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載西安《華商報》2013年8月1日,記者謝勇強。原題《沒有故事的故事很難得》。
旅日華人作家毛丹青一直堅持雙語寫作,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毛丹青表示三浦友和寫與山口百惠的婚姻故事完全違叛了明星傳記的傳統,但也正如此,才難得。
點評:這種寫法和這種日常感都是很罕見的。
華商報:為了翻譯《相性》,你做了哪些準備,據說為了翻譯這本書,你拒絕了翻譯村上春樹新書的機會?
毛丹青:確實,我在翻譯日本的文學作品時有個選擇,我儘量翻譯非虛構文本,而不太願意翻譯文學文本。因為文學文本爭議比較大,不符合我一貫的風格。所以說村上春樹最新的小說確有出版社找我,但我選擇了非虛構文本,三浦友和的書就是其中之一。翻譯非虛構文本的文學作品,主要是我有一個想法。我常年在日本生活,用日語寫作,最想表達日本平常的文化狀態,這個狀態並不在它的文學裡,而在日常中,三浦友和的書是一個非常好的典型,所以在它出版後第一時間我就注意了。
華商報:你說之所以翻譯這本書,是因為它告訴了我們什麼是成功的婚姻,三浦友和與山口百惠作為超級明星,是什麼秘訣讓他們這麼多年一次架都沒吵過?
毛丹青:這本書帶給我一個很重要的啟發就是,這種類型的描述,在國內很少見,一個明星心靜如水、平平淡淡,沒有波瀾和曲折,這種寫法和這種日常感都是很罕見的。因為國內類似明星的作品我也看過,我發現其中有很多都比較膨脹、激動,形式上波瀾壯闊。而三浦友和的普通描述就形成一個落差,這是對同行業作品的對照,我覺得他有價值的部分恰恰在此。他們兩人之所以如此相愛、相契、相隨、相安,我看還是三浦友和說得很對,就是很配,好像在前生就定下來,嚴絲合縫、不需要任何裝飾、隱瞞和退縮。這確實很難得,告訴我們婚姻是否成功,就要看是否般配,這種般配甚至不是後天努力的,而是先天就決定了,當然這有點違心主義。
魅力:毛躁、賣萌,在山口百惠身上是找不到的。
華商報:隱居多年,他們兩人如今是否還是媒體的熱點呢,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熱?
毛丹青:山口百惠至今仍然是媒體追蹤的對象,因為像她這樣的歌手和演員再也沒有出現過了,她徹底的隱退,沒有人能夠到達這種程度。她在不到21歲時就訂婚,嫁給三浦友和時,她在公眾面前表現出來的做派和風格,拿到現在,時隔三十年來再看,同樣年紀的日本藝人中,沒有任何人能達到這種水平,現在年輕人的毛躁、賣萌,這種現象在山口百惠身上是找不到的。她是非常堅定和成熟的,這也是多少年來吸引日本媒體的一個重要的元素。
華商報:你形容三浦友和為一個「細男人」,在如今的日本,三浦友和還在出演電影嗎?
毛丹青:我形容他是細男人,主要原因是他這本書幾乎是反過來寫的。一般來說,白馬王子找到公主的故事都是寫波折的戀愛,最後達到結婚的目的,於是故事就結束了。而他則把結婚當做一個起點,從這一點往成熟發展,展現了作者的終極關懷,他人很細,做事很周到。三浦友和已經是花甲之年,在演藝圈裡仍然非常活躍。
借鑑:國內需要這種情調和敘述來表達夫妻和家庭。
華商報:你還沒有見過三浦友和,聽說你為了這本書打算去找他?
毛丹青:是的,我從沒見過他本人。因為這次翻譯,這本書對我觸動挺大,通過日本出版社的編輯,和他有書信來往。我將來會有機會見到他本人,我特別希望等一段時間,等國內讀者的反應和對這本書的看法,我可以告訴他。我覺得他的文字是超越國境和民族的,他的書表現一個男人和女人如何可以達到成功的婚姻,完成成功的家庭,這是不倒的理論和美好的境界,是值得稱讚的。
華商報:在你看來,三浦友和與山口百惠這對明星怎麼能夠保持平淡的生活狀態呢?
毛丹青:是因為他們本身就很平淡,沒那種為了激情、為了工作而相爭。他的書裡有一個很小的細節,他的兩個兒子從小一直上到高中時,學校都不提供午飯,所以山口百惠為孩子們做便當,做了15年。
華商報:他們的婚姻在日本是否有代表性,你怎麼看日本人的婚姻觀,這些年是否也有所變化,對國人有何借鑑意義?
毛丹青:他們的婚姻在日本沒有代表性,正因如此,所以顯得珍貴。日本演藝圈中夫婦可以說鳳毛麟角,他們能夠信守自己對婚姻的諾言很不易。我自願翻譯這本書,是因為我看到國內需要這種情調和敘述來表達夫妻和家庭。事先我曾做過「假書」給國內演藝圈的明星來看,遺憾的是,他們都不看好這本書,認為比較平淡,不便推薦,我想這就是比較典型的現象。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認為明星傳記似乎都需要波瀾壯闊的故事,這本書完全違叛了明星傳記的傳統,就是沒有故事的故事,像是普通的人說普通事,正因如此才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