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音樂不見得一定要走音樂的專業之路,但是如果懂得了欣賞,生命的光譜就會更不一樣。
——亞洲打擊樂教父 朱宗慶
他用鼓棒撐起自己的音樂江山,
在火鍋店創團,致力於讓音樂雅俗共賞;
從3歲兒童的才藝訓練到國際大師的邀約表演,他一手包辦,
他就是臺灣打擊樂「掌門人」,
現任臺灣兩廳院、臺中歌劇院藝術總監,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始人、藝術總監——朱宗慶!
他的樂團是國際範圍內打擊樂領域最為成功的樂團之一!
這一次,借朱宗慶打擊樂團的劇目《木蘭》上演之際,人生大不同聯手東方藝術中心,邀約大師開講支招,帶領大家「打」造創意生活。
音樂無處不在,你的手就是超棒的打擊樂器。怎麼玩?朱老師現場教你!
自稱」鄉下孩子「的
亞洲打擊樂教父
1987年兩廳院開幕季,朱宗慶演出照片
音樂系裡流行一句話:「不會吹,不會拉的,就到後面去打鼓吧。」這個沒有人要坐的打擊樂位置,趕上臺灣70年代大量現代作曲家創作的年代,打擊樂喧賓奪主地成了朱宗慶的最愛。
而他也把現代打擊樂帶回了民間廟口、廣場和國際上,打擊樂這個20年前最冷門的樂器,成為臺灣僅次於鋼琴的最熱門選擇,「朱宗慶」這三個字,幾乎成為了「打擊樂」的代名詞。
沒想到的是這位「亞洲擊樂教父」在訪談中卻一直把「鄉下孩子」的自稱掛在嘴上。專業是演奏打擊樂器的朱宗慶,現在擔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教授,也是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的創始者。
音樂是生命中的光譜,但在音樂之外,朱宗慶是個生活文化的實踐家,是子弟兵眼中那顆永不傾倒的翠綠大樹,也是工作夥伴眼中那個永不停歇的火車頭。朱宗慶最大的夢想之一,還是希望透過音樂,讓社會因為音樂而更和諧、更有朝氣。
朱宗慶自維也納歸來後首次個人獨奏會
「學音樂不見得一定要走音樂的專業之路,但是如果懂得了欣賞,生命的光譜就會更不一樣。」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最獨特的地方在於,學子們普遍都不是專業學習音樂,並且都在自己的專業課程領域中表現相當出色。朱宗慶說,這就是學音樂的好處,在潛移默化當中,孩子會自己感受到那股「善」的力量。
朱宗慶說,母親只是個樸實的臺灣鄉下婦人,卻給了他最溫暖的生命重量,也給了他往後發現打擊樂之美的「慧眼」,「有今天的一切,我要感謝我的母親。」
朱宗慶與藝術的初體驗,就發生在母親常帶他去的廟口,那裡是人民的宗教信仰中心,是精神寄託之處,同時也是凝聚社區意識的地方文化中心。
平日,除了有求神問卜的信徒前來頂禮膜拜,廟口也是人們聚會、聊天、泡茶、唱歌、玩遊戲的所在;而逢年過節,例行舉辦的盛大慶典,野臺上的歌仔戲、布袋戲配合絲竹鑼鼓樂精彩上演,舞臺下,江湖賣藥、雜耍特技表演,常引來圍觀群眾鼓掌叫好。於是,小販兜售的叫賣聲伴隨著群眾的喝採和議論此起彼落,神聖與凡俗並存於廟埕,以豐富生動的聲響,描繪出一幅臺灣人的文化縮影。對他來說,那是年少時期一段恣意馳騁、精彩逍遙的珍貴回憶。
繁華的臺灣廟口
從廟口到文化中心,從宗教慶典到藝術節,現代人追求美感、接觸美學觀念的管道十分多元,參與體驗的可能性非常多。因此,朱宗慶常和他的團員們說,「只要你願意找機會走出去,去體驗、去感受,任何細微的感知也能觸發深刻的體會。」
2016年,朱宗慶獲頒國際打擊樂界最高榮譽國際打擊樂藝術協會(PAS)名人堂獎座,成為首位獲得此殊榮的華人,也是繼日本木琴家安倍圭子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
打擊樂與快樂一樣是
人類本能
