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在鐵路上做了什麼?連兇悍的範弗裡特都服了氣,稱之為「驚人...

2021-01-18 騰訊網

1951年9月29日,「聯合國軍」及其南朝鮮軍九個師在上千架飛機、幾千門大炮的配合下,在二百餘公裡的戰線上對志願軍發起了大規模攻勢,這就是李奇微所謂的「秋季攻勢」。

彭德懷運籌帷幄,對李奇微的進攻做了全面的應對和部署。

他自信自己的部隊是鋼鐵長城,定能擋住敵軍的瘋狂進攻,唯一讓他憂心忡忡的是後勤保障。

這一年朝鮮爆發四十年未遇的大洪災。山水下衝,河流漫溢,泛濫成災,河流水位普遍上漲三米至四米,最高竟達十一米,水流速度每秒四米至六米。洪流所至,交通中斷,堤防大潰,房屋倒地,千辛萬苦運上前線的物資裝備被衝走毀壞。志願軍主要後勤集散地三登更是一片汪洋,連高高的電線桿都沉到水底……

志願軍後方的公路路面全部被洪水衝壞,路基被衝塌,二百零五座公路橋竟無一倖免,全部被洪水衝散了架。志願軍後勤供應進入了最困難的時期,可是反擊敵軍攻勢又需要大量的物資……

可是禍不單行,情報傳來,美國人不但在正面戰場發動秋季攻勢,而且還要在志願軍後方發動一場大規模空中攻勢,想通過毀滅性轟炸,徹底切斷志願軍後勤供應線,阻擋志願軍前後方的聯繫,將志願軍前線部隊活活絞死、慢慢悶死。

美國人自信到了極點,遠東空軍第五航空隊司令埃佛勒斯特中將在絞殺戰剛一開始時,曾這樣告訴記者:「對鐵路實施全面的阻滯突擊,將能削弱敵人到如此程度,以致第八集團軍發動一次地面攻勢即可將其擊潰,或者將能使敵人主動把部隊撤至滿洲境內附近,以縮短其補給線。」

正在成川香楓山的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指揮作戰的洪學智憂心忡忡。多年後他回憶自己當時的心情用了十二個字概括:「日不能安,夜不能寐,心急如焚!」

作為志願軍後勤司令員,洪學智要讓近百萬大軍有糧吃有彈打,身上壓力可想而知。

經過深思熟慮,洪學智指揮打響了中國軍隊第一場諸兵種聯合後勤戰。志願軍後方鐵道部隊、工程部隊、運輸部隊、公安部隊、高射炮兵、航空兵、兵站倉庫、醫院緊密協同,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在千裡交通線上與美國空軍鬥智鬥勇,以中國式的智慧對付美國人最先進的科技,取得了不折不扣的人間奇蹟般的勝利。

千裡鐵道線上,志願軍官兵在被洪水衝毀、敵機炸斷的西清川江橋、東大同江橋和東沸流江橋頭,集中一千多輛汽車反覆倒運、接運、漕運了兩千車皮的物資,保證了路斷、橋斷,運輸不間斷。這種方法大概也只有中國人的腦袋想得出來,這就是抗美援朝戰爭史上有名的「倒三江」!

在「倒三江」的同時,鐵道兵戰士戰洪水、頂炸彈,拼命修橋鋪路。敵機白天炸橋,晚上修好後立刻通車,第二天敵我雙方再各自重複一遍昨天的動作。

鐵道兵一師一個連隊血戰百嶺川,七十六個晝夜扛住二十六次大轟炸,全連傷亡九十九人,剩下四十人仍堅持按時完成搶修任務。特等功臣郭金升一人竟拆掉了美國飛機投下的六百零三枚定時炸彈,光炸藥就掏出了二十七噸!

