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節目單丨朱宗慶打擊樂團 擊樂劇場《木蘭》

2021-02-11 廣州大劇院


2019女性藝術節

朱宗慶打擊樂團 擊樂劇場《木蘭》

 

-演出時間-

   2019年4月3-4日(周三-四) 19:30


演出地點:廣州大劇院 歌劇廳

時長:90分鐘(無中場休息)

-曲目-

序曲/ 沙場夢回:得勝

曲一/ 凝視孩提:時局

曲二/ 魂歸大荒:魂歸

曲三/ 遠情絮絮:絮語

曲四/ 紅綾家別:離鄉

曲五/ 操戈叫陣:叫陣

曲六/ 殘霞奠酒:星空

曲七/ 對蹄夜談:夜談

曲八/ 決戰臨行:大戰

曲九/ 歸途拾景:返鄉

尾聲/ 燈下心緒:勇氣

✦ 特別提醒 ✦

今晚《木蘭》演出前,將在歌劇廳前廳設置演前導聆環節,屆時《木蘭》導演李小平與作曲家洪千惠將與觀眾見面,講述演出亮點,分享排演臺前幕後的故事。  /  時間:4月3日 18:45-19:05   / 地點:廣州大劇院 歌劇廳前廳  (請參加演前導聆的觀眾憑當日演出票入場參與)


♪ 曲目/ 劇情/ 音樂創作解


▲ 序曲/ 沙場夢回:得勝

戰火烽煙,兩軍對峙,戰事漸趨高潮時,木蘭亮相。風沙漫漫,木蘭也陷入了舊時回憶。

作為本劇序場的戰爭場面,音樂方面凸顯擊樂特有氣勢並帶有京劇武場風格的樂曲,以大合奏勾勒出壯闊的對峙感。

 


▲ 曲一/ 凝視孩提:時局

木蘭穿梭在戰場與回憶之間,戰場上的風沙,與小時吟唱的童謠交錯,眼看似乎就要大勝敵軍,木蘭腦中閃過的卻都是家鄉、親人、一段一段的兒時回憶湧上眼帘,另一頭,似乎是一具具倒著返鄉的身軀。

此段是回到木蘭家鄉童年時期的場景,而此時木蘭的性格是好奇頑皮但也勇敢要強,所以我們以多種小樂器及日常生活用品來呈現農村生活與木蘭兒時情景,帶出純樸天真童趣的感覺。

 


▲ 曲二/ 魂歸大荒:魂歸

護送棺木出殯,肅穆走到田野中下葬。默禱的聲音慢慢轉成落寞的無奈,少婦新寡,老父白髮人送黑髮人,胸中情緒無人可解。馬林巴琴象徵送葬隊伍中的棺木,被緩緩推動、演奏。

《魂歸》是本劇較為嚴肅的場景,大家勇赴戰場,迎回來的卻是一具具的棺木。作曲家用四臺馬林巴木琴來象徵,雖然是哀傷的音樂,卻以莊嚴的情愫來看待生命與戰爭。團員以非典型方式演奏木琴,或吹或拉,模擬出悲傷的情緒,凸顯馬林巴木琴的多樣性。

 

▲ 曲三/ 遠情絮絮:絮語

大地神靈鹿妃低吟,彷佛一封家書,激起木蘭對家鄉種種寧靜與低回的想望,有如北方民謠般,勾勒出樸素的農耕生活。鹿妃既需要高難度的演奏技巧,也在遊走於樂器和鼓棒中,展現她作為大地神靈,對人心的召喚與安慰。

運用不同的琴槌與演奏方式產生豐富的音色變化,擊樂的多元性在此一覽無遺。此段亦需要大量的劇場聲響效果,我們嘗試以擊樂做出大自然的情境音效,作曲家稱之為擊樂的戲劇音樂。

 

▲ 曲四/ 紅綾家別:離鄉

木蘭在花轎中披著嫁衣,喬裝離家。遠嫁異鄉,和前去戰場,看似天差地別,其實面對的都是茫然的未知。過去種種回憶迎面而來,也彷佛給了木蘭一股決心與勇氣。

木蘭決定出徵的心境轉折就在這段發生。我們在出嫁的氛圍音樂開始,然而木蘭卻是決定出徵,是一種複雜的心路歷程,為了描述木蘭的心境,音樂上作曲家採用速度變化極大的風格,也是全劇起伏最大的段落。

 

▲ 曲五/ 操戈叫陣:叫陣

京劇的基本功法十八棍,與擊樂演奏家的技巧結合,以棍棒的節奏和打擊方式,而練兵用的長竿,因不同部位與材質,發出不同聲響,以此展現操兵練功的場面與氣勢。在這裡,身體、節奏、功法,全都統整為同時具有表演性質的擊樂演奏方式,爭鬥氛圍逐漸堆棧,既像遊戲,又有著人類與生俱來的野性。

