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9月29日,「聯合國軍」及其南朝鮮軍九個師在上千架飛機、幾千門大炮的配合下,在二百餘公裡的戰線上對志願軍發起了大規模攻勢,這就是李奇微所謂的「秋季攻勢」。
彭德懷運籌帷幄,對李奇微的進攻做了全面的應對和部署。
他自信自己的部隊是鋼鐵長城,定能擋住敵軍的瘋狂進攻,唯一讓他憂心忡忡的是後勤保障。
這一年朝鮮爆發四十年未遇的大洪災。山水下衝,河流漫溢,泛濫成災,河流水位普遍上漲三米至四米,最高竟達十一米,水流速度每秒四米至六米。洪流所至,交通中斷,堤防大潰,房屋倒地,千辛萬苦運上前線的物資裝備被衝走毀壞。志願軍主要後勤集散地三登更是一片汪洋,連高高的電線桿都沉到水底……
志願軍後方的公路路面全部被洪水衝壞,路基被衝塌,二百零五座公路橋竟無一倖免,全部被洪水衝散了架。志願軍後勤供應進入了最困難的時期,可是反擊敵軍攻勢又需要大量的物資……
可是禍不單行,情報傳來,美國人不但在正面戰場發動秋季攻勢,而且還要在志願軍後方發動一場大規模空中攻勢,想通過毀滅性轟炸,徹底切斷志願軍後勤供應線,阻擋志願軍前後方的聯繫,將志願軍前線部隊活活絞死、慢慢悶死。
美國人自信到了極點,遠東空軍第五航空隊司令埃佛勒斯特中將在絞殺戰剛一開始時,曾這樣告訴記者:「對鐵路實施全面的阻滯突擊,將能削弱敵人到如此程度,以致第八集團軍發動一次地面攻勢即可將其擊潰,或者將能使敵人主動把部隊撤至滿洲境內附近,以縮短其補給線。」
正在成川香楓山的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指揮作戰的洪學智憂心忡忡。多年後他回憶自己當時的心情用了十二個字概括:「日不能安,夜不能寐,心急如焚!」
作為志願軍後勤司令員,洪學智要讓近百萬大軍有糧吃有彈打,身上壓力可想而知。
經過深思熟慮,洪學智指揮打響了中國軍隊第一場諸兵種聯合後勤戰。志願軍後方鐵道部隊、工程部隊、運輸部隊、公安部隊、高射炮兵、航空兵、兵站倉庫、醫院緊密協同,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在千裡交通線上與美國空軍鬥智鬥勇,以中國式的智慧對付美國人最先進的科技,取得了不折不扣的人間奇蹟般的勝利。
千裡鐵道線上,志願軍官兵在被洪水衝毀、敵機炸斷的西清川江橋、東大同江橋和東沸流江橋頭,集中一千多輛汽車反覆倒運、接運、漕運了兩千車皮的物資,保證了路斷、橋斷,運輸不間斷。這種方法大概也只有中國人的腦袋想得出來,這就是抗美援朝戰爭史上有名的「倒三江」!
在「倒三江」的同時,鐵道兵戰士戰洪水、頂炸彈,拼命修橋鋪路。敵機白天炸橋,晚上修好後立刻通車,第二天敵我雙方再各自重複一遍昨天的動作。
鐵道兵一師一個連隊血戰百嶺川,七十六個晝夜扛住二十六次大轟炸,全連傷亡九十九人,剩下四十人仍堅持按時完成搶修任務。特等功臣郭金升一人竟拆掉了美國飛機投下的六百零三枚定時炸彈,光炸藥就掏出了二十七噸!
千裡鐵道線上,類似的英雄部隊和英雄個人比比皆是。十個師的中國鐵道兵和國內入朝鐵道技術人員共十九萬人,不但有極其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還有異常聰慧的大腦,他們發明了許許多多堪稱世界鐵路史上獨一無二的創舉。
在一座正橋旁邊他們修上幾座便橋,炸了這座,那座照用。打到後來,機智的鐵道兵們在白天乾脆取下Z字梁和鋼軌等重要部件,美國飛機一看橋是壞的也就懶得再炸了。到了晚上,中國的鐵道兵跑出來把鋼梁路軌輕輕巧巧一架,滿載軍火的列車立刻轟鳴著衝上前線。
最有效的辦法還有「片面運輸」「合併運轉」「頂牛過江」「噹噹隊」「水下橋」「爬行橋」,等等。北朝鮮鐵路基本單軌,美機又普遍轟炸,許多鐵路場站不能會車,中國人乾脆在可通車的夜晚,所有列車都向同一方向(或北或南)單方面發車,每列車的間隔一般都只有五分鐘。這種辦法收到讓人難以置信的效果,中國軍隊曾在一條單軌鐵路上創造了一夜開往前線四十七列火車的世界紀錄,相當於和平時期行車數的二點五倍,這叫「片面運輸」。
為突擊搶運,中國人將兩組以上的列車連成一組,同時用二三個車頭牽引這條遠遠超過一般列車長度的巨龍。這種辦法可以發揮突擊搶運的最大效果,這叫「合併運轉」。
那些夜裡搶起來的鐵路橋承載能力差,經不起車頭的重壓,中國軍隊乾脆在火車過江時將車頭調到列車尾部,用車頭頂著較輕的車廂過橋,橋對面再用另一個車頭拉走,這叫「頂牛過江」……
圍繞鐵路的鬥爭貫穿了整個韓戰的始終,一整套完善的戰時鐵路工作管理方法被中國人創造出來了,這些辦法雖然土氣,卻絕對是世界領先且獨一無二的技術。戰後,蘇聯專門派專家來華了解學習中國鐵道兵的經驗,這些洋專家對於「頂牛過江」這類發明讚不絕口,認為如果在蘇聯,一定會獲得重大科學發明獎!