千裡鐵道線上,類似的英雄部隊和英雄個人比比皆是。十個師的中國鐵道兵和國內入朝鐵道技術人員共十九萬人,不但有極其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還有異常聰慧的大腦,他們發明了許許多多堪稱世界鐵路史上獨一無二的創舉。

在一座正橋旁邊他們修上幾座便橋,炸了這座,那座照用。打到後來,機智的鐵道兵們在白天乾脆取下Z字梁和鋼軌等重要部件,美國飛機一看橋是壞的也就懶得再炸了。到了晚上,中國的鐵道兵跑出來把鋼梁路軌輕輕巧巧一架,滿載軍火的列車立刻轟鳴著衝上前線。

最有效的辦法還有「片面運輸」「合併運轉」「頂牛過江」「噹噹隊」「水下橋」「爬行橋」,等等。北朝鮮鐵路基本單軌,美機又普遍轟炸,許多鐵路場站不能會車,中國人乾脆在可通車的夜晚,所有列車都向同一方向(或北或南)單方面發車,每列車的間隔一般都只有五分鐘。這種辦法收到讓人難以置信的效果,中國軍隊曾在一條單軌鐵路上創造了一夜開往前線四十七列火車的世界紀錄,相當於和平時期行車數的二點五倍,這叫「片面運輸」。

為突擊搶運,中國人將兩組以上的列車連成一組,同時用二三個車頭牽引這條遠遠超過一般列車長度的巨龍。這種辦法可以發揮突擊搶運的最大效果,這叫「合併運轉」。

那些夜裡搶起來的鐵路橋承載能力差,經不起車頭的重壓,中國軍隊乾脆在火車過江時將車頭調到列車尾部,用車頭頂著較輕的車廂過橋,橋對面再用另一個車頭拉走,這叫「頂牛過江」……

圍繞鐵路的鬥爭貫穿了整個韓戰的始終,一整套完善的戰時鐵路工作管理方法被中國人創造出來了,這些辦法雖然土氣,卻絕對是世界領先且獨一無二的技術。戰後,蘇聯專門派專家來華了解學習中國鐵道兵的經驗,這些洋專家對於「頂牛過江」這類發明讚不絕口,認為如果在蘇聯,一定會獲得重大科學發明獎!

戰爭期間有十萬噸美國炸彈落在僅有一千多公裡的朝鮮鐵道線上,這是世界戰爭史上的空前紀錄。但炸彈落得越多,中國軍隊的鐵路運輸量增加得越快。1951年7月美機對鐵路轟炸次數為1月的五倍,中國軍隊的鐵路運輸量卻相當於1月的兩倍至三倍。到1952年1月,美機轟炸次數相當於上年1月的六十三點五倍,可是同期北朝鮮鐵路運輸量又增加到上一年1月的二點六七倍!

最動人的讚揚來自敵人,他們輸得心服口服了。戰爭史上規模空前的絞殺戰發起不久,美國人就驚訝地發現:「北朝鮮仍一直有火車在行駛!」

美國空軍發言人公開聲稱:

「共產黨中國不僅擁有幾乎無限的人力,而且擁有相當大的建造力,共軍在繞過被破壞了的鐵路橋梁方面表現了不可思議的技術和決心!……坦率地說,我認為他們是世界上最頑強的鐵路修築者!」

連兇悍的範弗裡特都服了氣,他在記者招待會上公開稱中國軍隊取得捍衛鐵道之戰的勝利是「驚人的奇蹟」。

「驚人的奇蹟」不但發生在鐵路上,同時也發生在公路上。

在萬裡公路線上,洪學智見修路工程量太大,腦瓜一轉,又想出了一個「承包修路法」。

洪學智找到志願軍副司令陳賡:

「建議全軍一起大修公路,除一線部隊外,不管是機關也好,部隊也好,勤雜人員也好,都要上。另外,朝鮮群眾也得上,因為人民軍也要補充啊,道路不通,大家都困難。具體方法是統一布置,合理分工。每個軍、每個師、每個團明確保一段,限期完成,一個月之內無論如何要通車!」

雷厲風行的陳賡當即召開會議:

「這如同打仗一樣,是戰鬥任務,白天幹不完,晚上幹,夜以繼日,全力以赴。」

開完會,陳賡、洪學智帶著承包修路具體方案去見彭德懷,彭德懷看完方案後大喜:

「我正為運輸線發愁呢!這辦法好!按這個方案下命令吧!這是戰鬥任務,所有部隊都要集中力量搞。要迅速恢復被衝毀的公路,要普遍加寬公路,修幾條標準公路,有戰略價值!」

頓時,志願軍二線部隊十一個軍、九個工兵團、志後三個工程大隊數十萬官兵,在上百萬朝鮮老百姓和二十萬人民軍協助下,掀起了規模驚人的搶修公路熱潮。

僅僅二十五天後,洪學智不但修復了被洪水衝爛的全部原有公路,還新開闢了許多迂迴公路,使北朝鮮的公路連成密集的網絡,現在公路線再也不怕敵機炸了,洪學智得意地稱這是「東方不亮西方亮,條條道路通前線」!

