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國四公子,富二代,官二代,為何和一個青樓女子攜手一生?

2020-12-22 秋瑟小語

「君子齊名海上聞,遼東紅豆兩將軍。中州更有雙詞客,粉墨登場號二雲。」

這首詩寫的是著名的「民國四公子」,詩中的「二雲」之一就是別號「凍雲樓主」的張伯駒,他和張學良、袁克文、溥侗齊名;他精於琴棋書畫,潛心收藏品鑑;他更是一流票友,文章錦繡,文採橫溢。

他是直隸總督張鎮芳之子,袁世凱的表侄;他家資萬貫,卻生活樸素、淡泊高雅、醉心品鑑收藏、視錢財如糞土.

他從30歲開始愛上收藏,傾盡家財收藏字畫,卻在晚年把看得比命還重的藏品捐獻給國家,有人稱他慷慨「捐了半個故宮」。

他本有三妻四妾,卻一見潘素,驚為天人、為她賦詩,從此兩心相知、酬唱相和、共沐愛河。當潘素被有婚約的國民黨中將軟禁時,他買通衛兵、孤身涉險、劫走潘素。

在漫長的歲月裡,一對璧人,交相輝映,互相扶持,攜手一生,演繹了一段世人稱羨的愛情神話。

(一)

張伯駒,這位出身豪門的翩翩濁世公子,不僅才華橫溢,更是溫潤如玉、玉樹臨風、卓爾不群,天然一段風流情致,全在一雙丹鳳眼中。

而潘素原為蘇州望族之後,祖上是著名狀元,清朝名臣,四朝元老的潘世恩。

從小,生母便為潘素聘名師教導她,她音律、繪畫、無一不通。後來,母親去世,家道中落,繼母將她賣入青樓,無奈,流落風塵、遊走塵世。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她溫婉優雅、氣質如蘭,更因彈得一手好琵琶,很快她便紅透了上海灘,一時間贏得了「潘妃」的美譽。

當時,蘋果日報社長董橋形容她:亭亭然玉,立在一瓶寒梅旁邊,長長的黑旗袍和長長的耳墜子襯出溫柔的民國風韻,流蘇帳暖,春光宛轉,幾乎聽得到她細聲說著帶點吳音的北京話。

真名士,自風流。那年,張伯駒一見潘素,便墜入情網:一個是名士風流,一個是當紅花魁,一見傾心,再見傾情,三見傾城。他當場揮筆寫了副對聯:

潘步掌中輕,十步香塵生羅襪;妃彈塞上曲,千秋胡語入琵琶。

正如張愛玲說過的: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

很快,他們兩人的熱戀消息不脛而走,激怒了已與潘素有婚約的國民黨中將臧卓,臧卓為了阻止他們,把潘素軟禁在一家酒店。

張伯駒痴情至性,而且俠義肝膽,他託朋友買通臧卓的衛兵,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孤身涉險,劫走了潘素。

1935年,張伯駒與潘素,歷經艱辛,如願以償,在風光秀麗的蘇州,結為伉儷。那年,潘素二十歲,張伯駒三十七歲。

婚後,一對新人遍遊小橋流水,深巷古陌;流連晨鐘暮鼓,絲竹崑曲,徜徉於蘇州的柳煙細雨、澤國水鄉。

後來,他們又拜謁了印光法師,潘素被賜名為「慧素」。於是,潘素把原先的名字「白琴」改為「潘素」,她洗盡鉛華、開始新生。

在往後的餘生裡,人世間無數悲歡榮辱,潮起潮落,跌宕起伏,潘素始終不離不棄,陪在他身邊。對於原來的妻子,婚後,張伯駒主動各付重金,遣散了她們,從此一生只與潘素一人白首偕老。

(二)

婚後,張伯駒發現了潘素的繪畫天分,大為驚嘆,自嘲為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闢疆」,當然,他也冒出了要把潘素培養為「董小宛」的念頭。於是他請來名師教她習畫,其中包括朱德甫、汪孟舒、陶心如、張孟嘉等人。

陸機的《平復帖》被尊為中華第一貼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除了延請名師外,張伯駒家裡有豐富的名家真跡:中國最早的水墨畫,陸機的《平復帖》、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李白唯一的真跡《上陽臺帖》……

