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拍賣行 200 萬歐元拍賣稀有恐龍化石,科學家有點擔心

2021-02-08 好奇心日報

6 月 4 日,巴黎拍賣行 Aguttes 在艾菲爾鐵塔舉辦的恐龍化石拍賣活動,由於拍賣價格很高,引發了行業研究專家們對私人收藏恐龍化石的擔憂。

拍賣行把這場拍賣活動稱之為「巨龍之拍」,於當地時間 18 點開拍,一位法國化石收藏家以 200 萬歐元價格拍下該化石。

拍賣的是一具近乎完整的大型獸腳類恐龍骨架,很有可能是新型異特龍的獨特品種,可追溯到侏羅紀晚期的啟莫裡階年代( 1.57 億到 1.52 億年間),延續約 500 萬年。骨架挖掘點在美國懷俄明州詹森鎮東部大角山的松林,但也有可能是隨水流衝擊移動到這裡的。

2013 年出土了骨架的第一部分後,分別於 2014 年和 2015 年挖出了全部骨架。2017 年歐洲專家用專用不鏽鋼組裝了該骨架,由於重量原因,頭部只能展示在陳列櫃裡,組裝好的骨骼長約 9 米,其中有 70% 為原始骨骼。由於未被擠壓,化石保存良好,骨骼表面的細節清晰可見。

經初步研究發現,與大多數在古老的河灣或侏羅紀洪泛平原中被發現的大多數食肉恐龍一樣,這隻高齡恐龍可能是死於疾病。但與目前發現的其它大型大型獸腳類恐龍相比,該標本與特暴龍和角鼻龍不同,與異特龍更接近一些,但齒槽和頭骨骨骼構成方面又不同。

這也是這具恐龍化石具有科研價值的地方,如果真的是一種新物種,還需要為它重新命名。該拍賣消息發布後,有著超過 2200 位國際古生物學家的古脊椎動物學會(SVP)致信拍賣行,希望可以取消這起拍賣,以公共方式收藏這具化石可以方便科學家們進行查驗和研究,但拍賣行並沒有接受他們的建議。不過最終拍下該化石的法國收藏家表示,他會把這具化石借給博物館進行研究。

SVP 的主席 David Polly 說, 雖然他們沒有具體的數據統計,但這些年恐龍化石拍賣價格越來越高。這讓很多自然博物館對恐龍化石望而卻步,而私人藏品在極少的情況下可以被用於研究,古生物學研究不得不向富人們的愛好退讓了。

2008 年,英國克裡斯蒂拍賣行在巴黎以約 66 萬歐元價格賣出一副長 7.5 米的三角龍骨架,2013 年 11 月,一具接近 16 米長的懷俄明州梁龍骨架化石以 55 萬歐元價格成交,2018 年 4 月,兩具異特龍和梁龍化石分別以 141 萬歐元和 144 萬歐元的價格拍賣給了同一位買家。

雖然化石是自然遺產,但在英國和美國,在私人土地中出土的化石屬於私人財產,是可以進行買賣交易的。

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古生物學家 Vincent Santucci 擔心,高調的高價恐龍化石拍賣交易,會激勵非專業人士盜取化石的行為,美國當下需要一個慈善基金來購買和收集這些化石,並將其陳列的博物館中,這不是僅僅是為了科學或是教育,而是為了能降低私人收藏熱度,避免出現大規模走私現象。

另一方面,私人市場流通的恐龍化石,由於缺少正規鑑定流程,買家很可能不知道所購買的骨架是否是正規渠道獲得的,也有可能是其它動物的化石重組的,所以這不一定是一種好的投資方式。

