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全球牙科財報:疫情下的掙扎與創新

2020-12-26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MedTrend醫趨勢」(ID:Trendhc),36氪經授權發布。

隨著8月13日士卓曼半年報的公布,全球牙科TOP4半年報悉數登場。

在營收普遍出現兩位數下滑的背景下,登士柏西諾德第一,Envista(原丹納赫牙科業務部門)第二,愛齊科技第三,士卓曼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的口腔數位化業務抵消了部分疫情給企業造成的損失,使口腔企業更加認定數位化的發展趨勢,在壓縮成本的同時,繼續投入數位化創新。

對比國外口腔企業上半年營收普遍下滑,國內口腔企業營收普遍在二季度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後好轉。在旺盛市場需求驅動下,國內口腔企業的數位化布局也逐漸向產業併購、業務整合的方向推進。

登士柏西諾德:2020年上半年總營收(含貴金屬耗材,下同)13.65億美元,同比-30.2%。由於業務覆蓋面廣,公司被迫在多個細分領域同時承受疫情的衝擊。

Envista:2020年上半年總營收9.09億美元,同比-33.7%。Envista也存在上述登士柏西諾德的問題。此外,Envista還面臨從丹納赫剝離後的現金流壓力,預計將限制其未來併購投資。

愛齊科技:2020年上半年總營收為約9.03億美元,同比-21.4%。同樣遭遇疫情衝擊,聚焦數位化使愛齊科技得以更加靈活的應對,尤其是當疫情好轉後,營收可以迅速恢復。

士卓曼:2020年上半年總營收為6.65億美元,同比-22%。數位化業務比重較高的士卓曼在二季度後期業務逐漸恢復,將進一步向隱形正畸、口掃業務拓展。

▲ 牙科業務 Top4 2020上半年數據總覽

註:士卓曼數據已按照2020年8月13日匯率進行換算。

Dentsply Sirona

整體營收

登士柏西諾德 2020年上半年營收13.65億美元,同比-30.2%。

▲登士柏西諾德2020、2019上半年營收數據對比

營收分析

因業務覆蓋口腔材料、設備、數位化等多個領域,在口腔材料與牙科技術和設備兩大核心業務遭受疫情衝擊的情況下,營收全面下降。口腔數位化新產品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營收的整體下滑。

▲牙科業務部門結構圖

▲登士柏西諾德 2020上半年業務數據

牙科技術和設備業務(佔營收60%):2020年上半年營收為8.24億美元,同比-23.6%,下降原因來自疫情導致的設備與儀器,數字牙科和植入物業務量的減少。

口腔材料業務:(佔營收40%):2020年上半年營收為5.41億美元,同比-38.3%,疫情導致的牙髓治療,修復和預防業務量減少是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

整體業務需求不足不僅影響了營收,還導致產品積壓,壓佔資金— 2020上半年經營現金流為1.6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1.74億美元降低約1000萬美元。

區域營收

▲登士柏西諾德2020上半年區域數據

美國:2020年營收4.31億美元,同比-32.9%。

歐洲:2020年上半年營收5.88億美元,同比-28.1%。

其他地區(包括中國):2020年上半年營收3.45億美元,同比-30.3%。

受亞洲和歐洲疫情影響,公司三月份開始出現明顯銷量下降,持續至四月份的最低水平。隨著五月初牙科診所陸續重新開放,美國和歐洲地區銷售額開始恢復。

未來發展-關停正畸業務,推動合作創新:

疫情的爆發使登士柏西諾德加速推行「成本精簡」戰略,除縮短工作時間與凍結招聘等措施外,公司還於8月6日宣布關停傳統正畸業務及部分實驗室業務。

在壓縮傳統業務和成本的同時,登士柏西諾德仍然將產品創新作為促進整體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進一步推動產品研發,與研究機構與學校等深入合作,並從第三方機構購買最新技術研究成果。

Envista

整體營收

Envista Holdings 上半年總營收9.09億美元,同比-33.7%。

▲Envista 2020上半年營收數據

營收分析

專業產品和技術:上半年營收4.57億美元,同比-34.32%。疫情衝擊了種植和正畸兩大核心業務,該業務板塊營收降幅明顯。

牙科設備和耗材:上半年營收4.52億美元,同比-33.11%。疫情導致傳統牙科設備耗材營收下滑的同時,也提升了口腔消毒殺菌類產品的需求,但仍不能扭轉該版塊營收下滑的總體態勢。

