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中亞國家雖然獲得了獨立,但一直受到俄羅斯控制,成為事實上俄羅斯的後院,俄羅斯方面一直阻止其他勢力進入中亞地區,不管是所謂的敵對國家還是友好國家。
近年來,打著泛突厥主義大旗的土耳其,不斷向中亞地區滲透,相比靠近美國可能威脅政權穩定,中亞國家對同屬突厥民族的土耳其抱有巨大好感,更是通過一系列相關協議加強關係,試圖藉助土耳其的力量擺脫俄羅斯控制,相比之下,實力不斷衰退的俄羅斯,在面對土耳其的進攻性姿態時,不斷退縮,在中亞地區採取的那些補救措施,諸如前不久作為普京總統特使的俄聯邦副總理德米特裡·科扎克,在其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一行中,並未起到多大作用,遠不如此前土耳其防長阿卡爾,後者代表土耳其與烏茲別克斯坦籤署了《軍事金融合作協定》、《實施貨幣援助的議定書》,與哈薩克斯坦則籤署了《長期軍事合作協定》。
近日,俄羅斯國家杜馬教育與科學委員會委員尼科諾夫在接受俄第一頻道電視臺採訪的時候,再次說話不經大腦(俄羅斯官兒們的大嘴巴真是太多了,經常不顧身份發表一些官方都不敢說的話,引發外交衝突),居然公開宣稱「哈薩克斯坦的領土,是俄羅斯饋贈的大禮包。」如果不是當年俄蘇的慷慨相助,「哈薩克斯坦就不復存在,北哈薩克地區也不會如此人口稠密。」
此舉引發哈薩克斯坦方面強烈反應,哈薩克斯坦副外長隨即緊急召見了俄聯邦事務臨時代辦科馬羅夫,對尼科諾夫的言論表示「困惑」與「不解」;向俄羅斯發出抗議照會,期待俄方「對該聲明做出相應評價」,並呼籲對方採取措施,避免俄聯邦國務活動家發表類似聲明;發布新聞稿,稱尼科諾夫的聲明是一種挑釁性攻擊行動,「對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之間的聯盟關係造成了嚴重損害」;哈薩克學者更是反駁所謂的「領土饋贈說」,這是對哈薩克人的侮辱,哈薩克斯坦的領土和獨立是「用血的代價爭取來的」。
現在的俄羅斯民眾,還是有一股大俄羅斯帝國傾向,試圖恢復蘇聯時代的版圖,而不是將更多精力用於關注自己的經濟,很多話就算普通百姓能說,但作為政治人物也應該分得清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好在,這位發表「領土饋贈說」僅是一名杜馬議員,沒有多大政治影響力,更不是代表俄羅斯政府的官方代表,否則,俄哈關係將受到巨大影響,尼科諾夫本人隨後也解釋了自己的話,稱是蘇聯解體才讓哈薩克斯坦的利益得到保障,「藉此機會,我再次對兄弟民族哈薩克斯坦表達最溫暖的情誼。」
蘇聯時代將俄羅斯人佔多數的北哈薩克四州也劃給了哈薩克斯坦(類似把克裡米亞劃給烏克蘭,都是埋下種子,哈薩克斯坦擔心自己哪天也變成烏克蘭),蘇聯解體的時候,哈薩克斯坦跟其他加盟共和國一樣獲得獨立,成為面積僅次於俄羅斯的第二大獨立國協國家,儘管目前兩國關係緊密,俄羅斯對哈薩克斯坦政治、經濟和軍事上有著強烈影響力,但兩國之間還是有著諸多矛盾,尤其是哈薩克斯坦官方也在推動的民族主義情緒不斷上漲,民間反俄情緒不斷滋生,哈薩克斯坦末代可汗柯涅薩熱的頭顱被沙皇製成了菸灰缸,至今還陳列在俄羅斯國家博物館作為武功炫耀,更是被哈薩克斯坦人視為國恥,在俄羅斯打工的哈薩克斯坦人,則能充分感受到俄羅斯人的大國沙文主義,跟其他外國人一樣(動不動拔刀的蒙古人除外),不時飽嘗斯拉夫老拳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