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的嘴到底有多厲害?

2021-03-05 番茄歷史文摘

蘇秦出訪的第一站是韓國的首都新鄭。

四年前,韓昭侯去世,其子韓康即位,也就是歷史上的韓宣王。蘇秦對韓宣王說:「韓國北有鞏和成皋這樣堅固的城池,西有宜陽和商阪這樣的要塞,東有宛、穰和洧水,南有陘山,地方九百餘裡,軍隊數十萬,天下的強弓勁弩都產自韓國。谿子、時力、距黍(均為弩名)都能射到六百步以外。韓國武士舉足踏弩,可以不停地射一百多次,能夠射穿遠處敵人的胸膛和近處敵人的心窩。韓國的冥山、棠谿、墨陽、合賻、鄧師、宛馮、龍淵、太阿出產的劍戟,鋒利無比,能夠刺透堅固的甲盾。以韓國武士的勇猛,再讓他們披著堅固的鎧甲,帶著勁弩和利劍,以一擋百不在話下。但是,以韓軍的強勁和主上的賢明,卻向秦國俯首稱臣(公元前337年韓昭侯曾經朝覲秦惠王),使國家蒙受恥辱,被天下人恥笑,真是丟人丟到家了。」

三晉之中,韓國版圖最小,國力最弱,主要依附於魏國,有時也向秦國和楚國屈服,在夾縫中求生存。馬陵之戰因魏國入侵韓國而起,但是馬陵之戰後魏惠王三次朝覲齊威王,韓昭侯都亦步亦趨,緊跟魏惠王的腳步,原因很簡單,韓國需要與魏國抱團取暖,抵禦秦國的擴張。

「您如果繼續奉行向秦國屈服的政策,秦國必定會向您索取宜陽、成皋(今河南省滎陽,即虎牢所在地)。今年給了,明年他還會再來要。韓國的土地有限,而秦國的索取無限。以有限的土地去滿足無限的索取,結果必然是買禍結怨。俗話說得好,寧為雞頭,不為牛後。您如果西面事秦,與牛後有什麼區別?以主上的賢明,挾強韓之兵,卻落個牛後的名聲,我實在是替您感到羞愧!」

韓宣王勃然變色,握緊拳頭,怒睜雙目,按住劍柄,仰天長嘯道:「寡人雖然不肖,但也決不會向秦國屈服。請您轉告趙侯,韓國願意加入合縱。」

拿下韓國後,蘇秦馬不停蹄來到大梁。他對魏惠王說:「魏國地方千裡,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國力強盛,現在卻向西侍奉秦國,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魏惠王臉色通紅,欲言又止。

「我聽說,越王勾踐以三千戰士與吳國作戰,生擒吳王夫差。周武王以三千戰士、三百戰車與商紂王的數十萬大軍戰於牧野,大獲全勝。難道是他們兵力眾多嗎?不是。是因為他們能夠振奮士氣,發揮兵威啊!現在魏國有武士二十萬,蒼頭(頭裡青巾的戰士)二十萬,奮擊(衝鋒隊)二十萬,雜役十萬,還有戰車六百輛,戰馬五千匹,遠遠超過了勾踐和周武王。想不到啊想不到,您竟然將河西之地拱手讓給秦國,還主動配合做好移交工作,我真替您感到羞愧。」

「秦國兵力強盛,以魏國之力,不足以與之抗衡,不委曲求全的話,只怕朝不保夕。」惠施在旁邊替魏惠王說了一句話。

「沒錯,秦國確實強大。」蘇秦說,「但是還沒強大到可以吞滅天下。古人有言,『綿綿不絕,蔓蔓奈何?毫氂(máo)不伐,將用斧柯。』剷除草木,要趁早動手,等到它長大,就得用斧頭了。猶豫不決,必有大患。如果您肯聽我的建議加入合縱聯盟,與諸侯同心協力,秦國就不能把魏國怎麼樣了。這也是趙侯特意派我來的目的,至於您如何決定,我洗耳恭聽。」

對於魏惠王來說,蘇秦的建議無疑是有吸引力的。這些年來,魏國處處樹敵,四面碰壁,喪師辱國,已經從一個霸主之國淪落為仰人鼻息的二流國家。如果蘇秦能夠整合山東諸國,共同對抗秦國,魏國又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在徵求過惠施的意見之後,魏惠王也答應了蘇秦,決定加入合縱聯盟。

