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題目下方看電影天堂,訂閱我們每天都有好電影
要拍好一部恐怖片其實並不容易,不僅要劇情和驚悚完美結合,還需要在創意和畫面音效上玩出新花樣。
縱觀歷年奧斯卡的提名名單,獲得最佳影片提名的恐怖片寥寥無幾,這寥寥的幾部都是經典中的經典,比如《沉默的羔羊》;
還有僅依靠著氣氛渲染就將觀眾情緒推向頂峰的《大白鯊》;
以及轟動全世界的最感人恐怖片《靈異第六感》。
這些經典的恐怖電影之所以能成為經典,是因為它們都做出了突破和創新。
有的因為角色、有的因為技術、有的因為故事,儘管這些點子在今日看來已經不再新穎,但在當時確實是前衛的理念。
2017年,喬丹·皮爾執導的《逃出絕命鎮》上映後好評如潮。
大多數優秀的恐怖電影票房都在一億上下浮動,但皮爾的導演處女作就已經破兩億了,憑藉45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收穫了全球2.6億美元的票房。
不僅留名影史成為了最賺錢的二十部R-級恐怖片之一,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
在這部電影中沒有大量血腥恐怖的鏡頭,也沒有一驚一乍的低級驚嚇,電影的恐怖在於故事的反轉和背後的種族歧視。
雖然有很多人認為該電影獲得提名是因為諷刺了種族歧視,但平心而論,主角換一個膚色,故事依舊精彩。
2019年喬丹·皮爾帶著新作《我們》回歸,有了前作的口碑,本次新片自然成為了影迷們的期待,有網友寄望它成為升級版《逃出絕命鎮》:
「看完預告,真的覺得炸啊!只能說是非常期待了!看看喬丹皮爾的升級版逃出絕命鎮是啥子水平」
去年還被美國最大售票網站Fandango評選為2019最受北美觀眾期待的五部恐怖片之一。
(截圖來自時光網)
3月8日在西南偏南電影節亮相,隨後媒體口碑解禁,爛番茄新鮮度達到100%的滿分成績,截止至3月11日,39個媒體評價全是好評,39連鮮!
來自《thewrap》的影評人稱讚:
「正是在這裡,皮爾鞏固了他作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恐怖片創作者之一的地位,他知道生活中真正的恐怖來自於人類對彼此的所作所為」
這部電影繼續運用了《逃出絕命鎮》中的心理恐懼,主角一家人來到海邊度假,在海灘看見了一個怪人,回到家中又發現自家門口有四個詭異的人影。
而這四個人竟然和他們長得一模一樣,甚至思考的方式也一樣,無論一家人逃到哪裡,他們總能找到,不禁讓人懷疑那就是他們自己。
這個情節和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相似,《彗星》中的主角也遇到了另一個時空的自己,為了活下去她選擇殺了「自己」。
在《我們》中,媽媽也對孩子們說:
「他們不會罷手,除非殺了我們……或是我們殺死他們」
但與《彗星》不同的是,《彗星》中主角遇到的,是真實存在的另一個時空的自己。
在《我們》中,他們遇到的都是怪物,被稱為「附體人」,外表和思維模式都與主角同出一轍,想把原主殺掉取而代之。
因為對手是升級版的「自己」,所以無論逃到何處總能被猜到,幾乎避無可避,即使奮起反抗,也只是被吊打。
驚悚程度和恐怖氛圍與《逃出絕命鎮》相比,提高了一個檔次,單單一個預告片,就把觀眾嚇得夠嗆:
「看預告就被嚇死」
預告裡,怪物四人組姿勢和表情都呈現出非人的詭異感。
比如附體人在滿是兔子的走廊裡狂奔,雙手不自然地垂在身側
又或者是小女孩詭異的笑
以及《黑豹》女主角露皮塔·尼永奧猶如仿生人一樣僵硬的笑臉,驚悚程度與《逃出絕命鎮》中女僕含淚一笑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還有小女孩照著鏡子,突然鏡子裡的她伸出手掐住了她的脖子
加之以駭人的音效,雖然沒有一個恐怖的畫面,卻讓觀眾感受到莫名的恐懼。
皮爾這次在心理恐懼之上,又加上了實打實的怪物驚嚇,恐怖程度更上一層樓。
但在表妹看來最恐怖的,莫過於在毫無防備的時候,身邊熟悉的人已經被附體人取而代之。
不過這個猜想是表妹看《彗星》留下後遺症,本片中是否會出現此情節目前還不得而知。
或許導演會從另外的切入點來渲染附體人的恐怖感。
導演想要表達「我們是我們自己最大的敵人」這一主題,人類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自己內心的恐懼,或許這幾個附體人,代表的正是主角們內心的深層恐懼。
從反抗白人反抗歧視,到挑戰自己與自己的恐懼對決,皮爾的電影主角已經從黑人變成了所有人,主題和深度超出了「zz正確」的範疇,就像網友@囍特樂 所說的:
「黑人最大的「敵人」不是曾經壓迫他們的白人,而是自己,想要平等不是當鍵盤俠而是不斷提升 蛻變。這片子的寓意不止適用於黑人,更適用於所有人。」
但是脫離了以黑人和種族為主流價值觀的電影,還能否繼承《逃出絕命鎮》的光環呢,我們還是等它上映了再見分曉吧。
-THE END-
【開年大促】支付寶、餘額寶雙紅包來襲,最高999元!天天可領!人人可領!打開支付寶首頁搜索:9792426 即可領紅包!
歡迎關注
看電影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