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家街43號歸來,背負數十年罵名後,汪峰給了「樂夏」一張王炸

2020-10-12 Figure


汪峰出現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總決賽之夜,不算很大的驚喜。但當鮑家街43號全員合體站在舞臺上,再次唱起那首《晚安,北京》,所有不可能的時光瞬間逆流。

那支以中央音樂學院門牌號為名的高學歷樂隊,驚豔了1990年代末期近乎窮途末路的搖滾樂壇,然後以決絕的解散方式成為主唱汪峰背負多年的「罪名」。

相逢一笑泯恩仇——曾經多麼激烈的理想與現實的碰撞,情義與利益的抉擇,藝術與商業的兩難,最終在時間面前都化作了幾句互相讚美和一絲苦笑……

青春回來了嗎?

重逢,幾乎成了《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的主題。

多年後重組的Joyside、達達,元祖成員胡湖歸來的木馬,還有苦等另一半出現而不得的後海大鯊魚……

在流量時代,這些滾圈往事都是鑲著金邊的。

決賽舞臺上,HOT5樂隊名單之外,本季最大的驚喜,也是重逢劇本。

主角汪峰,自《樂夏2》播出以來,成了微博上最積極的「自來水」,樂評每期一條,條條都是200字起的小作文。最終,不知是他的誠意感動了導演組,還是一幕大戲早已上演,以「超級大樂迷」身份亮相總決賽的汪峰,被安排在這個幾乎鎖定年度收視率最高的音樂現場登臺演出——以鮑家街43號樂隊前主唱的名義。

樂隊其他成員,是汪峰親自一個電話一個電話請回來的。他們選擇了1997年首張專輯中最經典的一首老歌《晚安,北京》——比臺下有些樂迷的年紀還大。

《樂隊的夏天》一直試圖闡釋樂隊精神,於是在這個舞臺上,我們見識了太多以樂隊為名的悲觀離合、恩怨情仇,甚至狗血八卦……這就難怪導演們會對「鮑家街43號」的故事情有獨鍾——那段包含了青春、才華、叛逆、友情、理想與背叛的歷史,沒有比它更好、更適合成為內地搖滾黃金年代的奠祭。

我們談論著明天/談論著選擇/談論著許多

歲月讓我們迷惑

我們幻想著沒有孤獨/幻想著沒有痛苦

再沒有槍聲/再沒有眼淚

仿佛活在天堂

——《追夢》

汪峰出身於北京部隊大院,父母早年參軍,進入文工團。一次偶然的全家出遊,在北海公園的遊船上,父母驚奇發現三歲的汪峰能完整且不走音地唱完《紅星照我去戰鬥》。

看到兒子的音樂天賦,彼時在海政歌舞團做長號手的父親,從樂團裡請來小提琴老師教導兒子。從此汪峰的童年,就與玩具、遊戲、小夥伴近乎絕緣了,記憶中只有嚴格的小提琴訓練留給他的巨大痛苦。「我每天都在經歷這個煎熬,至少有七八年都很自閉。」多年以後,在數次採訪裡,汪峰婉轉地批評了父母當初的決定,「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沒有小孩會對樂器有興趣。作為父母也應該想一想,這其實是對一個孩子天性的磨滅。」

沿著父母規劃好的路線,汪峰一路綠燈,中央音樂學院附小、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最後於1991年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專攻小提琴。

汪峰從小練習小提琴 紀錄片《存在》

但進入大學之後,汪峰的世界變了。給他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是歐美流行音樂和正在蓬勃興起的中文搖滾。同為文工糰子弟出身的崔健,對汪峰的影響尤為深刻。

汪峰迴憶:「在那個時代,個體都還得不到真正的釋放,整個社會大背景還是把你給同化。崔健所述說的那一種情緒,心底的一些矛盾糾結的東西,它直接就存在與我們這些年輕人的心裡。這種感受無與倫比。」

這個在古典音樂中浸淫十幾年的沉默寡言的青年,慢慢有了用搖滾表達自我的欲望。

2017年,汪峰邀請到一流的製作陣容——英國製作團隊、導演Max Sanderson及BBC《地球》系列後期團隊ONSIGHT共同完成了英文版個人紀錄片《存在》。在片中,汪峰難得開口回顧樂隊成立這段往事。

