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楚古道上的千年古鎮,曾經人山人海,現在人煙稀少
說到古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江南古鎮的煙霞、小橋流水,柔情似水,美景吸引了無數遊客,其實除了江南古鎮,其他古鎮都有自己的特色,雖然沒有江南古鎮那麼陰柔,但也展現出不一樣的美和魅力,陝西熨鬥古鎮就是這樣一個獨具魅力的古鎮。
-
追跡攻略|陝西漢中2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張騫病卒後,歸葬於故裡陝西城固博望鎮。張騫墓坐北朝南,南北長35.6米,東西寬20米,高5米,成覆鬥形。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歷史系對張騫墓進行了初步發掘,出土「博望□造銘」封泥一枚,加之墓前碑石、漢代石雕等文物,確認為漢博望侯張騫之墓。2006年5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陝西文物覽】唐帝陵——獻陵
1949年以後,陝西省富平縣文物工作者調查,發現尚存封土者26座,已夷為平地、封土不存者20 座,已遭破壞及發掘清理者6座,合計52座。2011年,陝西考古研究院對獻陵陪葬區進行勘探,可以明確獻陵陪葬墓共93座,其中28座地表有封土。陪葬墓墓園外圍基本都以圍溝為界,圍溝平面分為長方形、正方形和倒「凸」字形,長方形的42座,正方形的2座,倒「凸」字形的40座,圍溝未發現以及被破壞的9座。
-
陝西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築,中國現存鐘樓中最大,有很大的文化價值
目前,陝西的一些地域文化在不同的地域發展中有不同的建築模式。這與陝西豐富的歷史文化密切相關,在陝西,從古至今,與陝西豐富的歷史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它有許多非常不同的文化設施和建築景觀,其中大部分可以更好地保存下來,以便後代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古代文化建築,更清楚地感受到他們的精神。
-
陝西「藏」於深山中的古鎮,被網友評價「不倫不類」,卻遊客不絕
陝西這個地方,我們一下子就會想到西安,中國四大古都之一,非常有名,是很多人們出去旅遊遊玩的選擇地之一。現在抖音上的網紅小姐姐,還有兵馬俑,紀念博物館,都吸引著很多的遊客爭先恐後的去玩。當然旅遊高峰期時,人山人海,對體驗感存在著一定的影響。
-
【陝西文物覽】北周帝陵——成陵
陵冢前立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陝西巡撫畢沅題書「北周文帝成陵」石碑一通。1992年4月,成陵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公布保護範圍。其重點保護區為墓冢;一般保護區及建設控制地帶為東至學校教室,西至糧站邊牆,南至學校會議室牆下,北至學校北牆。2013年3月,成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陝西文物覽】古建築——西安市長安區香積寺善導塔
1956年8月,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香積寺塔」為第一批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4月,陝西省人民政府以「香積寺」名謂公布保護範圍。重點保護區為善導、淨業師靈塔;一般保護區為寺院牆內;建設控制地帶為一般保護區外延5米內。2001年6月,國務院公布「香積寺善導塔」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陝西文物覽】唐帝陵——昭陵
在遺址的北端矗立有清代陝西巡撫畢沅所書「唐太宗昭陵」碑。山陵四周計有陵園建築群3處,即北司馬門、南司馬門、寢宮遺址。北司馬遺址。昭陵的地上、地下遺存有大量的碑石等文物。昭陵六駿原列置於北司馬門內的廊房中,並列有少數民族蕃君圓雕像14座,據新、舊《唐書》記載,分別為突厥頡利可汗、突厥答布可汗、突厥突利可汗、突厥乙彌泥孰侯利可汗、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吐蕃贊普、吐谷渾河源郡王、于闐王、焉耆王、高昌王、龜茲王、新羅樂浪郡王、林邑王、婆羅門帝那伏帝國王,這組雕像屢遭毀損。
-
陝西有一座特別的古鎮,村民每天出省旅遊,晚上回到家中
陝西漢中有一個最特殊的古鎮,位於陝西、甘、川三省的邊界,一族三省融合了三省的文化內涵,當地居民每天離開地方,走遍古鎮,晚上就能回家,如果遊客去這個古鎮,一天之內就能遊過三個省,感受到陝西、贛州、川三省的文化。
-
【陝西文物覽】唐帝陵——橋陵
唐橋陵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關中唐十八陵中氣勢最恢宏的陵墓,是中國封建社會最鼎盛時期的遺存代表,被譽為「露天博物館」,被評為「中國最恢宏的十大帝王陵墓」之一,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通過文物標本展示這個時代的窗口,文物就像一本無言的教科書,只有唐橋陵,也唯獨唐橋陵的文物才能展現大唐盛世的風採。唐橋陵不僅有凝聚民族智慧的精美石刻,還有自強、開放、包容、創新的大唐氣象,更有許多未解之謎期待著我們共同來探秘!
