上旬,七對中國同性戀情侶在美國結婚了(中國不允許同性婚姻)。阿里巴巴贊助,西好萊塢市長擔任主婚人。
不過呢,情侶們家屬都沒來,覺著這個事情不好。
網上也有很多議論:
這樣的——「同性戀結婚圖個啥?(眨眼笑)回頭率」
這樣的——「臥槽特麼的、我吃飽飯看到的這個新聞了。真特麼的嘔吐了、特別是親嘴的哪個、太熬心人。」
這樣的——「上帝給了你一根棍子,你卻用它拿來攪屎。」。
在中國,同性戀們生來就不容易。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在1990年先就將同性戀問題排除,認為同性戀並不是一種精神疾病。
相關的世衛組織也公開宣布同性戀不是一種成人的人格障礙類型。
20世紀的時候,在中國確實被定義過精神疾病,但從2001年4月20日起,第三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已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中剔除,實現了中國同性戀非病理化。
中國的《心理學報》, 1999年就收錄了份華南師大的研究報告。大概意思是,研究所採用催眠加電擊的方法,成功改變了3位同性戀人員的性取向,喜大普奔!
電擊療法,是把你像罪犯一樣綁在電椅子上對你持續性的通電(在此過程中對你放各種同性題材的資料)。在高強度的實施電療後,你就會達到由條件反射而來的心理厭惡和生理反應。
據柴靜的《看見》裡面對電擊療法的描寫——治完的確不會愛男人了,也不會愛人了。嗯,想到愛就想到電,疼!
2014年12月19日,有個「治療同性戀」的心理諮詢中心接受了法律判決書。
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判決給原告實施電擊「治療」的重慶「心語飄香心理諮詢中心」(下稱心語飄香)公開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
判決書顯示,「同性戀並非精神疾病,心語中心承諾可以進行治療亦屬虛假宣傳。」
至此,同性戀並非精神疾病,無需精神治療。鐵板釘釘!
2013年,北京同志中心調查了1600多名非異性戀群體,其中有十分之一(約160人)考慮過尋求扭轉治療,「為了父母或家人」,佔到19.87%,另有19.21%的人則是為了「順應社會,過正常生活」。
事實上,同性取向是一種自然現象。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如果我的來訪者是一位同性戀者,那麼我不會期待一個這樣的結局:經過我的心理諮詢或治療,他終於轉變為異性戀者,結婚生子,夫妻恩愛,並發自內心地「金盆洗手」。——因為,我不相信一個生命可以被轉變成不是自己生命形態的樣子,除非——我們讓他去扭曲。
不少人,出櫃不後悔——
蔡康永節目中說,「我不後悔出櫃,我無法把謊言藏太久,自己放得開,面對外界才會看得開。我相信能夠勇敢作自己的人很幸福,我也承認自己很幸福。」
去年蘋果CEO庫克宣布出櫃時說,「我從未否認過我的性取向,但我也從未公開承認過,直至現在。現在讓我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立場,我很自豪成為一個同性戀者,成為一名同性戀者是上帝賜予我最偉大的禮物。」
昨日高曉松在微博上力挺蔡康永,「柴可夫斯基、阿莫多瓦、到白先勇張國榮,有很多同性戀,才華橫溢」。他們的成就早已超越了同性戀這個視覺標籤。
所以,男人,不管性取向如何,應一同生活,相互扶持,走出人生的精彩,而不是原地踏足,永遠當個幼稚男孩,等著別人來愛你。
《少有人走的路》說過:想讓別人真正愛你,只有讓自己成為值得愛的人。
我為少數派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