同班同學龍隆說:「(當時)我從深圳回北京,汪峰給我打一電話,說想找我聊聊,有個組樂隊的想法。」

其他成員也是汪峰從本校找來的。「他們(同學)給我說劉剛打爵士(鼓),呦,我說打爵士,那打我這個就更小菜啦。(找)鍵盤,我說誰會彈流行的,他們就跟我說杜詠。我就去宿舍。他在上鋪睡覺,我說誰叫杜詠,底下人指了指上面。他說:『怎麼啦,什麼事兒啊?』我就說:『想組個樂隊』。」

大學時期的汪峰


發小兒楊青偉是汪峰搖滾之路上最早的投資人。當年他用在中關村賣電腦賺的十幾萬錢,給樂隊買了全套樂器——1990年代初,一萬塊錢可以在北京三環內買套平房;唐朝吉他手劉義軍攢了一年,才花500塊錢買了一把國產電吉他。

有錢有人,樂隊正式誕生——鮑家街43號,也是中央音樂學院的門牌號。

當時作為樂隊的主唱汪峰不會彈吉他,站在臺上演出頗為尷尬。「很多樂隊主唱都很會表演,但汪峰不會,在臺上感覺他總是手足無措,所以他會想一些怪招,比如突然來個轉圈……」主音吉他手龍隆於是建議汪峰背吉他上場,但這又帶來了新的困擾,「他老胡彈,經常彈斷弦,弦斷了(音)就跑了,彈起來就很難聽……」

鮑家街43號的第一次演出,是學校的新年晚會。在汪峰父母眼中,中央音樂學院是一個「嚴肅的高雅藝術殿堂」,別的同學都是西裝革履,表演的是鋼琴、薩克斯、大提琴,可學了十幾年小提琴的兒子,卻燙著「吃頓飯都看不到他的臉」的長髮,突兀地唱起搖滾,他們頓感面上無光,極為難堪。

校方同樣被震驚到了,楊青偉——當時他已經是鮑家街43號樂隊的經紀人——回憶:「剛開始兩分鐘,校長就馬上跑過來說,『這樣的不行啊,趕快讓他們停止。』」

樂隊自己倒是對這次演出評價不錯,龍隆說:「亮相就算是挺驚豔的。實際上我們水平都很差,只不過大家拿無知當個性,當時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就一通燥。結果還傳出去了,覺得這樂隊不錯,還挺有創意的。」

他懷念的,是鮑家街43號樂隊創立之初的樣子:「我們那時候演出的方式,現在的這些搖滾樂隊都達不到。我們可以在舞臺上演出很久,一支曲子演十幾、二十分鐘,甚至幾十分鐘的都有。我們的創造力很強,舞臺上我們可以即興地編,即興地彈,即興地唱,這才是有意思的事情。」


1993年的一個夜晚,汪峰守在北京音樂臺《午夜藍調》節目直播間外——當時為數不多的搖滾音樂播放媒體之一——等張有待下播。

多年以後,張有待名字前面跟著一連串「第一」的頭銜:大陸第一個在電臺播放搖滾樂的,第一個做爵士樂的,第一個放布魯斯的,第一個放電子樂的DJ。他開的「九霄」俱樂部,在一代人眼中,代表了最好的音樂、最前沿的音樂。

「那時候汪峰就是一個書呆子氣的年輕人,眼鏡片特別厚,眼鏡腿還拿橡皮膏貼著,頭髮特別長,但是都是黏的,髒乎乎的。」張有待回憶兩人第一次見面,「他說『我們特別想請你來看一下我們排練』。我說『好吧』。」

在樂隊的專屬訓練室——中央音樂學院主教學樓地下室,張有待聽到了樂隊專門為他彈奏的一首原創歌曲《Just Like Blues》

搖滾詩人鮑勃·迪倫在1965年寫了一首名曲《Just Like Tom Thumb's Blues》。汪峰這首向偉大前輩致敬的搖滾作品,帶給張有待極大震撼。

不久,張有待在節目中介紹了這支樂隊和他們的作品。鮑家街43號開始出名了。

「以前都沒人知道,我們也沒讓人知道。」楊青偉說,「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有很多人知道我們樂隊的名字了。我們才開始走向公眾。」

他很忙/他很累/卻沒有結果

他很怕/他很擔心兩手空空

他說他總感覺他無所適從

他說他總找不到去幸福的路

他已經習慣了說謊話

他已經無所謂真或假

他走在那大街上那麼瀟灑

他站在鏡子前覺得是自己那麼傻

——《李建國》

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汪峰進入中央芭蕾舞團任副首席小提琴師,這是音樂人夢寐以求的工作,但他很快就覺得無法適應周圍的氣氛:「同齡人在這兒基本都過老年人的生活,每天坐在那裡,什麼都沒有,除了排練演出就是聊天、打麻將……」

