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穹蒼下》
主唱:林二汶
填詞:林夕丨作曲:林一峰
編曲:盧凱彤丨監製:何秉舜
柏林穹蒼下,它代表著一齣電影。同時,這也是一首歌的名字。
《柏林蒼穹下》(與歌名語序稍有不同)是維姆文德斯1987年的老電影。在搖移的鏡頭中,兩個身形高大、神情冷峻的天使穿著黑色長風衣穿行在戰後的柏林裡,沉默地看著經歷過二戰的人們如何爭吵、如何哭泣、如何擁抱。他們看到的世界是黑白的,被隔絕在人間的善惡與喜怒之外。直到有天,天使遇上了馬戲團裡扮演天使的女演員,他放棄了永恆,變成了凡人。文德斯的電影不像同時期的德國電影那麼冷峻,自有一種人世的溫情。
歌是林二汶 2010 年的作品,寫了一對等不到柏林圍牆拆下的情侶。歌詞的主角像是一個遊魂,在柏林圍牆終於拆除之後,她滯留在柏林,獨自看著在長路上流浪的汽車和高聳的銅像,聽著歌劇院裡悲壯的戲劇,卻找不到人分享盛況。從前被高牆隔開的情侶終於可以互道你好,她卻沒有辦法跟之前的伴侶再度擁抱。當她孤身一人走過馬路,又怎麼有力氣再回應身後傳來的問候呢?想來天使和遊魂都是一樣的吧,他們是投入感情的自己,也是隔絕世界的他者。他們能看到所有的事發生,但永遠只能是沉默的旁觀者,無力改變也無力挽回。
如果說電影中的天使走入凡間,給冷酷而蕭索的世界帶來了一絲溫情,那麼歌裡的遊魂則相反,更多是生不逢時的感嘆。林夕再一次找到了將大時代和小情愛結合起來的角度,借情人的感嘆寫威權的阻隔,借細小的控訴寫大時代的悲劇。雖然題材算不上新穎,但這樣的嘗試還是越多越好。
一直覺得林二汶有把不可多得的靚聲。她的聲音有一種溫柔的質感,容易入耳又不失辨識度。如果曲子是色彩明亮的大調就顯得非常青春活潑,就像 at17 時期那些簡單輕快的民謠。而她在這首頗有異國情調的小調中的聲音則更成熟,沒有用幽怨的唱法,只有高音的部分才有了悵然若失的感覺,配上林一峰的和聲有另一種層次感。
《柏林穹蒼下》這首歌收錄在二汶單飛之後和一峰合作的第一張專輯《When She Sings》裡,不是主打,甚至在樂迷內部也沒有什麼討論。但這首歌班底的每一位都是喜歡港樂的人耳熟能詳的名字,旋律和歌詞都不落俗套,稱得上是一顆滄海遺珠。如今 Ellen 已經不在,真的非常非常希望她的聲音被更多人聽到。
滑動以下區域 查看完整歌詞
詞:林夕丨曲:林一峰
編:盧凱彤丨監:何秉舜
汽車為何在長路流浪
國會大樓為何像精鋼
我想報導這盛況
同著他對著天空講晚安
那歌劇仍聚無盡人浪
裡邊劇情仍然極悲壯
我一個未夠力看
留待你與伴侶好好觀看
圍牆傾倒 圍牆傾倒
從前分開的終於都可講你好
為何你我偏偏等不到 手挽手恩愛散步
遊盡美麗古都 然後放心擁抱
時間不早 時間不早
從前你說過這邊風光多美好
誰來告訴我怎麼修好 當我孤身走過馬路
誰在背後對著我講 你好
跳蚤市場任遺物傳遞
縱使被遺下仍舊矜貴
可惜我活到下世
難共你結伴痛快的花費
圍牆傾倒 圍牆傾倒
從前分開的終於都可講你好
為何你我偏偏等不到 手挽手恩愛散步
遊盡美麗古都 然後放心擁抱
時間不早 時間不早
從前你說過這邊風光多美好
誰來告訴我怎麼修好當我孤身走過馬路
誰在背後對著我講 你好
無雲的天空多麼孤高 只有車聲催我上路
原諒我沒氣力再講 你好
素材來源:彩色紀錄片-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柏林
製圖:Cevi@年粵日
編輯:Recole@年粵日
猜 你 喜 歡
(點擊可回顧)
愛情是一種法國甜品。
回復「我睡了」,傾聽他人的心事
快速讚賞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