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強排名:武漢第六,南京逆襲,這座城市令人唏噓!

2021-01-14 魏薇DFH

近幾年來,我國的綜合實力眾所周知,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隨著各大城市相互競爭,良性競爭下也促進了我國經濟實力的發展,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排名也在人們心中有了天平。全國20強排名:武漢第六,南京逆襲,這座城市令人唏噓!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與尼爾森聯合發布的全國城市前20強排行榜也備受關注。這個排名是根據城市的綜合經濟、交通、城市建設、科教和醫療五個方面綜合評選的,還是相對公正的排名。

從排名中可以看出,前5位的城市都是世界一流城市,當然上海是第1位,首都北京緊隨其後,香港以較高的綜合經濟實力排在第3位,廣州和深圳排在第4位。廣州和深圳的位置也引起了爭議。有人認為,深圳的經濟非常發達,而且發展迅速,應該排在第四位。但是,筆者認為,雖然經濟上有活力,但作為一個年輕的城市,在醫療、教育等方面還存在不足。今後,深圳的排名將會進一步改善。

在「第二臺階」的第6至第10位排名中,中西部城市佔據武漢、成都、重慶3個位置。這是中西部目前發展最快的城市,其中武漢更是第6位,很有衝力。此外,成都和重慶近年來憑藉旅遊業的發展,綜合實力有了飛躍性的提升,相信這兩個城市將來也會創造出更大的驚喜。

此外,長三角兩大核心城市南京和杭州的排名也相當可觀。南京超過了杭州和成都,雖然在經濟上不優越,但是在交通、城市建設、醫療等方面南京領先。

而第三階梯的第十位到第二十位,則是不可避免的。曾經屈指可數的大城市天津,如今也跌至第12位。與過去的輝煌相比,如今天津的衰落令人感慨萬千。

總的來說,這個排名是客觀的,也能看出南北之間的差距。在這個排名中,僅南方城市就有14個。但是,相信北方的城市日後也會越來越強大,一起期待吧!關於這個,你是怎麼想的?