最終,他做出了一個令父親十幾年都無法理解、耿耿於懷的決定:辭職,做一個搖滾歌手。

1997年鮑家街43號樂隊籤約京文唱片公司,與崔健、羅琦、唐朝樂隊成為同門。同年,樂隊出了第一張同名專輯《鮑家街43號》。


這張專輯時至今日仍被很多樂評人稱為「神專」,《小鳥》、《李建國》、《追夢》、《晚安,北京》這些歌曲,令它擔得起這份名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建國》。它代表著從一開始,鮑家街43號此時就將創作視角對準了自身之外。歌手李健曾說:「汪峰是在現在的樂壇中少有的不唱『你愛我、我愛你』的歌手,他還在堅持著自己的風格,他的歌詞總是能夠震撼人心。」

《李建國》的主角是一個叫李建國的人。「如果你問他是誰,他就是我們每個人」。如同張楚的《上蒼保佑吃完了飯的人民》,《李建國》唱的是整整一代人。

「他已經習慣了說謊話,他已經無所謂真或假。」鮑家街43號在嬉皮表象下,用針刺一樣,闡述了他們對於生活的態度。

整張專輯傳唱度最高、最出名的,是《晚安,北京》。汪峰是熱愛北京的,但這首歌蘊含在歌詞之下卻是一種不可言喻的隱晦憤怒,是青年人失去夢想和追求之後,那種不知道該如何前行的絕望和孤獨。

如果說何勇的《鐘鼓樓》是對曾經美好的北京的懷念,那麼《晚安,北京》就是對高速發展的北京的無奈,是一個時代的鎮魂歌。

然而,《鮑家街43號》生不逢時。和那幾年其他的搖滾樂隊一樣,鮑家街43號專輯大賣後依然生計窘迫。賣出一盤專輯磁帶可以拿到兩毛錢,但到底賣了多少,公司說了算——最後樂隊每人分到1000塊左右。

內地搖滾樂壇遍地黃金的日子才過去沒多久,輪到汪峰這撥人時,世界就變了。最可怕的不是沒有錢,而是在舞臺上受到樂迷瘋狂膜拜的同時,卻沒有錢。這種巨大的反差扭曲著樂隊成員的心態……年復一年為生計奔波,令每個人身心俱疲。

多年後,汪峰把這段為了理想苦苦支持的歲月寫進了曾感動無數人,卻又惹出巨大非議的那首《春天裡》:還記得許多年前的春天/那時的我還沒剪去長發/沒有信用卡也沒有她/沒有24小時熱水的家/可當初的我是那麼快樂/雖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在街上在橋下在田野中/唱著那無人問津的歌謠。

我覺得越來越有些疲倦

聽著隔壁提琴的抽泣

喝著世事煮沸的肉湯

越來越有些疲倦

晚安,北京

晚安,所有未眠的人們

晚安,北京

晚安,所有孤獨的人們

——《晚安,北京》

1999年,站在新世紀的門檻上,內地搖滾樂壇卻沒有等來一絲曙光,反而進入漫長的霜凍期。鮑家街43號幾乎在一夜之間失去了所有演出機會,狀況比沒出專輯之前還要糟。

和京文唱片公司的關係也走到了盡頭:公司以5000美元的價格,把樂隊專輯買一送一地賣給了一個香港公司,發行除中國內地外的整個華語地區。「那兩張唱片等於是我從十幾歲到二十幾歲,至少10年對生活所有的夢想和理解。」2012年,《全球商業經典》一篇報導中,汪峰對記者說,「你就賣了5000美金,我覺得特別悲哀。」

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汪峰和鮑家街43號的命運。

華納唱片中國區總裁許曉峰找到汪峰要籤約。「但是條件只籤我一個人,我的經紀人,我的一直奮鬥的這些夥伴不可以。」2017年,汪峰在《演說家》現場講述這段往事時說,「我突然面臨了一個幾乎是人生最大的一個抉擇。」

當時唱片公司對樂隊的管理體制,都是樂隊整體和主唱或者核心分開籤。從倫敦到紐約再到北京,無數搖滾樂隊都曾面臨類似的選擇。有些人會選擇與樂隊一起堅守,有些人義無反顧地決定單飛。

