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立生【看電影】:《旺角卡門》的最大貢獻,不僅僅是王家衛(第1629期)

2021-02-20 美麗八點半

妥說 | 文史 | 藝術 | 詩詞 | 文苑 | 經典 | 詩經

作為導演王家衛的處女作,《旺角卡門》是一鳴驚人的,雖然在這部電影中王家衛自成一派的風格還不是那麼的明顯,但不論是其獨到的鏡頭處理,還是那股充滿了浪漫色彩的格調,都令一部本自簡單的香港黑幫題材作品顯得如此不同,充滿了屬於自己獨出機杼的味道.


文:梅立生

賞析:梁軒誠


《旺角卡門》是影之傑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王家衛執導,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萬梓良主演。影片於1988年6月9日在中國香港上映。影片講述了黑道人物華為了照顧不成材的好友而跟黑道狠角色結仇,之後跑到離島養傷,並且與表妹漸生情愫,但華的江湖身份卻使這份感情屢遭挫折。1989年張學友憑藉《旺角卡門》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1988年,31歲的王家衛拍攝了這部銀幕處女作,從這一次的出場,他就是一個商業與藝術之間的另類。27歲的劉德華,27歲的張學友,還有24歲的張曼玉,31歲的萬梓良,青春偶像紛紛相聚。這部電影凝聚著這些人的青春歲月,當然還有28歲的劉偉強,他的鏡頭開始搖晃著穿梭在光影之間。

《旺角卡門》故事梗概:

黑道人物華仔(劉德華飾演)是好勇鬥狠卻極講意氣的黑道分子,為了照顧不成材的好友烏蠅(張學友飾演),跟黑道狠角色(萬梓良飾演)結仇。他跑到離島養傷,與來港養病的表妹(張曼玉飾演)漸生情愫,但是他的江湖身份卻使這份感情屢遭挫折。兩人最終決定拋開一切,但他們無法戰勝命運。華仔本有淡出江湖之意,但從良不成的張學友又衝動地強出頭,自願為黑幫老大去殺人。

劉德華聞訊趕往阻止,卻已無法挽回悲劇。走江湖的黑道除了義氣,就是愛面子,講威風。可以說就是這兩點,引發了所有紛爭。所以在故事的末段,逃難中的華仔和烏蠅在巷口,通過華仔的口,講出了王家衛生要告訴我們的人生道理,那便是人生中,光環永遠只是暫時的!

華仔說,「我十四歲,十四歲拿安家費,我威過好多人啊,可那又怎麼樣?現在也不是這個樣子?」 烏蠅說,「你都算威過啦,我呢?他們都說我是你褲檔裡的一隻狗而已。我烏蠅寧願做一日英雄,也不想做一世烏蠅。」這一年,劉德華和張學友在電影事業的同時,也開始自己的演唱事業。

這兩個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年輕人,開始站在一個明星的位置上。特別是張學友這一年,他的事業一落千丈,甚至出現演唱被人砸場的情形。聯繫到這部電影,這樣的情景與自己的人生況遇,顯然生動的詮釋出烏蠅的內心渴望被肯定,一有錢就要威風,做事衝動的年輕小混混形象。而也因為,演繹著這個與自己當時的處境有著微妙相似關係的角色,在自己事業最低谷的時候,張學友憑藉這部電影,拿到了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稱號。

(《旺角卡門》烏蠅哥精彩表情包)

《旺角卡門》沒有以一抵十的孤膽英雄,也沒有氣勢駭人的群毆場面,有的僅是兩個無助青年在現實中的頭破血流和走投無路。而影片所希望表達的內涵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江湖情義。該片有別於主流趨向的創作理念表現出王家衛不落窠臼的鮮明個性,導演並未按一般的江湖片模式把片中人物塑造成黑白分明的人,而是當成一個個有血有肉有缺點的人來塑造。王家衛把自己獨特的影像風格和傳統的香港黑社會動作片結合起來,用MTV式的抽象視覺把詩意的浪漫感覺帶入到這部影片,從而表現出一種與其他動作片不同的另類風格。為了這部電影的創作,王家衛與黑社會的一些人交朋友,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後才開始編導此片。在《旺角卡門》開拍前,譚家明和王家衛手中有兩個關於黑幫的故事,一個是講述混混最後成功的故事,一個是講述混混失敗的故事。譚家明選擇前者,而王家衛則把第二個故事重新定義,《旺角卡門》就應運而生了。《旺角卡門》這部電影是導演王家衛的處女作,也是劉德華第一次和張曼玉合作,當然也是張學友表情包的出處。華仔帥氣、英武的形象與悲劇結局形成的強烈反差,以及王傑那首經典歌曲《忘了你忘了我》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王家衛跳出潮流,一鳴驚人。影片中劉德華的形象已經開始有王家衛式人物的痕跡。雖然很重情義,但卻散發出一種不知明日的漂泊與孤獨之感。王家衛大膽採用MTV手法拍攝,引起不少迴響,更奠定了他的獨特風格。劉德華為烏蠅砍人摔門而去,一個慢鏡雖然不足10秒,但卻光芒四射,幾成絕響。張曼玉的演技以此片為分水嶺,拍完《旺角卡門》演技不斷進步,直至憑《阮玲玉》封后柏林。張學友飾演的黑道小嘍羅非常出色,為從影以來的最佳演出。

