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樂隊重組一直都是個飽受爭議的話題,免不了要被指指點點。
賣情懷?過氣?
這些質疑聲從未斷過。
但這些,樂隊們根本不care!
提起那些搖滾老炮們,當年什麼苦沒受過,何曾見他們怕過。
即使現實將樂隊拆得七零八落,經歷無數掙扎,他們也沒有因為疼痛止步。
照樣信心滿滿地拿起吉他,抱起貝斯,一個勁兒栽進音樂理想中。
破碎後重來的 Joyside
去年四月一號,Joyside在微博宣布回歸。
愚人節這個日子是邊緣選的,Joyside時隔十年重組歸來,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連自己都不知道該不該相信。
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支樂隊經歷過大多坎坷,如今能夠回來,實屬不易。
回想起這十幾年的經歷,一把辛酸淚。
先是鼓手辛爽給了他們重重一擊,談起辛爽離隊的場景,邊遠至今都歷歷在目:
「我記得是在13門口,他說他不玩了。」
等到錄完第三張專輯時,樂隊成員走的走、散的散,只剩下劉昊和邊遠兩個人。
此後,Joyside進入了一段低谷期,但是再痛苦音樂還是得繼續做。歌還是得寫,夢想還是得繼續。
掙扎中,等到了劉虹位、關錚的到來,給樂隊增添了新的生機。
只是誰能想到,幾年後劉虹位的一句:「我不玩了。」使得Joyside不得不按下暫停鍵。
說出「散了」那一刻宛如晴天霹靂,那一刻劉昊覺得這一生都沒了。
樂迷們的眼前也陷入了一片黑暗。
樂隊解散後,劉虹位先去了上海mao酒吧當助理,在臺上給其他樂手們卷線,一個月拿著2000元的工資,後來又跑到鄉下去種蘑菇。
無奈又辛酸。
當初那麼苦都能扛下來,這幾個大老爺們甘心把樂隊扔一邊?
不可能!
劉昊忍不住了,做樂隊對他們來說,是揮之不去的夢想。
於是,他把哥幾個叫到一起。邊遠、劉虹位、關錚,三杯酒下肚。
幾個人達成共識,抱在一起痛哭,重組Joyside。
崩盤後重來的木馬
今天,我們能夠在《樂夏》舞臺上看到木馬的身影,絕對驚喜。
尤其是木馬和胡湖同臺,一下子就讓人想起20年前,當年漂泊在北京樹村的木馬。
他們也曾經歷過痛苦時刻。
沒有錢,沒有好的設備,全憑對搖滾樂的一腔熱血,兄弟幾個人就這麼窩在一起搞樂隊。
前途一片渺茫,生活也是一塌糊塗。
即使在當時萬般艱難下,照樣寫出了驚豔眾人的作品。
但是,醫生、詩人和火車司機的兒子組成的樂隊,註定會出現矛盾。
最終胡湖的離隊給樂隊撕開了一個口子。
那段時間,是樂隊最痛苦的時刻。
當時著名的樂評人張曉舟的分析認為,是市場和歌迷先拋棄木馬。
他們經歷了大多數樂隊都會經歷的命運:樂隊崩盤。
解散之後,他們幾個人依舊在不同位置堅持著自己的音樂。
2016年木瑪發布了《純潔 2016 》,改編自第一張專輯《木馬》中的《純潔》。
不再是當年黑暗、陰鬱的風格,於是很多老樂迷開始叫囂:「你變了,已經不是從前的木馬了。」
而木瑪並不做理會。
從《絲綢公路》到《舊城之王》,爭議和謾罵從未斷過,但他從未被這些爭議阻擋過。
無需眾人理解,他盡情玩自己的音樂。
重拾樂隊夢的達達
《樂隊我做東》中臧鴻飛回憶起當年的達達,那叫一個風光。
搖滾樂隊上電視拍廣告,他想都不敢想。
當木馬他們還在地下掙扎的時候,達達樂隊就已籤約五大唱片公司之首的華納,發行了大火的《天使》,實體專輯銷量超20萬張,高居本年度搖滾唱片榜的首位。
大街小巷,學校商店裡,達達樂隊的專輯和海報鋪天蓋地,幾乎所有的中學生大學生都為之瘋狂為之著迷。
那個時候達達的影響力,不亞於如今的當紅偶像。
然而,發行第二張專輯《黃金時代》之後,因為和公司之間的分歧,他們選擇在名聲最鼎盛的時候解散。
那會兒木馬和Joyside也面臨種種壓力,他們幾個都是北京圈的樂隊,常常一起演出,彼此之間的遭遇大家都看在眼裡。
木馬胡湖的離隊,Joyside失去兩位元老隊友...
這些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然而,相比Joyside和木馬,達達的痛源自於太和自己較勁。
20年前的彭坦皮膚嫩得能掐出水來。
帥!毋庸置疑。
所以籤約之後,他們一度被公司包裝成偶像樂隊。
各大媒體報導達達樂隊時,都加上「優質偶像」的前綴。
「偶像」這兩個字讓達達和搖滾樂之間,無形之中劃開了一條界限。
「有多少人會真正關注我們的音樂?」
「我們的音樂在哪?」
他們越火,意味著和搖滾樂迷的隔閡越深,和自己的矛盾也越深。
當時混跡在朋克之都武漢的達達,跟當地的樂隊根本就玩不上趟,演出也沒人願意跟他們拼盤。
他們一度被貼上了偽搖的標籤。
前不久看到一支短片,達達作為主角,再次呈現了當年面對的種種爭議。
視頻中,一扇門將他們和外界隔開,門裡面是他們,門外面是密密麻麻的媒體記者們。
推開門那一刻,達達被所有人包圍,鏡頭、閃光燈、話筒紛紛指著他們:
「追求音樂的路上你們後悔過嗎?」
「有人說你是偽搖你們痛苦嗎。」
彭坦若有所思地低下頭。
痛苦嗎?
答案是肯定。
當年他們籤約華納,雖然獲得了熱度和名氣,但是肉體和靈魂卻變成了傀儡。
製作第二張專輯《黃金時代》時,按照他們自己意願《Song F》才是心目中的主打歌曲,可是公司卻不同意,他們有自己的一套宣傳方案,硬是把《南方》推成主打。
身處這麼一個主流大唱片公司,做樂隊的音樂,實際上有諸多的掙扎和痛苦。
可是,難道因為痛苦就選擇放棄嗎?
不止步於痛苦和質疑的人,才是真正強大,所以達達選擇歸來。
關於重組的動機,彭坦提到一個細節。
飛飛和他提到曾經做過的一個夢,夢裡的他們就如當年一樣,演出時怎麼緊張,準備撥片,這個掉了那個掉了,醒來急得渾身是汗。
這個夢觸動了他,音樂還是要繼續,夢還是往前走。
就如短片中提到的那句「夢想不為疼痛止步」。
這是一支由 @芬必得不為疼痛止步 × @達達樂隊 ×普通大眾共同打造的一支追夢大片,普通人的夢想也綻放在了夏舞臺!你有沒有也像他們一樣,為了自己的夢想,不畏千萬人阻擋,勇往直前呢?
達達也好,木馬和Joyside也罷,沒有當初堅持,就沒有現在成績。
這一路走來,他們都遭受了夢想的疼痛,但他們從不為疼痛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