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穿著漢服打卡過19個國家的古風博主分享:如何穿漢服過中國年丨直播伴你過大年

2021-02-13 搜狐時尚

這幾年,隨著我們對傳統文化的不斷發掘,古裝類影視劇在服裝、化妝方面的精進,以及各類社交媒體的助推,早些年在小眾群體中流行的「漢服」文化早已成功「出圈」,在更大的人群中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存在感,各種以「國風」「古風」為關鍵詞的漢服設計在年輕人中悄然流行,影響著年輕一代的時尚選擇。

(張榕容在《妖貓傳》中的扮相讓人驚豔)

春節,是中國人最為重視的傳統佳節,也是穿漢服的最佳時期,正因此,2月9日上午開播的搜狐視頻 「直播伴你過大年」系列節目便是以絕美漢服秀作為頭陣,拉開了精彩序幕。在一個小時的直播裡,知名漢服時尚博主彌秋君分享了如何「穿漢服過中國年」的精彩內容,塗胭脂、墊發片、配齊全套……新年從頭到腳都有講究,既美麗又充滿傳統文化的深意。每位第一眼看到彌秋君的網友,一定會被她的美貌吸引。她有一張漫畫女主角般的巴掌小臉,精雕細琢的五官像古畫中的美人那般細膩精緻。她還有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玲瓏氣質,眼神、笑容清新脫俗,身姿、手勢優雅從容。 她不僅是美人,還是頗有想法的美人。她鍾愛古風,化妝、髮型、穿搭樣樣精通。2014年時,彌秋君在微博發起「帶著漢服去旅行」計劃,用6年時間帶著漢服遊歷了19個國家,穿著華美漢服在各大城市地標打卡,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傳統服飾之美。2月9日上午10點,這樣一位穿梭在現代與古代的精靈美人空降到了搜狐視頻「直播伴你過大年」系列節目直播間,為我們娓娓道來穿好漢服的秘密。直播當天,彌秋君著一身喜慶的紅色唐制齊胸漢服現身直播間。這件唐制齊胸漢服分為上襦和齊胸裙兩部分,白紗材質的上襦輕薄飄逸,仙氣十足,紅色領邊細節增添了喜慶氣氛,肩膀位置的紅色花朵刺繡又讓小仙女平添了幾分精緻貴氣。
胸口位置的齊胸裙頭不僅能起到固定作用,更是整身漢服的看點所在,裙頭同樣用的是正紅配色,布面上用金色絲線點綴著菊花、楓葉等刺繡圖案,精緻、典雅。心思玲瓏的彌秋君還在裙頭位置系了一根紅色細帶,左右各打一個蝴蝶結,小仙女更可愛了。她還在裙頭下方點綴了一個與齊胸裙頭同款配色同款刺繡的小荷包,再墜一根紅色飄帶,仙氣滿滿的大家閨秀沒錯了。穿這樣一身唐制漢服留下新春美照,你就是牛年最仙的姑娘。
當然,冬天穿這樣輕薄的唐制漢服出街怕是會冷,彌秋君提醒大家,可以在外面加一件鬥篷,那畫面是不是像倚梅園中單純美好的甄嬛?直播中,彌秋君還介紹了宋制和明制這兩種也非常受年輕人追捧的漢服制式。
宋制漢服她展示的是一件齊腰襦裙,內穿一件刺繡薄紗吊帶,外搭一件外襦,配色素雅,視覺溫柔,很適合具有文藝氣息的小仙女春夏穿著。這身明制漢服參考了古畫配色,銀絲面料在光線下發出微微金屬光澤,精緻撲面而來。立領設計含蓄端莊,只是對脖子不夠長的美眉不太友好,彌秋君建議可以把領子稍微往下翻出一點,更有透氣感。
再外披一件黑底刺繡比甲,頭戴一明制頭飾,當家主母的華麗、端莊氣息撲面而來。彌秋君分享說,正因為明制漢服的端莊、華麗感十足,年輕人很喜歡穿來做婚服。
「右衽」是漢服始終保留的特點,具體說,就是衣服扣起來後,左邊衣襟壓著右邊。與之相反,中國古代一些少數民族的服裝前襟向左掩,稱為「左衽」。
因為古代布幅不夠或製作條件有限,製衣時做了拼接,連接袖子的縫線稱為「袖縫」,連接衣襟的縫線稱為「中縫」。而後,中縫還被賦予了剛正、公平、正直之意,提醒我們做人處事要正直忠正。彌秋君不僅懂漢服,更深諳古風仿妝,她最早就是以古風仿妝教學走紅的。因為直播時穿的是唐制漢服,所以在妝容方面,彌秋君最強調的是腮紅部分。看看《長安十二時辰》中熱依扎的扮相,就知道唐朝美女多麼重視腮紅了。直播時,彌秋君演示了濃厚腮紅的畫法——從顴骨到眼周多次掃上胭脂,把紅色儘量暈染得偏大一些,這樣就能讓腮紅更加醒目。眉形上,她畫了細細彎彎的柳葉眉,嘴唇也相應畫得偏小一點,塗上正紅色口紅,「膚白頰紅大酒窩,櫻桃小嘴一點點」的感覺有了。
彌秋君還提醒說,如果穿的是宋制漢服,妝容就要記得畫得淡一點,因此到宋朝時,人們的審美整體由唐朝盛世的雍容華貴變為了淡雅清麗。

