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盛演21年的黃梅戲是怎樣煉成的

2020-12-27 瀟湘晨報

如果說時間是衡量一部大戲能否成為「經典」的標準,那麼,韓再芬和她的黃梅戲《徽州女人》毫無疑問擔得上這份榮譽。

1999年6月30日

《徽州女人》在合肥首演

2020年12月20日、21日

《徽州女人》又將回到首演地

「一個演員必須要有創新意識」

大幕徐徐拉起,在喜慶熱烈的嗩吶聲中,一頂蕩悠悠的花轎跨過小橋,歡欣喜悅的新娘嫁入粉牆黛瓦的徽州小村,開啟一段未知的人生……從敘事到舞美,從音樂到表演,《徽州女人》在保留黃梅韻味的同時,大膽地引入了當代審美元素,成為一部具有開創性意義的作品。

《徽州女人》劇照。 再芬黃梅供圖

黃梅戲應該是什麼樣子?這是韓再芬常常思索的問題。

「一個演員除了要有很好的悟性、紮實的基本功以外,還必須要有創新意識。一部或一類作品,如果沒有創新,人們就會厭倦。」

韓再芬說,經過反覆研究《女駙馬》劇本、音像資料和相關評論文章,結合自身主演黃梅戲實景電視劇《鄭小嬌》《孟麗君》的經歷,她得出一個結論:黃梅戲每一次跨越發展並引起全國觀眾關注,都離不開創新。她也因此找到了自己創作的方向——繼承《女駙馬》的創作傳統,在當下審美中創新。

1996年,韓再芬因拍攝黃梅戲電影《徽商情緣》來到徽州。徜徉在歷史悠久的徽派建築之間,創作靈感在腦海中萌發,她下決心挖掘徽州古民居背後的故事,推出一部以徽州女人命運為主題的黃梅戲舞臺劇。想法很快付諸行動,韓再芬力邀全國知名的導演、編劇、作曲家等,共同的創新追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一臺全新風格的黃梅戲舞臺劇《徽州女人》孕育而生。

《徽州女人》劇照。再芬黃梅供圖

1999年,《徽州女人》首演。「嫁」「盼」「吟」「歸」四幕,講述了一個女人十五歲出嫁,由小妹變大嫂,為不曾謀面的丈夫操家守業三十五載,卻不被另有妻室兒女的丈夫所認識和知曉的悲劇。從初嫁時少女的喜悅嬌羞,到十年復十年等待中的煎熬痛苦,再到暮年堅強面對無奈人生的寬容大度,韓再芬用豐富的肢體語言、細膩的表情呈現、傳神的聲腔塑造,生動演繹了徽州女人的一生。

「舞臺變化的是我們演繹的人」

傳統藝術每一次大膽創新,都不免伴隨爭議,《徽州女人》也不例外。

「面對爭議,我們非常冷靜和堅持。我們發現,大多數觀眾對這樣的創新是認可的,對《徽州女人》是喜歡的。後來,關注和肯定《徽州女人》的專家也變得越來越多。」在韓再芬看來,這部戲盛演不衰的原因在於真正打動了觀眾的心。「每個藝術家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藝術要尊重藝術家的個性。如果一個藝術家沒有思想,那麼她的作品一定是沒有靈魂。」

21年來,《徽州女人》從爭議到熱議,先後榮獲第六屆中國戲劇節「曹禺戲劇獎」、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第九屆文華新劇目獎、田漢戲劇文學獎;韓再芬憑藉此劇獲得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第十一屆上海「白玉蘭獎」、第九屆「文華表演獎」。可以這樣說,韓再芬成就了《徽州女人》,《徽州女人》也成全了韓再芬的藝術夢想。

