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體女嬰胸骨相連共用膀胱 分離手術成功率僅7成(圖)

2021-01-09 中華網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兩歲雙胞胎姐妹伊娃(Eva)和埃裡卡(Erika Sandoval)因胸骨相連共用一個消化道、一個子宮、一個肝臟和一個膀胱,此外她們還共著長著七個腳趾的第三條腿。

經過數月準備,這對雙胞胎姐妹將於12月5日在加利福尼亞州進行人體分離手術,風險較大,手術死亡率高達30%。


和所有兩歲的孩子一樣,孿生姐妹伊娃和埃裡卡俏皮可愛,充滿活力。然而隨著兩姐妹的身心成長,悲劇也隨之而來:她們已經因為尿道感染和無數次的脫水頻繁住院。


經過再三考慮,她們的父母阿伊達(Aida)和阿圖羅(Arturo)忍痛決定讓他們進行分離手術,而這次手術將為這對姐妹帶來30%的死亡風險。

術後,伊娃將保留膀胱而埃裡卡保留結腸瘻袋。身體較弱的埃裡卡將保留第三隻腿而伊娃保留另外兩隻。姐妹倆都將失去身體的主要部位,

並進行下肢重建。此次手術是史丹福大學露西爾•帕卡德兒童醫院面臨的最複雜的外科手術之一,這種複雜手術很少有人敢接手。自今年1月份初步決定接手手術後,醫療團隊預計將於12月份的第一個禮拜正式進行分離手術。

過去幾個月,外科醫生試圖在雙胞胎身上插入組織擴張器,這是一種分離連體雙胞胎的常用策略。它能通過逐漸拉伸皮膚使身體部位的重建更利於操作和掌控。據《薩克拉門託蜜蜂報》報導,此次手術成本高,規模大,單是術前工作就已經給這個家庭造成了嚴重的負擔。