這些就成為了潘素學畫最好的教材,她近水樓臺,一一拿來,學習描摹,盡得神韻,畫藝大進。

張伯駒還帶著她遊歷名山大川、一邊旅遊寫生,感受自然的雄渾壯麗,一路尋找創作靈感。此外,為了增強潘素的文化功底,張伯駒還讓她跟著名作家夏仁虎學習古文,而夏仁虎便是作家林海音的公公。

於是,潘素悄然成名,她成為了現代首屈一指的山水畫家

潘素的畫藝,折服了多位大師,她與齊白石、何香凝、胡佩衡等書畫名家均有筆墨往來。

1952年,潘素與國畫大師張大千相會,兩人欣然合作,共同作畫兩幅,畫壇為之震動。張大千曾經高度評價潘素的畫說過:

「神韻高古,直逼唐人,謂為楊升可也,非五代以後所能望其項背。」

新中國成立後,她的畫作曾被作為禮物送給來訪的日本天皇、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老布希等。

(三)

張伯駒儘管出身豪門,他卻並不是個敗家子。他不抽菸、不喝酒、不賭博,生活樸素,穿衣極簡,常年一席長衫。他只有一個愛好就是:收藏。

張伯駒酷愛收藏,潘素愛他,愛屋及烏,夫妻兩人便一齊沉浸此道,其樂融融。

隋代畫家展子虔的《遊春圖》

1946年,隋代畫家展子虔的《遊春圖》流於世面,落入古董商人馬霽川手中,並即將通過滬商轉賣給外國人。張伯駒聽到這個消息,大驚失色,為了阻止國寶外流,他立刻建議故宮博物院回購。

但因經費問題沒有得到回應,他便決心自己花錢買下來,當時馬霽川開價很高——800兩黃金,幾經斡旋、討價還價,後來變成200兩黃金。

張伯駒哪裡有這麼多錢,他只好忍痛賣掉弓弦胡同李蓮英的老宅——一份祖傳下來的產業,一個佔地15畝的大宅院,後人曾估量過宅子的價錢:光拆遷,就得一個多億

最終,宅子以2.1萬美元賣給了與之相鄰的北平輔仁大學,折成黃金200兩。哪知,最後關頭,馬霽川故意刁難,藉口黃金成色不好,追加20兩黃金。最終,還是夫人潘素翻出壓箱底的首飾差人賣掉,這才湊足資金。

《遊春圖》局部

賣完宅子,兩人手捧畫卷,心滿意足,把家從弓弦胡同搬到了城外的承澤園。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他成就了她的慧質蘭心,溫婉如玉,超凡脫俗;她傾心於他的塵心不染,率性純真,卓爾不凡。人生,因彼此成就而美麗;愛情,因為彼此成就而升華。

(四)

由於張伯駒在收藏界富有盛名,也正是他的一腔熱血,妨礙了一些不法之人的利益。1941年張伯駒被綁架,他被足足軟禁了8個月。

到底是誰綁架了他,現已無從考究。汪偽政府,銀行系統裡頭的人可能都參與了這個綁架。

歹徒剛開始勒索300萬贖金,張伯駒那時當然沒有那麼多錢,他猜到,潘素伉儷情深、救夫心切,一定動過賣了書畫贖他的念頭。

於是,他被軟禁後就故意開始絕食,後來,潘素前來探望,他一見到潘素就告訴她,

「寧死魔窟,決不變賣所藏古代書畫贖身」。

僵持了8個月,綁匪見敲詐無望,只好自動將贖金降到40萬。後經潘素多方奔波借貸後,才使張伯駒脫離匪窟。

青年時的張伯駒

他懂寶,惜寶,護寶,這些他用命換來,花費巨資,嘔心瀝血收藏的字畫,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張伯駒將它們悉數捐獻給國家——陸機的《平復帖》、展子虔的《遊春圖》、李白的《上陽臺帖》……

「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這些寶貝,成為北宮故宮等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因此有人稱道「半個故宮都是張伯駒捐的」。

張伯駒晚年曾說:「予所收蓄,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則是予所願也!今還珠於民,乃終吾夙願!」

啟功先生曾評價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天下民間收藏第一人。」

(五)