「由於時代的原因,我也拍電視、拍電影、演小品、演話劇,但是我最終還是回歸了戲曲舞臺。舞臺的魅力太大了,演員的表演可以伴隨著人生閱歷而不斷提升。」韓再芬說,「當我30歲的時候演徽州女人,是一種狀態;20年以後,我再演這個角色的時候,內心的感觸是完全不一樣的。陳薪伊導演說這臺戲不僅保持了原有的模樣,而且還有所提升。我想提升的是什麼呢?音樂、舞美、燈光、道具都沒有變,變的是我們演繹的人。」

「推出『徽州三部曲』樹立大寫『女人』」

21年間,《徽州女人》成了再芬黃梅藝術劇院的保留劇目,除了「婆婆」「嗩吶大哥」和「女人」韓再芬外,其餘角色的演員換了一批又一批。越來越多青年演員加入再芬黃梅的隊伍,從前輩手中接過傳承的擔子,成為《徽州女人》常演不衰的重要力量。

飾演「養子」的江李匯是90後,小時候看到《徽州女人》的宣傳冊,便被韓再芬的美麗扮相深深吸引,她感慨地說:「沒想到長大後自己的名字也出現在《徽州女人》的宣傳冊上,這真是一種奇妙的緣分!」飾演「小叔子」的謝軍也是個90後,每次上場前,上一任「小叔子」胥翼都會在臺側,告訴他什麼時候上場,讓他及時找到角色的節奏感。正是再芬黃梅這種「傳幫帶」的優良傳統,讓年輕人得以迅速成長。

「戲曲舞臺對演員的要求非常高,嗓子要好、形象要好、悟性要好,尤其是個人技能更要好,因此一個戲曲演員的成長特別不容易。」韓再芬說,為了培養青年戲曲人才,再芬黃梅青年團於2010年成立,通過傳幫帶、舉辦專場演出等形式搭建成長平臺,如今很多年輕演員脫穎而出,挑起劇院大梁。

《徽州女人》之後,再芬黃梅藝術劇院先後成功創作了《公司》《徽州往事》《寂寞漢卿》《靠善升官》《鄧稼先》《祝福》《鴨兒嫂》《金粉世家》等大型新戲,彰顯出黃梅戲在傳承發展中的勃勃生機,以及不斷自我創新的清晰脈絡。策劃推出「徽州三部曲」一直是韓再芬的夢想,她說:「優秀的傳統戲曲能夠讓觀眾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我想通過三部曲,真正樹立起一個大寫的『女人』,表現中國女人真善美的完整形象。」