蘇秦離開大梁,沿河而下,來到東方古城臨淄求見齊威王。

齊威王年輕的時候,重用鄒忌、孫臏等人,勵精圖治,稱霸一方。年紀大了,卻開始犯糊塗,與魏惠王徐州相王,既開了風氣之先,也犯了天下的大忌,導致楚國進犯。徐州一戰,齊國敗軍折將,威勢大損。

但是,老虎雖病,餘威猶在,蘇秦見到的齊威王,仍然不怒自威,令人不敢正視。

「齊國東有琅琊,西有清河,南有泰山,北有渤海,乃所謂的『四塞之國』。齊國的領土縱橫兩千裡,軍隊數十萬,糧食堆積如山。戰士們進如鋒矢,戰如雷霆,退如風雨。自古以來,雖然多次發生戰爭,卻從未讓敵人翻過泰山,跨過清河,渡過渤海。如果開戰的話,臨淄城內有七萬戶人家,每戶有丁壯三人,不必等待徵調遠方的軍隊,就能動員二十一萬大軍。而且臨淄城的富有,舉世皆知。街上車擠車,人擠人,大夥張開衣襟就可以圍成帷幕,舉起袖子就可以遮擋太陽,揮汗落地就如同下過大雨。以大王的賢明和齊國的強大,怎麼能夠任由秦國侵食天下呢?」

說到這裡,蘇秦故意停頓了一下,觀看齊威王的反應。齊威王斜著眼睛瞄了蘇秦一眼,示意他繼續。

蘇秦拱拱手,接著說:「韓國和魏國害怕秦國,是因為他們和秦國接壤。雙方派出軍隊,不出十天,勝負已定。即便韓、魏獲勝,他們的兵力也要折損一半,無法守住自己的邊境;如果戰事失利,則國家陷於危亡。所以他們不敢輕易與秦國開戰,只好屈從於秦國。齊國就不同了。秦國如果要進攻齊國,必須越過韓、魏的土地,經過衛國的險道,而且還要攻克亢父天險(今山東省濟寧)。就算秦國一定要冒險進攻,也有後顧之憂,怕韓、魏等國在後面打它的主意,所以秦國對齊國沒有任何威脅。

「可是,如果秦國侵吞了魏國和韓國,形勢就大不相同了。吞併魏國,則得三河之富;吞併韓國,則將周天子控制在手裡。到那時,秦軍可以順勢而下,北攻燕國,南過襄陵,從各個方向突入齊國。請問,您想坐視其大,侵害齊國嗎?」