文革浩劫中,他們被打成「現行反革命」批鬥關押,被遣送農村勞動改造,後因原籍不在吉林,被拒收勸退,讓他們病退返京。

屢經磨難的張伯駒夫婦回京後,沒有工作,不能落戶,成為生活無著的「黑人」,加之市井小人的刁難,他們的生活陷入從未有過的困境。

當時,他們一無糧票,二無戶口,只能靠親朋的接濟度日。可這樣的落差和磨難並沒讓他怨天尤人,相反他卻是輕描淡寫,一笑置之。

白天,夫婦倆被遊街批鬥,但晚上,兩人依然故我,形影相隨,大門一關,自成世界,潘素作畫,張伯駒題詩。

他的女兒張傳彩在回憶父親的文章中寫道。

「父親這時最喜歡畫蠟梅,愛其之堅毅。母親也由畫大幅山水改為畫小幅花卉。後來他們將這些畫裝訂成一本花卉畫冊。」

(六)

歷經磨難後,兩人的愛意更是恆久彌堅。

一次,年近八旬的張伯駒到西安,女兒家小住,與老妻暫別,他寫下深情款款的《鵲橋仙》送給潘素:

「不求蛛巧,長安鳩拙,何羨神仙同度。百年夫婦百年恩,縱滄海,石填難數。 白頭共詠,黛眉重畫,柳暗花明有路。兩情一命永相憐,從未解,秦朝楚暮。」

好個「兩情一命永相憐」,那個時候,潘素嫁給他已經40年了,歲月蹉跎,從未抹去他對她的那份深情,時光荏苒,他對她的愛意仍一如初見,似天上那輪滿月,乾淨而澄明,直到天荒地老。

畫家黃永玉的文章寫到晚年的他。一次在西餐廳,黃永玉遇見他,他孤身一人,獨自坐在一張小桌旁用餐。桌上放幾片麵包,置果醬一碟,列紅湯一盆。

他用餐完畢,從口袋裡取出一條小手巾,將塗上果醬的幾片麵包細細包好,而後緩緩離去,他手中的小包是為妻子潘素帶回的。

浮世裡最後的愛,就散在幾片薄薄的麵包裡,溶在簡單的一粥一飯裡,那麼的簡單、澄澈、溫暖。

(七)

1982年2月,張伯駒因感冒住進北大醫院,不幸被交叉感染,轉成肺炎。2月26日,張伯駒撒手西去。10年後,潘素亦追隨他的腳步而去。從此,兩人在另一世界,琴瑟和鳴、比翼雙飛。

縱觀兩人的一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琴瑟相和、相互成全、攜手一生、歷經磨難卻又渾然一體,留下一段愛情的絕美詩篇。