假髮包、假髮髻、假髮片

做好漢服髮型必不可少的三個「幫手」

對於我們這種996的「加班狗」來說,最羨慕漢服美女的是她們的發量,如何才能擁有這麼多頭髮做出那高聳如雲的髮髻?直播時,彌秋君道出了其中秘密,那就是準備好假髮包、假髮髻、假髮片三個「幫手」。假髮包用來墊在額頭上方的頭髮裡,這樣能讓頭部有一種變大了、往上提的視覺感,從視覺上縮小臉部比例,讓臉顯小。彌秋君也同時提示,假髮包的選擇很有技巧,不能太厚太粗,不然做出來的髮型會顯老氣。最適合的假髮包厚度不要超過2釐米,幅度不能太大,要扁一點。而電視劇裡古裝美女那高聳如雲的髮髻,其實並不是靠自己的頭髮做出來的,而是要準備好假髮髻。髮髻有大環、小環之分,彌秋君的經驗是,如果是穿漢服出街,髮型最好做得偏日常一些,那種高度在10-15cm之間的雙環髮髻小巧可愛,比較合適日常出街。而大環做出來髮型會比較浮誇,不適合日常出行,如果想拍誇張一點的照片,倒是不錯的選擇。 墊好了發包、立好了髮髻,步驟還沒有結束哦,這時,最好再準備一片長長的假髮片,用來包住髮髻,遮擋住假髮髻與真頭髮之間的縫隙,再做一些環,這樣會讓發量顯得更多,進一步縮小臉部比例,讓造型更加精緻。畫了這麼美豔的妝,做了這麼有講究的髮型,穿上了這麼仙氣十足的漢服,不拍一組九宮格也太對不起這一早的辛勞了吧!那麼,穿漢服怎樣才能拍照好看呢?談到這個話題,曾穿著漢服打卡拍照過19個國家的彌秋君可是有極大的發言權。她分享說,擺好手勢是穿漢服拍照好看的重要秘訣。首先,要學會做蘭花指,最簡單的方法是,中指和大拇指併攏,食指、無名指、小拇指儘量翹起來,手型瞬間就會變得纖細,整個人也有了古典的感覺。此時一定切忌,做好蘭花指的兩隻手不要放在同一個平行線上,不然會顯得笨笨的、不靈活,而是要一隻手在上,一隻手在下,形成一定的落差和空間感。然後,要準備一個道具,一把摺扇、一柄油紙傘、一朵花都行。接著,一隻手拿道具,另一隻手靠在頭上、臉頰、下巴、脖子、肩膀等任意位置,透出一種頭痛、臉痛、脖子痛、肩膀痛、全身痛的嬌弱感,這樣拍出來的照片一定會變得恬靜、溫柔、古典。你,學會了嗎?分享了這麼多乾貨後,彌秋君還回答了網友關心的幾個問題:彌秋君:我穿漢服一般喜歡選大一號的,這樣會更端莊華麗,小一點的會顯得小家子氣。彌秋君:我覺得女生千萬不要擔心胖瘦會影響穿漢服,漢服有很多形制供大家選擇,豐滿一點的女生穿齊胸漢服一樣韻味十足。彌秋君:十年前,我剛開始穿漢服時,確實受到了很多不理解的眼光。尤其在國外穿漢服,很多國外朋友會用異樣的眼光看你。我覺得最重要是自信,相信你穿漢服一定是美美的,這個很重要。當然,也要學會簡單的妝容、髮型的製作方法。對於剛開始穿漢服的小姐妹們我還有一個小建議,就是可以約閨蜜一起穿出街,大家互相拍照、互相鼓勵,會更自信更淡定。看了彌秋君這麼多漢服造型的照片,最後送上她的現代裝扮照片,是不是同樣驚豔四座!搜狐時尚最新時尚單品免費試用平臺——PickPick 上線啦~