-
看唐朝人的「時尚」:講究形象用熨鬥防衣服皺 女子著男裝挺「颯」
唐朝人注重形象,防止衣服衣服皺了,用熨鬥壓平;唐朝的女子也挺 " 颯 ",大膽追求服飾的自然美,並且在公共場合穿男裝。8 月 5 日 , " 永遠的長安——陝西唐代文物精華展 " 在張氏帥府博物館開展,三彩熨鬥、彩繪男裝女立俑等文物亮相。
-
【陝西文物覽】西漢帝陵——陽陵
陵冢南側立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陝西巡撫畢沅所書「漢景帝陽陵」碑石一通及其他明清碑刻。帝陵遺址鳥瞰。或因王皇后陵冢與帝陵相仿,致使清人誤斷其為漢惠帝安陵,故陵南至今尚立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陝西巡撫畢沅所書「漢惠帝安陵」碑石一通。帝陵陵園外藏坑標識。
-
兩件奇葩國寶:古代熨鬥被當水瓢用,國家一級文物被當上課鈴用
結果誰都沒有想到,這個從土裡挖出來,遭人嫌棄,被老伯用來舀水長達十年之久的「水瓢」,竟然是一個兩千多年前的「熨鬥」。據史書記載,早在西漢中期,熨鬥就作為一種家用器具在民間出現了。到了晉朝的時候,熨鬥就已經成為了民間必備的家用器具,幾乎人人都有,人們在「熨鬥」裡面灌上滾燙的熱水,然後,拿著尾端像象鼻子一樣的把手,來熨燙衣服。這樣的「熨鬥」燙出來的衣服非常平整,而這樣的工作原理也一直沿用至今。
-
山西省消防救援總隊與省文物局會商研判文物古建築消防安全工作
供稿:山西消防全媒體 12月17日,山西省消防救援總隊與省文物局主要領導召開文物古建築消防安全會商研判會,協商研究文物建築消防安全工作,全力推動文物系統加強行業消防安全管理
-
仙遊究竟有多少文物古建築?
仙遊究竟有多少文物古建築?為貫徹落實《莆田市城鄉建築風貌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關於貫徹落實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和文物建築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保護利用九條措施的通知》(莆風貌辦〔2020〕13號)和《仙遊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在城市更新改造中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
-
……如何讓古鎮不再千篇一律?松江泗涇古鎮打造文創...
不能讓它們變成空的文物,我們要保護它們,就要讓它們活起來。」在昨天松江區泗涇老街舉辦的「國際古蹟遺址日」主題活動上,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杜曉帆表示。在現場,來自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建築學系、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建築學系等高校專家們,還結合泗涇古鎮開發利用,建設G60文化走廊提出了意見和設想。
-
【陝西文物覽】西漢帝陵——安陵
安陵1956年8月,安陵被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作為「西漢帝陵」組成部分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陝西文物覽】青銅器——大克鼎: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當時陝西巡撫就派人前往旅店探查。當來人看到堆放於店的青銅器其製作之精、器形之大時,非常驚訝,就趕緊回去報告這些東西非常珍貴。巡撫聽後便起了獨吞之心,就派說客和打手前往旅店進行勸導和恫嚇,說這些銅器是皇家墓葬的隨葬品,私掘皇家墓葬罪名不輕,按照皇清的律法是要砍頭的,並勸其趕快逃命,否則性命難保。任致遠聽後就被嚇壞了,趕快帶上家人逃命,器物和車馬全部扔在了旅店。
-
被時光定格的原生態古鎮,被稱為「古建築活化石」,煙火氣息濃厚
但是除了已經成為雲南代名詞的地方外,還有很多驚人的古鎮,最好的的就是和順古鎮了。和順古鎮位於雲南騰衝縣城西南4公裡處。和順古鎮名字的由來是因為經過邑的小溪,當時被稱為「河順」,後來將「河順」雅化為「和順」。和順建於明朝時代,是古代「西南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來自各地的文化在此融合。
-
2020陝西文物創意煥彩季在西安開幕
2020陝西文物創意煥彩季在西安開幕。西部網訊 10月23日,由陝西省委宣傳部指導,陝西省文物局聯合中國工商銀行陝西省分行等單位聯合舉辦的主題為「文物萬花筒·時尚長安城」的博物館+商業+金融—2020陝西文物創意煥彩季系列活動開幕式暨首站西安SKP活動在西安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