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明武宗朱厚照真是昏君嗎?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2021-02-13 魚羊史記

文:秋果

朱佑樘是明朝史上一位明君,他為人寬厚,躬行節儉,勤於政事,在位時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被史上稱為「弘治中興」。都說老子英雄兒好漢,這麼靠譜的一個人,生的兒子卻極不靠譜。

朱佑樘的兒子就是武宗朱厚照,史書對他的評價,多是負面。建造「豹房」,吃喝玩樂不理朝政。到處尋花問柳,甚至荒唐到夜闖百姓家逼令女子作陪,遇到中意的,還要帶進宮中。

他時常捉弄大臣,不顧後果三番幾次玩失蹤,全都是為了好玩。正德九年的正月,乾清宮中因為玩燈不慎失火,武宗正在去豹房的路上,回頭看到乾清宮方向火光沖天,他竟然笑著說:「好一棚大焰火!」這態度,簡直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呀。其次,他對他身邊太監的貪汙和胡作非為,置之不理,這一切都說明了朱厚照是一個昏庸紈絝的浪蕩子。

但是,縱觀朱厚照在位的十六年,我卻對歷史的記載產生了懷疑。如果朱厚照真像史載的那樣,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臣子去擁護他?在社稷危難之時,甘願拋頭顱灑熱血去捍衛他和江山社稷,單用一個「忠」字,我覺得是很難有說服力的。最大的可能應該是,朱厚照並不像史記上說的那樣,他肯定有著與眾不同的能力和人格魅力。

劉瑾是八虎之一,朱厚照做太子時,便由他服侍,他察言觀色,投其所好,每日裡向朱厚照進獻鷹犬、歌舞雜技,朱厚照本就愛玩,這劉瑾又總能找到讓他感到新鮮的事物,所以劉瑾深得他的青睞。

朱厚照做了皇帝後,這劉瑾仗著皇上對他的信賴,貪汙受賄、朋比為奸,陷害忠良,禍亂朝綱。朝中大臣對於劉瑾一夥十分不滿,先後多次要求懲治「八虎」,不料禮部尚書焦芳竟然向劉瑾告密,致使劉瑾惡人先告狀。結果是上書的大臣皆遭到梃杖,被流放的流放,謫貶的謫貶,甚至有位大臣被當場打死。

這件事之後,劉瑾便更加囂張,他大肆迫害忠良,任用親信。朝中公侯勳戚,私下謁見劉瑾,竟然都跪拜,朝臣的奏章都由劉瑾先閱,有次都察院誤寫了瑾字,為了賠罪,都察員一眾人等竟然向劉瑾下跪請罪,這劉瑾啞然就是一國之君啊。後來,楊一清聯合太監張永,趁朱厚照設宴之時,上奏「瑾不法十七事」。武宗看了大怒,立即把劉瑾降職,抄家。

抄家時,從劉瑾家中抄出了一些違禁品,一個偽璽,五百穿宮牌,衣甲、弓弩、哀衣、玉帶,而且在他常用的扇子裡,竟然藏著兩把鋒利的匕首。正德皇帝一看,怒火衝天,劉瑾膽大包天,這是想取而代之要當皇帝的節奏啊。哼,敢動老子的位子,你小子找死!武宗皇帝一點也沒含糊,一道命令就把劉瑾給凌遲了。

「應州大捷」,本是一場非常激烈的戰爭,明軍曾被蒙古「小王子」的人分割包圍,處境相當危險。武宗親自率兵援救,兩軍對局之時,武宗親自指揮,跟普通將士同吃同住,並親自帶兵士衝進敵陣殺敵,打敗了小王子。當年英宗二十萬大軍,「土木堡」一戰成了俘虜,可武宗五六萬的軍隊就抗擊了蒙古四五萬的強敵,真正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武宗的一言一行哪像一個紈絝子弟?他更像是一位馳騁疆場的將軍,他的反應和指揮能力,像極了朱棣和朱重八,英武、果斷!

浙江錢塘發生命案,死者身中五刀,而且是刀刀都能致命,錢塘縣令判死者系自殺身亡,上報刑部,刑部認為案子的判決講不通,駁回重審。但是,杭州府重審之後,卻仍按自殺身亡上報。刑部再次駁回並報送大理寺,此案最終讓武宗知曉,他看完案情勃然大怒:「豈有身中五刀自斃者?欲將朕比晉惠乎?」這話像一個昏君說的麼?他下旨徹查杭州知府和錢塘縣令,最終案情水落石出,還了死者一個公道。

史書上記載,朱佑樘死前,曾囑咐大臣:「太子人很聰明,但是年齡小,又好逸樂,諸卿要好好輔佐他,使他擔當起大任,朕死也瞑目了。」他還叮嚀兒子:「任用賢臣。」確實,武宗在位時,雖然有劉瑾、錢寧、江彬等人作亂,但是也出了很多賢臣,楊一清、李東陽、劉健、謝遷、傳奇人物王守仁等。