題圖:bohuslaningen.se

相關焦點

  • 恐龍化石竟成拍賣會的香餑餑
    雷克斯暴龍可謂恐龍世界裡的搖滾明星化石成了香餑餑,私人買家紛紛在網絡上和線下拍賣會上搶購史前遺蹟,但科學界擔心這一趨勢會破壞科學研究。在倫敦佳士得拍賣行的拍賣廳裡,買家們蜂擁而來——不是為了藝術品、古董家具或珠寶,而是為了遠古時代的化石。當中有三角恐龍的角,雷克斯霸王龍的牙齒,以及6600萬年前鴨嘴龍的尾巴。在線上,來自遙遠的加州和匈牙利的競拍者也加入拍賣。在過去的幾年裡,私人買家對古代遺蹟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興趣。佳士得科學與自然史主管詹姆斯·海斯洛普表示,來自50多個國家的競拍者經常參與像這樣的拍賣。
  • 千載難逢 完整霸王龍化石「史丹」即將拍賣
    迄今發現最完整的霸王龍(又稱雷克斯暴龍)化石之一、名為「史丹」(Stan)的巨型恐龍骨化石,將於下月在紐約佳士得拍賣中隆重登場,或將創下同類拍賣的最高紀錄。根據佳士得拍賣行的消息,這具共有188根骨骼的恐龍骨於1987年在美國南達科他州布法羅(Buffalo)附近發現,該州黑山地質研究所(Black Hills Ge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考古學家花費3年多的時間將它完整挖掘出土,並組裝成霸王龍站立的威武模樣展示。
  • 霸王龍化石「史丹」下月拍賣,價格上看800萬美元
    世界上最完整的霸王龍化石之一、被暱稱為「史丹」(Stan)的12公尺的暴龍標本,將於下個月在紐約拍賣,金額可能創下同類拍賣的最高紀錄。根據報導,這具有188塊骨頭的霸王龍化石於1987年在南達科他州布法羅(Buffalo)附近被發現,該州黑山地質研究所(Black Hills Ge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考古學家花了3年多將它完整挖掘出土並重建。「史丹」的研究人員估計,它死於約6000萬年前,年齡約20歲。
  • 現實中雖然沒有「侏羅紀公園」,恐龍化石背後卻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作為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生物,恐龍一直對人類有著強烈的吸引力。這些迷人的史前生物的骨骼被陳列在博物館裡,供絡繹不絕的好奇者前來參觀。但實際上,博物館中的原始恐龍標本少之又少。寥寥無幾。絕大多數,是科學家們努力還原出來的標本模型,而哪怕將原始化石展出,其完整度也僅有三四成甚至更少。
  • 考古沉睡千萬年的上古寶物——恐龍化石
    本期我們將帶領大家,一起考古沉睡千萬年的上古寶物——恐龍化石。 恐龍化石,是指恐龍死後身體中的軟組織因腐爛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齒)等硬體組織沉積在泥沙中,處於隔絕氧氣的環境下,經過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沉積作用,骨骼完全礦物化而得以保存。此外恐龍生活時的遺蹟,如腳印等有時也可以石化成化石保存下來。
  • 【丹尼拍賣行秋季大型拍賣籌備中】{拍賣須知}
    丹尼拍賣行成立於公曆2013年,是一家以佛教藝術文化為主體拍賣的線上型拍賣行。本拍賣行以公開公平的原則進行公開拍賣。
  • 「探秘白堊紀,重返恐龍時代」快來看史前恐龍化石展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紅11月15日上午,「探秘白堊紀,重返恐龍時代」史前恐龍化石展在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舉行開幕儀式。本次展覽由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主辦,北大寶石鑑定中心(青島)教學實踐基地聯合舉辦,北京大學地質博物館提供展品和技術指導支持。
  • 這場來自巴黎的拍賣,向你發送了一份性價比超高的必買清單……
    紐約、香港大行春拍正如火如荼之際,法國巴黎春拍當下也已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場拍品物美價廉,最適合撿漏兒的拍賣會。北京時間3月30日晚上8點30分,法國 Leclere-mdv 拍賣行舉辦的亞洲藝術品拍賣會將在巴黎開拍,聯拍在線網絡預展。
  • 拍賣三方可能還在博弈
    北京時間去年12月14日晚上8點,法國巴黎德魯奧拍賣行精選之重器——清乾隆「乾隆御筆之寶」璽開拍,經過多輪競價後,由中國神秘買家以1750萬歐元成交價獲得,加上佣金後210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超過1.6億元。這個神秘買家就是溫州商人杜聖博。
  • 莫扎特少年時代肖像400萬歐元拍出 畫中樂譜引關注