人在媽媽的肚子裡就能感受到來自母親的心跳聲,所以打擊樂無所不在,就像人生來就會快樂,就會發現美,就會找到最捷徑、最具創意的生活路徑一樣,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任何一個東西敲打後都可以發出聲音,所以進入的門檻低。這是朱宗慶的認知,而打擊樂恰恰是最容易發現「美」與「創新」的地方。
因為任何一個東西都可以成為打擊樂的媒介(也許是玩具、鍋碗瓢盆等),不需受限於樂器本身,但藉由老師專業的引導教學,也許未來成為打擊樂家、鋼琴家、舞蹈家、醫生、做生意或是從事各行各業,學習的人在未來可以將美感的訓練轉化、應用於工作中,讓人生更加分。他認為「事物沒有所謂懂與不懂,只有你願不願意接觸它。」
朱宗慶打擊樂團《豆莢寶寶》系列演出
朱宗慶認為打擊樂手必須經過訓練,使其充分掌握它的媒介(棒子)、手、樂器精準地傳達聲音大小及聲音的變化,而打擊的輕重拿捏在於透過「不斷練習」讓自己擁有「熟練的掌控力」,再透過你的「視野」、「好奇心」經過整理、挑選進而找出好聽的聲音。
兩個木蘭同臺
史詩壯闊果敢顛覆
這一次朱宗慶打擊樂團找到的故事則是流傳千年的「木蘭代父從軍」,將《木蘭》這個英雄形象放大到舞臺上,將打擊樂與京劇大膽融合,用震撼的舞臺效果,帶來中華民族傳奇女英雄花木蘭的故事。
其中,導演特別設計由兩人共飾木蘭一角——「京劇木蘭」以身段聲韻訴說木蘭一生,「擊樂木蘭」由同時揮舞鼓槌,傾情敲打出的木蘭代父出徵的澎湃心境,使觀眾得到視覺、聽覺並舉的藝術享受,可謂難得一見。
朱宗慶將在活動現場為公眾解密,如何用打擊樂表現性別、戰爭、情感、顏色、時空對比與轉換。在打擊樂與《木蘭》的背後,是亞洲擊樂教父朱宗慶孜孜不倦地探索,也是他對於生活與人生的感悟與認知。他堅信打擊樂是本能,也努力尋求美感與創意在當下的舞臺製作與日常生活中散發的流光溢彩。
擊樂跨界劇場《木蘭》宣傳片
2019年3月12日,朱宗慶將從他30多年藝術工作出發,講述開發創意與實踐夢想的經歷,帶領你「打」造創意生活,感受音樂的無處不在。
▼
亞洲打擊樂教父朱宗慶:
活在當下,美感創意無所不在
● 時間:3月12日周二晚19:30
(請提前20分鐘入場)
● 地點: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演奏廳
● 聯合主辦:東方藝術中心
● 報名方式: 識別下方二維碼,填寫報名表
▼
朱宗慶 / 演奏家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及藝術總監,曾任臺北藝術大學校長、中正文化中心主任暨改制行政法人首任藝術總監、 2009年擔任高雄世界運動會開閉幕式總導演;2017年接任臺灣兩廳院、臺中歌劇院、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董事長。
1986年成立朱宗慶打擊樂團,為臺灣第一支專業的打擊樂團,並數度赴歐、美、亞、澳等多國演出。曾獲得「金曲獎」最佳演奏人獎,國際打擊樂藝術協會「傑出貢獻獎」和「終身教育成就獎」,2016年入住國際打擊樂藝術協會「名人堂」。
陳瑜
人生大不同&少年大不同
創始人
第十一屆東方名家名劇月閉幕演出
朱宗慶打擊樂團
擊樂跨界劇場《木蘭》
時間:2019/4/19-20 19:15
地點: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歌劇廳
票價:VIP800/600/400/300/200/80
微信購票平臺
送給琴童家長的福利
3月9日 周六 晚上8點,少年大不同邀請鋼琴家馮頁老師在線直播,點評琴童演奏視頻,為大家答疑解惑、指點迷津。
歡迎識別下方二維碼參與,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了解詳情訂閱相關課程。
▼
/多元人生的實踐平臺/
人生大不同
發現自己 成為自己
長按二維碼識別
開啟大不同的人生
網站:www.renshengdabutong.com
新浪微博:@人生大不同公益行動
合作洽談:rsdbt20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