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讓我們去看看世界上有哪些
擁有超高顏值的音樂廳吧!
座落在珠江河畔,像是兩顆大卵石的建築物,奇特的外形非常有趣,這是由第一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女性、英籍伊拉克設計師扎哈·哈迪德所設計的,曾入選過多次世界十大歌劇院、世界最壯觀的歌劇院。音樂廳內,最特別的就是像是把星空帶入廳內繁星點點的天花板,與外頭兩個似乎受過滔滔江水翻滾侵蝕過的大石頭,內部則顯示出河谷的概念,利用不對秤及流線型的牆體與凹槽,這是由國際聲樂大師哈羅德·馬歇爾博士,為廣州大劇院精心打造的聲學系統,在視覺與聽覺上都能達到世界一流的等級。位於洛杉磯的沃爾特·迪斯尼音樂廳花了16年才建好,總花費超過18億人民幣。這座洛杉磯的新地標是美國建築大師弗蘭克·蓋裡的傑作。音樂廳獨特的外表相當受人矚目,由金屬外殼包覆音樂廳,銀色的屋頂與牆壁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創造了未來與科技感的視覺感受。在內部音樂廳的部份,採納了日本著名聲學工程師永田穗的設計:
讓欣賞音樂成為一種全面體驗,運用波浪的線條豐富了室內的設計感,並且在舞臺背後設計了一個巨型落地窗讓陽光自然的灑進來,在白天的音樂會舉行的話,則像是露天音樂會一樣,為觀眾創造出置身室外的錯覺,窗外的行人過客也可駐足欣賞音樂廳內的演奏,室內室外融為一體,這樣的設計僅有在這才享受的到。
位於海陸交界處的冰島哈帕音樂廳是由美術家奧拉夫埃利亞松以及亨寧拉森建築事務所合作完成,其靈感來自冰島美景與極光,音樂廳閃閃發亮的外觀,映照著冰島港口與居民們的生活,在這個港口城市所樹立的現代化建築,良好地聯結了生活與藝術。光與透明性是建築表皮的關鍵,變化莫測的光讓音樂廳與這座城市的變化被人們一覽無疑,每時每刻都散發著不同的光芒,主音樂廳的內部以紅色為基調,宛若燒紅的巖漿,與外部的建築產生出對比。評審團主席威爾-阿雷茲說:「這個音樂廳的形象和類似多孔磚的透明外觀和不斷變化的彩色燈光,促進了城市與這幢建築的內部生活的對話。公眾盼望已久的這個項目是獨樹一幟的。通過亨寧-拉森建築事務所和藝術家奧拉夫-埃利亞松的合作,這個項目向世界傳遞了重要的信息,並且滿足了冰島人民的長期夢想。」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市內的波士頓交響樂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樂廳之一,在1900年10月15日落成,便取代了波士頓音樂廳成為波士頓交響樂團的新駐地,目前是波士頓交響樂團與波士頓流行樂團的駐地。波士頓交響樂廳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毀的萊比錫音樂廳為原型建造,是作狹長而高挑的鞋盒形狀。在內部舞臺牆面向內傾斜以使聲音集中,除了木質地板外,整個大廳以磚、鋼鐵和石膏建造,在加上適度的裝飾,創造出現代與古典相容的音響環境。大廳的舞臺上鐫刻著貝多芬的名字,是唯一一位名字鐫刻在波士頓交響樂大廳裡的音樂家,因為他是唯一一位所有理事一致同意把名字鐫刻在大廳裡的音樂家。
這座音樂廳緊挨泰恩河,坐落在英格蘭東北部沿海城市蓋茨黑德市,遠看如同一個巨大的銀色花生殼,是由英國國寶級建築師諾曼福斯特設計的現代化音樂廳。音樂廳被正方形的玻璃包圍著,因為坐落在河邊,能夠在河水的流動下反射出閃閃動人的光芒,廳內每座禮堂都設計成獨立的封閉空間,整座綜合建築擁有了共同的屋頂,這片屋頂將建築包裝了起來,他們還為世界知名管弦樂團——北部交響樂團以及民樂樂團提供基地,促進了民樂、爵士樂和藍調布魯斯的表演,為了世界音樂的拓展貢獻了一己之力,裡頭還提供許多音樂學校練習的場地,樹立了一個創新音樂教育提供者的形象,廣受大眾好評。
當你走進音樂聽的時後,比起以前在學校禮堂裡聽音樂會的體驗來說可說是完全不同,有好的場所,好的音樂才能準確無誤的傳達給觀眾朋友們,除了視覺上的美麗之外,聽覺上的享受也會整整提高好幾個檔次!這就跟看電影一樣,在家裡的小屏幕跟在影院看的感受絕對不一樣。歡迎加入世界音樂公眾號興趣小組:iworldmusic
記得留言「世界音樂」,不然每天加的人太多啦,
我們希望在人群之中一眼看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