考慮了兩個月的時間,最終汪峰決定與華納籤約:「我必須需要有一個能讓我的作品呈現更好的一個平臺」。

多年以後回看,對汪峰個人而言,這個決定無疑是正確的。但在當年重義輕利的搖滾圈,選擇單飛幾乎等同於「背叛」,成為汪峰最早的「黑點」之一。

就連汪峰自己都對這件事情也有點陰影。在公開場合,他都說這是「無奈的市場選擇」,可也曾私下對朋友坦言,自己當年這件事情做的「特孫子」。

鮑家街43號樂隊吉他手龍隆

汪峰與樂隊的溝通也有問題。「他總是想當一個leader(領導者),但又不懂得如何跟樂隊成員溝通,讓人家理解他的想法,於是就只能用一些強迫的方式。我又不是你的僱傭樂手。」鼓手單曉帆對《南方周末》解釋自己退隊緣由。

多年後,龍隆補充了另一部分:鮑家街43號樂隊當時本就已經處於解散邊緣。他與汪峰的音樂理念分歧越來越大,自己迷上了更加自由的爵士,對有著固定範式的歌曲和演出都不再有興趣。此外,他對汪峰的創作也「不敢苟同」:「我們到底是學院派,認為音樂是給有一定素養的人聽的。我跟汪峰說過『你有些歌,我聽第一句,就知道最後一句該怎麼唱。『」

汪峰的得意之作《晚安,北京》曾被樂隊成員們集體鄙視。張有待回憶說:「樂隊其他成員都瞧不上這首歌,都拒絕錄。然後汪峰讓我聽,我覺得這首歌寫得特別好,就說服了他們樂隊的其他人。」

「為什麼不能是汪峰那樣?現在想起來其實是我們的問題。」多年後,龍隆在紀錄片《存在》中對當時樂隊的狀態反思了一下,然後半開玩笑說,「(解散時)我們真的不知道自己在社會上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了。我們要知道自己有那麼大商業價值的話,說不定可能還不分開呢。(笑)」

2000年,汪峰發行籤約華納後的首張專輯《花火》,封面上印著「汪峰與鮑家街」,卻再無「43號」。

如今已經為數不多的鮑家街43號演出視頻中,汪峰在唱完《晚安,北京》那句「晚安,所有孤獨的人們」的時候,會對著臺下的人說:「你們孤獨嗎?在這裡不會的,永遠不會的。」

只是自2000年以後,他們以及他們所創造的救贖孤獨的「這裡」,沒有了。

回憶雖好,但畢竟是短暫的。

他們給我一對翅膀/他們給我一個方向

他們說那就是幸福

於是我滿懷希望/我朝那裡甜蜜地飛翔

然後看到了真相

那裡沒有幸福/只有一堵大牆

——《小鳥》

不少曾經喜歡和懷念鮑家街43號的人,一直將樂隊的死亡,歸因於汪峰的背叛。他們的潛臺詞無外乎在說:藝術家只適合貧窮受苦。

但是,如果一個人不能生存,那麼創作出的作品,對他個人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難道不是應該最好的藝術創作者得到最高的回報嗎?

相比之下,汪峰對這些評論的回應,更簡單直接:「那個時候,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什麼都沒有,所以會在作品中去嘲笑批判有錢人。有智慧的人和真正有思想的人,即使處在貧窮階段,也不會特別淺薄地去批判一個表象的東西。

不能因為你沒有車,你就批判所有開車的人都是狗屎。總有一天,當你生活好轉了,你也會開車,之前的話也就是說說而已。」

單飛之後,汪峰沒有暴富,專輯《花火》贏得業內口碑卻銷量平平。為了符合公司設計的形象,他剪去了長發,穿上了皮褲,在腰間拴上一條粗大的鐵鏈——汪峰一開始十分不自在,常常忍不住要用手去遮擋這條鏈子。

2004年,汪峰籤約華納第4年,出道第10年。他找到單曉帆參與自己的新專輯《笑著哭》的錄製,初錄地點就在單曉帆租來的民宅裡。一開始,汪峰在客廳裡唱,單曉帆嫌他擾民,讓他去廁所裡唱。汪峰就在廁所裡錄完了《飛得更高》。