戰爭期間有十萬噸美國炸彈落在僅有一千多公裡的朝鮮鐵道線上,這是世界戰爭史上的空前紀錄。但炸彈落得越多,中國軍隊的鐵路運輸量增加得越快。1951年7月美機對鐵路轟炸次數為1月的五倍,中國軍隊的鐵路運輸量卻相當於1月的兩倍至三倍。到1952年1月,美機轟炸次數相當於上年1月的六十三點五倍,可是同期北朝鮮鐵路運輸量又增加到上一年1月的二點六七倍!
最動人的讚揚來自敵人,他們輸得心服口服了。戰爭史上規模空前的絞殺戰發起不久,美國人就驚訝地發現:「北朝鮮仍一直有火車在行駛!」
美國空軍發言人公開聲稱:
「共產黨中國不僅擁有幾乎無限的人力,而且擁有相當大的建造力,共軍在繞過被破壞了的鐵路橋梁方面表現了不可思議的技術和決心!……坦率地說,我認為他們是世界上最頑強的鐵路修築者!」
連兇悍的範弗裡特都服了氣,他在記者招待會上公開稱中國軍隊取得捍衛鐵道之戰的勝利是「驚人的奇蹟」。
「驚人的奇蹟」不但發生在鐵路上,同時也發生在公路上。
在萬裡公路線上,洪學智見修路工程量太大,腦瓜一轉,又想出了一個「承包修路法」。
洪學智找到志願軍副司令陳賡:
「建議全軍一起大修公路,除一線部隊外,不管是機關也好,部隊也好,勤雜人員也好,都要上。另外,朝鮮群眾也得上,因為人民軍也要補充啊,道路不通,大家都困難。具體方法是統一布置,合理分工。每個軍、每個師、每個團明確保一段,限期完成,一個月之內無論如何要通車!」
雷厲風行的陳賡當即召開會議:
「這如同打仗一樣,是戰鬥任務,白天幹不完,晚上幹,夜以繼日,全力以赴。」
開完會,陳賡、洪學智帶著承包修路具體方案去見彭德懷,彭德懷看完方案後大喜:
「我正為運輸線發愁呢!這辦法好!按這個方案下命令吧!這是戰鬥任務,所有部隊都要集中力量搞。要迅速恢復被衝毀的公路,要普遍加寬公路,修幾條標準公路,有戰略價值!」
頓時,志願軍二線部隊十一個軍、九個工兵團、志後三個工程大隊數十萬官兵,在上百萬朝鮮老百姓和二十萬人民軍協助下,掀起了規模驚人的搶修公路熱潮。
僅僅二十五天後,洪學智不但修復了被洪水衝爛的全部原有公路,還新開闢了許多迂迴公路,使北朝鮮的公路連成密集的網絡,現在公路線再也不怕敵機炸了,洪學智得意地稱這是「東方不亮西方亮,條條道路通前線」!
中國軍隊後勤供應最危急的關頭終於度過了。與此同時,中國汽車部隊用純粹的東方智慧巧勝了美國空軍的炸彈。
在歷經了許多慘痛教訓後,中國汽車部隊終於找到了對付美機的巧妙辦法,這就是得到毛澤東高度讚揚的固定的夜間對空監視哨制度。
在北朝鮮萬裡公路線上,中國軍隊廣泛設置防空哨。兩萬官兵在萬裡運輸線上每一點五公裡至二點五公裡設置一個哨所,敵機臨空時立即鳴槍吹哨示警,汽車司機聽到報警槍聲後,馬上關燈摸黑行駛或是躲入遍地都是的汽車掩蔽所躲避,美國飛機只能無奈地瞎轉悠。
不久,防空哨的任務還增加到防範敵特、清除敵機撒落的專扎汽車輪胎的四腳釘。這個純粹中國式的土辦法帶來的收益是極其巨大的,汽車每夜行駛速度立刻提高到一百二十公裡,不久又穩定到二百公裡以上,汽車損失率則直線下降,抗美援朝第一年每百輛車要被炸掉四十輛,到第三年則只有零點五輛被炸,這個辦法不但讓彭德懷興奮不已,就連毛澤東也為之激賞。
絞殺與反絞殺的鬥爭在繼續,中國軍隊在殘酷的實戰考驗中正悄悄建立一整套現代化的後勤體系,中國軍隊總後勤部的創始人洪學智正在積累著全套最現代化的後勤管理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