《叫陣》已不單只是音樂性的挑戰,團員們在走位、耍棍之餘,也必須兼顧演奏,難度非常高。音樂展現擊樂的敲奏法,凸顯叫陣的氣勢。

 

▲ 曲六/ 殘霞奠酒:星空

向晚時分,木蘭走過軍營,此刻她已是將軍了,意氣風發,有人對她行禮,也有軍士吆喝她加入一同飲酒,快要過年了,熱鬧的氛圍下,隱隱透著對家裡那碗團圓飯的渴望。木蘭悄悄離開人群,往營外走去。

作為下半場的開始,木蘭已經是將軍。暫時離開戰場,大夥開心吃喝,木蘭卻心有所思。作曲家以兼具旋律線條與擊樂節奏感的處理手法來描述這段場景。

 

▲ 曲七/ 對蹄夜談:夜談

木蘭走到無人處,原想靜靜展讀剛接到的家書,不料遇到通曉馬語的馬夫,兩人雞同鴨講,笑鬧一陣。連連勝利,越接近北方草原,馬兒們也越加興奮,馬夫與木蘭聊著何時能回家,馬兒們也像聽懂了般應和著。只有木蘭啞然無語,望著天際。

這部分的音樂重點就是團員以腳踏聲模擬六匹馬的馬蹄聲,與木蘭和馬夫進行三重奏,雖然音樂性也是以節奏為主,但與前段叫陣相較之下,有更多對應和語彙的元素加入。

 

▲ 曲八/ 決戰臨行:大戰

激戰再起,木蘭在陣中奮勇穿梭,然而她的心境已經改變,放手一搏,只為歸鄉。

毫無疑問,這是全劇氣勢最強最澎湃的段落,作曲家將所有的鼓類樂器都編寫入此段中,盡情展現擊樂的氣勢與豐富性。

 

▲ 曲九/ 歸途拾景:返鄉

木蘭在鹿妃吟唱相伴下,踏上歸鄉之路,十年軍旅,木蘭早已不是當初的小女孩,本就直來直往的她,此刻更添了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豪邁氣魄。然而一別十年,父女、親人重逢,卻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彼此,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未來。

 音樂氛圍上與上半場離鄉相互對應,演員展現唱腔。鹿妃與擊樂木蘭、京劇木蘭的三重奏交織出綿密的旋律線。

 

▲ 尾聲/ 燈下心緒:勇氣

入夜,木蘭的心緒隨著燈火流動、飄忽著。煙火中,木蘭心裡默數著一路遭遇的人事地物,想著怎麼重新面對親人,怎麼再次開始在花家村的生活。從放花炮的小女孩到今日的木蘭,種種的、關於生命的疑惑,似乎也在點點閃耀的光影中,找到了出口。


本劇的結束段落,以擊樂打造圓融圓滿的氛圍。

 

京劇丨黃宇琳、孫元城、施政良
藝術總監丨朱宗慶
音樂創作丨洪千惠
導演丨李小平
舞臺設計丨王孟超
服裝設計丨陳婉麗
燈光設計丨車克謙
影像設計丨王奕盛
編劇丨鄭衍偉
京劇唱腔作曲丨馬蘭
副導演丨孫元城

京劇梳化 |張哲綸

梳化|童筱芩

舞臺監督丨李忠俊
音響工程丨唐宋音響  王薪鑐、黃柏豪
執行製作丨賴慈宜、易採葳
題字丨董陽孜
美術設計丨莊易倫

 

朱宗慶 ▷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國際打擊樂藝術協會(Percussive Arts Society)名人堂得主;曾任臺北藝術大學校長、音樂系系主任、藝管所所長;曾任兩廳院藝術總監,現任國表藝董事長。

【朱宗慶打擊樂團】由朱宗慶先生於1986年成立,是臺灣第一支職業打擊樂團,也是國際上少數能融合傳統與現代展演風格的團體,廣受專業社群與社會大眾的喜愛與肯定,是現代打擊樂在臺灣發展的重要推手。至今,樂團足跡遍及全球33個國家及地區,累積委託創作曲目達235首,並透過教學系統培育超過13萬學習人口;同時,團隊開枝散葉,陸續成立「朱宗慶打擊樂團2」、「躍動打擊樂團」、「傑優青少年打擊樂團」、「JUT打擊樂團-傑優教師打擊樂團」等,致力推動臺灣成為世界打擊樂的發展重鎮。

