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池魚一個普通的三坑愛好者圖源網絡,侵刪
今天是聖誕節,首先池魚在這裡祝大家聖誕快樂哇~小夥伴們有沒有穿上美美噠漢服出去逛街呢,去人多的地方一定要記得帶好口罩保護好自己哦~今天池魚在網上衝浪,看到了最近有人在討論一個話題,所以今天我們也來聊一聊,並說一些自己的看法。
在這條微博下的評論區可以說是眾生百態,有一些人覺得這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並有了很大的進步;也有人覺得這種漢服失去了原汁原味,被西方文化入侵,不再是純粹的漢服了;還有覺得這種行為就是在崇洋媚外……那麼池魚就從幾個方面來贅述一下自己的觀點。
美人在骨不在皮
與其說是聖誕漢服,其實只是聖誕風格漢服,在漢服的設計上運用了一些富有節日色彩的配色以及元素,只是單純的為服裝賦予了不同的元素,也並不僅限於西方節日,也有很多的漢服是帶有中國傳統節日特色的,比如中秋節,就有很多漢服的設計中運用了玉兔、桂花、月亮等元素;亦或是新年漢服,在漢服中運用了生肖的元素,為了討個好彩頭,還會運用一些銅錢、元寶等元素。
無論使用的是什么元素,判定它是否為漢服的底線就是形制是否正確,池魚並不是形制黨,對於形制並沒有那麼高要求,但形制確是判斷這是否為漢服的標準,比如影視劇中的影視古裝,看起來或端莊大氣、或仙氣飄飄,但因為其不滿足基本形制要求,所以不能稱之為漢服。所以只要這件衣服滿足漢服的形制要求,即使在上面印個小豬佩奇,它也是漢服,而不是所謂的「洋服」,正所謂「美人在骨不在皮」。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曾經我們為「閉關鎖國」付出了慘痛代價,歷史為我們證明了,與外來文化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面對大量湧來的外來文化,有很多年輕人沉迷其中,當然也有很多持反對的聲音,悲痛高呼。同我們自己的文化一樣,傳入到我們國家的並不僅僅是好的文化,也會有一些「糟粕」文化隨之而來,所以我們需要仔細甄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習好的文化,並將其與自己的融合併進步。
我們的鄰國吸取了西方元素,於是發展出了浪漫的大正風,如今的漢服愛好者們也嘗試著融合,並發展出了「漢洋折衷」風格。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必然是要互相融合、發展,最終取得進步,如果一味的停滯不前,終有一天會被時代所拋棄,只有不斷進步,才能跟得上時代列車,現代人尚且如此,服裝當如此。
狂歡的背後是一場營銷
除了一些覺得聖誕漢服是文化入侵以外,還有另外一個因素,可以稱之為歷史遺留問題,在多年前,曾經爆出一個新聞,實則為一場關於大學生穿漢服抵制洋節的炒作,「穿漢服抵制洋節」的話題也一直受到關注。傳統節日也好,西方節日也罷,看似是一場狂歡,其實只是一眾商家為了牟利而造勢,給了消費者一個所謂正當的理由而已,只不過隨著漢服的發展,將這個噱頭換成了「穿漢服過洋節」來營銷。
仔細想想,即使沒有節日,現在的商家不也「無中生有」搞了很多所謂的購物節,618、雙十一、雙十二等等,有多少是真的給了消費者優惠,又有多少是先提價又降價來給消費者造成撿漏的錯覺的。
池魚並不認為聖誕漢服有什麼錯,除了一些特殊情況,有很多事都是存在即合理。聖誕漢服滿足了現代人想在洋節穿漢服的心願,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當然選擇權都在自己的手中,可以選擇過或不過洋節,也可以選擇買或不買,有些時候,適當的「圈地自萌」還是對大家都好。
看完了這些,屏幕前的小夥伴對此有什麼看法呢,以上只是池魚的個人看法,並不代表任何觀點,有感想的小夥伴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友好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