相關焦點

  • 我國城市20強大洗牌,瀋陽衰退,鄭州、長沙崛起,南京成為大黑馬
    最近有一個很熱的話題,那就是在我國十大經濟城市中,忽然發現北方僅剩下北京1個城市了(而作出這個判斷的依據是基於南京今年有望進入前十取代天津),話語之間透露出驚奇和恍然大悟的感覺,令人不勝唏噓!其實,北方城市排名的後退,早在20年前就已經開始了,而且是愈演愈烈!
  • 中國城市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中國城市綜合實力20強排名
    近日,中國城市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中國城市綜合實力20強排名,武漢位列第6,僅次於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這份榜單主要是參考綜合經濟、交通與城建、科教與醫療進行排名的。武漢在這三個維度的得分分別是綜合經濟82分,交通與城建95分,科教與醫療93分。
  • 校友會2020江蘇省大學排名,南京大學躋身全國5強
    報告顯示,北京大學連續13年問鼎冠軍,雄居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名榜首;清華大學第2,復旦大學第3,浙江大學第4,南京大學第5,天津大學首次躋身全國前10強,山東大學躍居至第13位。北京、江蘇和上海分別有21所、13所和9所高校躋身全國百強,雄居全國前3甲;全國36所省屬高校躋身百強行列,南昌大學首次躋身前50強。
  • 中國城市綜合實力20強:武漢進入前六
    近日,中國城市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中國城市綜合實力20強排名,武漢位列第6,僅次於上海、北京、香港、廣州、深圳。 這份榜單主要是參考綜合經濟、交通與城建、科教與醫療進行排名的。
  • 中國城市政商關係排行榜全國20強發布 威海新入榜
    2020》,對全國29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的政商關係進行了評估。   在292座城市中,威海的政商關係健康指數排名第19。   2020政商關係健康指數排名前20的城市依次為:深圳、北京、廣州、上海、濟南、東莞、珠海、青島、無錫、廈門、成都、杭州、金華、南京、西安、中山、天津、蘇州、威海、武漢。
  • 大陸高校排名出爐,第9名到20名之間,令人驚喜的高校最多
    大陸高校排名出爐,第9名到20名之間,令人驚喜的高校最多大學的排名,一直是人們比較關注的,高考結束以後,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成績選擇大學,其中一個衡量標準就是高校的排名,一般來說在綜合實力的排名榜中,排名越靠前的大學,在綜合實力上就越強,也越受學生們的歡迎
  • 296城排名:南京長沙進前十,西安亮了,東莞泉州逆襲
    每個城市之間的競爭力,不管是產業,還是人才,說到底都與一個城市的營商環境有著直接關係。所以,拋開不同評價體系的指標權重差異,西部菌認為,城市營商環境的排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評估結果,它比GDP的重要性更強。日前,大灣區研究院和21世紀經濟研究院對全國296個地級和地級市以上城市的營商環境水平進行了排名。
  • 2019GDP前30強城市公布:上北領先 深圳人均最高
    隨著2019年佛山跨過萬億GDP大關,目前全國GDP達到或超過1萬億的城市共有17個。有意思的是,排名越靠前名次越穩定。2019年全國GDP十強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和天津。頭部的這10座城市,GDP已經雄踞前十強榜單多年,且常住人口均在千萬以上,比較優勢明顯。
  • 武漢、南京與成都,三個城市不比GDP,只比摩天大樓,誰更強?
    現在人們越來越關心城市,從GDP到城市建設,大部分市民都非常關心,我們今天找到了十大城市中的武漢、成都和南京,看看比他們的GDP,除了摩天樓,還比這三個城市中的誰強。我們先看看武漢,武漢素有九省通衢的美稱,在地理交通方面國內非常突出,此外武漢的摩天大樓近年也進入了大躍進期,根據2018年的數據,武漢有47座200米以上的摩天大樓,其中最高的是武漢中心,高度為438米。
  • 全國二十強城市2018年GDP終核變化,天津廣州青島蘇州無錫負增長
    我們通過2018年終核/初核調整幅度,來看看我國GDP20強城市的數據以及排名變化。 2020年大部分城市統計年鑑已經出爐,各市終核數據公布,前二十城市中部分城市的調整幅度還是比較大的。
  • 2020年財政收入15強城市排名情況
    億元,且高於重慶,同比增長6.46%,增幅在這15強城市中排第一;說明杭州產業抵抗能力強,企業效益較好,質量提升快,經濟持續穩定向好,呈現良好發展勢頭。杭州另外,天津、成都、南京這三座城市入圍前10強,財政收入分別為1920.81億元、1883.5億元、1637.7億元;其中,天津表現較差,同比下降20.3%;說明天津疫情影響較重,產業抵抗能力較弱,需加快產業轉型步伐,
  • 威海成功闖入中國城市政商關係排行榜20強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發布了《中國城市政商關係排行榜2020》,對全國29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的政商關係進行了評估。威海此次成功闖入20強,位列第19,成為新晉入榜的城市!  在292座城市中,威海的政商關係健康指數排名第19。
  • 蘇州第五、鄭州第十三、東莞第十六,1-11月財政收入20強城市情況
    2020年1-11月財政收入20強城市情況 2020年1-11月,財政收入20強出爐,其中,上海、北京、深圳、廣州、蘇州排前五名,財政收入分別為6665.25億元、5071.17億元、3568.3億元、2322.67億元。
  • 武漢:夜未眠——2019年全國主要城市夜間經濟發展調研回顧
    深夜書店客流也穩步增長,作為一種文化信仰的堅守,它為這座城市點亮一盞閱讀的燈,溫暖著武漢人的心。02夜間餐飲消費排名前十強尤其更甚,武漢躋身夜間餐飲消費排名前十強,深夜食堂正逐漸成為辦公室與家之外的「第三時間與空間」,人們在食物中釋放壓力的同時,也再次繁榮了城市的夜間經濟。
  • 最新十大消費城市:上海穩居榜首,重慶逆襲廣深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今年GDP總量位居前十的城市,但社消與GDP位次並非一一對應。  在前三季度數據中,上海繼續穩居榜首;重慶超越廣深兩座一線城市位居第三;武漢雖然僅位居第十,但正在快速「回血」。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合計457805.17億元,佔全國經濟總量的46.2%,佔比較2018年提升2.1個百分點。  在消費總量方面,上海和北京這兩大強一線城市位居前兩位,上海自2017年超越北京之後,就一直穩居榜首。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是唯一一個社消總量超過萬億大關的城市。
  • 2020校友會中國新一線城市最好獨立學院排名20強
    全國排名 星級排名 辦學層次 6★ 中國頂尖獨立學院 2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
  • 2020中國城市實力大排名!你所在的城市排第幾?
    這是一個強者之間的排名。當然每個城市也都有缺陷,但也有其獨到之處,值得其他城市借鑑。我們唯有互相借鑑,互相砥礪,才是本排名希望起到的作用。  1  最有錢的城市  【蘇州】  第七位【成都】  第八位【杭州】  第九位【武漢】  第十位【南京】  2  億萬富豪最多的城市
  • 全國省會城市經濟實力比拼,鄭州居然排名……
    那麼,各大省會城市的經濟實力如何?  鄭州GDP總量位列第六  數據顯示,2019年,省會城市GDP總量前十名分別是廣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鄭州、長沙、濟南、合肥和福州,其中前七名均超過萬億元大關。
  • 全國城市醫療資源排行榜:長沙每千人床位數排名第一
    在政府的統一組織部署下,全國其他省區市調集了大量醫護人員和物資不斷向湖北集結,共同抗擊疫情。為了解各地醫療實力,證券時報·數據寶從幾個維度梳理了全國主要城市醫療資源。證券時報記者 梁謙剛全國各地醫療人員馳援武漢武漢是目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陣地。
  • 這座城市擁有84所高校,GDP排名全國第8,大學生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該市擁有84所高校,GDP排在全國第8位,大學生人數排在全國第1位「大學城」對所有人來說不再是新詞,現在很多地區都在匆忙建設自己的大學城。一般來說,大學城的位置都在城市的偏遠,更像一個城市新開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