    星辰在線11月29日訊 據外媒報導,鋼琴大師莫扎特13歲時的肖像,在巴黎佳士得拍賣會上拍得400萬歐元。  這幅畫是在年輕的莫扎特於義大利巡迴演出時畫的,威尼斯的首席稅務官皮耶卓•盧加蒂委託創作了這幅畫。畫中,莫扎特頭戴白色假髮,身穿精美的紅色禮服,手指還放在琴鍵上,琴上放著一套樂譜。
  • 馬雲油畫拍出3300萬天價 拍賣行曾估價200萬
    原標題:馬雲油畫拍出3300萬天價 拍賣行曾估價200萬   馬雲作品《馬體墨寶》   華西都市報訊(客戶端記者崔江)10月4日,馬雲的第一幅油畫作品《桃花源》在香港的蘇富比以3300萬元被拍賣。期間,甚至有人直接從360萬加價到500萬,隨後又有人從900萬加價到1800萬。   華西都市報記者從蘇富比的官網了解到,此前蘇富比對《桃花源》公布的估價約為120萬—200萬人民幣。   馬雲與名家攜手作油畫 只為保護地球   《桃花源》是馬雲與中國藝術家曾梵志攜手,為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籌款創作的。
  • 走進恐龍帝國,親手打開恐龍化石的秘密
    如果說恐龍對大人們來說意味著腎上腺素飆升的感官體驗,那麼如何理解孩子們對恐龍的迷之「中毒」呢?早在6500萬年前滅絕的的動物,在今天存在感還是超強的,尤其是在孩子的世界:幼兒園裡有恐龍角、遊樂場有恐龍世界、家裡有各種恐龍玩具、繪本……恐龍這個大IP已被深度開發。▲ 點擊查看視頻
  • 南非恐龍化石叫錯名數十年?研究者認定為新的恐龍種類
    一具在南非的博物館陳列多年的「巨椎龍」恐龍化石,近日被證實是一種新的恐龍種類。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具恐龍化石於1978年在南非發現後,便一直保存在約翰尼斯堡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University of Witwatersrand)內,當時的科學家認為這是一隻早侏羅紀的巨椎龍(Massospondylus)。
  • 罕見的恐龍寶寶化石顯示其外形特徵與成年恐龍十分相似
    而板龍(Plateosaurus)幼龍的骨骼化石顯示其外形可能與成年恐龍十分相似。板龍是一種曾經居住在歐洲的大型長頸恐龍。一塊特殊的板龍寶寶骨骼化石正在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這些早已滅絕的動物的生活和時代。這隻恐龍寶寶重達130磅(60千克),身長7.5英尺(2.3米),於2015年在瑞士被發現。
  • 《丁丁歷險記》中國元素封面畫稿刷新漫畫拍賣紀錄
    一幅曾被出版商拒絕的《丁丁歷險記》封面畫稿近日在法國巴黎上拍,以320萬歐元的價格刷新了漫畫作品的世界紀錄。
  • 恐龍復活丨與科學家探秘失落的世界
    在他筆下,恐龍起源、演化、滅絕、活動和學界的各種觀點論戰都被講解得深入淺出,既保持了專業性,字裡行間又充滿了科學家的幽默感——《恐龍復活:與科學家探秘失落的世界》作者:[英] 麥可·本頓譯者:邢立達 朱天樂
  • 「恐龍界寶可夢」尋找恐龍化石當副業可賺上百萬美金?
    Discovery 頻道《恐龍化石挖寶人》中,牛仔和牧場主人靠著他們對土地的深入了解,四處尋找史前恐龍化石,從暴龍、三角龍到稀有且有爭議的恐龍物種,他們的發現很可能為科學界帶來新衝擊,影響範圍遠超過節目本身。
  • 【恐龍來了】恐龍化石的演變
    恐龍之所以叫恐龍,是因為當時的人們發現了很多與蜥蜴相似的巨大的化石,於是,在1842年,英國著名的古生物學家查理德歐文(Richard Owen)就創建了「Dinosauria」一詞來稱呼這些傢伙。這一詞來自於希臘文Deinos(恐怖的)Sauros(蜥蜴或爬行動物),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 恐龍復原圖和真實長相差別有多大?科學家怎麼知道恐龍真實樣子?
    其實,科學家在復原恐龍時,一方面依靠的是恐龍的化石信息,但另一方面其實是靠腦洞。比如:上個世紀時,科學家認為斑龍長這樣。後來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家認為斑龍長這樣應該更合理。最早科學家認為稜齒龍是樹棲恐龍。後來研究了稜齒龍的骨骼、肌肉以及體重之後,科學家認為它們更傾向於陸地行走,而非爬樹。
  • 法國末代王后拖鞋拍賣34萬成交!她奢侈無度,大革命遭斬首
    法國奧塞納拍賣行當地時間11月15日表示,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最後一位王后、路易十六國王的妻子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Antoinette)穿過的一雙拖鞋拍賣被追捧,最終以4.375萬歐元(約合34.2萬元人民幣)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