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他77次》:我不想等一個永遠「遲到」的人

2021-02-08 妖精故事

文字/阿短

圖片/電影《原諒他77次》

音樂/請你愛我--周柏豪、蔡卓妍

視頻/電影《原諒他77次》預告片

《原諒他77次》已經上映幾天了

作為一個港劇迷,我昨天還是出門去看了。

【當原諒已成為習慣】

也許有人看的時候會覺得無感,因為電影裡描述的有些事情實在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足以引起太多在意和爭吵。

是的,都是小事。

可是你不知道女人就是具備這樣為芝麻綠的事兒噼裡啪啦的本性嗎?

在電影裡Eva原諒Adam的第一件事是「遲到」。

其實「遲到」是件很平常的事情

誰沒等過遲到的人?

從前的我好像一直都是個很有時間觀念的人,約好的時間我都會提前到。

我不想讓別人等我,所以我選擇了等人。

初中的時候等朋友去逛街,十分鐘沒來打電話去催。她說,快到了快到了。

那時候是大夏天,用著中國移動神州行5毛錢一分鐘的電話卡,一個平時連電話都不捨得打得初中生,卻花了夠坐幾趟公交車的話費去催她。

最後等了三十分鐘人才到,那時的心情就像天氣一樣火冒三丈,所以我罵了她一頓。

到了高中的時候再等朋友去逛街,等待的三十分鐘裡我沒有打過一個電話,她到了之後和我說抱歉,我也只是淡淡地說一句「沒關係」。

也許有的時候人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習慣了「等待」,習慣了「原諒」,最後習慣了別人的「遲到」。

可是,有人習慣了等你,那就代表遲到是合情合理的事嗎?

【其實我沒有想像中那麼「愛吵架」】

看電影的時候有男同學說:女人實在太情緒化了,一件小事總能演一出大龍鳳。

是的,我承認。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因為愛情而失去理智,但若是該談感情的時候硬要談理智,那麼感情裡最真實的感性又該如何存在呢?

很多控制不住的情緒是因為愛和在乎,這不是要用愛這個字眼去綁架誰的必要遷就,而是因為感情本來就是不可控的事。

《那些年》裡面說:成長最殘酷的部分就是,同齡的女孩子永遠比男孩子成熟,而就是這種成熟往往讓男孩子招架不住。

大概男生是在愛情裡總是「遲到」的那個人吧。

還未學會愛便有愛人,還未學會體貼便要照顧別人,還未學會成熟便要負責任。

如果女人的本性就是情緒化,那麼男人的遲到就是永遠都不明白女人在生氣什麼,也永遠都不知道自己傷害到了別人。

有時候會為「不秒回」而吵架,有時候會為「忘記了答應過的事」而生氣,有時候會為「一個不對勁的表情」而生氣。

現實裡我們吵架的原因大多都只是小事,有些時候我們吵得面紅耳赤忘了爭吵因什麼而起,而追本溯源的時候往往會發現爭吵的源頭大多是「不足為道也」的瑣碎事。

這不是無理取鬧,不是閒著沒事幹非要吵一架,只是失望罷了。

不秒回我的時候是不是會有比我重要的人?我不是想吵架,只是想要知道自己在你心裡的重量。

答應過的事情就是承諾,既然承諾了就會有期待,我不是想吵架,只是想知道你在不在乎我。

不對勁的表情就一定帶來不對勁的心情,有些懷疑不是因為不信任,而是因為沒有安全感。

其實我沒有想像中那麼「愛吵架「,我只是比想像中要愛你、在乎你。

【要給一個人多少次機會才足夠】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後臺有朋友問我:你覺得究竟要給一個人多少次機會才足夠?

