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網友問我說自己吃了辣椒之後肛門局部就不舒服,有燒辣辣的疼痛,再加上最近幾年也得了痔瘡,那麼吃辣是不是造成痔瘡的主要原因?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所以今天我就與大家分享一下吃辣椒與肛門部的症狀,以及是否會引起痔瘡。
辣椒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調味品,很多人都喜歡吃辣椒,因為吃辣椒可以刺激我們的味蕾,可以增加食慾。
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辣椒是屬於一種熱性的東西,它有一定的中藥藥理療效,可以起到溫中散寒、消食導滯的作用。
為什麼吃辣椒會引起消化道不適?
辣椒雖然有藥理作用,但是吃辣椒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
首先,辣椒裡含有的物質主要是辣椒素,辣椒素在經過消化道的時候只要接觸到消化道的黏膜或者上皮黏膜,它就會引起局部的灼燒感。比如吃辣味火鍋的時候剛吃下去就會感覺喉嚨及胃裡有燒辣刺痛的感覺。
如果辣椒進入到小腸或者大腸的時候,它刺激到腸黏膜的時候也會引起腸黏膜的灼燒感,引起腸黏膜蠕動增加,進而有些不太耐受的人可能會出現一些腹痛、灼燒等不適,甚至會引起拉肚子。
如果沒有消化掉的辣椒經過肛門的時候,因為辣椒裡含有辣椒素,真正吸收入血的是很少的,大部分都是由於沒有完全消化的辣椒本身裡邊含的辣椒素直接刺激到消化道的黏膜,如果刺激到肛門局部黏膜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出現肛門部局部的灼燒、疼痛、脹痛、刺痛。
因為辣椒素裡頭含的這種辣椒鹼本身直接作用於肛門局部的黏膜的時候,就是這樣正常的表現。一般情況下,當這些沒有完全消化的辣椒排出體外後,這個症狀自然就消失了。
吃了辣椒就一定會引起痔瘡?
答案是否定的。
吃辣椒和患有痔瘡,我覺得兩者可能沒有非常直接的關係。我們傳統觀念認為吃辣椒一定會引起痔瘡的觀點極可能是經不起推敲的。
為什麼說這種說法是經不起推敲呢?國外有人做了相關的實驗。我從兩方面跟大家談一下。
2006年,國外有學者做了一項實驗,他讓一些志願者在吃飯的時候,有一組專門吃這種辣椒素的膠囊,另外一組吃安慰劑,沒有任何的辣椒成分。兩天之後,他們發現吃了辣椒素的志願者的肛門部沒有出現肛門部症狀或者肛門部疾病增加的趨勢。
所以這個實驗說明,吃辣椒對痔瘡並沒有明顯的影響。2015年,從全國的流行病學調查裡我們發現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數據。比如數據上說到了全國喜歡吃辣椒的人群分布。當然這個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西南地區的人喜歡吃辣椒,東北人相對來說吃辣椒要少一些,這是正常的一個排序。
那麼理論上來說,西南地區的人患有痔瘡或者肛腸病的發病率應該是在全國最高的,東北人應該是最低的。但是從肛腸病的發病分布上來看,西南、華南、西北、東北地區的肛腸病發病率都是比較高的。而在華中地區吃辣椒的分布並不是全國最低的,但是痔瘡的發病率卻是最低的。所以從以上幾個數據可以分析得出,「吃辣椒一定會得痔瘡」這個說法是沒有明顯的科學依據的。最後,作為一個肛腸科醫生我建議大家在圍手術期或者在肛腸病的發病階段還是少食辛辣刺激的食品,尤其是辣椒。
因為如果沒有消化的辣椒中的辣椒素接觸到有損傷的黏膜,辣椒素或辣椒鹼對於黏膜創傷引起的刺激會非常明顯,會大大的增加肛門局部的不適,會給術後帶來很大的痛苦。
西安大興醫院肛腸盆底外科主任陳文平
來源:西安大興醫院肛腸盆底外科主任陳文平
文章未經允許,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