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鉀,臺版古惑仔發源地,作為艋舺地區唯一留下的清代漢人街道,熱映的臺灣電影《艋舺》中,趙又廷、阮經天等黑幫少年風行的地方,就是在剝皮寮老街取景拍攝
臺灣 導演侯孝賢的《戀戀風塵》就在剝皮寮「太陽制本所」取景,電影《霓虹心》裡,剝皮寮也是阿Ken小旅館的所在地。但真正捧紅剝皮寮老街的是紐承澤拍攝的青春動作片《艋舺》,劇中90%的場景在此完成,吸引了無數影迷都慕名而來,都忍不住來此地遊覽
這裡不算很出名的景點,但是喜歡這種有騎樓的建築,而且名字挺有意思的,於是從龍山寺步行過來,不太遠,人也不多。裡面有個關於艋鉀來源的文化小展覽。這裡的遊覽區域不大,但是很有歷史味道,有種穿越的感覺,可以擺拍打卡
這裡文藝氣息濃厚,都是紅磚的騎樓。來的時候,恰好有學生影音作品展,還有一些裝置藝術,蠻有趣的。最好玩的是,有一個剝皮寮老街科普博物館,很適合小朋友參觀。裡面都是互動型的展陳,比如拿起老式電話機撥打號碼和街坊通話,還有彈珠,高蹺等古早味童年玩具,很有意思。
剝皮寮老街距離西門一公裡左右,因《艋舺》而爆紅。這條街的房子全由紅磚砌建而成,歷史可追溯到清朝。日佔時期有高官的府邸在此。雖然現在來看,老街十分凋敝,但是這種歷史的滄桑感,在現代化樓房的襯託下別有風味
剝皮寮老街,因電影《艋舺》而聲名日隆,遊人如織,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