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MedTrend醫趨勢」(ID:Trendhc),36氪經授權發布。
隨著8月13日士卓曼半年報的公布,全球牙科TOP4半年報悉數登場。
在營收普遍出現兩位數下滑的背景下,登士柏西諾德第一,Envista(原丹納赫牙科業務部門)第二,愛齊科技第三,士卓曼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的口腔數位化業務抵消了部分疫情給企業造成的損失,使口腔企業更加認定數位化的發展趨勢,在壓縮成本的同時,繼續投入數位化創新。
對比國外口腔企業上半年營收普遍下滑,國內口腔企業營收普遍在二季度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後好轉。在旺盛市場需求驅動下,國內口腔企業的數位化布局也逐漸向產業併購、業務整合的方向推進。
登士柏西諾德:2020年上半年總營收(含貴金屬耗材,下同)13.65億美元,同比-30.2%。由於業務覆蓋面廣,公司被迫在多個細分領域同時承受疫情的衝擊。
Envista:2020年上半年總營收9.09億美元,同比-33.7%。Envista也存在上述登士柏西諾德的問題。此外,Envista還面臨從丹納赫剝離後的現金流壓力,預計將限制其未來併購投資。
愛齊科技:2020年上半年總營收為約9.03億美元,同比-21.4%。同樣遭遇疫情衝擊,聚焦數位化使愛齊科技得以更加靈活的應對,尤其是當疫情好轉後,營收可以迅速恢復。
士卓曼:2020年上半年總營收為6.65億美元,同比-22%。數位化業務比重較高的士卓曼在二季度後期業務逐漸恢復,將進一步向隱形正畸、口掃業務拓展。
▲ 牙科業務 Top4 2020上半年數據總覽
註:士卓曼數據已按照2020年8月13日匯率進行換算。
登士柏西諾德 2020年上半年營收13.65億美元,同比-30.2%。
▲登士柏西諾德2020、2019上半年營收數據對比
因業務覆蓋口腔材料、設備、數位化等多個領域,在口腔材料與牙科技術和設備兩大核心業務遭受疫情衝擊的情況下,營收全面下降。口腔數位化新產品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營收的整體下滑。
▲牙科業務部門結構圖
▲登士柏西諾德 2020上半年業務數據
牙科技術和設備業務(佔營收60%):2020年上半年營收為8.24億美元,同比-23.6%,下降原因來自疫情導致的設備與儀器,數字牙科和植入物業務量的減少。
口腔材料業務:(佔營收40%):2020年上半年營收為5.41億美元,同比-38.3%,疫情導致的牙髓治療,修復和預防業務量減少是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
整體業務需求不足不僅影響了營收,還導致產品積壓,壓佔資金— 2020上半年經營現金流為1.6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1.74億美元降低約1000萬美元。
▲登士柏西諾德2020上半年區域數據
美國:2020年營收4.31億美元,同比-32.9%。
歐洲:2020年上半年營收5.88億美元,同比-28.1%。
其他地區(包括中國):2020年上半年營收3.45億美元,同比-30.3%。
受亞洲和歐洲疫情影響,公司三月份開始出現明顯銷量下降,持續至四月份的最低水平。隨著五月初牙科診所陸續重新開放,美國和歐洲地區銷售額開始恢復。
疫情的爆發使登士柏西諾德加速推行「成本精簡」戰略,除縮短工作時間與凍結招聘等措施外,公司還於8月6日宣布關停傳統正畸業務及部分實驗室業務。
在壓縮傳統業務和成本的同時,登士柏西諾德仍然將產品創新作為促進整體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進一步推動產品研發,與研究機構與學校等深入合作,並從第三方機構購買最新技術研究成果。
Envista Holdings 上半年總營收9.09億美元,同比-33.7%。
▲Envista 2020上半年營收數據
專業產品和技術:上半年營收4.57億美元,同比-34.32%。疫情衝擊了種植和正畸兩大核心業務,該業務板塊營收降幅明顯。
