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作為一種中藥,人們很熟悉。因為它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中醫上會用黃芪治療一些疾病,還有些人會經常用黃芪泡水喝,據說能夠養生保健,還能治療疾病,是真的嗎?經常用黃芪泡水喝,身體能得到什麼?黃芪畢竟是一種中藥材,可不可以長期喝?會帶來什麼弊端嗎?一文了解。
經常用黃芪泡水喝,身體能得到什麼?
01強健脾胃,排除溼氣
在人體內,脾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夠調節人體內的氣血平衡,從而更少出現脾虛氣虛的症狀。如果脾胃虛弱,更容易出現虛胖,出虛汗,氣喘等症狀。但是經常用黃芪泡水喝,能夠幫助改善脾胃虛弱的情況,通過黃芪健脾除溼的功效,調節人體內的氣血循環,從而幫助將人體內多餘的溼氣排出,維持身體的平衡。
02保護肝臟,提高肝功能
肝臟雖然不會疼,但是肝不好的人,身體也更容易因為毒素堆積而誘發疾病。經常用黃芪泡水喝,能夠幫助人體代謝毒素,排出毒素,保證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從而更少誘發肝臟疾病。
不少人有著喝酒,暴飲暴食的壞習慣,還有的長期熬夜加班,損傷肝臟,導致肝功能受損嚴重,如果能夠經常用黃芪泡水,有助於提高肝功能,保護肝臟,預防肝臟疾病。
03消水腫,降血壓
高血壓患者可以經常用黃芪泡水,因為喝黃芪水能夠幫助改善高血壓帶來的下肢水腫,調節人體內的水氣。此外黃芪也能夠起到輔助降血壓的功效,高血壓患者不妨試試。
04強心,抵抗心律失常
黃芪具有強心降壓的功效,對於一些身體較差,患有心臟病,心絞痛,冠心病的患者,可以適量的喝一些黃芪水,堅持喝一段時間能夠強心,保護心血管。每天使用30克為宜,此外如果能夠搭配黨參、枸杞等藥材,效果更佳,強心,抗心律失常。
特別是對於老年人,年齡不斷增長,身體內的機能也會逐漸衰退,心臟供血的能力也會受到影響變差,經常用黃芪泡水喝,能夠增強心臟功能,提高心臟供血的能力,有利於控制血壓和心率,預防心血管疾病。
不少人表示,既然黃芪泡水喝有這麼多好處,那可不可以長期喝?會帶來什麼弊端嗎?
黃芪確實不能長期喝。首先黃芪畢竟是一種中藥材,健康的人偶爾喝一喝可以預防疾病,但是長期喝很可能對身體不利。此外黃芪的藥性溫熱,如果健康的人長期喝,很可能導致上火,身體內火氣過旺,反而可能誘發疾病。
此外還有一些感冒發燒,生理期的人群也不宜吃黃芪,黃芪溫熱,這些人群用黃芪泡水喝,對健康沒什麼助益,卻可能影響退燒難,經血流失嚴重等情況。只有身體內存在氣虛,脾胃虛弱的人適合服用,長期生病,或者手術後的人群適合用黃芪泡水飲用,能夠補氣。
如何正確服用黃芪?
1、每次服用黃芪的時長最多不超過2個月
建議在用黃芪泡水後喝一段時間就停一段時間,再繼續飲用。如果是養生補氣的話,最多喝2個月就夠了。但是如果是醫生建議運用黃芪補氣,用來治病的話,還是應該遵照醫囑,根據醫生制定的藥量進行服用,因為對於這種情況而言,黃芪是作為藥物,而非養生食材。
2、黃芪水適合在秋冬季節服用
在秋冬季節,外邪較多,很容易出現風寒感冒,流感等疾病,而經常喝黃芪水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排出人體內的溼氣,也就不容易出現疾病,誘發感冒咳嗽等。在一天中,最好選擇早飯後飲用,降血壓,降血糖的效果更佳。
經常喝黃芪水,雖然能夠養生健脾,祛除溼氣,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是不適合喝黃芪水,如果不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胡亂服用,很可能還會給身體增加負擔,從而誘發疾病。
經常用黃芪泡水喝會給身體帶來4個好處,但是不能長期喝,學會正確喝黃芪水的方式,對健康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