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哆啦A夢,他有很多小秘密,有些可能連作者藤子不二雄也沒留意,日本甚至有專門的「哆啦A夢學」來探究這些小秘密。
1.哆啦A夢在「全球最神秘的國家」北韓也很有人氣
我們沒有辦法從「全球最神秘的國家」北韓得到更多資訊,所以不知道北韓到底有沒有引進《哆啦A夢》的漫畫書與動畫——雖然這可能性應該很低。然而,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視察平壤的育幼院與保育院,在北韓《勞動新聞》提供的圖片中,在金正恩身旁赫然就是一隻可愛的哆啦A夢玩偶,想必北韓的小朋友們也喜歡哆啦A夢吧!
2.到底多啦A夢有沒有穿衣服?
你沒看錯,多啦A夢一直是沒穿衣服的!多啦A夢原來是黃色,有耳朵的,但是後來耳朵被老鼠咬掉了,女朋友來看他,笑他沒耳朵的樣子,因此他的眼淚把自己原來外邊黃色的漆給洗掉了,就變成藍色的了。口袋是他本身身體的一部分啦。
3.哆啦A夢有多少個秘密道具?連藤子不二雄也不知道!
無論是任意門、時光機或是竹蜻蜓,從哆啦A夢口袋裡拿出的秘密道具總是讓大家心嚮往之,但是「秘密道具」的數量到底有多少個呢?這恐怕連《哆啦A夢》的原創者藤子.F.不二雄都不知道吧。2014年,日本哆啦A夢學教授橫山泰行發表了他的最新道具列表,他提出:在《哆啦A夢》漫畫中出現的道具,一共有1703 個!看到這個數目,都驚呆了!
4.哆啦A夢的結局是什麼?
關於哆啦A夢的結局有兩種,一種是大雄的「精神病說」,大雄突然從睡夢中驚醒,發現自己躺在病床上。原來,世界上從沒有過機器貓、也沒有萬能口袋。但這種結局顯然是多數讀者無法接受的。另一種傳聞的結局是哆啦A夢沒電了,變成了機器植物。無論是哪種結局,或喜或悲,可能對於讀者來說《哆啦A夢》是沒有結局的,因為作者藤子·F·不二雄並沒有完成最後的作品就去世了。
5.為什麼多啦A夢的身高、體重、生日都與129.3扯上關係?
藤子自己的自傳解釋,因為129.3是當時日本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平均身高。為了讓學生們更容易記下哆啦A夢各項資料,藤子特地以129.3當作哆啦A夢的基本數字。
6.哆啦A夢在吃銅鑼燒立下了個新紀錄,你知道嗎?
大家都知道哆啦A夢最喜歡吃銅鑼燒,它曾經回22世紀參加「銅鑼燒快吃比賽」獲得優勝,獎品竟然是可塞滿大雄房間的銅鑼燒,還自己吃完!完全沒有分給任何人!吃銅鑼燒的食量及速度都是全世界第一把交椅!
7.配音演員為胖虎配唱歌因為「不夠爛」被日本退回
美國版胖虎配音員Kaiji Tang爆料,通常配音員要錄音時,要避免食用阻塞喉嚨的垃圾食物(例如牛奶、巧克力、餅乾等),但胖虎一唱起歌來那可是正好相反!所以,那時就跑去吃一大堆餅乾和巧克力再回來重錄。可以吃垃圾食物來唱難聽的歌,簡直像在做夢一樣。
8.變成「美國人」的多啦A夢變化不是一點點
2014年《哆啦A夢》動畫飄洋過海到美國播出,這是《哆啦A夢》史上第一次開疆拓土到英語系國家,然而,美國版《哆啦A夢》的變化可不是一點點。首先是名字,大雄變成「Noby」,胖虎則變成了「BIG G」。其次比較接美國地氣,比如哆啦A夢他們不再住在日本,而是住在美國一個虛構的地方;筷子這類的東西不會再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刀叉。
原版中大雄痛哭流涕
美國版的情緒就很克制
原版中大雄一家用筷子
美國版就變成了刀叉
9.香港版「叮噹」背後的神秘人不止林保全一個
那是1991年,當年亞視還很進取,在無線挖了不少演員,包括配音員,當中就有林保全,而當時無線已經買了新一輯的叮噹動畫,於是便要找另外一名配音來配,郭立文就這樣成為第二任叮噹配音。但這個版本出來之後反響不佳,就連郭立文自己也不滿意這個版本,後來林保全回歸無線,叮噹自然「聲歸原主」。
10.香港是「哆啦A夢」第一次出現在日本以外的地區
很少有人知道,「哆啦A夢」第一次出現在日本以外的地區,是在一本名為《兒童樂園》的香港雜誌上,當時是1973年。而「哆啦A夢」動畫首個海外播放地,同樣是香港,當時是1981年8月。
11.「叮噹」的名字來源於一位嫁到香港的日本太太
當年這位嫁到香港的日本太太和三個畫家對原作的部分內容做了本土化加工,對話中還加入了不少廣東話,人物名稱也非直譯,而是貼近香港人的稱謂。「哆啦A 夢」被譯為「叮噹」,「野比伸太」被譯為「大雄」,「源靜香」被譯為「靜宜」,「骨川脛夫」、「剛田武」依其外貌特徵,被分別命名為「牙擦仔」和「肥仔」。時至今日,這些中文譯名仍在兩岸三地廣為流傳。
12.除了耳熟能詳的主題曲,還有一首《畫叮噹》你聽過麼?
怎麼畫叮噹?原來粵語歌仔有得唱,「圓圈加一點,圓圈加一點,然後加支波板糖再畫個呼啦圈,再畫個呼啦圈。」這是叮噹在引入香港時的一首兒歌,原曲也是日本原版中有的歌曲旋律,再填上粵語歌詞。填詞人是鄭國江老師。
來源:廣飲廣食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小編微信:FsYisou
即可加入順德人的聊天群哦...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