相關焦點

  • 穿上漢服的徐嬌很美,可穿著漢服幹活的她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
    穿上漢服的徐嬌很美,可穿著漢服幹活的她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徐嬌,1997年出生,之後因為出演《長江七號》而被大家所熟知,不過那時候的徐嬌還是個假小子,而且還是飾演周星馳的「兒子」,所以很少有人會聯想到她實際上是女兒身,對於這樣的一個反串角色,徐嬌小小的年紀就演的很成功,不過自那之後
  • 漢服復興二十年:80後遭焚衣,90後在拼多多開店,00後穿上街
    作者:吳綿 轉自:lnstagram優選 2018年3月,中國農曆新年剛過。 距中國廣州4700公裡外的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一群華人小姑娘突然出現,穿著漢服,腳踏AJ球鞋在街頭跳起「C哩C哩舞」。
  • 喜歡穿漢服卻不懂漢服文化?漢服知識也很關鍵,重要的漢服科普!
    很多人覺得漢服和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有很多元素是一樣的,其實是因為和服和韓服都是從漢服演變過來的,最終形成自己本國本島的服飾,雖然經過演變但是始終是存在漢元素的,這樣說,我國的漢服還是很受歡迎的,不僅在古代如此,現代很多人也是喜歡古風,喜歡漢服。漢服作為一種民族文化的呈現,能夠穿出文化自信也是很好的事情。
  • 漢服居然不是漢朝的服飾?3分鐘帶你了解漢服歷史!
    來源:江湖/編輯:古風江湖如今漢服已經成了一種新風尚走在大街上你會看到很多穿著漢服的美女一揮手華美的漢服裡藏著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也承載著中國人的生活美學將古典、含蓄、輕盈、飄逸展現地淋漓盡致但其實很多人對漢服的認知還停留在cosplay上女星徐嬌曾經在微博上發布過一組自己穿漢服的照片卻被網友噴她穿的是和服 ,讓人不免覺得悲哀今天小隱帶大家一起穿越到過去回顧一下那些絕美的漢服歷史
  • 夏日古風漢服來了,仙氣十足的古風漢服,你最愛哪一款?
    漢服如果要按照古代的制式來製作穿著的話對於現在生活確實是比較繁瑣了,所以現在很多人為了能夠穿上漢服又不影響日常的生活,大家更傾向於選擇那些經過改良的偏現代風格的漢服。但是既然要穿漢服,大家肯定更傾心於那些古風感比較強一點的漢服,他們更美更仙,穿上去更顯人的氣質,任誰都無法抵擋住它的誘惑。夏天來了正是一個適合穿漢服的季節,今天我就來給大家推薦一波,這些漢服更加的古風,但是它們不會太過於繁雜,穿上它保證你仙氣十足,走在馬路上回頭率百分之百。
  • 搜狐如何把「直播伴你過大年」打造成價值直播頭號IP?
    2月9日,搜狐「直播伴你過大年」第一天,演員黃小蕾在《年夜飯早準備,手把手明星菜》中喊話春節檔電影《人潮洶湧》主創。這是繼劉德華在社交平臺宣傳《人潮洶湧》後,又一位主創的花式吆喝。隨著直播間評論不停呼喊「華哥」,一場強互動拉開了「直播伴你過大年」序幕……為了響應就地過年的倡議,搜狐在春節期間推出「直播伴你過大年」系列活動。
  • 漢服黨被罵「噁心」,以偏概全,憑什麼反古風?