相關焦點

  • 朱宗慶打擊樂團演繹「木蘭從軍」故事
    那一年,朱宗慶打擊樂團邀請臺灣國光劇團合作了一部10分鐘的小品《披京展擊》,作曲家洪千惠從京劇《穆桂英》裡取材,在打擊樂基礎上融入了京劇人聲的跨界創作。打擊樂和京劇的跨界,讓朱宗慶看到了新意,也嘗到了甜頭。他決定再接再厲,以傳奇人物花木蘭為題材,製作擊樂跨界劇場《木蘭》。
  • 朱宗慶打擊樂團
    1986年在臺北一家火鍋店,朱宗慶打擊樂團以圍爐象徵團結,宣告臺灣第一支職業打擊樂團成立。1991年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誕生,帶動活潑且原創的音樂教學方式,目前在臺灣擁有25個教學中心,全球共有30家教學中心。1993年樂團創辦臺灣國際打擊樂節(TIPC),臺灣擊樂正式與國際接軌,並為臺灣作為世界打擊樂的發展重鎮,奠下重要裡程碑。
  • 「朱宗慶打擊樂團」來東明開免費講座啦!機會難得!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立於1986年,是臺灣第一支職業打擊樂團,由朱宗慶先生擔任藝術總監
  • 東明:「朱宗慶打擊樂團」來東明開免費講座啦!機會難得!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立於1986年,是臺灣第一支職業打擊樂團,由朱宗慶先生擔任藝術總監,結合演奏、教學、研究、推廣來引領打擊樂的發展。
  • 熱門推薦丨2016朱宗慶打擊樂團《第五種擊聲》
    繼2013年與京劇完美融合的擊樂劇場音樂會《木蘭》,2015年與SSO交相輝映的頂級音樂盛會,讓打 擊樂這一「別具一格的音樂演出」獲國際好評,受到廣大音樂愛好者的熱烈追捧。這是繼1993年日本的馬林巴演奏家安倍圭子(Keiko Abe)獲選後,迎來的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亞洲打擊樂家,同時也是華人第一。臺灣首支職業打擊樂團  30年立足世界堪稱神話1986年在臺北一家火鍋店,朱宗慶打擊樂團以圍爐象徵團結,宣告臺灣第一支職業打擊樂團成立,它也是國際上少數能融匯中西打擊樂器演出的團體,至今 已成立30周年。
  • 演出推薦朱宗慶打擊樂團又來了!
    張潔敏指揮廣州交響樂團與朱宗慶打擊樂團合作7月初,朱宗慶打擊樂團在星海音樂廳上演「《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之冒險寶寶」,收割了一大批忠實粉絲。為了熱情的廣州觀眾,朱宗慶打擊樂團在建團30周年之際,將於9月再次蒞臨廣州,帶來「來自臺灣的節奏」音樂會。這場音樂會共有六首精彩的打擊樂作品,包括四首別具心裁的樂團委託創作作品。這些作品分別透過銅鑼、馬林巴木琴、音樂劇場和科技藝術,呈現截然不同的打擊樂樣貌。
  • 亞洲擊樂教父支招,面對面教你「打」造美麗創意生活~
    他就是臺灣打擊樂「掌門人」現任臺灣兩廳院、臺中歌劇院藝術總監朱宗慶打擊樂團創始人、藝術總監朱宗慶。朱宗慶打擊樂團的跨界擊樂劇場《木蘭》上演前夕,3月12日晚,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聯手人生大不同,邀請大師開講支招,帶領大家「打」造創意生活。
  • 【誠媽精選】大名鼎鼎的朱宗慶打擊樂團!兒童音樂會《豆莢寶寶冒險任務》 (7.23)
    ☆誠媽暑期親子演出精選系列朱宗慶打擊樂團兒童音樂會《豆莢寶寶冒險任務》【演出日期】:2016年7月23日(周六)【演出時間】:14:00【除沿襲朱宗慶打擊樂團專業、熱情、具親和力、中西融合的特質外,年輕的朱宗慶打擊樂團2,更散發一股屬於年輕人特有的青春氣息,在曲目或演出型態有著更自由開闊、不受約束的發展空間。
  • 亞洲打擊樂教父朱宗慶,面對面教你「打」造創意生活 | 人生大不同 No.227
    、臺中歌劇院藝術總監,朱宗慶打擊樂團創始人、藝術總監——朱宗慶!他的樂團是國際範圍內打擊樂領域最為成功的樂團之一!這一次,借朱宗慶打擊樂團的劇目《木蘭》上演之際,人生大不同聯手東方藝術中心,邀約大師開講支招,帶領大家「打」造創意生活。音樂無處不在,你的手就是超棒的打擊樂器。怎麼玩?朱老師現場教你!