▲Envista 業務架構

▲Envista 2020上半年業務數據

目前,Envista的重要挑戰是現金流不足。2020年上半年,Envista經營現金流為負,主要原因在於Envista從丹納赫剝離後,不能再依賴後者現金流。

▲Envista 2020上半年及去年同期自由現金流

此外,歷年來多次併購(今年1月全資收購德國生物材料公司Matricel),也使Envista留下了約33億美元商譽(佔總資產比重約50%),此外,債務問題也加劇了Envista的財務風險。

區域營收

▲Envista 2020上半年區域營收數據

北美:營收約4.32億美元,同比-32.4%,佔總營收比例47%。

西歐:營收約1.94億美元,同比-38.5%,佔總營收約21%。

其他發達市場:營收約0.66億美元,同比-23%,佔總營收約7%。

新興市場(東歐,中東,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日本和澳大利亞除外):營收約2.17億美元,同比-34.4%,佔總營收比例24%。

未來發展-放慢併購,持續創新

由於Envista自身面臨的經營與現金流壓力在疫情下被進一步放大,未來Envista將不得不放慢投資併購的步伐,將精力轉移到內部的成本節約。

與此同時,未來,Envista將加強種植體系統、隱形正畸,及數位化口腔等領域的業務創新,尤其是在中國等新興市場進一步完善其業務板塊,持續推出更多創新隱形正畸及口掃等產品。

Align Technology

整體營收

愛齊科技2020年上半年總營收為9.03億美元,同比-21.4%。

▲愛齊科技2020上半年整體營收

營收分析

▲愛齊科技2020上半年業務營收

隱形正畸業務:2020年上半年營收7.8億美元,同比-19.26%,佔總營收86%。

隱形正畸產品的平均銷售價格提升了營收,但整體消費市場在疫情下需求疲軟,使發貨量低於預期,拉低了業務營收。此外,產品折扣及不利匯率也對營收造成負面影響。

系統&服務(包括口內掃描儀、Exocad等):2020年上半年營收1.23億美元,同比-32.86%,佔總營收14%。

▲iTero Element 5D產品

上半年營收的主要來自數位化產品Exocad的營收,及產品安裝與服務。而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來自口內掃描儀平均銷售價格與出貨量的同時下降。口內掃描儀價格降低原因有:

區域營收

▲愛齊科技 2020上半年區域營收

美國:營收4.13億美元,同比-28.3%,業務佔比46%,較去年同期50%的佔比有所下降。目前,美國仍然是愛齊科技隱形正畸的主要市場。

瑞士:營收2.93億美元,業務佔比32.4%,業務佔比高的原因是瑞士今年初取代荷蘭成為全球新總部。

其他地區:營收1.32億,同比+10%。

中國:營收0.66億美元,同比-24.4%,業務佔比7.3%,較去年同期7.6%的業務佔比有小幅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市場在首先遭遇疫情衝擊後,業務佔比僅有輕微下降,顯示出未來持續業務增長潛力。

未來發展-長期布局,精準投資

在疫情的衝擊下,愛齊科技同樣採取了包括降低工時等成本壓縮措施。但另一方面卻在數位化創新方面進行大膽、長期、精準的布局:

Strauman

整體營收

士卓曼 2020年上半年整體營收6.05億瑞士法郎(約6.65億美元),同比-22%。

▲2020上半年士卓曼營收數據

營收分析

疫情期間,士卓曼持續通過線上系統推動數位化業務全面發展。

種植產品:通過遠程在線教育系統推動BLX種植體系統的推廣,頜面種植系統獲得FDA批准。士卓曼還將旗下的韓國種植系統Warantec引入中國,強化在中國的中低端種植產品。

正畸產品:發展線上+線下的正畸業務。目前士卓曼隱形正畸已經在德國開設其歐洲第一個隱形正畸加工廠,實現單日自動化量產10,000副牙套。此外,士卓曼於7月控股歐洲隱形正畸服務商 DrSmile,強化對C端消費者的營銷渠道。

