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跟我來,從草書書法品味古典詩詞之美(宋詞第三集)

2021-01-18 永書書法創作

宋詞,是我國宋代最為盛行的代表性文學體裁,因其有詞牌之別,可長可短,便於吟唱,因此宋詞與音樂有著密不可分的紐帶關係。宋詞形成於唐代,而在宋代達到藝術巔峰,因此宋詞應該是一個大概念,並不只局限於宋代。宋詞與唐詩是我國古典文學最重要的代表形式,並稱為「雙絕」,是我國古典文學史上兩顆光彩照人的璀璨明珠。

今天,我按照計劃再送上三幅以宋詞為創作內容的草書書法作品,請大家斧正,歡迎大家交流任何文學及書法問題。順便說一句,詞作字數通常較多,需要大尺寸製作,書法創作過程很不容易,希望大家理解。

1、蘇軾《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溼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這首詞又名《快哉亭作》,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全詞通過描繪快哉亭周圍壯闊的山光水色,抒發了作者曠達豪邁的處世精神。在藝術構思和結構上,這首詞波瀾起伏、跌宕多姿、大開大合、大起大落;詞作下闕的描寫和議論,豪縱酣暢,氣勢磅礴,其中「出沒風濤的白頭翁形象」猶如百川匯海,含蓄地點明全篇主旨,有強烈的震撼力。全詞熔寫景、抒情、議論於一爐,既描寫了浩闊雄壯、水天一色的自然風光,又灌注了一種坦蕩曠達的浩然之氣,展現出詞人身處逆境卻泰然處之、大氣凜然的精神風貌,充分體現了蘇詞雄奇奔放的特色。

這首詞的結句「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是千古傳頌的佳句,這一豪氣幹雲的驚世駭俗之語昭告世人:一個人只要具備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超凡脫俗,剛直不阿,坦然自適,在任何境遇中,都能處之泰然,享受無窮快意的千裡雄風。蘇軾這種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氣的坦蕩的人生態度,顯然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我根據自己的理解,親自翻譯(意譯)如下,請大家斧正,也請大家觀賞我以此詞為內容創作的草書書法作品:

落日中我捲起繡簾眺望,看見亭下的江水在遠處與碧空相接。我知道這是你為我新造的亭子,窗戶的青紅色油漆還沒是溼的。這讓我想起當年在平山堂的時候,我們靠著枕席,欣賞江南的煙雨,遙望遠方天際上飄過的孤鴻。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才懂得了歐陽醉翁詞句中「山色若隱若現」的景致。

廣闊的水面十分明淨,山峰翠綠的影子倒映其中。忽然江面波濤洶湧,一個漁翁駕著小舟在風浪中起伏。我不由得想起了宋玉的《風賦》,像宋玉這樣可笑的人,他不可能理解莊子的天籟之風,硬說什麼風有雄雌之分。一個人只要具備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處之泰然,享受到無窮快意的千裡雄風。