齊威王也被蘇秦說服了。

摘自龍鎮《其實我們一直活在春秋戰國》

相關焦點

  • 蘇秦:那個靠嘴吃飯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家人的竊竊私語像一把利刃狠狠刺進了蘇秦的心窩。 全世界都拋棄了蘇秦,看著那些陪伴自己多年的書簡,蘇秦更是一時無語凝噎。 但有一部書卻讓絕望中的蘇秦眼前一亮,隨之如饑似渴。那部書的名字叫《太公陰符》(有人認為是《太公兵法》)。 蘇秦在黑暗中敏銳地發現了光明所在。
  • 張儀跟蘇秦誰更厲害?看他,瞬間就明白了!
    除了張儀之外,筆者今天要說的另外兩位相關人物——公孫衍和蘇秦也在劇中出現了,剔除影視劇賦予人物的趣味性和藝術表現形式等傳奇色彩,真實的他們又是什麼樣子呢?三個人都同樣是戰國時期翻雲覆雨的人物,同樣謀略出眾,但因為三人都是縱橫家,且所處年代相近,難免會被放在一起比較。張儀是連橫之術的典型代表人物,而作為合縱代表的公孫衍和蘇秦,誰才是那個能與之比肩的人物呢?
  • 孫悟空成佛以後,他的法力到底有多厲害?觀音不小心說漏了嘴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實力一直都是一個謎,大家都知道孫悟空的實力比較厲害,但就是不知道厲害到什麼地方,法力達到了什麼樣的地步。那麼,關於孫悟空成佛之後,他的法力有多厲害,我們更加不知道了。實際上,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觀音曾經不小心說漏了嘴。
  • 蘇秦的計謀
    為了防止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鬼谷子特意讓子術帶過話去,假如秦孝公和商君出現不測,他便會安排蘇秦下山,去輔佐太子駟。 後來,子術犧牲自己,為秦孝公多爭取出三個月的寶貴時間,使得商君和太子駟能夠從容定下剷除掉甘龍團夥的妙計。等到商君殉道以後,蘇秦如約來到鹹陽。惠文王對蘇秦早就翹首以盼,把他請入秦宮,曲席而坐,傳器而食。
  • 「嘴」厲害——史上最牛公關,不服來辯
    有些歷史常識的朋友都會知道,春秋戰國時期,有一群「猴賽雷」的無業游民,他們「不行不上,只懂bb」,憑几張「三寸不爛之舌」,就讓天下大勢風起雲湧,變幻無常。他們中間隨便拉出一位,放到現在,都是一等一的公關精英。他們就是縱橫家!而我們要介紹的這位,更是縱橫家中的翹楚——以一「嘴」之力「約」六國BOSS的蘇秦!
  • 蘇氏歷史名人| 亂世宏圖 蘇秦刺股
    〖人物背景〗蘇秦,名秦,字季子,雒陽(今河南洛陽市)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著作有《蘇子》31篇,收於《漢書·藝文志》。蘇秦是戰國時期東周洛陽人士。他年輕的時候,懷有雄心壯志。他曾經到東方的齊國求學,在求學一段時間之後。
  • 蘇秦為何能說動六國抗秦?
    蘇秦主張六國合縱,以對抗日益強大的秦國。而張儀則為秦國遊說,拆掉六國合縱,以便秦國各個擊破。蘇秦天生就是靠嘴吃飯的,但這位鬼谷子的高徒,早期出師不利。在諸國轉了一圈,在秦國碰了一鼻子灰,灰頭土臉回家。看到蘇秦空手而回,父親、妻子、嫂子對蘇秦輪番嘲笑羞辱。蘇秦「頭懸梁、錐刺骨」,發憤讀書,再次向諸國兜售他的合縱論。蘇秦的第一站是燕國,時間是公元前334年。
  • 戰國時期的真小人——蘇秦,致使齊滅國,淺談蘇秦的復仇史
    本身就對齊國產生了怨恨,再加上趙王的責罵,致使蘇秦對齊國的怨恨加深,認為是齊國毀了他,所以他也要毀了齊國。 蘇秦報復齊國的準備工作 既然要報復齊國,那肯定就要有計劃、有謀略,因此蘇秦就向趙王說了下面這番話: 「趙肅侯讓蘇秦,蘇秦恐,請使燕,必報齊。」
  • 《史記》人物巧讀19蘇秦張儀:顛覆天下的縱橫家
    但是蘇秦回到家裡,兜裡一分錢都沒有,還平白無故給家裡添了一張吃飯的嘴,他的嫂子弟妹們都嘲笑他:讀書有什麼用?還不如好好學學做生意,給家裡賺點錢。讀書沒有出路,這叫活該!家裡人的白眼真是給了蘇秦一萬點暴擊。    但越是遭受白眼,蘇秦越是發奮圖強,把追求富貴揚眉吐氣當成了人生目標。我想你可能聽說過「頭懸梁錐刺股」的典故,這都是形容人刻苦讀書的。
  • 蘇秦張儀:史上最牛的中國「合伙人」
    羋月傳最近火的一踏糊塗,有讓人們最疼愛的可愛活波的小月兒,更有讓人們敬佩的智慧男神-張儀。
  • 戰國燕國風雲人物——蘇秦