牙科設備和耗材:上半年營收4.52億美元,同比-33.11%。疫情導致傳統牙科設備耗材營收下滑的同時,也提升了口腔消毒殺菌類產品的需求,但仍不能扭轉該版塊營收下滑的總體態勢。
▲Envista 業務架構
▲Envista 2020上半年業務數據
目前,Envista的重要挑戰是現金流不足。2020年上半年,Envista經營現金流為負,主要原因在於Envista從丹納赫剝離後,不能再依賴後者現金流。
▲Envista 2020上半年及去年同期自由現金流
此外,歷年來多次併購(今年1月全資收購德國生物材料公司Matricel),也使Envista留下了約33億美元商譽(佔總資產比重約50%),此外,債務問題也加劇了Envista的財務風險。
區域營收
▲Envista 2020上半年區域營收數據
北美:營收約4.32億美元,同比-32.4%,佔總營收比例47%。
西歐:營收約1.94億美元,同比-38.5%,佔總營收約21%。
其他發達市場:營收約0.66億美元,同比-23%,佔總營收約7%。
新興市場(東歐,中東,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日本和澳大利亞除外):營收約2.17億美元,同比-34.4%,佔總營收比例24%。
由於Envista自身面臨的經營與現金流壓力在疫情下被進一步放大,未來Envista將不得不放慢投資併購的步伐,將精力轉移到內部的成本節約。
與此同時,未來,Envista將加強種植體系統、隱形正畸,及數位化口腔等領域的業務創新,尤其是在中國等新興市場進一步完善其業務板塊,持續推出更多創新隱形正畸及口掃等產品。
愛齊科技2020年上半年總營收為9.03億美元,同比-21.4%。
▲愛齊科技2020上半年整體營收
隱形正畸業務:2020年上半年營收7.8億美元,同比-19.26%,佔總營收86%。
隱形正畸產品的平均銷售價格提升了營收,但整體消費市場在疫情下需求疲軟,使發貨量低於預期,拉低了業務營收。此外,產品折扣及不利匯率也對營收造成負面影響。
系統&服務(包括口內掃描儀、Exocad等):2020年上半年營收1.23億美元,同比-32.86%,佔總營收14%。
▲iTero Element 5D產品
上半年營收的主要來自數位化產品Exocad的營收,及產品安裝與服務。而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來自口內掃描儀平均銷售價格與出貨量的同時下降。口內掃描儀價格降低原因有:
▲愛齊科技 2020上半年區域營收
美國:營收4.13億美元,同比-28.3%,業務佔比46%,較去年同期50%的佔比有所下降。目前,美國仍然是愛齊科技隱形正畸的主要市場。
瑞士:營收2.93億美元,業務佔比32.4%,業務佔比高的原因是瑞士今年初取代荷蘭成為全球新總部。
其他地區:營收1.32億,同比+10%。
中國:營收0.66億美元,同比-24.4%,業務佔比7.3%,較去年同期7.6%的業務佔比有小幅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市場在首先遭遇疫情衝擊後,業務佔比僅有輕微下降,顯示出未來持續業務增長潛力。
在疫情的衝擊下,愛齊科技同樣採取了包括降低工時等成本壓縮措施。但另一方面卻在數位化創新方面進行大膽、長期、精準的布局:
士卓曼 2020年上半年整體營收6.05億瑞士法郎(約6.65億美元),同比-22%。
▲2020上半年士卓曼營收數據
疫情期間,士卓曼持續通過線上系統推動數位化業務全面發展。
種植產品:通過遠程在線教育系統推動BLX種植體系統的推廣,頜面種植系統獲得FDA批准。士卓曼還將旗下的韓國種植系統Warantec引入中國,強化在中國的中低端種植產品。
正畸產品:發展線上+線下的正畸業務。目前士卓曼隱形正畸已經在德國開設其歐洲第一個隱形正畸加工廠,實現單日自動化量產10,000副牙套。此外,士卓曼於7月控股歐洲隱形正畸服務商 DrSmile,強化對C端消費者的營銷渠道。
從全球市場看,一季度集團整體營收-1.4%,其中亞太地區受疫情影響明顯,降幅-22.1%, 但其他區域均實現營收增長。
但進入二季度後,疫情使集團全球業務均出現大幅下滑,其中以拉美地區最為嚴重,降幅達60%。而亞太地區,在其他地區營收仍然不振的情況下,中國與韓國市場營收翻倍。