相關焦點

  • 戰國四公子PK民國四公子,誰才是真公子?
    ,對這群人,後世尊稱他們為公子,即戰國四公子:信陵君魏無忌、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民國四公子:張伯駒、張學良、溥侗、袁克文。那麼問題來了,戰國四公子和民國四公子,誰才是引領時代潮流真公子呢?恐怕這個話題要引起兩大陣營粉絲的大爭鳴了,口說無憑,在此夜狼綜合梳理一些數據,供大家參考評判斷,戰國四公子和民國四公子,誰更牛A一些。一、拼爹值
  • 他是《霸王別姬》袁四爺原型,一生風流,死後一千多位女子送行!
    看電影時只覺得好一個痴兒,然而其原型民國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他的一生遠比電影要來的精彩。霸王別姬juzhao袁克文是袁世凱的第二子,是其與大姨太所生,自小受盡父母寵愛,長大後英俊灑瀟,放蕩不羈,和張伯駒,張學良,盧小嘉並稱為民國四公子,長相比葛優老爺子還是要帥氣幾分,若說要比照的話,娛樂圈裡梁朝偉能與其一比
  • 大名鼎鼎的民國四公子是誰?他們的結局又怎樣?—四公子之段宏業
    各位看官,咱們又見面了,前兩品文章我們把「民國四公子」中的張學良、盧小嘉的事跡介紹了一下,今兒個咱們來聊一聊另外的一位。今天的正主兒是誰呢?他的身世是否像前兩位一樣閃耀呢?他又因為什麼而榮登這四公子席位的呢?別急,咱們閒話少說,步入正題。
  • 大名鼎鼎的民國四公子是誰?他們的結局又怎樣?—四公子之張學良
    首先呢,先來說一下民國四公子都有誰?當然,能夠被稱為民國四公子的一定不是等閒之輩,能夠叫上這個名字,不說別的,首先他得有一個特別牛的父親,強大的出身背景才能撐得起這一國之最出名的公子之稱。閒話少說,咱們步入正題。
  • 《胭脂扣》張國榮&梅豔芳,富家公子與青樓女子的愛有幾分真?
    《胭脂扣》演繹了一段軟弱富家公子與痴情青樓女子的悽情苦戀。 女主如花由梅豔芳扮演,擁有「香港之女」稱號的梅姑,憑藉它成為了「四料影后」。 男主則是張國榮,所有影迷們心中的傳奇——哥哥張國榮。
  • 民國女海王餘美顏:我不是渣,只是想要一個家
    美女的標籤有很多,而餘美顏的標籤則是「民國第一欲女」。 和餘家結親的是同樣經商的譚家,雖說這位譚家公子和餘美顏有著同樣的西方思想,但他卻因為家族的興旺常年在國外做奔波。
  • 民國奇女子董竹君:四個女兒全部成才,兒子分別17年,諒解了母親
    ——董竹君民國時期有很多奇女子,有堅定民主革命,最終為革命犧牲的秋瑾。也有才氣無雙,愛情卻千瘡百孔的張愛玲,還有捨棄名分半生追隨少帥的趙四小姐。那個時代的奇女子很多很多,但要說到民國奇女子,董竹君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從青樓歌女到都督夫人,再到民族企業家,她真可謂是拿了民國大女主劇本。董竹君生於1900年,上海的一個貧民窟,父親是一個拉黃包車的。
  • 大名鼎鼎的民國四公子是誰?他們的結局又怎樣?—四公子之盧小嘉
    在上一篇文章當中講到了民國四公子之首的張學良,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來聊一聊民國四公子的另一位風雲人物——盧小嘉。他能夠在這一版本的民國四公子中佔據一席,一部分是因為其父是盧永祥,而更大的原因應該是這位軍閥二代的飛揚跋扈、放蕩不羈的性格和他一生中所做出來的幾件荒唐而又名聲大噪的事兒。
  • 出身寒門,從青樓女子逆襲為商業大亨,她是最傳奇的民國女子
    ◆ ◆ ◆文 | 十點君從一個賣唱的青樓女子到錦江飯店女掌門;從出生於貧民窟逆襲成為商業大亨;從淪落風塵到絕代風華;她就是十點君最佩服的民國女子董竹君。為了追隨夏之時,這個為愛不顧一切的女子,因為裝病被安排到妓院外靜養,在嚴密的看守下,她巧妙地完成了自己的逃跑計劃。在1914年的一個深夜,她丟掉了一切,臨走前對著首飾扣頭作揖道了永別,隻身逃了出來,去追隨她愛的男人。而原以為緣分已盡的夏之時,正打點行李,卻見他勇敢機智地逃出了火坑。看見心愛的女人奔向自己,他興奮得不能自已。
  • 周星馳電影中四位青樓女子,換上短髮,張曼玉個性張揚,張敏嫵媚
    在周星馳影視劇生涯中,星爺所養成的女主角大抵都是美豔、清純、高傲,這些有特色的氣質女神,張曼玉、張敏、朱茵、張栢芝等女神,一個比一個驚豔十足。她們脫去清純可人的外表,演起反派角色青樓女子也是別有一番風味,比如蔡少芬,她就曾演過《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鳳來樓妓院紅牌如煙,口齒伶俐,外貌嬌俏可人。
  • 大名鼎鼎的民國四公子是誰?他們的結局又怎樣?—四公子之孫科