兩年前,艾娃發現自己懷上了這對雙胞胎,當時她已44歲,然而她不顧周圍人反對,保住了孩子。


相關焦點

  • 美連體女嬰胸骨相連 分離手術成功率僅七成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23日報導,美國兩歲雙胞胎姐妹伊娃(Eva)和埃裡卡(Erika Sandoval)因胸骨相連共用一個消化道、一個子宮、一個肝臟和一個膀胱,此外她們還共著長著七個腳趾的第三條腿。經過數月準備,這對雙胞胎姐妹將於12月5日在加利福尼亞州進行人體分離手術,風險較大,手術死亡率高達30%。
  • 19年前成功分離的溫州連體女嬰貝貝,終於當媽媽了!
    連體的寶寶、貝貝姐妹。本報當年的報導版面。手術前,護士為寶貝姐妹洗澡。本報資料照片她們上半身發育正常,分別擁有獨立的心臟、肝臟、腎和膀胱,但下半身消化系統、生殖系統、泌尿道等多處畸形。其中,貝貝先天性無肛,沒有獨立直腸、結腸,與寶寶共用一條結腸,遠端小腸也彼此相連;擁有雙子宮、雙陰道。同年8月28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下稱浙大兒院)為她們實施坐骨連體分離手術,這是我國第五例、浙江首例連體嬰兒分離成功病例。
  • 實拍中國首例連體男嬰分離全過程,36名醫生耗時12小時完成手術
    一九七九年九月十日在中國臺灣的中國電視臺直播了一場特殊的活動,那就是臺大醫院醫生為臺灣連體男嬰做分離手術。當時臺灣36位醫生耗時12小時,成功為連體嬰男張忠仁、張忠義的成功切割,兩兄弟從此之後有各自的人數。
  • 2歲連體雙胞胎成功分離,但備孕真得謹慎了
    有一對來自中非共和國的特殊的雙胞胎姐妹,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其原因在於她們出生時頭顱後部相連,而且一起共用著非常重要的血管,這在整個世界上都可以說是非常罕見的情況。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在6月8日這天,姐妹兩通過手術成功分離,兩姐妹這才得以「見面」,脫離這種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情況。 且因為情況複雜,又很罕見,手術之前光是手術規劃就進行了將近2年的時間,期間做了多種方案,並且不斷調整,力爭可以做到萬無一失的結果。
  • 浙江連體女嬰存活者20年後結婚生子:做夢都不敢想
    2000年,溫州瑞安人黃蘭娟在瑞安塘下中心醫院生下一對連體女嬰,隨後轉入浙大兒院,醫護人員親切地叫她們「寶寶、貝貝」。連在一起的寶寶、貝貝 圖片來源:資料照片分離手術後,姐姐寶寶不幸去世,妹妹貝貝存活了下來,是浙江首例連體嬰兒存活者。
  • 浙江連體女嬰存活者20年後結婚生子:這日子做夢都不敢想
    2000年,溫州瑞安人黃蘭娟在瑞安塘下中心醫院生下一對連體女嬰,隨後轉入浙大兒院,醫護人員親切地叫她們「寶寶、貝貝」。連在一起的寶寶、貝貝 圖片來源:資料照片分離手術後,姐姐寶寶不幸去世,妹妹貝貝存活了下來,是浙江首例連體嬰兒存活者。
  • 浙江連體女嬰存活者,20年後結婚生子:這日子做夢都不敢想
    2000年,溫州瑞安人黃蘭娟在瑞安塘下中心醫院生下一對連體女嬰,隨後轉入浙大兒院,醫護人員親切地叫她們「寶寶、貝貝」。 連在一起的寶寶、貝貝 圖片來源:資料照片 分離手術後,姐姐寶寶不幸去世,妹妹貝貝存活了下來,是浙江首例連體嬰兒存活者。
  • 浙江連體女嬰存活者 20年後結婚生子:這日子做夢都不敢想
    2000年,溫州瑞安人黃蘭娟在瑞安塘下中心醫院生下一對連體女嬰,隨後轉入浙大兒院,醫護人員親切地叫她們「寶寶、貝貝」。 連在一起的寶寶、貝貝 圖片來源:資料照片分離手術後,姐姐寶寶不幸去世,妹妹貝貝存活了下來,是浙江首例連體嬰兒存活者。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省成功自主實施首例連體嬰分離術
    本報海口6月2日訊 (記者馬珂)6月1日上午,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手術,海南一對連體女嬰在省人民醫院成功分離。
  • 為何會有「坐骨連體」雙胞胎?1個原因或關鍵,孕媽別不當回事