蘇軾《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1

相關焦點

  • 欣賞永書草書書法,品味古典詩詞之美(宋詞2)
    宋詞,是我國宋代最為盛行的代表性文學體裁,因其有詞牌之別,可長可短,便於吟唱,因此宋詞與音樂有著密不可分的紐帶關係。宋詞形成於唐代,而在宋代達到藝術巔峰,因此宋詞應該是一個大概念,並不只局限於宋代。宋詞與唐詩是我國古典文學最重要的代表形式,並稱為「雙絕」,是我國古典文學史上兩顆光彩照人的璀璨明珠。話不多說,這一期專欄,我按照計劃再送上三幅以宋詞為創作內容的草書書法作品,請大家斧正,歡迎大家交流任何文學及書法問題。順便說一句,詞作字數通常較多,需要大尺寸製作,書法創作不易。
  • 絕美插畫版《宋詞三百首》爆火!帶你品味宋詞之美
    宋詞不單單是文字,更是人心,不單單是感慨,更是力量,不單單是描述,更是萬裡河山,千秋萬代,日月長存痕跡……  宋詞薰染的不僅是氣質,更是心,萬法隨心,心美了,一切都美了。還怕遇不到內心嚮往的生活嗎?
  • 書法藝術|古典主義草書最後一曲絕唱——順著《摸魚兒》立軸尋找...
    然而,他醜的外表下,卻有一個美的靈魂。他是明代著名書法家、明代「江南四才子」之一、他的書法被人稱為:「枝山草書天下無」」國朝第一「「天下書法歸吾吳,祝京兆允明為最」。他叫祝允明,號枝山,因做過應天(今南京)府通判,人稱祝京兆。
  • 書法欣賞:陳文巖草書詩卷
    香港大學畢業,成績全班之冠。後往英國專攻腎科,回港在香港大學任內科教授。歷任香港腎科學會主席及亞洲器官移植學會創會會秘書長。並獲國內多所大學聘為客座教授。陳氏自幼好詩詞,用語淺白,去陳腔,寫時事,題材廣泛有時代脈搏,甚受行家好評,已出版六冊個人詩詞集。現為香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
  • 我與古典詩詞的結緣
    我出生於1967年,那個全國山河一片紅的年代。小時候,並沒有唐詩宋詞的薰陶,背誦的,是毛主席詩詞37首,算是我古典詩詞的啟蒙。上初中時,語文課本上,才有了些許唐詩宋詞。從此,便喜歡上了唐詩宋詞。上大學時,更是買了《唐詩鑑賞辭典》和《宋詞鑑賞辭典》細細品讀,那感覺,一如林妹妹讀《會真記》時的回味無窮。工作後,一直從事電力系統自動化和技術管理。仍是喜歡唐詩宋詞,對於其中的許多名篇,均能倒背如流。直到2007年,擔任廣州供電局培訓中心主任時,接觸到許多大中專院校的老師。竟然發現,他們之中許多人平時都在寫詩詞。
  • 沈鵬1件草書作品,估價10到20萬,可以從4個方面體驗藝術品味
    沈鵬1件草書作品,估價10到20萬,可以從4個方面體驗藝術品味。沈鵬老先生的草書作品一直是書法界爭論的一個焦點。喜歡沈鵬草書的朋友們,會覺得他的草書上傳古法,又有自立,是一個借古開今的大手筆。不喜歡沈鵬先生這種草書形態的書法愛好者,可能對沈鵬的草書就有一種死蛇掛樹的批評。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草書篇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草書篇特別是狂草,幾乎是一筆到底(又稱「一筆書」、「連綿草」),其體勢連綿,「如流水速、拔毛連茹、上下牽連」;常「借上字之末為下字之始」,使上下字相連但要注意牽絲、縈帶的使用必須恰到好處,出之自然,不可刻意追求、狂怪繚繞,造成點畫不明、字跡不清,虛張聲勢。連綿要以輕細為宜,方可自然生動,如「精、乃、獻、致」。第三是節奏強烈。
  • 登鸛雀樓書法欣賞 被贊為千古絕唱的經典詩詞
    書法與詩詞從來就是一對無法分割的雙生花。漢字表意,有一種外形的自然之美,具有獨特的方塊性,便於毛筆書寫。唐詩宋詞養身,詩書畫印合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書畫詩歌吟天地之美,而言不盡矣,詩詞可以激發書法的創作靈感,反之書法也是造就詩詞的意境升華。
  • 中國的漢字之美:書法,美在形也美在意
    說起來書法你會想起誰?王羲之?歐陽修?還是誰?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書法的發展。其實書法並不僅僅只有漢字書法,還有阿拉伯書法,英文書法等。雖然書法並不是僅僅只有漢字書法,但是「中國書法」是我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的藝術。
  • 《中國詩詞大會》:以古典詩詞滋養詩意人生
    看到節目中,那些出口成詩的選手,總能感受到,知識改變命運,詩詞改變人生。《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我最喜歡的選手,其實是這一屆的第三名,15歲的鄭坤健。這位正上初二的帥氣男孩,擁有陽光的笑容。不過最帥的,還是鄭坤健讀起詩的時候。節目中他風度翩翩,對起詩來從容自信,獲得了許多人的喜歡,連大魔王彭敏都形容他「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 翩若驚鴻 ||徐燕2019書法精選