文字:張理想

圖片:吳文兵

【來源:安徽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揭秘黃梅戲電影《龍女》拍攝的幕後故事:仙境和寶花是怎樣煉成的
    黃梅戲《龍女》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是安徽省黃梅戲劇團繼《天仙配》、《牛郎織女》後,又一部神話戲曲片搬上銀幕,又而且大獲成功。馬蘭、黃新德、吳亞玲和張輝在劇中表演十分出色,當年健在的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王少舫先生在劇中飾演丞相一角。此劇雖然已經過去了快四十年了,但是給黃梅戲迷們分享一下當年拍攝過程中的一些花絮趣聞,以饗之樂。
  • 2020年中考語文基礎知識:名著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在母親和妻子的幫助下,他用生命寫成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終於在1934年出版了!保爾拿起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二、 人物形象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個在布爾會維克黨的培養下,在革命烽火和艱苦環境中鍛鍊出來的共產主義新人的典型形象。
  • 黃梅戲大劇院:點亮黃岡 重啟未來——寫在黃梅戲大劇院開業運營5周年
    2020年,註定是我國歷史上、世界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更是黃岡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1月16日,黃岡城市的文化地標——黃梅戲大劇院上演老舍和北京人藝的看家大戲《茶館》。1月22日,黃梅戲大劇院發出緊急公告:因不可抗力原因,原定於1月30日、31日上演的兒童劇《踩著麵包走的女孩》和《「甜蜜蜜」金曲——勵娜懷舊新春演唱會》兩場演出取消!
  • 出生黃梅戲世家,憑甄嬛傳「沈眉莊」走紅,現年37的斕曦怎樣了
    很多人都說,斕曦簡直是把「沈眉莊」這個角色給演活了01 斕曦出生於黃梅戲世家,從小學習黃梅戲「斕曦」其實並不是她的本名。年少時,父母為她取名為張凡,意在擁有不平凡的人生。那時,張凡所在的家中,父母都是有名的黃梅戲演員。
  • 操控是怎樣煉成的(四) 蹦蹦跳跳的彈簧
    操控是怎樣煉成的彈簧也就是汽車懸掛上的彈性元件,主要是起著削減地面起伏引起的振動,支撐懸架,提升車輛舒適性的作用。相關文章閱讀:操控是怎樣煉成的(一) 後傾角的玄機操控是怎樣煉成的(二) 轉向機的秘密操控是怎樣煉成的(三) 減振器的種類最先出現,吃苦耐勞的板式彈簧
  • 神仙是怎樣煉成的(五十)——重回地獄
    往期回顧:《神仙是怎樣煉成的(七)——神秘房東》《神仙是怎樣煉成的(八)——原住居民小葉》《神仙是怎樣煉成的(九)——石板房》《神仙是怎樣煉成的 (十)——長青》《神仙是怎樣煉成的 (十一)——面具強盜》《神仙是怎樣煉成的(十二)——長生實驗
  • 冰雪戰神「李純是怎樣煉成的?
    「冰雪戰神」是怎樣煉成的?李純有話說!2005年,受聘於上海芭蕾舞團,擔任舞蹈演員2007年,隨團巡演大型芭蕾舞劇《梁祝》 熱愛舞蹈的李純因為機緣巧合,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並順利被錄取,從此走上了演藝道路,暫別舞臺。
  • 「冰雪戰神」李純是怎樣煉成的?
    「冰雪戰神」是怎樣煉成的?李純有話說!↓2005年,受聘於上海芭蕾舞團,擔任舞蹈演員↓2007年,隨團巡演大型芭蕾舞劇《梁祝》 熱愛舞蹈的李純因為機緣巧合 「冰雪戰神」李純就是這樣煉成的以熱愛之名,做嚮往之事《蒙面舞王》見證你們的精彩每周日晚21:20江蘇衛視
  • 黃梅戲《遍地月光》片段(現場實況)—安徽省黃梅戲劇院
    作為「2016黃梅飄香迎國慶」金秋演出季「打頭陣」的首演劇目,新編現代黃梅戲《遍地月光》9月11日晚在安徽大劇院隆重上演。滿天繁星爍,遍地月光影。優美婉轉的黃梅調兒動心激蕩,這個真切而又樸素的故事演繹著「濃濃的鄉土情,滿滿的正能量」。
  • 如畫三明 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去旅行,您可能會爬山看海看古建築,但你會想去鋼廠旅遊嗎
  • 《東坡(黃梅戲)》電影入選數字電影平臺
    《東坡(黃梅戲)》不僅展示了黃梅戲的魅力,也展現了黃岡的風情和文化。當晚,由湖北省黃梅戲劇院與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電影製片有限公司責任公司、湖北壟上農村數字電影院線管理有限公司、黃岡市——黃梅戲《東坡》在黃梅戲大劇院公開放映。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著導讀
