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酒友
文/鄭秀英
打我記事時起,就有兩個數字很熟悉,一個是「八毛三」,另一個是「一二四」。想必喝酒的中老年人都知道,「八毛三」是散裝白酒,「一二四」就是沙城產的龍潭白酒。第一次"喝酒"是四五歲時,含過父親蘸了酒的筷子頭,辣的蹦高高,以後就基本不沾了。上大學時,去找已經上了班的一位好朋友,吃飯時,我倆一人開了一瓶啤酒,倒在大藍邊碗裡,裝豪爽,像蒙古人,仰脖子灌,下酒菜是一籠包子。酒後,她連拉帶抱地把稀泥一樣的我放在自行車後架,載著不知東南西北的我回她宿舍,那次知道什麼叫純醉,好像也聞到了一絲絲酒香。後來還有一次是真的醉了,二兩白酒下肚,大罵朋友那個對婚約和愛情都不負責任的負心漢對象!酒醉罵人就是很酣暢!當然了,酣暢也是白酣暢,無奈的負心漢無奈地選擇了無奈的婚約,辜負了愛情,真醉的這次,醉的沒用一點價值。從那次起,很長時間再不喝酒。孕育,生養,帶大孩子,因為酒在這些事裡不起任何好作用,而且本人皮膚不好、謹遵醫囑,我就成了一個不喝酒的人了。
然而,我有好多酒友,比如我孩子的乾媽,就是陪我純醉的那個人,她是個愛喝酒的傢伙,在我的印象中,酒都是跟男人有關係,女人能喝酒很驚奇,尤其是她的酒量讓我更驚奇,年輕時不緊不慢,一斤白,若干啤,啥事沒有,在我的記憶中,沒見她醉過,高中畢業後就進工廠參加工作的她是怎樣練就如此酒量的,一如我不知道她為什麼那麼會寫詩和散文一樣。很多時候,她喝酒,我吃菜,說著話,半斤六兩的,她就悄悄幹掉了,而且年輕時喝酒頻率也較高,哪個酒局她也不會是那個少喝的。如今近五十歲了,酒量略減,起碼頻率降低了,當然了如果有好心情,好場合,她還是勝酒力的,溫柔堅韌的性格使然?亦或酒能怡情和消愁?仔細想想,她與父母一起用餐時總要和父母小酌,或許天長日久,濃濃的天倫之樂已經滲透到酒裡而使酒量見長了?
第二個是我高中學姐,大家都叫她三姐,畢業後進了自家企業做了會計後來成為分廠的財務總監。三姐到底多大酒量,無人知曉,問誰,都估摸著說一斤三四兩吧,酒缸類型。但我叫她酒篩子三姐,因為我知道一件事,她去要帳,一人把做好準備灌醉她的十幾個男人灌趴下,我用我不太傻的腦子分析一下,這十幾個男人如果每人二兩酒量,好意思去作戰嗎?即使是二兩,加起來就兩斤多?一斤三四兩的傳說是不是不攻自破了?更可怕的是,三姐一看這陣勢,十幾個男人趴下了,要帳是無望了,於是在那不查酒駕的年代裡,自己深夜駕車兩百多公裡回家了。三姐矮胖的身材和憨厚的為人,或許也是勝酒力的因素?再或者,就是久(酒)經(精)沙場歷練而成酒篩子了?
第三個是我的初中同學Y,少年時就可以端起酒杯喝點,參加工作後,酒量就猛增了,後來,職位的提升,繁多的酒局,一天兩頓,每頓一斤八兩平常事,直至工作退居二線,酒也退居二線了,因為血糖已經高的難以控制了。但是有飯局例如同學聚會,好多人都勸他別喝了,可人家就要喝。我曾經勸他去住院調節血糖,不去。這麼剛強的酒戰士,有著血糖高面前的大無畏精神,放在革命年代,那肯定是英雄了,絕對當不了漢奸!不過,如果人家拿酒誘惑你,會怎樣?是不是一斤酒,你就乖乖地賣國求酒,賣身求酒,賣思想賣靈魂賣信仰賣骨頭求酒啦?擔心!