如果,武宗真的像史記中記載的那樣昏庸,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賢臣輔佐他了。從歷史記載中,可以判斷朱厚照確實是一個能玩的皇帝,他可能任性,但並不糊塗,也很有底限,對染指社稷江山的人與事絕不姑息,該出手時就出手。雖然他不上朝,但是,但也並不是不理朝政。

他具有不喜歡拘束,嚮往自由自在的性格,如果生在普通富庶人家,說不定就是另一個「徐霞客」。但是,他生在皇室,而且是皇位的唯一繼承人。他一邊不甘心地抗爭著皇位的束縛,一邊又在打理著老爹給他留下來的江山社稷。他算不得朱棣那樣的好皇帝,但是也絕不是晉惠帝那樣的昏君。他之所以成為一個十足的昏庸皇上,很大程度上,應該是後來繼位者的改寫。

歷史本就是後朝改寫前朝的一個過程,兒子接任老子的位子,肯定會為老子歌功頌德(當然,也有極少的例外)。但如果是沒有直接血緣關係的堂弟接任,歌功還是詆毀,那就很難說了。借用曹雪芹先生的一句話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真亦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

作者:秋果,魚羊秘史籤約作者。

版權聲明: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明武宗朱厚照果真是荒淫無道的昏君嗎?
    除隱匿去明代許多文治武功方面的閃光點外,除在明代的酷刑、太監、錦衣衛等問題上大肆渲染、大做文章之外,更刻意把明朝的多數皇帝使勁往殘暴、荒淫、昏庸、弱智等幾個方面寫。而我以為,有關明武宗的歷史記載,很可能是被削刪篡改得最為嚴重的之一,所以明武宗也是被清朝統治者此一行徑傷害最深的明代皇帝之一。後世評價明武宗時,通常總說他荒淫暴戾、怪誕無恥,根本就是個無道昏君。
  • 明武宗朱厚照真的荒唐至極嗎?真實歷史可能並非如此
    在眾多的史料當中,正德皇帝都是一個荒淫無道、厚顏無恥之徒,是徹頭徹尾的昏君。朱厚照其實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不然,也不會被立為太子了。只是,他生性好動,且特別貪玩,只要是跟做皇帝無關的事情,他都做的有模有樣,比如:吹拉彈唱、騎馬射獵、舞刀弄棒等等,甚至,連梵文、阿拉伯文都能學會,這也算是個奇才了。
  • 歷史上的明武宗朱厚照是怎樣的,為什麼會留下「荒唐」的惡名呢?
    明武宗朱厚照被人為地妖魔化了,以至於留下了「荒唐」的惡名,而所謂的「豹房」也成了朱厚照荒唐的鐵證。實際上,朱厚照絕對是一位不同凡響的帝王,豹房也未必是其胡作非為之所,很有可能是這位個性帝王的政治、軍事指揮中心。
  • 明武宗朱厚照:荒唐歸荒唐,正事也幹過
    (明孝宗朱祐樘)01說到朱厚照的喜歡玩和幹的荒唐事,正史記載和民間傳說很多。根據清朝人編纂的《明史》來看明武宗確是歷史上頗有爭議的一位皇帝。朱厚照喜歡新鮮刺激的事務,不喜歡待在宮中,他經常跑到邊疆巡視,對邊疆的防務造成了破壞。這樣一看,朱厚照似乎一無可取,然而事實上可能並非如此。
  • 作為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真的行事荒誕,還建了豹房嗎?
    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在歷史上的名聲一直不大好,幹出了太多的荒誕事情,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修建了供自己享樂的密室「豹房」,那麼他建「豹房」到底想做什麼呢
  • 明武宗朱厚照放浪形骸、昏庸無度, 卻為何能夠守得明朝寸土不讓
    以一國之君的評價標準來看,朱厚照貪杯、尚武、無賴,喜好玩樂,說是昏君也不為過。但是朱厚照卻又並非真正的愚蠢昏聵。
  • 中華五千多的歷史中不乏昏君當道,中國十大昏君都有誰?
    中華五千多的歷史中不乏昏君當道,中國十大昏君都有誰?在華夏五千多年歷史長河中,中國歷經23個朝代83個王朝,出現過將近500位皇帝。在這些人當中除了一些千古賢君之外,也有不少的昏君,其中最昏庸的十位帝王分別是夏桀、商紂王、周幽王姬宮涅、隋煬帝楊廣、晉惠帝司馬衷、明神宗朱翊鈞、明武宗朱厚照、宋徽宗趙佶、晉惠帝司馬衷、石敬搪。夏桀出生年不詳,姒姓,名履癸,是夏朝末代君主,古代歷史上有名的昏君。
  • 大明皇帝給自己封官發工資,還偷偷上戰場,原來是個有志青年
    明武宗朱厚照因做事荒唐,荒廢朝政,在歷史下留下昏君之名。
  • 把日子過成愚人節的明武宗,是不靠譜的昏君,還是心有難言之隱?