「以靜寫動」和「畫外音」,是王家衛在這部電影裡的獨有標籤。在細節上的這種設置,使得這部電影游離於傳統的黑幫電影。有幾處場景有必要說一下,第一處是華弟在火鍋店裡為烏蠅報仇的一幕。在劉偉強煙霧瀰漫的鏡頭下,王家衛用無聲的慢動作表達了混亂的場面。之後華弟特寫的眼睛寫滿著仇恨,他利索的抬腳,踏翻桌椅,接著,他飛身橫撲,拿起藏於後背的刀直指對方喉嚨處。節奏調節得非常好,先舒緩後迅即,通過影像表達了主人公的內心。第二處則是最後華仔英氣十足的死在大銀幕上,他身子緩慢的落下,身體還在不斷的顫抖,而這部電影裡兩個男主角的悲劇命運也很快竭然而止。

愛情,其實隱藏在這部電影裡。「如果我不是想你,我不會進來找你。」當一個黑道的混混,他的愛情是飄忽不定的,說不定哪一天他就會橫屍街頭。華弟的一個女朋友,在舞場做小姐,有了他的孩子,自己暗自去落胎,與他徹底說byeye。華弟和表妹互生曖昧,但寄宿他家的表妹始終無法忍受,他每晚出去劈人,回家血流如注。儘管他在公車上,戴著隱藏自己真情的墨鏡,但她卻在轉身之時,淚眼朦朧。於是他與她留下了影史上經典的電話廳相擁吻的鏡頭。那年的他們很真很真。

江湖的落寞,情誼的脆弱,愛情的無助,命運的無常,王家衛講了一個流淚的江湖故事。以小寫大,個體生命的微弱與無能,讓我們也心生唏噓。

看過王家衛後來的電影就知道,他拍的那些以香港為背景的故事多少都與犯罪沾邊,但血色只是點綴,槍聲是陪襯,男男女女孤寂的靈魂才是主角。而《旺角卡門》獨樹一幟,這場悲情演奏最高昂的部分是打打殺殺的場景,還有大佬華哥和細佬烏蠅之間的兄弟之情,華哥與阿娥的愛情只是用來消腫止痛的間奏。

       夜的幽藍,血的腥紅,煙霧朦朧,搖晃的慢鏡頭。是王家衛鏡頭下的打鬥廝殺,照樣殘酷血腥,力道也不輸那些古惑仔電影。是還沒完全成熟的王家衛風格,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香港電影風格,不衝突不越界,兩者恰到好處的融合。

導演王家衛:王家衛,1958年7月17日出生於上海,香港電影導演、監製及編劇,北京電影學院名譽教授。1988年,首次執導電影《旺角卡門》。1990年,執導第二部影片《阿飛正傳》,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及金馬獎最佳導演獎。1994年,執導影片《東邪西毒》。1997年,執導的電影《春光乍洩》,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04年,拍攝電影《2046》。2006年,成為首位擔任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華人。2013年,執導電影《一代宗師》,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2018年5月24日,獲哈佛大學文學榮譽博士學位。

