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最接地氣、重服務的本地微信媒體平臺!關注我地冇錯葛啦!!
廣州地大物博,關於地名的「古仔」也很多
大家都知道倆「員村」和仨「棠下」的故事了
廣州地名還有很多「黑歷史」,你真的知道嗎?
你知道跳死貓、夾死狗嗎?
去過鬼窿口、老鼠崗嗎?
不要一臉懵逼了
感興趣的話趕緊看下去吧~
老東山,10多年前還是「東山區」
但那附近根本沒有山,怎麼會叫「東山」呢?
其實,東山的地名來源於540多年前的一座東山寺
這個寺廟是由明朝大太監韋眷一手出錢修建的
當然不是韋小寶,這位韋公公可是真的太監...
他在廣州頗有權勢,想著法子流芳百世
可惜無法生兒育女
最後想出了修建寺廟以留名的(餿主意)好方法
然而東山寺卻一直被戲稱為「太監寺」
到了1984年,東山寺早已破敗不堪,市政府當即決定拆除
最後修建了原東山區人民政府辦公大樓
現為越秀區圖書館
初到廣州,有兩個地名
90%的人念不對,有一個就是楊箕[jī]
楊箕,早在900多年前的北宋時期因為地形像篩米的箕
故稱「簸箕裡」,到了明朝時稱「簸箕村」
上世紀30年代,廣州新窖鎮
還有一個村同樣叫「簸箕村」,兩村因同名出了些麻煩事
於是兩村長老一起商量:
新窖鎮的村因在珠江南岸,故改名為「南箕村」
而東郊這個村,因周邊很多楊桃園,遂改名「楊箕村」
天河區車陂村始建於南宋時期
因村內有條龍溪水(現車陂湧)故稱「龍溪村」
有龍溪村這麼好聽的名字不要,非要改名?
有說法認為:「車」指灌溉,「陂」指池塘
當地農田又多,所以改了個接地氣的名字
另外,車陂村的龍舟文化在全廣州是數一數二的
荔灣區的多寶路,沿街美食眾多
是不是因為當地人喜歡吃多寶魚而得名呢?
no no no~
晚清時,安徽巡撫壇「太子少保」(太子的老師)陳華熙
在當地很有民望,當地人請他為街道命名
最後定為「多寶」
距離多寶路不遠,有幾條和「欄」字沾邊的路
比如雞欄街、菜欄橫街和杉木欄路
街道名裡的「欄」字有何意義?
「欄」字原本指的是上層居住
下層飼養牲畜的嶺南鄉土建築
後期逐漸發展成同一類商品、物品的集散地市場
類似於現在的專業批發市場。
雞欄街就是販雞一條街,菜欄是專門賣菜的
杉木欄是木材交易市場等
當然現在都變為了倉庫和商鋪
荔灣區恩寧路有著眾多騎樓建築
有「廣州最美街道」的美譽
「恩寧」二字也充滿古韻,這其中莫非也有什麼玄機?
只是當年恩寧路的一頭是恩洲村,另一頭是寧溪村
修路必須穿過這兩條村,所以才取名「恩寧」
就這麼簡單
大家猜猜看,所有動物(馬除外)當中
哪一種在廣州各地名中出現的最多?
答案是龍。龍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地位很神聖
帶有「龍」字的廣州地名約有1696條
比如荔灣區龍津路、天河區龍洞、番禺區蟠龍街、
海珠區龍和裡和越秀區祥龍裡等等
其中,越秀區有一條龍藏街的來由最為有趣
相傳五代十國時期(907年-960年)
廣州刺史劉巖建立「大越」國
他是個有點變態的土皇帝,在今西湖路一帶修了一座南宮
誰料修成後,一道白虹出現在南宮上空,搞得人心惶惶
古人哪懂什麼大氣光象的科學原理?
有個大學士王宏,抓住機會拍馬屁
上奏稱白虹其實是白龍降臨,是吉兆
土鱉劉巖一聽就特別高興
不僅改國號為「白龍」,還把名字改成劉龔
大越國自然被歷史淘汰
但當地人堅信南宮一帶是龍藏之地,所以才有龍藏街的命名
廣州地名中存在的動物,最多的是「獅」,共有179條
著名的有花都區獅嶺鎮
白雲區、增城區和從化區也都有「獅嶺」
越秀區的詩書路是「獅」的諧音
其實也和「獅子」有關
相傳,詩書路原叫獅子路
因斯裡蘭卡(俗稱獅子國)商人到廣州在此落腳而得名
明代有個詩人叫張詡,他為照顧母親
到此地修了書院教書傳道
後人就把「獅子」改為「詩書」了
在廣州地名裡,就連雞、鵝、狗、貓這些
不常用於地名的動物也紛紛上榜
比如花都區的金雞嶺、雞毛坑,蘿崗區的賣雞巷等等
海珠區有個雞春崗
實際上是因為當地地形像雞蛋
廣州人把「卵」俗稱為「春」,所以才因此得名
作為羊城,「羊」字入地名的卻只有37處
居然比「牛」還少,比「鵝」也才多6個
其實,廣州地名帶「鵝」字的確實不少
如鵝旦嶺、天鵝街、飛鵝影和鵝掌坦等
最著名的白鵝潭,則是史實和神話傳說的結合
明朝中期,農名起義爆發
領導人黃蕭養把廣州的守將打得落花流水
由於朝廷派出三省重兵鎮壓
黃蕭養不幸戰死於現白鵝潭江面
廣州百姓不願接受這個現實
民間流傳著「潭裡兩隻巨大的白天鵝
馱著黃蕭養衝出重圍」的故事
為懷念英雄,人們把白鵝浮現的那段江面命名為白鵝潭
如果說動物名列入地名很正常
那麼使用那些傳統觀念中不太「吉利」的字眼呢?
廣州有兩處帶有「死」字的地名
一處叫「跳死貓」,另一處是「夾死狗」
網上難以找到這兩地的命名來由
令人很好奇在這兩個地方究竟發生了些什麼
「墳」字也有約7處地方
包括「大墳墩」、「白墳窩」、「貓墳」等
就連「鬼」字都有6處
為何會使用這些避諱字編入地名?
很想知道住在那裡的盆友們的真實感受
廣東人普遍喜歡的「旺」字
進入廣州地名僅有80處,算不上特別多
看來廣州人在命名上都比較低調
最後,帶有暴力傾向的「殺」和「砍」居然各有一處
且都在花都區,分別叫「殺官坪」和「光砍嶺莊」
其實,以廣州的歷史和文化
包羅萬象的地名正好顯示出文化的多樣性
你有沒有聽過、見過、住過更奇葩的地方?
亦或者家鄉也有奇葩地名?留言和大家一起吐槽吧!
廣州城事新媒體 整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