中國軍隊後勤供應最危急的關頭終於度過了。與此同時,中國汽車部隊用純粹的東方智慧巧勝了美國空軍的炸彈。

在歷經了許多慘痛教訓後,中國汽車部隊終於找到了對付美機的巧妙辦法,這就是得到毛澤東高度讚揚的固定的夜間對空監視哨制度。

在北朝鮮萬裡公路線上,中國軍隊廣泛設置防空哨。兩萬官兵在萬裡運輸線上每一點五公裡至二點五公裡設置一個哨所,敵機臨空時立即鳴槍吹哨示警,汽車司機聽到報警槍聲後,馬上關燈摸黑行駛或是躲入遍地都是的汽車掩蔽所躲避,美國飛機只能無奈地瞎轉悠。

不久,防空哨的任務還增加到防範敵特、清除敵機撒落的專扎汽車輪胎的四腳釘。這個純粹中國式的土辦法帶來的收益是極其巨大的,汽車每夜行駛速度立刻提高到一百二十公裡,不久又穩定到二百公裡以上,汽車損失率則直線下降,抗美援朝第一年每百輛車要被炸掉四十輛,到第三年則只有零點五輛被炸,這個辦法不但讓彭德懷興奮不已,就連毛澤東也為之激賞。

絞殺與反絞殺的鬥爭在繼續,中國軍隊在殘酷的實戰考驗中正悄悄建立一整套現代化的後勤體系,中國軍隊總後勤部的創始人洪學智正在積累著全套最現代化的後勤管理理論。

相關焦點

  • 志願軍退入坑道,範弗裡特大喜:照搬硫磺島經驗,我們就贏定了
    人民志願軍渡過鴨綠江,發動了歷史上抗美援朝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最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中,用身體擋住機槍口為戰友開路的黃繼光,腿斷了還指揮戰鬥,最終與敵同歸於盡的排長孫佔元,堅守陣地打退敵人四十餘次進攻的胡修道,都令所有人敬佩。太平盛世永遠是用鮮血建成的。上甘嶺一戰打出了國威,讓當時的新中國驕傲了一個世紀,打出了志願軍的名氣。
  • 1954年,曾任美第8集團軍司令的範弗裡特中將這樣評價志願軍……
    在朝鮮戰場上,美海陸空軍傾瀉彈藥多達690萬噸,平均火力密度超過了二戰水平。時任美第8集團軍司令範弗裡特中將曾想不明白,美軍怎麼就是拿不下那兩個由中國士兵把守的小山頭?上甘嶺是這個美軍司令永遠的痛,永遠的傷心嶺。
  • 上甘嶺戰役中,面對美軍強大的範弗裡特火力消耗,志願軍為何能夠...
    上甘嶺戰役中,面對美軍強大的範弗裡特火力消耗,志願軍為何能夠堅守下來? 範弗裡特消耗是誕生於韓戰的一個軍事名詞,是美軍將領範弗裡特提出的。其要點就是用無限火力壓制對方,讓對方喪失抵抗意志,極大限度地造成對方傷亡。
  • 丁字山戰鬥,範弗裡特表現如何?老蔣:胡宗南的水平都比他高
    就連比他晚兩年才步出西點校門的克拉克和李奇微,都已分別晉升為三星中將和二星少將。就在範弗裡特認為自己將終生和將星無緣的時候,諾曼第戰役爆發了,這次戰役徹底改變了範弗裡特的命運,憑藉在諾曼第登陸中立下的卓越戰功,範弗裡特升任第2師副師長並晉升準將。
  • 上甘嶺,打得3個人非常不爽:一克拉克,二範弗裡特,三李承晚
    而美國電影從來都是英雄歸來,比如《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1959年格裡高利·派克主演的《豬排山》,也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這場戰爭。 從丁字山到豬排山,前後不到半年時間。一個美國鷹派將軍,從三星晉升四星,親眼見證了艾森豪和李承晚兩個總統,在進攻端和防守端都慘被志願軍打臉。
  • 志願軍傳奇新兵:美國大選日,1人殺敵280,給範弗裡特打臉