下一個就不妙了,他是暴發戶,企業年入百萬,酒喝到酣暢淋漓之時,拿出百元大鈔來每人發幾張。酒席散了,上廁所,夥伴對他說,廁所裡沒手紙了,你去找服務員要些。他說,我有錢啊,拿錢當手紙吧。如此這般,醉的真大方!最大方的一次是,本來完全沒必要在酒醉後駕車回幾十公裡外的家,但是無人能攔得住,還要親自駕駛,撞了,把命大方地醉(撞)出去了,而副駕駛坐的他的私人司機皮毛未損。他大方地把死留給自己,把生留給別人。扼腕嘆息的同時,真想了解他不醉時是怎樣聯繫酒與生命這兩個名詞的。
還有個不喝酒的「酒」友!他公司的辦公室整整一面牆的壁櫃裡,全是各種各樣的名酒。第一次看見的時候,眼花繚亂,仿佛置身於酒博物館。但是他不喝酒,多次問他不喝酒的原因,他說:「又開車又做買賣又幹活的,不帶喝它。」我問他:「那你收藏這麼多酒幹啥?」他說:「給朋友家人們喝!」他發起的酒局上,總是自己帶很多酒,別人該咋喝咋喝,他喝他的水,還頻頻舉杯邀酒,沒煞了風景也沒礙事,了解的人不追究他的不喝酒,生意場上也沒聽說他因為不喝酒而損失了多少訂單。看來不喝酒的生意人也能存在!只是記得有一次說起了上高中,他帶同學回家幫他鋤地,他說:「那時候,'八毛三'、'一二四',咋就那麼香?買一斤,總是捨不得喝完!」我終於明白了,這世上,再沒有了珍珠翡翠白玉湯,更沒有了「八毛三」、「一二四」!即使有,卻再也沒有了當初的香!
爺爺也算是我的「酒友」吧,因為我愛看他喝酒。爺爺喝酒一輩子,每天不到一兩。啥酒對於他來說都一個字~香!爺爺喝酒的宗旨是,隔壁二大爺來,我一兩;老親家來,我也是一兩;國家主席來了,我還是一兩。爺爺說,酒喝到自己肚裡了,難受時別人給你掏不出。所以酒量是由自己把握的。每次看爺爺喝酒,真是一種享受,滋遛滋遛的呷酒聲,一兩酒一頓飯的功夫,慢慢啜飲著,直到放下筷子前,爺爺把最後一點酒香香地咽下去,有時候我還被他感染,隨著他咽酒的動作咽唾沫,仿佛也把酒香香地咽下去了一樣,神仙一般的愜意!哪一天如果他老人家聽到誰誰喝醉了,總會一臉不屑地說:「哼,愣傢伙,根本不知道酒是為了喝香而不是為了喝難受和喝死的!」爺爺活到86的高壽,我估計就是那一兩香香的酒的作用吧。
酒友如此之多,每人一個境界,但願天下所有的酒都是香的,而不是辣的,更不是難受要命的。
2018 -2-25
鄭秀英往期作品回看:
家鄉粉條香
山藥情懷
我是中國人
作者簡介:
鄭秀英,女,宣化深井人,1970年生於農民家庭,張家口大學英語系畢業,92年參加工作。業餘喜歡寫些小文字,喜歡旅遊,讀書,宣化區第二實驗中學教師。
雪絨花原創文學同題詩會:
七夕 (1) (2) (3) (4)
老師,您好!(1) (2) (3) (4)
這一路…… (1) (2) (3) (4)
再唱讚歌頌英雄 (1)(2)(3)(4)(5)
祖國,我為你放歌(1) (2) (4) (4)
天涯共此時 (1) (2) (3) (4)
不能忘卻的愛 (1) (2) (3) (4)
雪絨花 (1) (2) (3) (4) (5)
人生四十歲 (1) (2) (3) (4) (5)
鄉愁(1)(2)(3)(4)(5)(6)(7)(8)
紀念余光中先生(1) (2) (3) (4)
蔚蘿川之戀第一輯 (1) (2) (3) (4)
蔚蘿川之戀第二輯(1)(2)(3)(4) (5)
蔚蘿川之戀第三輯(1)(2)(3)(4)(5)(6)
中國年(1) (2) (3)(4) (5)
世界因你而美麗(1)(2)(3)(4)
我和春天有個約定(1)(2)(3)(4)(5)(6)
雪絨花原創文學作家推薦:
祁榮|王風順|蓮蓮|趙雅芬|何鳳山|李鳳梅|劉立忠|王洪海|劉國林|任建國
雪絨花原創文學月度感言:
致作者、讀者(2016.09)
月度感言:兼致作者、讀者(2016.10)
月度感言:兼致作者、讀者(2016.11)
新年感言:寫在2016歲尾的話(2016.12)
月度感言(2017.02)
月度感言(2017.03)
月度感言(2017.04)
月度感言(2017.05)
月度感言(2017.06)
月度感言(2017.07)
月度感言(2017.08)
月度感言(2017.09)
月度感言(2017.10)
月度感言(2017.11)
新年感言:寫在2017年歲尾的話(2017.12)
月度感言(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