《藝術》專欄版主:梁軒誠

美 麗 八 點 半

作最好的原創文藝廣播平臺

長按識別二維碼  即可加關注

來稿郵箱:18991909899@126.com 

相關焦點

  • 王家衛縱談《旺角卡門》
    1.為什麼叫《旺角卡門》?王家衛:《旺角卡門》其實是另一個故事,講一個青年幹探喜歡上一個舞女,將卡門的故事放在旺角。不過幾個演員誤以為我現在是拍那個故事,記者問他們拍什麼戲時,他們便說是《旺角卡門》。原本是想在上戲前更正的,但大家也覺得沒有什麼不妥,也就讓誤會繼續。
  • 王家衛導演處女作《旺角卡門》:王家衛電影風格從這裡開始
    《旺角卡門》作為王家衛導演處女作,被他的忠實粉絲認為非常謹慎,但不夠完美。
  • 不僅僅是因為王家衛的《旺角卡門》
    烏蠅哥這一名字最初來源於著名導演王家衛的《旺角卡門》,張學友更是因為烏蠅哥一角獲得最佳男配角獎,這足以說明學友哥塑造的烏蠅哥是多麼成功。《旺角卡門》講述的是劉德華和張學友兩位黑幫兄弟的悲情故事,兩人最後都逝世了。如果從角色設定來看,《旺角卡門》張學友的烏蠅哥比劉德華的阿華更加立體。
  • 旺角卡門
    旺角卡門 旺角卡門 (1988)《旺角卡門》是影之傑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王家衛執導,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萬梓良主演。
  • 王家衛寫不出劇本被新藝城辭退,《旺角卡門》讓黃百鳴感嘆「走寶」
    如此電影人才被自己親手炒掉,黃百鳴心生悔意的同時也只能感嘆:走寶!走寶!這個讓黃百鳴看走眼炒掉的編劇就是王家衛,他自編自導並且讓他獲得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的電影叫《旺角卡門》,我們今天要分享的就是這部電影的幕後故事。
  • 電影《旺角卡門》,王家衛導演拍攝於公元1988年的經典港式文藝片
    王家衛是我非常喜歡的導演,因為他可以拍出細緻的曖昧。《旺角卡門》拍攝於公元1988年,是王家衛導演的處女作。那年我兩歲,張曼玉24歲,劉德華27歲,張學友27歲,王家衛31歲,這部電影凝聚著這些人的青春歲月。也不知是因為這些人喜歡上了這部電影,還是因為這部電影喜歡上了這些人。
  • 劇本 | 王家衛電影《旺角卡門》
    《卡門》是法國作家梅裡美的名作,描寫吉普賽女主角的激烈與熱情性格所引發的悲劇,由此,「卡門」成為了激情熱血的代名詞,也是流離浪蕩一族人的心境。1988年,電影《旺角卡門》在香港首映,也是王家衛首次指導的電影,但是這部電影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王家衛標籤
  • 墨鏡處女作 |《旺角卡門》幕後故事
    1988年6月9日,王家衛導演處女作《旺角卡門》香港公映,至今整整32周年。那一年,初出茅廬的王家衛還沒有戴上深邃的墨鏡;那一年,青澀年華的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初遇銀幕。最重要的是,那一年,表情包界永遠不滅的神話——烏蠅哥誕生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年旺角的卡門故事。
  • 墨鏡處女作 | 《旺角卡門》幕後故事
    那一年,初出茅廬的王家衛還沒有戴上深邃的墨鏡;那一年,青澀年華的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初遇銀幕。最重要的是,那一年,表情包界永遠不滅的神話——烏蠅哥誕生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年旺角的卡門故事。1987年,鄧光榮和胞兄鄧光宙的大榮電影公司,遇到財政困境。
  • 電影《旺角卡門》|王家衛處女座
    1988年,充滿浪漫與幻想的《旺角卡門》橫空出世,昭顯了王家衛的曠世才情我喜歡這樣的電影。男女之間的感情,像是一場默劇中的博弈。阿娥在離開前,藏一個杯子,她說,如果你哪天要用到那個杯子就給我電話。江湖在王家衛眼中可能更象一則若即若離的寓言,零碎的故事情節和迷亂的色彩影像,愛情在漫漫長夜的等待中默默離開,永遠定格在半夢半醒間,「因為我很了解我自己,我不能對你承諾什麼」,超現實的浪漫風格,讓多少心事潛藏在欲言又止的眼神中,愛與被愛最自私的結局也無非是她還守著電話,他已人在天涯。