「第一次聽到《飛得更高》的時候,我們就聽到了錢的聲音。」汪峰的前經紀人姜南洋對《《全球商業經典》》回憶說,當時整個國家沉浸於在大國崛起的亢奮之中,他們隱約地感覺到一個搖滾歌手製造出了一種「社會需要,但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出現的東西」。

在所有國人的注視下,《飛得更高》在2005年被選為「神舟六號」一飛沖天時的背景音樂。不久,又被「中國移動」作為廣告曲在《新聞聯播》結束後播放。

汪峰火了。貼上勵志標籤的他,徹底與過去說再見,為自己找到了一個更有消費能力的市場。

「在這個行業裡,很多流行歌手都做不到把自己當做商品去自我要求,但汪峰的轉變非常順利。」在《全球商業經典》的報導中,前華納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李志明留下了這句複雜難明的評價,「但我已經從一個聽音樂的人轉變為一個賣音樂的人,因此反而很能理解他的這種變通。」

對汪峰個人來說,《飛得更高》、《怒放的生命》、《我愛你中國》……讓他站成了中國搖滾的半壁江山——在許巍、鄭鈞、黑豹、唐朝紛紛隱退,萬青、痛仰還在地下苦苦掙扎的那些年裡,這個被群嘲的說法其實非常接近事實。

而鮑家街43號解散後,其他成員也並未「窮困潦倒」,倒是各自有各自發展出廣闊一片天。

汪峰找單曉帆做專輯時,他已經是譯樂隊中的一員,成員包括前面孔樂隊主音吉他手鄧謳歌、國內著名貝斯手陳勁,以及竇唯。如今,單曉帆是知名DJ,滾圈大前輩。

單曉帆/鄧謳歌

鍵盤手杜詠徹底離開了這個圈子,成為母校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的一名老師,現在是著名作曲家、副教授,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理事。

龍隆是相對最活躍的一個。鮑家街43號解散後,他成為獨立音樂製作人,給李少紅、黃軍等導演製作電影配樂,參與製作周迅、王菲、葉蓓、老狼、竇唯等的專輯與單曲,還擔任過超級女聲、超級男聲等選秀節目的評委、顧問。