我啞口無言。

阿嬌在《原諒他77次》裡,扮演了「心跳快門」的店主,她說:7次太少,70個7次太多,我覺得一個正常人的忍耐力,可以原諒給人傷害77次。

我對這句話沒有什麼評價。

我認為「原諒」這個詞的正確用法,應該取決於你對「傷害」這個詞的定義和理解。

我認為「原諒」不應該用次數去衡量,而是用事情的重量去衡量。

我記得在某一期的《奇葩說》裡一名辯手列舉了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故事,然後說:作為一個女孩子,我的心裡有一份清單。可怕的事情是,當你原諒了在清單最頂端的那件事以後,接下來的那些事如果不能原諒的話似乎會變得不太合理,最頂端的事情都原諒了還有什麼是不能原諒的?而原諒別人的心情往往只有委屈和忍受。

張愛玲說:愛一個人就是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

但是一次又一次,容忍胡蘭成是漢奸,容忍他吃軟飯,原諒他有別的女人,甚至那個女人懷孕了還給他送打胎的錢。

卑微到塵埃裡,真的會開出花嗎?

原諒他,他真的會改嗎?

忍耐過度了會變成縱容,而當你太過縱容一個人的時候,你已經失去了自己。

原諒他多少次才足夠

「遲到」了可以等嗎

你可以等多久

等三十分鐘算久嗎

等一年算不算久呢

等十年呢

原諒你的第一次是「失望」

原諒你的最後一次是「絕望」

失望是一點一點積累的

原諒是一次一次習慣的

當失望累積成了絕望

原諒也可以不再是習慣

最怕的不是習慣「原諒」

而是「原諒」變成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我不想每次都等你

我不想等一個總是「遲到」的人

不是因為我等不起

大概是因為我知道

真正愛我的人是不會讓我等太久的

而我更害怕的是等來的不是「遲到」而是「不會來了」

有的時候不是不想原諒「遲到」

只是不想習慣「等待」

也許你根本就等不到一個「遲到」的人

因為他可能是「不會來了」

相關焦點

  • 「原諒他77次」,為什麼不能是「對他心動520次」?
    雖然,兩部片子裡的男主都有點幼稚,但劇情需要吧,明眼人也知道,無論誰的感情,都可能會摩擦出一些小火花,哪有永遠的一個人對一個人錯呢。「你到底要心碎多少次,才懂得捨棄」大概是《原諒他77次》戳人心的地方。確實,相處不好的兩個人,在一次次的傷害裡,把愛情漸漸消磨殆盡。可是,如果只是把難過的事情積攢起來。
  • 原諒他77次
    77次》是由英皇影業有限公司、星美影業有限公司出品,邱禮濤執導,蔡卓妍、周柏豪領銜主演的愛情片。影片根據李敏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對青年男女在經歷十年愛情長跑時由甜蜜到分手再到原諒的過程的故事。雖然影片是一部愛情題材的電影,但沒有走小清新或悽美的路線,而是通過生活中的瑣碎,將情侶間的雞毛蒜皮展現的更為真實。影片名為《原諒他77次》,可是究竟會不會有第78次,誰也不知道,因為愛情本來就是一個讓人捉摸不透的東西。
  • 電影 | 繼《原諒他77次》後去《感動她77次》
    本部電影的續集陸續開拍,從《原諒他77次》到後來的《感動她77次》,將給故事一個特別的結局,同樣由邱禮濤執導,蔡卓妍、周柏豪領銜主演。故事來自Eva和Adam,香港很多電影題材都基於從男女戀愛角度出發,都擅於教會男人如何成長,無論是從《春嬌救志明》還是這部《原諒他77次》再到《感動她77次》,屬於小成本愛情電影,但卻十分貼近生活,讓人產生共鳴。
  • 《原諒他77次》:別做聖母了,請不要愛的那麼卑微!
    有人曾說,哪怕是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也有100次想離婚的念頭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而至於能相安無事的生活,可能真的需要不斷犯錯又不斷原諒,要不然日子怎麼過?《原諒他77次》在伊娃記錄的「原諒他77次」的日記裡,就像大多情侶那樣,他們爭吵的無非都是一些小事。比如看電影約會,男主的遲到會讓女主生氣。