    這一天,是總統大選的日子(美國時間11月4日),美第8集團軍司令官範弗裡特和南韓李承晚發動了一年中最猛烈的進攻,重點是上甘嶺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這一戰術再次發揮了巨大作用。 志願軍31師91團團長李長生,在上甘嶺把「小兵群」戰術運用得登峰造極。 二、小兵群的「孤膽英雄」時代 面對聯軍「火海戰術」,志願軍防禦以寡敵眾,催生了很多「孤膽英雄」。
  •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志願軍穿什麼?
    首批入朝部隊軍官都穿著朝鮮人民軍軍服——朝式帶折直筒帽、立領黃呢軍服、牛皮武裝帶、黃呢馬褲、黑色長統馬靴……志願軍幹部不帶軍銜肩章,師職以上穿將官服、團營職穿校官服、連排職穿尉官服,士兵有穿朝鮮軍服的,但絕大多數都穿解放軍軍服,都不戴帽徽、胸章……身穿朝鮮人民軍軍服的38軍首長(左起):軍長梁興初,副軍長江擁輝,政委劉西元
  • 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張世有:英雄的故事永不褪色
    1945年9月入伍,1951年隨19兵團188師563團1營2連入朝作戰,時任排長。作戰中多次負傷,屢獲戰功。1954年回國,1963年到四子王旗商業局工作,1986年7月光榮離休,現居住在阿左旗。「部隊剛過鴨綠江後,美軍飛機向志願軍部隊進行了一輪接一輪的狂轟濫炸,部隊傷亡很大。上級命令我們迅速分散向一個無名高地集結,而敵機跟著隊伍一路掃射,許多戰友無處躲避而倒下。」老人回憶說,當時敵機瘋狂轟炸,封鎖了志願軍的後勤運輸補給線,戰士們的夥食有上頓沒下頓,每頓飯就是炒麵、炒黃豆,很多戰士凍傷了手腳,有的甚至被凍死,條件十分艱苦。
  • 這是一場讓王近山猶豫的戰役:志願軍一戰殲敵兩萬五,把範弗裡特...
    這次進攻出乎了志願軍的意料,因為上甘嶺的戰略地位並不是該區域各陣地中最重要的。而美軍之所以會選擇上甘嶺,實際上是想撿個軟柿子捏一下,他們對志願軍重點防守的陣地已經不敢碰了。 從表面看,上甘嶺似乎確實是個軟柿子,整個陣地由兩個山頭組成,僅能各部署一個連的守軍。
  • 防彈少年團,領了個什麼鬼獎
    因為範弗裡特的言行,都配得上是一個標準的法西斯種族主義戰犯。範弗裡特是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他曾經寫道:「我希望看到中國人成堆地死掉」,注意他用的還是「chink」。「範弗裡特彈藥量」,遇到了志願軍出神入化的反斜面坑道戰術,1951年夏秋防禦作戰時,「聯合國軍」平均發射40-60發炮彈殺傷志願軍一人;而當坑道被廣泛應用後的1952年1-8月,「聯合國軍」平均發射660發炮彈,才能殺傷志願軍一人。無論上甘嶺上落下多少炮彈和航彈,當美軍衝上來的時候,迎接他們的依舊是是志願軍的子彈和怒火。
  • 《金剛川》只是志願軍後勤保障的縮影
    1951年6月9日,志願軍第65軍高炮獨立第31營3連負責守衛志願軍兵力輸送和後勤補給的必經之地——黃江橋,此處是敵機重點轟炸的目標。由於山高坡陡、溝狹谷窄,工事只能構築在山坡上,極易暴露。這一點跟電影中的設定也一樣。上午,防空警報驟然響起,6架敵機突然出現,徑直衝向高炮3連陣地。3連戰士迅速瞄準射擊。
  • 鐵原阻擊戰,63軍用傷亡2萬多人的代價,成功拯救了10萬志願軍
    李奇微不愧是個優秀的將領,他把志願軍的作戰手法有模有樣地學起來,也採用誘敵深入戰術。 他知道志願軍是一支鐵打的軍隊,意志力非常頑強,即便是雪水拌炒麵,志願軍也不會退後一步。
  • 1952年志願軍遭細菌戰,日本731部隊粉墨登場,12.5萬人成試驗品
    我志願軍後勤補給在美國空軍的瘋狂轟炸下損失慘重,朝鮮戰場上很多志願軍戰士不得不「一口炒麵一口雪」來與敵人打衝鋒、拼消耗,甚至在長津湖戰役中發生了志願軍戰士在零下40°的極端嚴寒天氣裡身著薄薄的單裝死守陣地而被活活凍死的慘劇。