    在11年前,湖北有一對雙胞胎女嬰出生,得知是一對雙胞胎之後,全家人都感到十分的開心。但是在寶寶出生之後,所有人都驚呆了。因為兩個孩子的下半身竟然完全相連。醫生告訴雙胞胎的家長,如果要給寶寶進行分離手術,手術費用至少需要10萬塊,這在09年的時候,對於雙胞胎的父母來講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當時雙胞胎的父親每個月才能掙1000多塊錢,在支付完必要的費用之後,工資已經所剩無幾,更別提需要支付那麼大一筆手術費用。
  • 奇聞異事:雙生體姐妹阿比蓋爾和布列塔妮 共用生殖器官生孩子【圖】 — 奇聞趣事
    四年前,攝影師Anna Clark在進行「美國東北部兒童治療」慈善項目的拍攝時,遇到了這對特殊的雙胞胎。這對雙胞胎有4隻胳膊和2條腿(每人控制一條),共用消化器官和生殖系統。她們的身體從脊椎的尾端開始相連,這也是醫生無法為她們做分離手術的主要原因。圖為2009年,玩雪。
  • 浙江連體女嬰存活者20年後結婚生子:這日子做夢都不敢想
    2000年,溫州瑞安人黃蘭娟在瑞安塘下中心醫院生下一對連體女嬰,隨後轉入浙大兒院,醫護人員親切地叫她們「寶寶、貝貝」。分離手術後,姐姐寶寶不幸去世,妹妹貝貝存活了下來,是浙江首例連體嬰兒存活者。接下來的童年和青春期裡,貝貝經歷了多次手術、父母離異、離家出走……承受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但就在成人之際,她遇見了愛情,還奇蹟般地生下了一個健康的男孩。
  • 二十年後 浙江省首例連體嬰兒存活者結婚生子
    2000年,溫州瑞安人黃蘭娟在瑞安塘下中心醫院生下一對連體女嬰,隨後轉入浙大兒院,醫護人員親切地叫她們「寶寶、貝貝」。 連在一起的寶寶、貝貝 圖片來源:資料照片分離手術後,姐姐寶寶不幸去世,妹妹貝貝存活了下來,是浙江首例連體嬰兒存活者。
  • 連體雙胞胎頭部相連,30多名醫護花18小時成功分離,堪稱奇蹟
    上個月,一對來自中非共和國的兩歲連體雙胞胎Ervina和Prefina在義大利格蘇兒童醫院被成功分離。一個由30多名醫生和護士組成的團隊,在長達18小時的手術中成功地將她們的連體部位分開,醫生表示雙胞胎姐妹目前狀況良好。
  • 最長壽連體雙胞胎去世,他們經歷了怎樣一生?
    如果接受分離手術,有一個人必須重建消化道和生殖器。但按照當時的技術,這幾乎意味著,術後只能活一個。為配合診療,2歲前,兄弟倆一直住在醫院裡。最終,父母決定,不手術了,回家。「他們是兩個獨立的人,哥哥嚴肅認真,弟弟隨性開朗。他們只是必須一起活下去。」其父告訴媒體。
  • 九江女子分娩連體雙胞胎男嬰,世上罕見!
    據了解,18歲的盧某系首次懷孕,1月7日晚上來到省婦幼保健院產四科就診,B超顯示連體男嬰的雙臀位、雙胎、腹部連體,肝臟相連。經過對孕婦及胎兒進行了相關檢查與評估後,8日15時45分,省婦幼保健院產四科歐陽籲主任醫師和賀曉菊副主任醫師聯合實施剖宮產手術,以臀位共同娩出了2個連體活男嬰,體重4.1kg。2連體男嬰怎麼辦?
  • 68歲最長壽連體雙胞胎去世,「在他們身上見證到最美好的人性」
    圖片來源於Dayton Daily News從呱呱墜地開始,醫生就在設計手術方案,希望將兩人分開。在上世紀50年代,這太難了。如果接受分離手術,有一個人必須重建消化道和生殖器。但按照當時的技術,這幾乎意味著,術後只能活一個。為配合診療,2歲前,兄弟倆一直住在醫院裡。
  • 他是美劇《良醫》原型,曾分離腦部連體雙胞胎,如今感染新冠去世....
    其中,最讓觀眾印象深刻的情節,當屬Shaun醫生給腦部連體雙胞姐妹做分離手術了。 為了幫一對剛滿18歲的連體同卵雙胞胎凱蒂和珍妮完成腦部分離手術,Shaun醫生經歷了極大的挑戰,手術過程也是重重困難,最終雖然順利完成,但是雙胞胎中,只有凱蒂奇蹟般地醒過來,珍妮停止了心臟跳動。
  • 這對要上牛津劍橋的美女姐妹花,16年前是連體嬰!存活率僅百萬分之一
    Zainab打算去劍橋大學,打算畢業後在倫敦的大奧蒙德街醫院(她倆接受身體分離手術的醫院)當一名兒科醫生!而Jannat正在學習三門語言,計劃申請牛津大學,理想職業是律師。這對看似被命運眷顧的美女姐妹花,出生時,卻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她們從胸腔到腹部連在一起,共享一個肝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