2016年,在《我是歌手4》的舞臺上,龍隆與汪峰一起作為老狼的幫唱嘉賓合唱《禮物》。謝幕時,兩個男人緊緊相擁。


前塵往事,外人看來是你死我活,對當事者而言,也許不過是一頓大酒。

多年之後,這一夜在「樂夏」舞臺上光芒四射、深情款款的樂隊,是否會重複那些分分合合的故事?無法預料,也並不重要。唯有音樂,會越過所有的悲歡,留在人們記憶深處。

晚安,北京。

資料參考

紀錄片《存在》

《鮑家街43號解散的另一半真相》

《汪峰:精心怒放》作者:季藝

《汪峰從鮑家街43號到鳥巢》作者:馮翔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關於「鮑家街43號」在樂夏重聚的那次錄影
    「剛才汪峰給我來了個電話。」王磊在一次吃早飯的時候,接完了一個電話回來說。 「哦?說的是什麼事情呢?」由於之前在直播節目中跟汪峰有過幾次談話,我以為是那一次節目的後續事宜。 王磊沉吟片刻,說:「汪峰問我要不要跟鮑家街的其他兄弟們一起,上一次樂夏。」
  • 中國搖滾的傷痕與輝煌,都匯聚到了鮑家街43號
    鮑家街43號樂隊!張亞東驚訝地咧開嘴舉起搖滾手勢,臺下歡呼一片。他們知道,這場演出絕對是「有生之年」系列。時隔20多年,這是鮑家街43號解散之後的首次重聚。很多網友評價這次演出:——中學時買的第一盤搖滾樂隊磁帶……來北京後,特意去中央音樂學院瞻仰了「鮑家街43號」的門牌。——老汪,你今晚辦這事兒太靠譜了!——你大爺還是你大爺,大爺上場你們都是弟弟!但也有很多人不解。無論從什麼角度,汪峰都沒必要來蹭「樂隊」的熱點。
  • 如果汪峰重組「鮑家街43號」去參加《樂隊的夏天》第三季
    這篇不是本號的主要話題領域,不過是我自己特別鍾愛的音樂話題,搖滾樂在《樂隊的夏天》1、2季之後開始進入更主流的視野,這次樂夏2的決賽中汪峰和原來的鮑家街43號樂隊在現場奉獻了一次表演,很多人在網上問一個問題:如果鮑家街43號樂隊重組,去樂夏參賽能獲得什麼名次。
  • 鮑家街43號重聚,汪老闆的壓軸驚喜不止在「樂夏」
    10月10號晚,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最後一期終於播出,有一個重磅大彩蛋,汪峰作為最後一期的超級大樂迷攜帶著鮑家街43號樂隊重聚在舞臺,帶來了一首淋漓盡致的《晚安北京》。
  • 中國搖滾的傷痕與輝煌,昨天都匯聚到了鮑家街43號
    43號樂隊!時隔20多年,這是鮑家街43號解散之後的首次重聚。特意去中央音樂學院瞻仰了「鮑家街43號」的門牌。43號樂隊為什麼會解散?華納要求:新專輯的署名也要改成「汪峰與鮑家街43號樂隊」,這是當時通行的做法。
  • 中國搖滾的傷痕與輝煌,昨天都匯聚到了鮑家街43號
    鮑家街43號樂隊!張亞東驚訝地咧開嘴舉起搖滾手勢,臺下歡呼一片。他們知道,這場演出絕對是「有生之年」系列。時隔20多年,這是鮑家街43號解散之後的首次重聚。很多網友評價這次演出:——中學時買的第一盤搖滾樂隊磁帶……來北京後,特意去中央音樂學院瞻仰了「鮑家街43號」的門牌。——老汪,你今晚辦這事兒太靠譜了!——你大爺還是你大爺,大爺上場你們都是弟弟!但也有很多人不解。無論從什麼角度,汪峰都沒必要來蹭「樂隊」的熱點。
  • 樂隊的夏天2收官:鮑家街43號驚喜現身,汪峰談當年解散原因
    先是讓大張偉唱慢歌,接著讓周深和木馬合唱,最後更是把鮑家街43號的原班人馬拉到現場,為觀眾們獻上了一場「爺青回」的感動表演。鮑家街43號,成立於19932000年,汪峰籤約華納後解散,主要成就為1997年大陸最佳年度藝人,代表作品是《小鳥》,《晚安,北京》。
  • 樂隊的夏天2收官:鮑家街43號樂隊驚喜現身,汪峰談當年解散原因
    先是讓大張偉唱慢歌,接著讓周深和木馬合唱,最後更是把鮑家街43號的原班人馬拉到現場,為觀眾們獻上了一場「爺青回」的感動表演。對於很多人而言,這絕對算是「有生之年」的演出,畢竟能聽到一個20年前就解散的樂隊,還是原班人馬,實在是太難了,更何況,這支樂隊解散後的主唱,都成為了搖滾樂的「半壁江山」,還娶了「國際章」做老婆,那些懷念「鮑家街」時代的歌迷,可能對於這次演出都不敢奢望,但是樂隊的夏天做到了,或者說,汪峰做到了。
  • 樂隊的夏天2收官:鮑家街43號樂隊驚喜現身,汪峰首談當年解散原因
    先是讓大張偉唱慢歌,接著讓周深和木馬合唱,最後更是把鮑家街43號的原班人馬拉到現場,為觀眾們獻上了一場「爺青回」的感動表演。 鮑家街43號,成立於1993年11月,樂隊主要成員有汪峰,王磊,龍隆,單小帆,杜詠,全部來自中央音樂學院
  • 汪峰現身樂隊的夏天決賽「鮑家街43號」重聚《晚安北京》燃炸現場
    :45:25 來源: 若愚大智生活 舉報   10月10日晚,樂隊的夏天最後一期播出了,汪峰攜鮑家街