  • 「原諒他77次」心要碎多少次,才懂得真·分手
    《原諒他77次》是一部「反愛情」的寫實愛情片,不是一部簡單的愛情小品,而是一部能讓你思考的愛情電影。 往往衝淡感情的不是時間,而是對方一次次在你心上劃上的疤,是瑣碎日常裡摩擦不斷卻對彼此感受日漸漠視的不尊重、不信任。「一秒心軟一秒又心酸」的Eva將愛情中受到的傷心時,都記在了《原諒77次》的日記本裡。
  • 《原諒他77次》:原諒太多,會變成縱容和慣犯
    一次次原諒會變成盲目的縱容和忍耐生活記在本子裡愛要在心裡有人會問:為什麼是77次,為什麼不是33次或者是99次?在電影中客串heartbeat的阿嬌說:「原諒他7次太少,70個7次又太多,我覺得一個正常人的忍耐力,可以原諒給人傷害自己77次。」
  • 《原諒他77次》:如果你真的愛一個人,就不要輕易原諒他
    如果你真的愛一個人,就不要輕易原諒他。最近回溫了一部之前很火的影片《原諒他77次》,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如果沒看過的話,單聽這個片名,大家應該也能猜到大致的故事情節。 這部電影是由蔡卓妍和周柏豪主演的,故事中的男主Adam明明知道Eva不喜歡遲到,卻每次還是不懂得要提前出門;去見過Eva的父母好幾次,但每次都是我行我素,不會討長輩開心;想討Eva開心,買了一張沙發,卻沒考慮好尺寸,長出一截擋住過道;分手後對Eva念念不忘,卻沒擋住美女的誘惑。Eva77次的原諒,最終還是敵不過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這電影原諒男友77次,他竟然還劈腿?
    阿嬌飾演的女店主Eva給出的解釋是:7次太少,70個7次又太多,一個正常人的忍耐力,可以原諒給人傷害77次。於是,Eva買了這本一個「原諒他77次」的記錄本,記錄男友Adam傷害她的次數。每次的傷害,在男生看來,不足為奇,但對女生來說,卻在一點一點消磨她的耐心。
  • 《原諒他77次》:原諒一個人要幾次才夠
    在聖經中「原諒他77次」就代表著:完全地原諒一個人一個正常人的忍耐力是可以原諒傷害他的人77次到底要心碎多少次,才學會分手兩個人一起約好看他電影,伊娃提前一周就訂好了票,而亞當卻因為下雨,臨時塞車遲到許久。
  • 《原諒他77次》:77次,不是7次也不是17次
    在我去看這個電影之前,我絕對不否認我早就有偏見,「阿sa的愛情片」,似乎一直都是一個可靠的『證人』。有人說,香港還要產出多少這種無聊且千篇一律加無腦的愛情片?我想問,你真的有好好看這部電影嗎?愛終歸不是一條公式,當Adam跪下的一瞬間,Eva的心還是融化了……在二人重新開始,Eva原諒了Adam後,在Adam的家中發現了屬於Mandy的物品……到底她能否在原諒Adam第78次?
  • 「原諒他77次.」
    77次》影片反映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電影的核心價值觀是,原諒一個人也會成為一種習慣,但是失望的次數越多,容忍度就會越低,很容易就在某一次失望之後達到閥值,痛下決心分手。男主角幼稚、任性、沒有擔當,我不知道為什么女主角可以一次又一次原諒這個長不大的男朋友。也許是陷得太深,習慣了原諒他吧。
  • 《原諒他77次》——與其原諒他77次,不如放過自己一次
    細節是最讓人抓狂的,也是最傷人心的。每次受傷,心都會碎了又重新拼湊,一次又一次,能夠忍受77次真的是被傷到無法拼湊。Adam在分手當天就和自己的一個女學員上了床,為了挽回,在Eva朋友的婚禮上搗亂,活脫脫一個升級版的張志明。就連Adam都說,自己是個罪大惡極的大反派。77次的原諒其實都不是什麼大事,然而這才是最可怕的,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一點點的讓你失望透頂。