區域營收

從全球市場看,一季度集團整體營收-1.4%,其中亞太地區受疫情影響明顯,降幅-22.1%, 但其他區域均實現營收增長。

但進入二季度後,疫情使集團全球業務均出現大幅下滑,其中以拉美地區最為嚴重,降幅達60%。而亞太地區,在其他地區營收仍然不振的情況下,中國與韓國市場營收翻倍。

未來發展-從種植延伸到正畸、口掃,全面拓展數位化業務

疫情沒有影響士卓曼的雄心,未來,士卓曼將在保證種植業務的同時,繼續拓展正畸、口內掃描儀、數位化診斷方案等領域的業務,核心邏輯是構建口腔數位化生態。

近日,士卓曼還通過投資人工智慧軟體公司 Promaton 強化其口腔診斷業務。可見,雖然處於疫情中,士卓曼也仍然在進行全面數位化布局。

為全面反映疫情期間國內外口腔企業的情況,醫趨勢簡要分析了上半年部分國內頭部口腔企業的情況。由於多數國內口腔企業半年報將在8月底披露,故僅選取先臨三維和通策醫療兩家企業,反映相關領域目前的國內現狀。

總體來看,國內企業2020年上半年總營收呈先降後升的趨勢。因國內企業主要銷售市場在國內,第一季度營收總額受到的影響較大,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國內口腔消費市場得以恢復,二季度營收得以回升,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一季度的虧損。

先臨三維

根據先臨三維公布上半年業績預告,2020年上半年,先臨三維營業收入預計約為1.5億-1.6億元,相對去年同期2.2億,營收-27%。

在全球疫情影響下,公司第一季度國內銷售影響較大,第二季度國際銷售影響較大。先臨三維與口腔相關的業務為3D列印與口內掃描儀,其中:

國內口腔3D列印將獲突破

近年來,3D列印正不斷應用於口腔領域,正成為口腔數位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用於種植手術導板列印、蠟型牙冠牙橋製作等臨床場景。

▲3D列印應用於種植導板製作

雖然目前口腔3D整體規模不大,但國內企業在該領域內已經取得了一定突破,湧現出以先臨為代表的3D列印企業,並將其技術積極應用於齒科,實現了可觀的市場佔有率。

隨著今年初國內企業獲得口腔3D金屬列印三類器械證,預計更多牙科加工所會引入3D列印材料與設備,國產口腔3D列印業務將進一步增加。

口內掃描儀進入門檻提升

目前國內已經湧現出以先臨、郎呈、藍野、美亞等一系列國產口內掃描品牌。

▲先臨口掃產品進化

從臨床反饋看,國內頭部口掃產品在精度、效果、服務等方面已經逐漸趕上國際先進水平,但在數位化產品組合方面尚待提高:即國內企業僅僅出售口掃儀器,而國外企業出售的是以口掃為代表的數位化口腔解決方案。

此外,國家正在推動口內掃描產品的標準制定,預計將對產品精度、性能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審核周期也會更長,實際提升了口掃產品的準入門檻。

通策醫療

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7.38億元,同比-12.87%。作為一家以醫療服務為主營業務的主板上市公司,其業務極易受到疫情的直接衝擊:

公司上半年各項經營指標均出現同比下滑,主要原因為一季度因全國疫情嚴重所屬醫院停診停業導致。其中一季度同比-51.08%,第二季度同比+ 20.39%。

▲通策醫療2020上半年種植與正畸業務營收

種植醫療服務:1-6 月營收1.2億元,同比-19.93%;

正畸醫療服務:1-6月營收1.3億元,同比-13.26%;

業務開展階段:第二季度單季正畸醫療服務同比+ 22%,種植醫療服務同比+ 17%。

雖然國內口腔企業逐漸從疫情中得到復甦,但從總體上看,國內口腔企業在數位化程度、企業規模、產業集中度等方面與跨國企業差距仍然十分明顯。

隨著部分頭部企業的湧現,一些針對口腔數位化的產業整合正在逐步推進:今年6月,松柏投資、高瓴資本等以不低於2億元投資國瓷子公司愛爾創,協助其構建口腔修復的綜合平臺。作為國內口腔材料領域的頭部企業,愛爾創將以口腔材料為核心,將業務逐步拓展至數位化各流程。

結語

2020年的疫情讓所有全球所有口腔企業措手不及,幾乎所有企業都在節約開支,但這並不影響它們在數位化轉型方面的投入,無論是仍然身陷全球疫情泥潭中的跨國企業,還是已經逐漸復甦的國內企業。

雖然我們無法預測全球疫情何時結束,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口腔數位化的徵程才剛剛開始,未來還將上演國內企業與跨國企業的數位化之爭。