  • 鮑家街43號在樂夏重聚,搖滾老炮們都變佛系了
    43號主要成員有汪峰,王磊,龍隆,單小帆,杜詠,均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相比鮑家街43號,大眾對另外,和汪峰同屬鮑家街43號的樂隊貝斯手、如今,他重新成立了「磊落組合」,玩的音樂從此前的憤怒激情的搖滾樂,變成了歲月靜好的純音樂。
  • 《樂隊的夏天》汪峰現身鮑家街43號合體重聚 中國搖滾繼續前進
    《樂隊的夏天》汪峰現身鮑家街43號合體重聚10月10日晚,樂隊的夏天最後一期播出了,汪峰攜鮑家街43號樂隊重聚舞臺,演繹《晚安北京》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時間停滯了啊朋友們!感覺回到了小時候抱著收音機聽電臺的日子!太過癮了!鮑家街43號,是為數不多在90年代衝出重圍的樂隊。
  • 汪峰與鮑家街43號樂隊
    「鮑家街43號樂隊」的發起人和主唱是汪峰晉身搖滾樂壇的最初身份,1994年他們以中央音樂學院門牌號為樂隊命名的用意也在於這個樂隊的成員均出自母校且接受過系統的音樂訓練,樂隊在組建之後的兩年巡演中影響力不斷擴大,1997年5月推出樂隊的首張專輯《鮑家街43號》,其中主打歌曲《小鳥》更是獲得了歌迷的極大反響
  • 鮑家街43號時期的出道專輯就已經足夠驚豔的汪峰,不需要「上頭條」……
    然而「出圈」這兩個字,也幾乎伴隨了汪峰前半生的音樂軌跡。汪峰最早參與的樂隊,就是去年在《樂隊的夏天》重回觀眾視野的「鮑家街43號」。如果你知道他們為什麼叫這個名字,你也就知道了他們大部分成員的身份——「鮑家街43號」是中央音樂學院的門牌號,而汪峰、龍隆、杜詠,都是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的音樂科班生。
  • 「97年出版制」鮑家街43號首張同名專輯《鮑家街43號》
    …幾年後,鮑家街43號才和中國音樂學府「中央音樂學院」聯繫起來…中國搖滾唱片收藏館之【淘客唱片故事】鮑家街43號-《鮑家街43號》-內頁第一次知道鮑家街43號樂隊,源於《晚安北京》收錄於《搖滾北京3》中,在這之前,並未在其他搖滾合輯中出現過他們的身影。
  • 樂夏迴響:再談大張偉、汪峰以及摩登天空的昨天
    也都拿出了走心的演出:大張偉獻上一首新歌《我的深情就是個笑話》,汪峰更是帶來了鮑家街43號樂隊的元老陣容共演《晚安北京》。《北京新聲》一書收錄了麥田守望者、地下嬰兒、鮑家街43號、子曰、張淺潛、清醒、超級市場、新褲子、花兒、秋天的蟲子等樂隊的圖片和文字,以全然不同的視角深入探討這股北京新聲代音樂文化。上面列到「北京新聲」的十支樂隊裡,鮑家街43號的汪峰、花兒樂隊都在後來擁抱了大廠牌,直至被視為「搖滾的叛徒」,而新褲子是剩下的「一直活在地下裡」的樂隊中相對最地上的一支。
  • 汪峰與馬東搞大事!鮑家街43號樂隊21年後再唱《晚安,北京》
    當周深與木馬合唱《她是暗淡星》的時候,還在好奇汪峰會選擇與哪支樂隊合作,萬萬沒有想到我們等到的居然是鮑家街樂隊43號的登臺。說來不可思議,大屏幕播放汪峰各個時期的演出相片的時候,就算出現鮑家街樂隊43號時期的他,估計也沒有多少人會產生其他想法。
  • 汪峰:從拉小提琴到搞搖滾,鮑家街43號的前世今生
    《樂夏2》總決賽如期而至,同時也迎來了新晉大樂迷——汪峰!其實自從《樂夏2》開播後,汪峰每期都有在微博點評每一支樂隊的表現,動輒就上千字,非常認真!成為了網友們每周必追的「小作文」。這次汪峰還帶領著他的「鮑家街43號」原班人馬,時隔20年後重聚在樂夏舞臺,為大家獻唱了《晚安北京》,上演了一波回憶殺!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汪峰與鮑家街43號重聚表演,太值得了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開始看到汪峰做超級樂迷點評,我其實是有點不適的,但是看到「鮑家街43號」出現在屏幕上,看完了這次重聚表演,汪峰說什麼都是對的,整個這一季都值得了,現在做樂隊的門檻真的低,能湊兩個人以上就是樂隊,做搖滾樂隊的門檻就更低,管他什麼技術、風格、唱功,我有搖滾精神就夠了
  • 鮑家街43號20年後再聚首,章子怡抱女兒看汪峰彩排,大鑽戒搶眼
    視頻中,章子怡抱著女兒醒醒在汪峰《樂隊的夏天》彩排現場。章子怡一身黑衣,搭配棒球帽,一頭微卷的長髮披肩,休閒坐在離舞臺很遠的地方看汪峰彩排,很是低調。母女兩人對著手機鏡頭做出「噓」的手勢,表示要靜靜觀看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