  • 徐焰:抗美援朝,志願軍為什麼能贏?| 青課
    當年我們的軍隊,要講起武器裝備,那是很差的,勝利靠什麼?靠的是軟實力,就是革命精神、戰鬥意志、組織紀律性、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強調我軍歷來是打精氣神的,過去「鋼少氣多」,現在鋼多了,氣要更多,骨頭要更硬。所以說我們學習抗美援朝精神,恰恰也要領會當年我們的紅色基因。回顧歷史,我們特別要強調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話,「不忘初心」,初心是什麼?
  • 志願軍的胸章與軍裝:經典影視反而沒真正還原?
    電影開頭志願軍剛入朝的時候,所有人都沒有佩戴胸章。1956年起,志願軍陸續換裝不戴解放軍標誌的55式軍服,至少是部分部隊,也可能全體都不佩戴胸章了。 其實還有一種胸章,為參加抗美援朝的鐵路職工佩戴,上面寫的是中國鐵路職工志願抗美援朝預備隊,從目前看到的圖片來看,樣式和字體各不相同。不知道是因為當時製作的時候就是如此,還是其實裡面很多就是複製品?
  • 電影《神龍車隊》背後:志願軍汽車兵與美國空軍的較量
    該片並未描寫正面戰場上我志願軍與美韓軍的浴血較量,而是將鏡頭對準了在後方公路運輸線上馳騁的志願軍汽車兵。在美軍空軍的不斷襲擊下,志願軍汽車兵為將物資平安送上前線,而與敵鬥智鬥勇,一路上還要面對韓國特工、邪惡地形等的多重考驗,是一部非常扣人心弦的公路驚險動作片。
  • 上甘嶺血戰43天,聽聞志願軍勝利後,蔣介石說了什麼?
    就是這樣一句話,令上甘嶺戰場上的戰士,奉為信念,一個個勇猛無比,奮勇殺敵,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最終取得了上甘嶺大捷,當蔣介石聽聞上甘嶺大捷的消息後,他說了這樣一句話:"這世界上沒有人是解放軍的對手!"上甘嶺的地理位置對整個朝鮮戰局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美國作為進攻方,我國作為防守方,上甘嶺一但失守將立即改變戰場的戰局,所以彭德懷將軍下令死守上甘嶺。
  • 美軍王牌連遭志願軍重創,麥克阿瑟被打蒙了!
    驚魂未定的美國大兵這樣描述死裡逃生的經歷:我們的周邊到處都是敵人,他們有時候在前方,有時候在後面,你不知道哪裡就會射過來子彈。我們被團團包圍了…… 戰鬥結束,被志願軍俘虜的美騎一師第七團參謀長不服氣地說:「沒有飛機轟炸,炮火準備,沒有坦克衝擊,班、排、連悄悄地靠過來就打,這算什麼戰術?」
  • 範弗裡特為落選秀走出涅槃之路
    總決賽範弗裡特場均得到14分3籃板2助攻,他在總決賽扮演了超級奇兵的角色,幫助猛龍最終問鼎總冠軍。 整個季後賽,範弗裡特可謂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19-20賽季,倫納德出走快船,猛龍將範弗裡特扶正,穩坐首發後的他場均數據達到17.6分6.6助攻3.8籃板,得分居全隊第三。由於西卡和洛瑞的存在,範只能從3當家做起,但是自信的範弗裡特每場比賽都打的像當家球星。
  • 「六星上將」洪學智:代表志願軍登上天安門,朝鮮戰場的後勤司令
    洪學智幽默的回道:「你們還沒有給我發畢業證哪……」所謂的「空軍大學」,指的就是1950年的朝鮮戰場上,因為我們沒有制空權,整個空中都是美國的,他們的飛機每天隨時隨地在朝鮮的國土,志願軍們的頭上狂轟濫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