    各位看官,又見面了,前三篇文章介紹了「民國四公子」中的三位,只剩下這最後一位了,為什麼把他放到最後講呢?1907年加入了同盟會,後來任孫中山大元帥府秘書,1921年出任廣州市長,他一生中三次出任廣州市長。1947年出任南京國民政府副主席,1949年辭職去了美國,此後以種菜為生。到了1965年受蔣介石邀請出任臺灣總統府高級諮議和考試院院長等職,直到1973年在臺北逝世,享年82歲。
  • 30張古代青樓女子真實的樣子:長相漂亮,才藝無雙,身世可憐
    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青樓女子」。像北宋的「靖康之恥」,被金人擄去的嬪妃、王妃、公主就高達數百人,加上其他宗室女子和大臣女眷高達萬人!其實大多的青樓女子都很有才氣。為了迎合客人,很多青樓女子都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除了樣貌,很多人也是奔著她們的才氣去的。
  • 39張古代青樓女子真實的照片
    其實真實的古代青樓女子並不像電視所演的那樣,只會陪客人聊天喝酒。像北宋的「靖康之恥」,被金人擄去的嬪妃、王妃、公主就高達數百人,加上其他宗室女子和大臣女眷高達萬人!裹著三寸金蓮,濃妝豔抹卻談不上嬌豔欲滴,與影視劇裡的青樓女子還是相差很大的。
  •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這才是真正的民國四公子,圖3風雅名士張伯駒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這才是真正的民國四公子,圖3風雅名士張伯駒民國四公子指民國時期四位有名的世家子弟,一般是指袁克文、張學良、張伯駒和愛新覺羅·溥侗,其實民國四公子有多個版本,小編主要以這四位為主,他們背後都有著強大的家庭背景,其中有兩位還是皇族子弟,可見其不凡。
  • 看過很多風塵女子愛上窮酸秀才的故事,她們為何不愛富家公子
    如果那些窮酸秀才一直落魄,風塵女子和窮酸秀才結合後,只可能變成一個粗糙的村婦。如果窮酸秀才發達了,丟棄風塵女子,一定是大概率事件。一般窮小子發達以後,連糟糠之妻都會拋棄,還會在乎風塵女子嗎?實際上,在古代社會中,反而是富家公子把風塵女子娶回去的情況更多。雖說他們娶回去,也大都是做妾。但是風塵女子好歹有吃有穿,生活安定,而且一般不會被拋棄。
  • 民國四公子,名士真風流
    民國四公子,個個都是真名士如今娛樂圈有"京城四大名少",而民國初年也有著名的"民國四公子",當"名少"遇上"公子",論身家、論才氣、論情史、論成就,"名少"們就如小巫見大巫,只剩退避三舍顧影自憐的份兒。
  • 民國第一奇女子,四年交往三千男子,最後落得怎樣的結局?
    以這種極端的方式結束生命的女子叫餘美顏,她被稱為「民國第一奇女子」,也被稱為「民國第一欲女」,曾經在四年內與3000個男人有過床第之歡,這是她自己在日記中記錄的。餘美顏投海這年,才28歲,她的一生既不是名媛佳麗,也不是大家閨秀,卻憑藉著堪比一線女明星的絕世美貌,讓一眾俊郎少年、財閥富商,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 一個青樓女子的悽慘輪迴故事
    有時腦海中會出現一些奇怪的畫面,是青樓女子在地獄受苦的情景,我告訴父母,父母總以為我是小孩子胡思亂想、愛講話。六歲那年,篤信一貫道(時稱「鴨蛋教」)的外婆帶我到神壇,讓我參加一種開天眼的儀式,歃右中指血滲酒,寫符咒燒化。從此,縱橫交錯、無法連貫的前世記憶終於串連起來,成為歷歷清晰的影像。
  • 董竹君的一個世紀:從青樓女子到商界大亨
    淪落風塵兩年後,與革命青年私定終身,並為自己贖身夜奔情郎;年近三十從暴力代替了愛的婚姻中出逃,獨自撫養五個女兒;白手起家,創立了商界傳奇錦江飯店……這些事跡挑出任何一件都足以使一位民國女子成為傳奇,更何況它們集於同一人。這位從青樓裡走出的商界神話,叫董竹君。
  • 民國十二大魅惑女子絕美老照片
    相比夏夢,民國還有一位同樣美豔的女子也曾與金庸有關,她就是金庸的表姐蔣英。蔣英生於民國8年,是將軍蔣百裡的女兒,科學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妻子。蔣英是中國最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歐洲古典藝術歌曲權威」,同時,她也是著名鋼琴家。這樣一位才藝卓絕的女子,偏偏還有著過人的家室和絕世的容顏。真真是天之嬌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