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宵大廈》第2個單元「嬰」,應該是全劇最令人細思極恐的故事了吧。
「嬰」單元主要講述的是金宵大廈的住戶何太,在經歷了喪子之痛後,成為了憶子成狂的人。她每天推著並沒有孩子的嬰兒車,冰箱裡塞滿了不會有人喝的母乳,假裝自己真的還是一個普通的哺乳媽媽。
但漸漸地,何太並不滿足於現狀,在知道徐太的預產期與自己兒子生日相同時,她開始盯上了徐太肚中的胎兒,想要把徐太的孩子據為己有。在經過一系列的籌劃之後,何太先取得了徐太的信任,到徐太家當保姆。而後一步步使徐太變得神經質質,進一步激化徐太與家人的矛盾,最後何太成功「鳩佔鵲巢」,奪走了原本屬於徐太的孩子和家庭。
對於「嬰」單元,很多觀眾都覺得何太實在是太可怕了,她自己的孩子沒有了,就去處心積慮地搶別人家的孩子。而且最後不僅搶了孩子,甚至還搶走了別人的整個家庭。
但事實上在「嬰」單元中,最可怕的不是憶子成狂的何太,而是他們——徐太的老公和婆婆。
何太為什麼能夠成功取代徐太?除了何太自己所作出的一系列努力之外,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徐太的老公和婆婆的思想認知。
徐太老公:對母親這個身份的不理解
在「嬰」單元中,徐太的老公是一個典型的事業型男人,他每天忙於事業,甚少有空閒時間。偶爾有了空閒,也甚少花費時間在家庭瑣事和照顧孩子上面,因為他覺得這些生活中事情,都應該由女人來做。
而且在他看來帶孩子應該是一個很輕鬆的事情,如果徐太沒有帶好的話,就是徐太的責任,都是因為徐太沒有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事實上徐太在生完孩子就陷入了焦慮中,她無法平衡生活與事業的關係,初為人母的她也無法很好地適應母親這個身份,在處理小孩事情的時候,也總是表現得手忙腳亂。
但在這個時候,身為徐太丈夫的他,卻沒有能夠理解徐太作為母親的難處,反而對徐太頗有微詞。他關注到的只是徐太沒有把孩子照顧得很好,還拒絕了他的求歡,拒絕了他的約會請求,不能體諒他在工作上的辛苦。
其實這個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很多男人都覺得帶小孩是一件簡單而輕鬆的事情,整天待在家裡無所事事,只需要看著孩子,餓了餵奶尿了換尿布也就行了,不用像上班一樣那麼辛苦。
事實上全職媽媽並不容易,甚至比上班還要辛苦得多。除去家務不說,就單單照顧孩子這一點,就能把人累得夠嗆。尤其是對於新生兒來說,他們的生活作息是完全沒有規律的,媽媽們需要根據孩子的時間來調整自己,有時候孩子半夜鬧了,媽媽們也得打起精神來照顧孩子。如果孩子生病了的話就更難了,一方面要更加悉心照顧孩子,一方面看著孩子受苦自己內心也很煎熬。
可以說,母親應該是世界上最困難的身份之一了吧。但母親的這些苦楚,卻很難得到男人的理解。就如同「嬰」單元中徐太的老公一樣,他完全不能理解徐太在痛苦什麼,煎熬什麼,反而還對徐太感到不滿。
徐太的這種老公顯然是很可怕的,因為沒有照顧好孩子,也沒有了夫妻間的情趣,於是就把老婆換掉。而為家庭,為孩子付出了那麼多的徐太,只能落得被拋棄的下場。
徐太婆婆:對女人的不理解
如果說徐太的老公對母親這個身份不能理解,是因為他無法切身體會,還算是情有可原的話。那麼徐太婆婆的表現,就著實令人無話可說了。
同為女人,同為母親,但徐太的婆婆卻一點都不能理解徐太的難處。就徐太的婆婆來看,徐太的主要職責就是在家裡相夫教子,當一個所謂「賢妻良母」。而不應該去追求自己所謂的事業,因為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家庭才是排在首位的。如果家庭沒有處理好,即使事業再成功,那人生也是失敗的。
徐太的婆婆這種觀點顯然是很落伍,也很可悲的。同為女人,她把自己禁錮在了一個小小的家中,仿佛只有在家裡做好了家務,帶好了孩子,才能實現她作為一個女人的價值。然而在當代社會中,女人不是男人和家庭的附屬品,女人也並不比男人差,也能在家庭以外的地方實現自己的價值。
比如格力總裁董明珠,她在事業上的成就,並不比男人低,甚至比大多數的男人還來得優秀,我們有什麼資格去否定一個女人在事業上的價值呢?
而「嬰」單元中的徐太,她在產假期間還要忙於工作,也是為了要賺錢彌補家用。況且徐太也並不是不想照顧好孩子,只是她初為人母,也沒有帶孩子的經驗,再加上些許的產後抑鬱,其實是很容易有負面情緒產生的。
此時作為一個長輩,徐太的婆婆應該要心疼體諒她,給予她安慰,並耐心教她要如何照顧孩子,而不是一味地譴責她。但徐太的婆婆並沒有這麼做,她並沒有體諒徐太,反而對她的不滿與日俱增。
當何太出現在她家中的時候,她發現何太才是她心目中完美兒媳、完美女人該有的樣子,於是徐太的婆婆就毫不猶豫地捨棄了徐太,這簡直是太可怕了。
試想一下,如果不是因為徐太的老公與婆婆的不理解,那麼即使何太再怎麼處心積慮,也不能夠成功鳩佔鵲巢,完全替代徐太。歸根結底,造成徐太悲劇的重要原因,還是在於徐太的老公和婆婆,他們才是這個單元中最可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