  • 明晚演出 | 朱宗慶打擊樂團·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擊幻旅程》(內含曲目單)
    ,如木琴、鐵琴、鐘琴等等,唱出悠長而華麗的旋律,再以打擊樂器製造氣勢滂礡的氛圍。朱宗慶打擊樂團2  集體創作「朱宗慶打擊樂團2」共同發想創作,以杯子作為打擊樂器,利用一些特殊的演奏方法來使杯子和玻璃瓶產生不同的音色效果,最後巧妙結合鼓類打擊樂器,再搭配上古典改編樂曲,創新思維結合古典演奏技巧,不只表現出朱宗慶打擊樂團2的創意與活力,也展現了他們炫技的一面。
  • 用音樂打退疫情 臺灣朱宗慶打擊樂團奏《抗疫者之歌》
    臺灣朱宗慶打擊樂團31日於粉絲專頁張貼一段影片,由擊樂家朱宗慶領頭,演奏《抗疫者之歌》,共17位擊樂家們戴著口罩,各自敲鼓搖鈴,奏出活潑樂章,為樂迷帶來無限希望。擊樂家朱宗慶戴著口罩,領著朱宗慶打擊樂團共奏《抗疫者之歌》。
  • 「朱宗慶打擊樂團」來煙免費講座啦,機會難得!
    除朱宗慶打擊樂團外,另組成朱宗慶打擊樂團2、JUT傑優教師打擊樂團、躍動打擊樂團,以及遍及臺灣各地的傑優青少年打擊樂團,持續進行人才培育,並推出類型多元的演出節目,如:兒童音樂會、校園推廣音樂會等。除沿襲朱宗慶打擊樂團專業、熱情、具親和力、中西融合的特質外,年輕的「朱宗慶打擊樂團2」更散發一股屬於年輕人特有的青春氣息,在曲目或演出形態有著更自由開闊、不受約束的發展空間。    「朱宗慶打擊樂團2」以創意、清新、專業的獨特風格,用年輕人的思維與熱情活力,綻放打擊樂的青春光芒。
  • 【Gymgolink活動】勁葛琳克&朱宗慶打擊樂團豆莢寶寶擊幻旅程來嘍
    勁葛琳克聯合朱宗慶打擊樂團豆莢寶寶『擊幻旅程』活動開始嘍……
  • 【動感】活潑的鼓樂節奏,臺灣朱宗慶打擊樂團!
  • 《朱宗慶打擊樂團》走進蛇口學校
    華人世界裡 獲得打擊樂演奏家文憑的 第一人成立打擊樂團 31年創辦知名的TIPC臺灣打擊樂節    由朱宗慶打擊樂團策劃、專為孩子量身打造的 " 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 " 跨入第 30 年。7 月 18 日、19 日19:30,《2017 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之擊幻旅程》將在保利劇院連演二場。昨日7月5日15:00,樂團派出臺北藝術大學音樂藝術博士徐啟浩,在蛇口學校與孩子們來了場打擊樂的親密互動,一邊遊戲一邊感受打擊樂的樂趣。
  • 我校與臺灣朱宗慶打擊樂團合作成立打擊樂系 學生可獲雙學位
    渭南師範學院(微信號:WNU1923)      10月10日上午,渭南師範學院莫斯科藝術學院打擊樂系成立大會在學校華金音樂廳舉行
  • 「六一」朱宗慶打擊樂講演系列——鼓動生命的打擊樂
    朱宗慶打擊樂團簡介創立於1986年,是臺灣第一支職業打擊樂團,由朱宗慶先生擔任藝術總監,結合演奏、教學、研究、推廣來引領打擊樂的發展,三十年來上山下海,走遍世界各地、深入街頭巷尾,向下紮根、開枝散葉。
  • 朱宗慶打擊樂團新生代團員上陣 七重奏敲響熱鬧菜市場聲
    華夏經緯網10月14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7個聲部、14隻手、7位打擊樂手,呈現出菜市場的熱鬧景況與人情味。
  • 【上海保利大劇院藝術課堂】免費講座:朱宗慶打擊樂團 "鼓動生命的打擊樂"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立於1986年,是臺灣第一支職業打擊樂團,由朱宗慶先生擔任藝術總監,結合演奏、教學、研究、推廣來引領打擊樂的發展,三十年來上山下海,走遍世界各地、深入街頭巷尾,向下紮根、開枝散葉。除朱宗慶打擊樂團外,另組成朱宗慶打擊樂團2、JUT傑優教師打擊樂團、躍動打擊樂團,以及遍及臺灣各地的傑優青少年打擊樂團,持續進行人才培育,並推出類型多元的演出節目,如:兒童音樂會、校園推廣音樂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