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已經70年了,談起那段「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艱苦歲月,我們便自然會想起曾經享譽大江南北的電影作品《英雄兒女》,想起王成、王芳、王政委、張團長等群體英雄,想起廣為傳唱的《英雄讚歌》,想起「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經典臺詞,更忘不了這部抗美援朝經典巨作的導演武兆堤。
是的,新中國早期著名電影導演有很多,如嚴寄洲、成蔭、水華、崔嵬、凌子風、沙蒙、呂班、郭維、王炎、王家乙、林農、蘇裡、謝鐵驪、謝晉等,但我們絕不能忘記另一位大導演,他就是武兆堤。
11月18日,是著名電影導演武兆堤誕辰100周年的紀念日,在此,娛文娛視向武兆堤老藝術家致敬!
作為新中國電影藝術的開拓者之一、原北京電影製片廠副廠長,武兆堤曾執導過許多經典影片,如《英雄兒女》《平原遊擊隊》《地下尖兵》《冰上姐妹》《沙家浜》《山重水複》等,但如果從中選出一部代表作的話,那必然是《英雄兒女》。
武兆堤,1920年11月18日出生於美國鋼鐵城匹茲堡市,祖籍山西襄汾。1925年,5歲的武兆堤跟隨從事冶金業的工程師父親回到祖國,成了中國電影界最早、最小的「海歸」。1932年,他進入太原成成中學學習,1936年,參加了黨影響下的抗日組織——「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
1938年2月,武兆堤進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學學習文藝。1939年1月,與同學秘密奔赴延安,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畢業後,先後在抗大文工團、東北軍政大學文工團、中南軍政大學文工團擔任戲劇隊長、副協理員、導演、演員等。
No.2
作為演員,武兆堤曾在成蔭執導,林克、武兆堤、蘇裡、熊塞聲主演的電影《回到自己隊伍來》中,與熊塞聲飾演一對夫妻,出演由林克出演的吳大剛的父親。
建國後,武兆堤歷任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劇本創作所編劇、東北電影製片廠導演、長春電影製片廠導演、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副廠長,中國影協第四、五屆理事等。建國初期的電影《鋼鐵戰士》是根據他和蘇裡、吳茵創作的歌劇《鋼筋鐵骨》改編的,《沙家店糧站》更是由他做編劇。
1951年,武兆堤隨志願軍奔赴朝鮮戰場,對那段可歌可泣的戰鬥歲月有著深刻的體驗。回國後,他被調往東北電影製片廠擔任導演。
武兆堤真正的導演生涯,先是在工業題材影片《無窮的潛力》中擔任副導演,1955年,與蘇裡聯合執導了大名鼎鼎的《平原遊擊隊》。這年秋天,他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專修班學習,系統地學習了電影藝術理論。
武兆堤從北影結業後回到長影,於1957年獨立執導了個人第一部電影《地下尖兵》,之後,又執導了《冰上姐妹》《七天七夜》等電影。
No.3
後來,武兆堤被譽為「功勳級導演」,主要是因為他執導了經典電影《英雄兒女》。由於他曾到過朝鮮前線,當上級決定投拍《英雄兒女》時,他主動請纓,要求做該片導演,最終,這項光榮的任務壓在了他的肩上。
該片改編自著名作家巴金髮表在《上海文學》上的短篇小說《團圓》。接受任務後,武兆堤找到自己在延安抗大時的同學毛烽。沒有編劇經驗的毛烽被說服,和武兆堤一起改編作品。
我們知道,《英雄兒女》中王成是一個重要人物,特別是他高喊「向我開炮」英勇犧牲的橋段讓人激情勃發,激勵過一代又一代人。但小說中,關於王成的記敘除王芳簡短提到過哥哥犧牲的話之外,就只有「只是王成沒有能回來,他勇敢地在山頭犧牲了」這一句話。
武兆堤、毛烽根據於樹昌、楊根思等英雄的原型事跡進行藝術加工,大量豐富內容,最終為新中國電影史留下了一個經典形象。
電影上映後,引起巨大轟動。武兆堤作為導演、編劇,與同事一起將一部短篇小說改編拍攝為那樣一部內容豐滿的電影,連原作者巴金都驚嘆:「你們太有才了!」
武兆堤的夫人名叫孟憲英,1929年1月出生於北京,曾是長影演員劇團的演員,出演過《黨的女兒》《紅孩子》《笑逐顏開》《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地下尖兵》等影片。尤其是在與田華、陳戈等主演的《黨的女兒》中,她飾演的桂英當面揭露了丈夫馬家輝的叛徒嘴臉,幫助玉梅死裡逃生,她的表演很好地詮釋了角色的性格。
1992年9月3日,著名導演武兆堤因病去世,享年72歲。之後的2008年,孟憲英也因病去世,享年79歲。
武兆堤、孟憲英老藝術家千古!
【喜歡老電影、老影人的朋友,這裡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作者將與您一起向經典致敬,憶影人輝煌,共同重溫曾經的美好時光。請記得關注「娛文娛視」我們這個小家,美文會及時發送到您的手機上,幸運會時時縈繞在您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