    書法作品獲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獎」,全國第三屆正書展「最高獎」等。作品入展全國第八、第九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三、第四、第五屆婦女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二、第四屆正書大展;全國第二屆行草展;全國第三屆「林散之獎」書法雙年展;全國首屆書法小品展等。
  • 北京的一位草書大師,曾閉門練字20年,800年來罕逢敵手!
    元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在杭州西湖有一群人時常舉辦的雅集,匯集了當時的各界名流,一起談論詩詞書畫,怡然自得,而鮮于樞便是其中的核心人物,趙子昂也位列其座!意思是此人博學多聞,有豪俠之氣,他的行草極具骨力,這也是趙子昂所不能及的!關於鮮于樞的書法成就,趙子昂曾經給出過這樣的評價:「餘與伯機同學草書,伯機過餘遠甚,極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機已矣,世乃稱僕能書,所謂無佛出稱尊爾。
  • 草書:精神的逍遙遊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作品曾參加全國第三屆、四屆、五屆、六屆、七屆書法篆刻展覽及中青年第三屆、四屆、五屆、六屆、七屆、八屆書法篆刻展覽,獲第三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優秀獎,中國書協德藝雙馨會員。2016年入選中國書法報遴選中國當代十大女性書法家,其著作《聽花堂詩語》獲河南省優秀圖書二等獎。曾在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及中國長沙、鄭州、鎮江、開封舉辦個人書法展覽。
  • 引導孩子見識詩詞的美,給孩子種下一個詩詞夢!
    那麼在中華古典詩詞備受重視的今天,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學習古詩詞呢?一、吟誦開啟詩詞韻律之美中華古典詩詞的特點是具有韻律感,唐詩的前後句對仗工整;宋詞的上下闋往往也是相互對仗的。我們在引導孩子學習詩詞時,切忌急於背誦,要先學會細細品讀,這樣,孩子才會讀出詩詞的韻律感,初步感受到詩詞的語言美﹑音樂美和韻律美。
  • 陳凱談創作:書法講節奏,如詩詞講...
    黃賓虹曾總結用墨七法:幹、溼、濃、淡、焦、破、宿。在陳凱看來,對這些墨法的運用,可以增強作品的節奏韻律,此外,他還不時施以宿墨以求漲墨之效(即墨入紙後,很快沿筆、紙的接觸點向外漲暈,使墨跡膨脹擴大)「書法也講求點、線、面的結合,講求節奏、輕重緩急,潤枯乾溼濃淡,如同詩詞中『平仄』交替變化一樣。」
  • 書法字帖 @ 宋孝宗趙昚《草書後赤壁賦卷》
    具體詳見《關於宋孝宗趙昚<後赤壁賦>的幾點考察》,載《楊仁愷書畫鑑定集》)趙昚學趙構書法很像,幾可亂真。從書寫上分析,趙昚作字較之趙構,往往落筆凝重不夠,結字略顯鬆懈。檢視此卷,正有這樣的欠缺。再則,趙昚更喜愛蘇軾詩文,因此這件草書《後赤壁賦》卷當出自趙昚之手。書法是歷代帝王在登基之前的必修課,它關乎一國之君的臉面和尊嚴。
  • 書法史最勤奮的人,每天能寫3萬字,草書曾經獨步天下!
    而其中康裡巎巎尤其以草書最為精善,其書法以晉人為宗,對於鍾繇、王羲之、王獻之,有著極為精到的理解,同事因為家境豪富,又能見到許多前人墨跡,這也是同時代的許多名家所不能及的地方。在楷書上,康裡巎巎學習虞世南,得其中和之美,在《元史·本傳》中對康裡巎巎有這樣的評價:
  • 坐看雲起與大江東去——從品味唐詩到感覺宋詞
    這兩冊書,是近三十年前讀書會的錄音,講我自己很個人的詩詞閱讀樂趣。錄音流出,也有人整理成文字,很多未經校訂,舛誤雜亂,我讀起來也覺得陌生,好像不是自己說的。    悔之多年前成立有鹿文化,他一直希望重新整理出版我說「文學之美」的錄音,我拖延了好幾年,一方面還是不習慣語言變成文字,另一方面也覺得這些錄音太個人,讀書會談談可以,變成文字,還是有點覺得會有疏漏。    悔之一再敦促,也特別再度整理,請青年作家凌性傑、黃庭鈺兩位校正,兩位都在中學國文教學上有所關心,他們的意見是我重視的。
  • 這幅草書內容精湛,書法質樸妍美,學好它是每一位書法人的必修課
    在中國書法史中,無論是說到草書作品,還是書法論著,孫過庭的《書譜》都可謂是絕唱。宋代以來,無論是學習書法還是研究書法史論,孫過庭和《書譜》都是一個繞不開的重要人物和書學論著。這不僅僅是因為《書譜》的學術理論價值,就單是從書法創作的角度來審視,《書譜》也是每一個書法學習者的必修課。
  • 從小就被唐詩宋詞養大的人,氣質有什麼不同?
    擁有了這套「詩詞套裝」,就相當於擁有了這是一座豐盛經典、古風古韻的唐詩宋詞寶庫,也是一個古典絕美稀世名畫博物館更是一場深刻、有內涵,啟迪心靈的詩詞品讀之旅。曾有學生問95歲的文學大家葉嘉瑩,「詩詞很美,可是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幫助呢?」葉嘉瑩說:「古典詩詞中積蓄了古代偉大之詩人的所有心靈、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誦讀古典詩詞,可以讓你的心靈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