    士人蘇秦有大志,但四處碰壁,遭家人嫌棄,於是來到燕國尋求機會。 蘇秦刺骨 蘇秦是東周洛陽人,年輕時曾師從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 蘇秦一生主要事跡作為燕昭王的親信出使齊國,執行「以弱燕並強齊」的特殊使命。他積極奔走於齊、趙、韓、魏、秦諸國之間,「惡齊,趙之交」,合縱五國攻秦,以實現振興燕國。 公元前300年,蘇秦第一次出使齊國。燕昭王派他的弟弟襄安君作為人質來到齊國,蘇秦也跟隨。
  • 蘇秦被張鳳五花大綁,被人像牽牛一樣,牽去了傻子家.
    但現在張鳳送來的這個女孩,便宜,她覺得可行,就從張鳳手上把蘇秦買了過來。  蘇秦被關在房間裡,餓得體力不支。  到晚上,有人推門進來,拉開了燈。  傻子端著一碗開水,站在門口,抿著嘴唇打量她。  傻子才十五歲,已經有一米七八,他身上穿著洗得發白的紅T恤,寬鬆短褲。
  • 蘇秦在門外愣了一會, 又問:「那您是他們的什麼人?」
    無論衣服上身多顯胖,蘇秦總能給人跨出一朵花。  「姐姐,您穿衣服準沒錯,真心顯氣質,顯瘦。您看,這個燈籠袖,剛好遮了手臂,喇叭牛仔褲略寬鬆,加上白色漂染,給您的腿呈現出一種高光陰影的效果,往遠處一站,哇,您的腿比平時細了一倍不止啊。不信您往後站,再看鏡子。」
  • 蘇秦在《崛起》中究竟幹了什麼?
    蘇秦在《大秦帝國之崛起》中絕對是一個攪動風雲的人物,身為間者,在各國君臣面前演戲,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實力演技定能捧得戰國奧斯卡大獎。            要想人前顯貴,就得人後遭罪,蘇秦印證了這句話。            成語故事中「懸梁刺股」的刺股就講的是他,刻苦異乎常人,蘇秦對自己也太狠了點,想想都疼,這個故事也就成了被後世千千萬萬家長老師援引的勵志典範。
  • 黃家駒的唱功到底有多厲害
    家駒的唱功其實一直很少有人真正明白家駒唱歌到底厲害在哪兒,我也一直在想, 我就拋開家駒創作的水準有多大師了,因為這些我只懂簡單的皮毛,不好做評論,但是他寫得比別人好那是擺死在那裡的事實。狡辯也沒用,所有有百度吧裡的人我還沒見過說黃家駒寫的音樂不好的。
  • 【讀通鑑】在國君們的汪洋大海中暢遊——橫縱蘇秦(下)
    這樣的弩,其精確性一定不如弓,但是如果對面是海洋一般的敵軍,往哪裡射都能射死人,則不需精準,只需對著人群發射即可,一張弩能夠連續百發以上,這在當時應該是了不起的超級武器,韓國兵器之厲害,也可見一斑(原文:韓卒超足而射,百發不暇止)。
  • 羋月傳:蘇秦這麼有才,為啥秦王沒重用他?你看看他有啥缺點
    你看看他有啥缺點要說羋月傳裡最聰明,最有見地的人,那當屬張儀,搖唇鼓舌就能輕鬆取得他國的城池,破壞六國的合縱,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得到秦王的重用,張儀的光芒讓人下意識的會忽略,其實劇中還有另一個人,無論是文韜武略還是智謀才幹,都完全不輸給張子,他就是蘇秦,要說蘇秦也是個有才華的人,為什麼秦王沒有重用他呢?
  • 蘇秦與張儀這對CP,才是相愛相殺
    蘇秦用來混飯吃的品牌是「合縱」,即六國諸侯實行縱向聯合,一起對抗秦國,秦在西方,六國土地南北相連,故稱合縱。而張儀用來混飯吃的品牌是「連橫」,侍奉一個強國(即秦國)以為靠山,從而進攻另外一些弱國,以達到兼併和擴張土地的目的。秦在西方,六國在東方,東西相連,故稱連橫。
  • 佛教: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到底有多厲害?
    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很多,常隨弟子就有兩千五百餘人,其中最著名的的有十大弟子,論神通,大目犍連是第一。神通是什麼意思?神是神奇莫測;通是通達無礙,換句話說,不是我們普通常識所能達到的。那大目犍連的神通,到底有多厲害呢?
  • 戰國時期,蘇秦被人刺殺,臨死前他為什麼讓齊王把自己車裂?
    由於東周就像一頭沒牙齒的老虎,沒有能力統治全國,一些有實力的諸侯國紛紛自立,於是出現了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個大的國家,史稱戰國七雄。本文的主人公蘇秦就生活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少年時的蘇秦,師從鬼谷子學習兵書戰策和攻城略地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