  • 《旺角卡門》:從譚家明到王家衛的過渡
    在撰寫《最後勝利》的劇本之前,王家衛的商業片編劇生涯並不算太成功。通過與譚家明一起共事,他和自己隨後的工作班底熟識起來,這其中就包括杜可風、張叔平以及至關重要的製片人鄧光榮、鄧光宙兄弟。如果沒有鄧氏兄弟給予王家衛充分的信任,他不可能在最初的導演之路上走的這樣順利。在八十年代末的那一段日子裡,王家衛總是和譚家明、張叔平在一起喝酒聊電影。
  • 《旺角卡門》:王家衛是如何跳開傳統黑幫片,讓人眼前一亮的
    它出自於大導演王家衛的處女作——《旺角卡門》。作為一個講述古惑仔故事的電影,這個表情正是出自於張學友在劇中與別人衝突時,放狠話的場景。《旺角卡門》是由王家衛導演執導,影之傑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劇情片。其參演人員在後來幾乎都成為了影帝影后。電影中,劉德華出演黑幫小頭目阿華,張學友則是阿華的一個小弟——阿友,阿華的表妹、也是影片的女主阿玉則由當時較火的張曼玉飾演。
  • 《王家衛世界》4K修復全系列電影《旺角卡門》12月全美重映
    今年是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上映20周年,亦是《阿飛正傳》上映30周年,令王家衛的電影再次掀起熱討。為避免大規模人群聚集,本屆紐約電影節的放映均以露天電影院形式進行,導演王家衛更拍攝視頻向觀眾問好。到場的觀眾作為全球首批觀看4K版《花樣年華》的幸運兒,不僅享受了影片的「全新」魅力,還收穫了一個特殊驚喜,一支來自導演王家衛的特別視頻,他在視頻中表示:「4K版《花樣年華》能在今年如此特別的環境中,最終和大家見面,非常難得,很感謝大家。希望大家能夠享受電影。」
  • 【影】《旺角卡門》| As Tears Go By
    《旺角卡門》是王家衛的處女作,以當時香港最熱的黑幫片為敲門磚。黑幫影片和王家衛風格結合,讓《旺角卡門》成為了一部獨具特色的影片。
  • 《旺角卡門》是王家衛唯一一部普通觀眾也能看懂的電影,不過名字好像很深奧
    《旺角卡門》是王家衛的處女作,那會兒墨鏡王還不能敞開了裝逼,故事劇情還挺流暢,沒有分分鐘教你做人的過剩表達欲。不過名字蠻深奧。
  • 《旺角卡門》:旺角藏不住卡門的杯子,但杯子終究碎了
    王家衛的電影有種慵懶的美感,經典獨特的「王家衛式」電影美學以其後現代主義的表達方式和極端風格化的視覺影將都市的孤獨與浪漫、幻想與抽離表現得淋漓盡致。有人說「王家衛的電影講愛情,看看也不是講愛情,最後好像還是講愛情。
  • 王家衛處女作《旺角卡門》,上演青澀的舊時光
    文|嘮嘮豆談及華語電影,就不得不提到作為華語電影面向市場的先驅—有&34;美譽的香港電影。自1897年電影傳入東方開始,香港電影就一直活躍在大眾面前也湧現出了一大批炙手可熱的影視巨星,可謂是盛極一時。這無疑是對王家衛風格最好的詮釋。
  • 再看《旺角卡門》
    《旺角卡門》。《旺角卡門》是王家衛第一部作品,一部「非典型性的王家衛電影」。為什麼這麼說?很多人說,王家衛的電影,人物感情線交代的不明不白,其實是他們沒有仔細去觀察,大概王的電影比較適合拿給編導系的候補練習生寫影評吧?
  • 《旺角卡門》:劉德華、張學友沒票房號召力、張曼玉被指是花瓶
    80年代王家衛和整個香港電影圈都有點格格不入,別的導演都是幾個月就拍出一部電影,但是王家衛卻篤信慢工出細活。 所以那時候,王家衛雖然已經展現出了導演天賦,但是卻沒有人願意投資給他,讓他慢慢拍電影。
  • 想當年|《旺角卡門》:玉容寂寞淚闌幹
    1988年6月9日,王家衛的長片處女作《旺角卡門》上映,距今已經三十年。這部作品已經透露了他作為獨立創作者較為成熟完整的審美觀和敘事觀。但王家衛後來為人津津樂道的意識流美學,是從第二部長片《阿飛正傳》才開始形成,而《旺角卡門》依然偏向傳統的線性敘事,並且這部電影比王家衛之後的任何一部作品都要更加通俗易懂、被市場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