備註:以上數據來自各公司年報等資料。

相關焦點

  • 2020醫藥公司上半年財報紛紛發布 阿斯利康等全球十大跨國藥企交卷
    而記者梳理了這全球十大製藥企業的2020的上半年報表發現,作為全球大型製藥企業,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不少企業營收下降,但同時,不少企業也迎來了自己的發展機遇。上半年,在疫情和生物類似藥的雙方壓力下,「三駕馬車」的銷售收入呈加速下滑。Avastin上半年銷售額為28.45億瑞士法郎,下滑18%,美國市場下滑幅度最大為33%;Rituxan上半年銷售額為24.40億瑞士法郎,下滑23%,歐洲市場下滑幅度最大34%;Herceptin上半年銷售額22.00億瑞士法郎,下滑28%,美國市場下滑了42%。
  • 牙科巨頭:登士柏西諾德
    2006年,登士柏西諾德牙科產品(上海)有限公司成立。 ●公司財報● ▲ 2020、2019上半年營收數據對比 營收分析 因業務覆蓋口腔材料、設備、數位化等多個領域,在口腔材料與牙科技術和設備兩大核心業務遭受疫情衝擊的情況下,營收全面下降。口腔數位化新產品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營收的整體下滑。
  • 阿斯利康2020年上半年財報:中國市場增長14% 與全球趨勢相同
    7月30日,英國製藥巨頭阿斯利康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財報,全球收入126.29億美元,同比增長14%(按固定匯率計算,下同),主要源自新興市場和腫瘤領域新產品的表現。2020年上半年,阿斯利康腫瘤產品收入53.24億美元,同比增長31%;心血管、腎臟和代謝(CVRM)產品收入22.65億美元,同比增長11%,呼吸和免疫學產品收入26.76億美元,同比增長7%。第二季度阿斯利康全球收入60億美元,同比增長9%。但呼吸和免疫學產品收入下降8%,主要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對普米克都保(布地奈德)在中國銷售的影響。
  • zara上半年財報慘不忍睹 除了疫情還有其它原因
    zara上半年財報慘不忍睹 除了疫情還有其它原因 2020-07-30 08:16:25 來源:中服網 今年,紡織服裝行業正經歷嚴重的一次「大撤退」。
  • 斯凱奇、Puma、安德瑪、ZARA等品牌發布2020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業績...
    03安奈兒上半年虧損1430.65萬7月30日國內高端童裝服飾品牌安奈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奈兒」)發布2020上半年財務報告。報告指出,上半年安奈兒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30.65萬,相比去年上半年的5629.79萬,下降125.41%。
  • 全球主要奢侈品牌上半年財報PK
    2019年只剩三個月,全球奢侈時尚行業整體表現卻不如上一年那般一片向好,而是喜憂參半。在收入增速方面,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時裝皮具部門重新趕超Gucci和愛馬仕,成為跑得最快的頭部奢侈品牌集團。通過對三大奢侈品巨頭的財報進行總結可以發現,全球奢侈時尚行業整體存在三個主要趨勢,一個是中國奢侈品消費力的崛起,亞洲超過歐洲成為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其次是通過開拓業務來尋求業績增長,即使針對的方向有所不同,第三則是對可持續時尚的重視與投入。Burberry、Tod's集團和Salvatore Ferragamo集團等第二梯隊的奢侈品牌也開始摸索自己的新突破口。
  • 格力空調上半年收入被美的反超200億,線下門店受疫情衝擊大
    對於今年上半年營收、淨利出現大幅下滑的原因,三家企業均提到,受上半年疫情影響,居民平均實際收入水平及收入預期水平均下降,導致消費者有效需求與消費信心不足,疊加疫情影響地產竣工、裝修、產品安裝和房產交付,白電市場需求萎縮。
  • 保時捷2020上半年全球銷量亮眼 歸功疫情期間大家都買911?
    ▲保時捷日前公布2020上半年全球銷量數據。(圖/達志影像/美聯社)記者遊鎧丞/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一攪局,相信全球車廠2020一整年都不太好過;日前保時捷也公布了上半年全球累計銷量,雖說相較於2019年,各地市場著實都出現了程度不一的銷量下滑,但相較於其他車廠動輒裁員、變賣資產尋求周轉資金的「慘況」,保時捷著實算是受挫狀況相對「輕微」的,更甚者其全新推出的992世代911車系,整體銷量更是不減反增
  • 立訊精密上半年營收、利潤創新高!成長潛力優於富士康
    疫情全球蔓延外加美國政府施行一系列反全球化政策,使得今年各國經濟低迷,不少企業面臨著業績衰退、盈利困難的局面;尤其是美國的能源行業,自今年初至今已經有多家行業巨頭申請破產保護,另外還有數百家石化相關企業面臨倒閉風險。
  • 財報速遞|Zara母公司上半年虧16億,電商錄得74%增長