    朱厚照是何許人也?他是明朝的第十位皇帝,在位時年號正德,死後諡號武宗,如果把這些描述放在一起,就是:明朝第十任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  眾所周知,諡號是中國古代,人去世後才起的名號,目的是蓋棺定論,對這個人一生的主要事跡做個總結,對中國古人,特別是帝王來說,諡號等同於名譽(雖然本人並不知道),是非常重要的。
  • 歷史故事——荒唐皇帝朱厚照粉墨登場
    彌留之際,明孝宗召劉健、李東陽、謝遷等入乾清宮接受顧命,命傳位於皇太子朱厚照,並叮囑諸卿說:「太子人很聰明,但是年齡還小,又好逸樂,諸卿要好好輔佐他,使他擔當起大任,朕死也瞑目了。」最後給太子朱厚照的最後囑咐是「任用賢臣」。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朝第十位皇帝,15歲的明武宗朱厚照武宗即位,次年改元為正德元年(1506年),開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 歷史上奇蹟般的一場遭遇戰,十萬大軍廝殺一天,雙方只陣亡68人?
    在《明史》當中,朱厚照完全是一個昏君形象出場,他從小貪玩享樂,寵幸宦官劉瑾,不理朝政,導致社會經濟急劇惡化,還創建了「豹房」「新宅」用來享樂,導致民間矛盾加劇,社會動蕩不安,明朝宗室寧王朱宸濠也起兵奪位。然而正是在這名皇帝的帶領下,卻發生了古代歷史上一場奇蹟一般的遭遇戰,10萬大軍廝殺一天,最終雙方卻只陣亡了68人,具體是怎麼一回事情呢?
  • 正德皇帝朱厚照為什麼會不育,是太監下藥導致的嗎?
    歷史上荒淫且死於縱慾過度的皇帝有不少,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就是這樣一位,但是他雖然好女色,卻沒能留下一兒半女,因為他有嚴重的不育症,那他這個病是怎麼來的呢
  • 朱厚照與李鳳姐「遊龍戲鳳」,明朝皇帝是強搶有夫之婦,還是美妙的自由愛情?
    山西民間傳說《遊龍戲鳳》講述了明代明武宗朱厚照與李鳳姐的一段恩怨悽美的愛情故事,讓人很感動。
  • 備受嘲諷的明武宗親徵韃靼,到底是大敗還是大捷?
    >元朝明朝清朝民國作者|我方團隊張嶔《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1871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正德十二年(1517)十月的應州之戰,放在《明實錄》裡,被反覆狠批:明朝荒唐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御駕親徵的明武宗本人,也差點被韃靼軍抓了俘虜,幾乎是複製土木堡慘敗。明朝滅亡後,這場《明實錄》裡的「荒唐敗仗」,更被千人踩萬人捶,用以形容明武宗的「荒唐昏庸」。但是,如果客觀看待相關史料的話,就可以確定一個事實:《明實錄》關於此戰的記載,其實是錯得離譜。
  • 為清朝十二帝翻案,只因「清朝無昏君」
    清朝無昏君,北洋無國賊。對於我們來說,近代史是一段充滿了屈辱血淚的時間,很多人會不由自主的把鍋扔向當時的統治者,清朝的皇帝們更是首當其衝。事實確並非我們所想,從清朝的建國皇帝努爾哈赤到末代皇帝溥儀,單從個人角度而言,他們都是優秀者;從時代而論,有些人能夠改變歷史,有些人只能成為歷史的塵埃。中國近代史的屈辱來源於西方國家的殖民政策和侵略主義。眾多西方國家在經歷過工業革命以後,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國內的資源和市場已經無法他們的滿足他們的需求。
  • 歷史上死因蹊蹺的皇帝
    歷史上,關於宮闈之秘,史書大都諱言,時間一久,許多事變成了後世難以解開的謎團。而關於皇帝的死因,更是極為隱晦,那歷史上有哪些死因蹊蹺或者是死因值得推敲的皇帝呢?(盛傳的順治帝出家和雍正帝無頭,應該都是後人附會)接下來我們就進行一個簡單的盤點!
  • 明武宗是張皇后之子,為何兩人關係很差?背後隱藏一件宮廷醜聞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按照史書的記載,他是明孝宗與張皇后所生的嫡長子。
  • 明朝皇帝朱厚照私出皇宮
    但凡才貌俱佳的女子,教坊司都不可能外放,除非青樓出得起足夠的價錢!在聚賢樓有一名清倌人,姓顧,屬於戶藉落在教坊司,所有權卻被賣到青樓,屬於官妓中的私妓。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但宣德年後就司空見慣不驚了!若有誰為她贖身,不但要給青樓銀子,還得給教坊司銀子,裡裡外外要出兩次錢!
  • 錢寧、江彬與朱厚照真的有「斷袖」之戀嗎?
    大太監劉瑾死後,錢寧、江彬先後成為明武宗朱厚照最親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