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之大者」,或許從未走遠……
小橋流水人家,看似靜謐的氛圍卻被一群蒙面怪人打破。不知面目,不明來由,只是空氣中突然多出了刺鼻的血腥味!雙刀、長槍、弓箭,村中的好手竭力反抗,但敵人實在太強大了。眼見怪人高速襲來,其中一人即將魂歸九泉之下!它那怪異的翅膀卻被一隻白皙的手輕輕捏住,再不能寸進。說話者語氣平淡,卻目光灼灼,自有一股不可動搖的威勢。
上述這段驚心動魄的情節並非出自哪位武俠大師手筆,而是來自最近播出的國產動畫《霧山五行》。
「武俠」這個如今看來已經顯得頗為久遠的字眼兒,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
「武俠」之形在「武」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方面,我們是「禮儀之邦」,另一方面,我們也不缺少拼搏的勇氣和尚武的精神。
大致而言,練武的方向又可以分為兩類,兵刃和拳腳。恰好都在作品中有所體現。
在村中好手對戰怪人時,他們用的是兵刃。
「槍為百兵之王」。戰鬥初期也正是用槍的人與怪人進行主要對抗,描繪出一場極為精彩而厚重的長槍格鬥。
不難發現,導演對於長槍的刻畫頗有心得,槍的韌、強、利,無不展現得恰到好處,抖、擋、刺、撩各類招數層出不窮,僅僅是一根長槍卻給人千變萬化的感覺。
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挑槍纓,挽刀花這種充滿中國味道的冷兵器細節,每一個武打場景都是精心安排,有理有據,拳拳到肉的。
短兵相接之中,甚至有對兵刃相擊產生的震動的描繪,使觀眾能夠感受到動畫中的兵器重量。
在火行挽救危局時,他用的是拳腳。
簡單、直接、毫無花哨。
自巧轉拙,自利返鈍。用最樸實無華的方式給予敵人最張揚恣意的打擊。
《霧山五行》對中國傳統文化中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元素的大膽運用也值得一說,五行元素運用於動畫不稀奇,很多作品中都出現過五行元素。
但《霧山五行》對傳統文化中五行元素的運用並不止步於一個文化符號,而是非常取巧地將其引入了動畫的世界觀搭建中,這五種力量相生相剋,形成了動態的力量系統,非常有趣。
傳統文化中的諸多寶貴思想,在武俠小說家筆下,便衍變成利劍,軟劍、重劍、木劍的層層遞進,直至於玄妙的「無劍勝有劍」之境。
「武俠」之魂在「俠」
倘若空有其形,武俠自然也不能成為許多人的夢想,還應有神、有魂。
從文化內核的層面來說,《霧山五行》中超燃的劇情,打鬥場面令人驚嘆,這種「燃」卻又充滿了中國味道,與日本動畫的「燃」法有著很大區別。
這是由於《霧山五行》有著一個中國特有的文化主題:「俠文化」。
中國的俠士,與西方的騎士或是日本的武士有著根本上的不同,在中國古代長期的封建統治下,代表「民間江湖」的俠客精神一直是我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的亞文化組成。
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中國古代,俠士精神一直保留在人們的內心深處,體現了一絲「貴我」精神。
左手劍,右手刀,肝膽照亮乾坤陰陽。
五花馬,千金裘,鐵血揮就正義文章。
「俠」文化一定是讓人慷慨激昂、充滿鬥志的,有為國為民忍辱負重的,有一諾千金義字當頭的,還有不為名利折腰堅持自身高潔秉性的。
然而俠文化流變到今天,很多時候已經變成了感官的盛宴,「俠」失去了原有的大義,僅僅作為一紙糖衣包裹著你儂我儂的情愛,或是「傑克蘇」們的爽片。
《霧山五行》對「俠道」最原初的一種理解,使人看到了劍膽琴心的俠義精神的一種本質表達,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它喚醒了人們心中對美好事物的堅持。
沒有這份堅持,就不會有六人團隊做出的《霧山五行》,就不會有國產動畫發展路上一個個清晰的腳印。
《大聖歸來》,有「借父母錢籌拍」的田曉鵬;
《大魚海棠》,有「輟學清華」「做夢做了12年」的梁旋,張春;
《大護法》,有「根本不知道做動畫怎麼賺錢」的不思凡;
《哪吒》,有「窩在出租屋3年」「不牽網線為了省房租」的餃子;
每一個我們所能看到的國產動畫作品,都離不開幕後人員長時間辛勤的努力。
即使發展到如今,國內的動畫行業依舊算不上什麼高薪行業,如果純粹為了金錢,大可以選擇轉行。
因此,真正支撐起這個行業的不是金錢,而是無數國漫人的熱愛。那種想要自己心中的理想貫徹到底的精神,不正是俠義精神的一種體現嗎?
依然是志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
「請珍惜每一位堅持並堅守的動畫人。」
這是《霧山五行》的片尾名單中出現過的一句話。
的確,動畫人可謂是擁有俠義精神、堅持並堅守的「當代俠客」,但,「當代俠客」又何止於此。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之前香港事件,NBA火箭隊高管莫雷公開站隊。
面對這樣分裂國家的惡意言論,廣大的中國群眾沒有任何妥協。
幾乎是一夜之間,原本與世無爭的球迷們都參與到了抵制莫雷的行動中去。
電視臺和網際網路也在第一時間停止了對NBA比賽的轉播,立場一目了然。
在關係到國家完整和主權問題時,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顯示出了強硬的中國態度。
在那一刻,舉國上下的百姓都是高貴的俠客。
武俠,已經融入了當代每一個人的血脈中,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彰顯出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俠士。
即使時代變換了,我們依舊能用屬於自己的方式「笑傲江湖」。
點擊「閱讀原文」,馬上開啟探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