    1919年加入共青團,在戰鬥中負重傷,23歲全身癱瘓,24歲雙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以驚人的毅力在病床上歷時三年,寫成了自傳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35年底,蘇聯政府授予他列寧勳章。1936年12月22日,他在莫斯科病逝。內容簡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以自身經歷為基礎素材創作的小說。
  • 冬至看黃梅戲的由來,桑落鄉一張護票,揭示了黃梅戲發展的由來
    黃梅沿江一帶,俗稱下鄉,在1937年之前,不屬於黃梅,而是屬於江西德化縣。也就是說,逃水荒,把黃梅戲帶到安慶去的,不是黃梅人。黃梅戲原本叫做黃梅調,如果沿江發大水,這些居民,首先得去江西尋求賑災救濟,而不是去安徽的首府安慶乞討,因為在那個年代,連乞討都要開據護票,沒有護票,寸步難行。
  • 馬蘭,38歲離開黃梅戲舞臺,遺憾的是黃梅戲,完成的是她自己
    最近偶然看到智庫發布的網際網路+戲曲的報告,驚訝地發現黃梅戲演員馬蘭居然位居最受歡迎的演員第二名,要知道馬蘭已經離開黃梅戲舞臺近20年,居然能保持這樣的人氣和熱度,實在讓人側目。在她事業最高光的時刻,她離開了,留下的是一連串和她的名字無法分割的經典劇目《紅樓夢》、《龍女》、《風塵女畫家》……戲校畢業,幾經周折1980年,馬蘭從戲校畢業,沒有如願分配到省黃梅戲劇院,初步定的是馬鞍山黃梅戲劇團。
  • 聶聖哲:黃梅戲《女駙馬》背後的狗血故事
    《女駙馬》從誕生的1958年到現在,歷經六十餘載,是一個「花甲」之年的戲,不過,在傳統劇目裡還算是「年輕人」。黃梅戲《女駙馬》這個故事從邏輯上來講,是絕對不成立的。怎麼可能女扮男裝考取進士,中了狀元,還被選為駙馬?呵呵,異想天開,一個帶有點意淫的故事,不過也算講人情,講正義,教人行善……三觀不錯,算那時候庶民的中國夢吧。
  • 盤點:黃梅戲的傳統劇目!網友:黃梅戲唱腔清新悅耳
    黃梅戲唱腔清新悅耳、韻味樸實濃厚、服裝甜美脫俗,傳統劇目分成精緻大方的正本戲,歡快活潑的小戲【經典劇目】《天仙配》推薦嚴鳳英大師、王少舫先生、張雲風先生主演的電影《羅帕記》推薦吳亞玲老師、 黃新德老師演的,綜合起來比較精緻。《蕎麥記》我只看過87版紅樓夢裡史湘雲的扮演者郭霄珍老師演的。以上六部是黃梅戲的三十六本大戲的保留劇目,如今還可以看到的。
  • 【大嶺之冬閱讀季】青少年閱讀展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大嶺之冬閱讀季】青少年閱讀展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2020-12-21 1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梅戲「反串」小明星說:嶽飛、周瑜、女駙馬,都比「女孩」好演
    陳思霓,11歲,園嶺小學學生    擅長表演黃梅戲、京劇,    曾在央視元旦、元宵晚會表演戲曲    在別人眼裡陳思霓就是個「小明星」,不過這事兒只有她自己不知道。    古代閨秀最難演,愛聽觀眾誇她「演得帥」    「唱戲好玩在不僅僅唱,還可以演,演一個和我自己一點也不一樣的人最有趣,所以我最喜歡反串,演古代的男孩子!」陳思霓一手叉腰,一手四指併攏,撐開虎口,雙腳「啪」地並起來,擺了一個英武的姿勢,「據說這是嶽飛的造型」。
  • 1955年黃梅戲電影《天仙配》開場的《四贊》選段
    《天仙配》電影,根據黃梅戲《天仙配》改編,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於1963年,桑弧編劇,著名導演顧而已執導,1955年的黑白《天仙配》,王少舫做藝術顧問。影片上映於1956年,而那句膾炙人口的: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就是出自《天仙配》。
  • 精品演出 | 黃梅戲名家吳瓊領銜主演《天仙配》《女駙馬》
    哪一部才是你的童年自小成長在安徽土地上的吳瓊,1980年進入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機緣巧合下聽到錄音機裡嚴鳳英先生唱的《牛郎織女》,自此之後,每天如「著魔」般聽著錄音帶練習。1981年,吳瓊在合肥演出嚴鳳英先生的代表作《女駙馬》,從臺下觀眾到專業的老演員無不紛紛感慨,時隔多年終於再次看到真正的嚴派味道,聽見純正的嚴派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