    今年上半年,該集團還在14個市場開設了新的門店,目前在全球共擁有約7337個銷售點。有分析人士表示,一年店租要180億人民幣,過多的實體店成了Zara最大包袱。無法否認的是,「Zara們」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改變迫在眉睫。
  • 2020年上半年,跨國藥企TOP 5排名:輝瑞首位不再、BMS躋身前五
    2020年8月6日,隨著BMS半年報的發布,跨國藥企上半年成績單基本都已出爐,從財報可以看出:COVID-19對全球經濟形成了巨大衝擊,這也導致長期穩定的全球醫藥格局開始震蕩。疫情「黑天鵝」下,2020上半年 跨國藥企Top5排名究竟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德迅2020年上半年業績預示外貿環境仍充滿不確定性!
    航運界網消息,全球貨代巨頭德迅公司(KUEHNE + Nagel)發布2020年二季度財報業績,貨櫃貨運需求不容樂觀。 上半年的淨營業額為98億瑞士法郎,息稅前利潤為4.19億瑞士法郎。海運業務方面,德迅集團上半年淨營業額為33.86億元瑞士法郎,同比下降9.4%。
  • 疫情衝擊下與商戶共進退!中國最大紡織批發市場上半年淨賺2.31億
    財報顯示,2019年,輕紡城實現營業總收入9.8億,同比增長0.1%;實現歸母淨利潤3.4億,同比下降34%;每股收益為0.23元,20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億,同比下降18.9%;歸母淨利潤6451.5萬,同比下降25.7%。輕紡城計劃,2020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54億元,利潤總額4.25億元。
  • 2020上半年全球智能手錶營收數據出爐,蘋果繼續領跑市場
    消息,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錶出貨量同比增長20%,銷量達到了4200萬塊,要知道在疫情的衝擊下,全球經濟體都在承受著壓力,這樣的背景下,智能手錶市場還能有所增長,實屬不易。
  • 疫情下交出低分財報,爆火中國的Costco不淡定了
    在全球開出785家門店後,Costco(好市多)進入了慢車道。北京時間3月6日,Costco發布2020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Costco在該季度內總營收390.72億美元,同比增長10.39%;淨利潤9.31億美元,增速4.72%。
  • 波司登2020上半年淨利增長41.8% 中高端羽絨服逆勢增長
    中新網11月27日電 26日,波司登(03998.HK)2020年上半年業績出爐。截至2020年9月30日,波司登營收46.6億元,同比增長5.1%。歸屬股東淨利潤約人民幣4.9億元,同比增長41.8%,毛利率提升4.3個百分點至47.8%,擬派發中期股息每股3.5港仙。
  • 疫情下,2020年上半年全球20國GDP排行榜出爐,中國能排第幾?
    2020年可以說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我們都知道,上半年我們經歷了太多,全世界人民經歷了太多,疫情、火災、蝗災……給世界各國以及世界整體經濟都帶來了重創,但是,歷史的車輪總要前行,坎坷下我們更應該堅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剛剛過去的2020年1-6月份,也就是上半年全世界前20強國家的經濟的發展情況吧。看到這個GDP排名你有什麼感想?2020年上半年20強國家GDP無一倖免的全部呈現負增長態勢,估計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這樣的情況,小編也是第一次見到。
  • 2020家電行業盤點:疫情下的悲喜互不相通
    可以看出,在意識到自身產品正逐步被時代所拋棄後,彩電行業正在掙扎著尋求創新和變革,雖然新的技術、新的玩法、新的品牌將給彩電行業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但是電視本身究竟能否重回客廳C位,還得拭目以待。
  • 掙扎中的ZARA:虧損、關店……母公司市值已蒸發2000多億
    如果用兩個字形容2020年上半年的時裝零售業,那就是「寒冬」。受新冠疫情影響,零售業線下門店都遭遇巨大衝擊。從各家時裝零售巨頭近期陸續公布的財報來看,疫情期間時裝行業沒有最慘,只有更慘。近日,全球時裝巨頭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公布其最新財報顯示,截至7月底的半年淨虧損1.9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同時,Inditex集團也加入關店潮,其在第一季度財報中透露,計劃關閉1000至1200家門店。
  • 「石化雙雄」上半年日虧2.9億 挑戰「前所未有」
    ,至此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以下簡稱「三桶油」)2020年上半年數據悉數出爐,僅有中國海洋石油實現盈利。據中新經緯客戶端計算,2020年上半年「三桶油」合計淨虧損424.82億元,日虧約2.3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