    #的小編「古風小妹」古風朋友你們好,我是「古風小妹」,最近一段時間事情比較多,所以沒怎麼更文,但是還是想跟大家說一句2020年加油。今天突然上線是因為看到一個叫「反古風吧」的惹我們小分隊的成員,不,是每一個古風愛好者不開心了!具體的事情是怎麼回事呢?就是以為穿漢服的妹子坐電梯,衣服被卷進去被指責引發的事件,關於這件事小妹個人感覺,一些人對漢服的偏見有些多了,甚至有人用粗鄙的語言辱罵漢服黨噁心,其實過於以偏概全了。
  • 聖誕漢服遭吐糟,穿漢服過洋節,真的有錯嗎?
    美人在骨不在皮與其說是聖誕漢服,其實只是聖誕風格漢服,在漢服的設計上運用了一些富有節日色彩的配色以及元素,只是單純的為服裝賦予了不同的元素,也並不僅限於西方節日,也有很多的漢服是帶有中國傳統節日特色的,比如中秋節,就有很多漢服的設計中運用了玉兔、桂花、月亮等元素;亦或是新年漢服,在漢服中運用了生肖的元素,為了討個好彩頭,
  • 中國湯裡:驚豔「古風美」掀起「漢服熱」
    2020年11月20日至22日,漢服節中國湯裡活動盛大舉行,廣大漢服愛好者們身著各式霓裳歡聚一堂,參加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領略傳統文化之美。11月21日上午,「漢服節·中國湯裡」 活動正式啟幕。漢服節推廣大使劉宇攜諸多漢服圈代表嘉賓參加了啟幕儀式,湯裡被授予「漢服文化傳承基地」稱號。
  • 韓國人說漢服抄襲韓服?中國歷史研究院發聲了……
    這組在國內頗受眾人喜愛的圖卻在國外社交媒體受到攻擊,原因是韓國網友認為這組圖中的風格根本不是博主所說的「古風混搭」,而是「中國與韓國風格混搭」,因為「圖中的帽子和服飾都是韓國的」。、照片發布之後,有網友以為許凱穿的是韓國服裝,並提問是否是在拍韓劇。
  • 穿著漢服去旅行-故宮篇
    今天來講講穿著漢服去故宮的攻略,以及如何挑選一件合適的明制漢服。北京故宮最初是明代皇宮北京故宮是一個值得去很多次的地方。比起故宮,我更喜歡稱呼她為「紫禁城」。但是鄧雅詩中的「紫禁城」指的是洪武十五年的南京紫禁城,是北京紫禁城的藍本,可惜毀於戰火。我們現在常說的「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於1406年開始建設,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北京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統治後,紫禁城被稱為「故宮」,後更名為故宮博物館。
  • 漢服雜談丨穿漢服會被非議?喜歡美美的漢服,讓別人說去吧
    說到漢服定義,小夥伴們一定都不陌生,但我們還是要先溫習一下漢服的基本定義。漢服(Hanfu),即中國漢族傳統服飾,曾稱漢衣冠、漢裝、衣冠、中國衣冠、華服等,是發展、傳承了數千年(清代因剃髮易服而消亡,21世紀初開始復興),遵循一定的形制標準,體現漢族禮儀風俗、審美品格、思想哲學等文化內涵,區別於其他民族,並彰顯中華民族認同精神的服飾體系。
  • 羅雲熙穿漢服,朱正廷穿漢服,於朦朧穿漢服,看到易烊千璽:帝王氣質!
    作為國人最喜歡的民族服飾就是漢服了,不僅在影視劇中有很多令人驚豔的造型,在日常出街中也能看到很多穿著漢服的年輕人。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令人驚豔的男星漢服造型,一起來看看吧。穿著漢服的他或站或立都是氣質非凡,立體的五官在氣韻十足的服飾襯託下更像是飄逸出塵的仙人。
  • 網絡上爆火的漢服,曾被中山裝所取締,四個因素指出漢服不佔優勢
