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的開篇便對劉關張的外貌進行了詳盡的描寫。劉備,字玄德,「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關羽,字雲長,「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張飛,字翼德,「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從這些描述來看,關羽最高,張飛次之,劉備較矮。但劉關張這些三國英雄到底有多高呢?肯定有很多人會感到好奇。東漢的都城是洛陽,1989年於河南洛陽漢魏洛陽城東郊發現了洛陽石橋11號墓骨尺和洛陽石橋15號墓銅尺。這些出土的尺子則道出了劉關張身高的真相。
1937年,吳承洛的《中國度量史》給出如下結論:西漢一尺合27.5釐米,新莽一尺合23.04釐米,東漢一尺合23.04或23.75釐米。在洛陽城東郊11號墓發現的骨尺,素麵無紋飾。尺的一面四周有凹線邊框,用豎線表示對寸的刻度,在五寸豎線的中央刻有一個圓圈以表示半尺,尺的一端有一小穿孔以便繫繩。長約23.2釐米,寬約1.6釐米,厚約0.5釐米,分析其年代約為東漢。15號墓出土的銅尺長約22.9釐米,寬約2.4釐米,厚約0.4釐米。(以上參考白雲翔的《漢代尺度的考古發現及相關問題研究》)
我們可以將23.4釐米視為東漢時的標準量值。由此可以推斷出劉關張的身高。劉備身長七尺五寸約為1.76米;關羽身長九尺約為2.10米;張飛身長八尺約為1.87米。這些是羅貫中在小說中對其三人的描述,為了烘託人物形象,可能會有誇大的成分。而且古時的度量衡需要史籍與實物相結合,因為就算是同一時期的度量器物也會有誤差。
東漢銅尺製造分為官造和私造。由於製造地點不同,所用金屬材料有別,難免會產生誤差;而且我國封建社會的豪強、商賈歷來有大鬥進小鬥出,以及大尺進,小尺出這種巧取豪奪的惡習,所以不排除會有大於和小於標準尺的存在。所以我們知道的僅是劉關張三人的大概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