  • 《原諒他77次》:很有現實感的一部電影
    初遇的時候你在他眼裡永遠是無可挑剔,Adam會跑遍全程為Eva買來她喜歡的白色沙發,為她的生日製造各種驚喜但久而久之他會習慣一直在付出的Eva.會忘掉她不喜歡吃葡萄乾,會經常性的看電影遲到,明明知道Eva最討厭的是等待…會經常性喝的爛醉如泥回家,甚至Eva父親去世的時候都是她獨自面對。
  • 原諒他77次:慣性原諒背後,是慣性背叛!
    男主Adam:是一個帥氣,愛健身,痞壞的男孩兒,任律師後不喜歡就去當了拳擊教練,幼稚不成熟自私,典型招人喜歡的渣男。Eva和Adam,兩人在大學便相愛,兩人在一起超過十年。每次Adam做錯事,Eva卻習慣慣性原諒,最後給自己設定了一個期限,在筆記本上記下自己對他的失望,只原諒他77次,超過就分手。
  • 《原諒他77次》:陪一個男人長大的女生,最後都怎麼樣了?
    和一個心智不成熟的男生談戀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原諒他77次》是由阿sa蔡卓妍(eva)和周柏豪(張智思)共同出演,在電影中兩人扮演一對相戀九年還沒有結婚的情侶。為什么九年愛情長跑還沒有結婚?01.細節打敗愛情eva因為等男友看電影,男友遲遲不肯出現,她走進了一家商店,意味獲得了一本名叫「原諒他77次」的日記本,eva問店員為什麼77次,不是33次或者是99次呢?店員答到:「因為我覺得一個正常人的忍耐力可以原諒傷害他的人77次」。
  • 《原諒他77次》:原諒一個人77次,那要有多愛他
    電影《原諒他77次》中的故事很感人,其中的故事情節也都是我們日常中的故事,但最終的結局卻有些悲傷,讓人陷入深思,看得我特別心疼電影中那個為愛情一次又一次退讓底線的伊娃,為了兩個人愛情的持久,她實在妥協的太多,下面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伊娃和她男朋友的故事吧!
  • 第78次原諒為何無法到來?——電影《原諒他77次》觀後
    點擊上方「ijingjie」可快速關注我們《境界》獨立出品 【熱點影評】文| 文道、段既南「原諒七次太少,70個七次太多,一個正常人的忍耐可以原諒傷害他的人77次。」當傷心記事本寫滿77次傷害,脆弱的同居關係,分手是註定的嗎?只有想到自己也是「被原諒者」的身份,才能堅持去原諒。但原諒了卻不代表能重建信任。被原諒的人,你也要學習長大啊!日前上映的都市愛情電影《原諒他77次》,改編自李敏的同名小說。
  • 原諒他77次了,還會有第78次嗎?
    今天要談的是他的第四部作品——港味愛情電影《原諒他77次》Mandy更在他的家中意外發現了一本名為《原諒他77次》的日記簿。原來五年前,呂慧心得到了一本名叫《原諒他77次》的記事簿,是讓情人們寫下他們的心碎經歷。當本子寫滿的時候,就是記事簿主人該分手的時候。
  • 看電影《原諒他77次》
    一個粉色的本子,一次次難言的委屈,一次次不願放棄又不甘心的記錄,這些點點滴滴匯聚成77次的吵架和原諒。伊娃最討厭的東西,在亞當那裡,被忽視,被遺忘。遲到,看電影遲到,下雨天看電影遲到。伊娃一個人撐著傘站在電影院門前張望,著急。戀愛中,伊娃失去了自己的空間。這樣的女性在亦舒筆下一定是被斥責為矯情的。
  • 《原諒他77次》了,還會有第78次嗎?
    今天要談的是他的第四部作品——港味愛情電影《原諒他77次》在徐克、吳宇森、杜琪峯、許鞍華、陳可辛、陳木勝、爾冬陞等香港導演加入「北上撈金」行列時,邱禮濤是一位固守香港本土,堅持拍港片的導演。《原諒他77次》正是他拍攝的一部港人愛情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