    導語:前段時間漢服在網絡上又火了一次,許多漂亮的小姐姐紛紛穿著漂亮的漢服在景區打卡瞬間引起許多人爭相模仿,因此漢服也再次火爆起來。大家也許不知漢服是我國文化的化身,而且更是民族的象徵,隨著歷史的變遷服飾的變化也由之前繁瑣的穿搭方式,變為簡潔時尚的衣物,並且服飾的出現為國家和社會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關於衣服的歷史文化。
  • 深圳市達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丨兒童穿漢服配什麼髮型
    深圳市達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丨近幾年隨著漢服的逐漸興起,很多家長朋友們會給自己家的小朋友購買兒童漢服,讓他們感受我們民族不一樣的服飾文化,但是很多家長在孩子穿著漢服的時候不知道怎麼搭配髮型,一般情況下都會去專業的髮型店。其實很多髮型我們都可以自己完成,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光影碰撞 穿越千年 漢服愛好者打卡《夜上黃鶴樓》
    12月12日晚,《夜上黃鶴樓》古風夜遊季首場「漢服遊園會」正式開啟,400餘位漢服愛好者打卡《夜上黃鶴樓》,體驗著歷史人文與光影演藝的時空碰撞。「原來漢服這麼好看,尤其是整個園區遊客換裝之後,立馬就感覺穿越了,我也忍不住在現場租了一套。」正在排隊等候入場的簡女士說道。
  • 有一種驚豔叫王一博穿漢服,帥
    ,他還曾穿過白色的漢服,王一博真的很適合白色啊!漢服的設計是比較素淨的,當他穿著白衣翩翩起舞的樣子,真的非常仙氣。,每天都有成千上萬個小姐姐小哥哥穿著漢服出行和拍生活相關的視頻。因為它不僅承載著中國五千多年的文化,每個朝代的漢服都濃縮了那個朝代的剪影,每一種形制的漢服都見證過中國歷史的更迭換代。且漢服的復興,也一定程度上拉了這樣傳統手工藝一把。比如說這幾年又重新回到大家視野的妝花工藝、織金工藝等這些傳統手工藝。而漢服寬袍大袖、褒衣博帶的風格,體現了漢民族文質彬彬、嫻雅超脫的民族性格。穿在華夏人的身上,就是那麼自然,那麼渾然一氣。
  • 穿越千年、遊園驚夢、光影碰撞……漢服愛好者打卡《夜上黃鶴樓》
    12月12日晚,《夜上黃鶴樓》古風夜遊季首場「漢服遊園會」正式開啟,400餘位漢服愛好者打卡《夜上黃鶴樓》,體驗著歷史人文與光影演藝的時空碰撞。「原來漢服這麼好看,尤其是整個園區遊客換裝之後,立馬就感覺穿越了,我也忍不住在現場租了一套。」正在排隊等候入場的簡女士說道。
  • 眼妝:古風美人眼妝教程,穿上漢服畫好妝!
    古風美人眼妝教程,穿上漢服畫好妝!穿漢服出去玩當然也要畫一個美美的古風妝,很多人可能畫不好眼妝,今天來教大家畫一個美美的眼妝。來源:秦大人看到古風美人是不是也想畫一個美人的同款眼妝?來源:秦大人看古風美人的原圖,眼妝似桃花,所以在第二步,我們使用桃紅色的眼影,眼影刷不要蘸取太多,刷在雙眼皮褶皺下面,來回暈染,使其自然,下眼瞼處也稍稍帶過,注意暈染自然。
  • 漢服出圈,你入坑沒?
    孫宇翔,曾經編寫過《你不知道的錦衣衛》一書,參與過明制男裝品牌「控弦司」的部分設計,是一位研究傳統服飾紋樣的「漢服通」(寶丁 攝)孫宇翔幫我回顧了一下漢服發展的第一個標誌性事件。2003年,河南一名叫王樂天的電工穿著自己縫製的漢服出現在街頭,這被漢服圈公認為是漢服首開先河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