疫情沒有影響士卓曼的雄心,未來,士卓曼將在保證種植業務的同時,繼續拓展正畸、口內掃描儀、數位化診斷方案等領域的業務,核心邏輯是構建口腔數位化生態。
近日,士卓曼還通過投資人工智慧軟體公司 Promaton 強化其口腔診斷業務。可見,雖然處於疫情中,士卓曼也仍然在進行全面數位化布局。
為全面反映疫情期間國內外口腔企業的情況,醫趨勢簡要分析了上半年部分國內頭部口腔企業的情況。由於多數國內口腔企業半年報將在8月底披露,故僅選取先臨三維和通策醫療兩家企業,反映相關領域目前的國內現狀。
總體來看,國內企業2020年上半年總營收呈先降後升的趨勢。因國內企業主要銷售市場在國內,第一季度營收總額受到的影響較大,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國內口腔消費市場得以恢復,二季度營收得以回升,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一季度的虧損。
根據先臨三維公布上半年業績預告,2020年上半年,先臨三維營業收入預計約為1.5億-1.6億元,相對去年同期2.2億,營收-27%。
在全球疫情影響下,公司第一季度國內銷售影響較大,第二季度國際銷售影響較大。先臨三維與口腔相關的業務為3D列印與口內掃描儀,其中:
近年來,3D列印正不斷應用於口腔領域,正成為口腔數位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用於種植手術導板列印、蠟型牙冠牙橋製作等臨床場景。
▲3D列印應用於種植導板製作
雖然目前口腔3D整體規模不大,但國內企業在該領域內已經取得了一定突破,湧現出以先臨為代表的3D列印企業,並將其技術積極應用於齒科,實現了可觀的市場佔有率。
隨著今年初國內企業獲得口腔3D金屬列印三類器械證,預計更多牙科加工所會引入3D列印材料與設備,國產口腔3D列印業務將進一步增加。
目前國內已經湧現出以先臨、郎呈、藍野、美亞等一系列國產口內掃描品牌。
▲先臨口掃產品進化
從臨床反饋看,國內頭部口掃產品在精度、效果、服務等方面已經逐漸趕上國際先進水平,但在數位化產品組合方面尚待提高:即國內企業僅僅出售口掃儀器,而國外企業出售的是以口掃為代表的數位化口腔解決方案。
此外,國家正在推動口內掃描產品的標準制定,預計將對產品精度、性能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審核周期也會更長,實際提升了口掃產品的準入門檻。
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7.38億元,同比-12.87%。作為一家以醫療服務為主營業務的主板上市公司,其業務極易受到疫情的直接衝擊:
公司上半年各項經營指標均出現同比下滑,主要原因為一季度因全國疫情嚴重所屬醫院停診停業導致。其中一季度同比-51.08%,第二季度同比+ 20.39%。
▲通策醫療2020上半年種植與正畸業務營收
種植醫療服務:1-6 月營收1.2億元,同比-19.93%;
正畸醫療服務:1-6月營收1.3億元,同比-13.26%;
業務開展階段:第二季度單季正畸醫療服務同比+ 22%,種植醫療服務同比+ 17%。
雖然國內口腔企業逐漸從疫情中得到復甦,但從總體上看,國內口腔企業在數位化程度、企業規模、產業集中度等方面與跨國企業差距仍然十分明顯。
隨著部分頭部企業的湧現,一些針對口腔數位化的產業整合正在逐步推進:今年6月,松柏投資、高瓴資本等以不低於2億元投資國瓷子公司愛爾創,協助其構建口腔修復的綜合平臺。作為國內口腔材料領域的頭部企業,愛爾創將以口腔材料為核心,將業務逐步拓展至數位化各流程。
2020年的疫情讓所有全球所有口腔企業措手不及,幾乎所有企業都在節約開支,但這並不影響它們在數位化轉型方面的投入,無論是仍然身陷全球疫情泥潭中的跨國企業,還是已經逐漸復甦的國內企業。
雖然我們無法預測全球疫情何時結束,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口腔數位化的徵程才剛剛開始,未來還將上演國內企業與跨國企業的數位化之爭。
備註:以上數據來自各公司年報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