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3 日, 2020 年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軟體質量工程(iSQE)峰會將在重慶隆重召開。本屆峰會主題為「軟體質量賦能智慧名城」,著眼於軟體質量保障的方法、技術和實踐,推動中國軟體產業對接國際軟體質量保障標準體系,進而促進我國軟體產業健康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軟體產品已應用到社會的各個領域,軟體在促進實體經濟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過程中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軟體質量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更加顯著。作為軟體質量的「工程監理」,測試能夠很好地檢驗軟體質量,成為軟體上線前必不可少的環節。但在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技術的推動下如何將測試,尤其是當下備受企業和開發者所推崇的雲測試模式與新技術相結合,做到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
作為雲測試模式的開創者和引領者,Testin雲測試受邀參加本屆軟體質量工程峰會(iSQE),Testin雲測CTO陳冠誠將在上午的主論壇中分享主題為「AI在雲測試領域中的應用和實踐」的觀點。同期參與主論壇的還有國際需求工程委員會(IREB)第一主席Kim Lauenroth、北京大學教授、同濟大學教授、中國計算機學會軟體工程專業委員會代表、CSTQB首席專家顧問等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
測試智能化是未來幾年測試行業最大的技術趨勢之一,測試界對該趨勢有很積極的反饋,一方面,我們已看到實際的落地案例,另一方面,該方向還會不斷湧現新的技術進展。Testin雲測CTO陳冠誠指出,「AI技術可以解決自動化測試學習成本高、維護成本高、Hybird識別差、跨應用能力差,以及不支持跨平臺等方面的問題。目前,AI技術主要從三個方面助力自動化測試,分別是測試用例的智能生成,測試的智能執行,以及測試結果的智能分析。」
據悉,Testin雲測試推出的基於自然語言的腳本錄製功能,支持用自然語言的交互方式,完成測試自動化操作,全面提升測試產品的易用性和自動化效率,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大大降低腳本調試和腳本維護成本。
陳冠誠指出,一方面雲測試完美解決移動終端碎片化問題,企業不需要購買大量測試設備,節省了傳統測試中購買、部署測試終端的費用;同時,雲測試提供自動化的腳本錄製工具,節省了人力成本並大幅縮短測試時間;此外,通過雲測試服務平臺,企業可以在全球任何地點、任何時間提交測試任務,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
以Testin雲測為例,不管是網際網路公司還是轉型中的傳統企業,把測試全部交給Testin雲測,效率至少可以提升50%,成本至少會降低30%。
軟體質量是企業發展乃至中國成為軟體強國的重要保證,而以Testin雲測試為代表充當「工程監理」的新技術新模式,也必貢獻出一份屬於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