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草書內容精湛,書法質樸妍美,學好它是每一位書法人的必修課

2020-12-28 曾祥耙

在中國書法史中,無論是說到草書作品,還是書法論著,孫過庭的《書譜》都可謂是絕唱。宋代以來,無論是學習書法還是研究書法史論,孫過庭和《書譜》都是一個繞不開的重要人物和書學論著。這不僅僅是因為《書譜》的學術理論價值,就單是從書法創作的角度來審視,《書譜》也是每一個書法學習者的必修課。

孫過庭(約645-703),字虔禮,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唐朝書法家,書學理論家。他博雅能文章,真行草書尤工。草書師法二王,旁採章草,筆法精熟,融二者為一體,並出之己意,筆筆規範,極具法度,有魏晉遺風,其代表作《書譜》在書法史上獨佔一席。

唐孫過庭《書譜》,草書,紙本,縱26.5 公分,橫900.8 公分,共351行,凡3500餘字。卷首題曰:「書譜卷上。吳郡孫過庭撰」,卷尾題曰:「垂拱三年寫記」。一般認為上卷為「序」,宋元明時「序」分為兩卷,入嚴嵩之手時,裝為一卷。下卷為「譜」,作者生前未能完成。現傳世只有上卷。真跡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宋拓《書譜》是上卷殘本。內容主要為書學體驗、書譜撰寫要旨及學習書法的一些基本原則,可以說是書文並茂的典範。

《書譜》書法質樸妍美,運筆中鋒側鋒並用,筆鋒或藏或露,忽起忽倒,隨時都在變化,令人目不暇給。筆勢縱橫灑脫,達到心手相忘之境。

在歷代經典的草書刻帖中,字數只有短短幾十字,多則也不過數百餘字,而《書譜》凡3500餘字,它為初學草書者提供了難得的習字範本。

結字與筆法的古樸簡約是《書譜》的突出風格。帖中的字,個個珠圓玉潤,天真燦漫,充滿著無限的生命活力。細觀其用筆,起、行、使轉、提按、收筆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一絲不苟。在用筆上,化繁為簡,在結體上,崇尚古樸,所以,字就顯得簡約疏朗。

《書譜》不僅是一幅優秀的草書作品,也是中國書學史上一篇劃時代的書法論著。

《書譜》提出了著名的書法觀:「古不乖時,今不同弊」,為書法美學理論奠定了基礎。

孫氏認為書法審美觀念要「趨變適時」,所謂「質文三變,馳騖沿革,物理常然」。

《書譜》一書還概括了篆、隸、今草、章草等多種書體的基本特點,及其具體要求:「尚婉而通,欲精而密,貴流而暢,務檢而便」,並揭示了各體之間的相互聯繫:「草不兼真,殆於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

其次,《書譜》以「執、使、轉、用」四字概述了書法技巧原理上的核心問題:「今撰執、使、轉、用之由,以祛未悟。執,謂深淺長短之類是也;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轉,謂鉤環盤紆之類是也;用,謂點畫向背之類是也」。

所謂執,即執筆,有執得深、淺、長短之分;所謂使,即運筆,有左、右、提、按之類。所謂轉,即運筆中的縈紆迴繞,曲折呼應;所謂用,即用點畫來結字,有向背相讓等,揭示了書法入門的要領。

再者,《書譜》分析了「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等和諧與變化、守法與創新的關係,又提出了「之以風神,之以妍潤,之以枯勁,之以閒雅」。「凜」與「溫」相濟,「鼓」與「和」互補,以取得剛柔結合,枯潤並舉的藝術效果。《書譜》還提出:「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凡此種種,都充滿了藝術辯證法。,

孫氏學書的過程,是人書俱老的過程,道出了學習書法「由平至險,再由險至平」應經歷的幾個階段。

【後人評價】:

宋高宗評述:「《書譜》匪特文詞華美,且草法兼備」。

宋米芾評曰:「過庭草書《書譜》,甚有右軍法。作字落腳差近前而直,此乃過庭法。凡世稱右軍書有此等字,皆孫筆也。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

清朱履貞評曰:「惟孫虔禮草書《書譜》,全法右軍,而三千七百餘言,一氣貫注,筆致具存,實為草書至寶」。

王世貞云:「《書譜》濃潤圓熟,幾在山陰堂室。後復縱放,有渴猊遊龍之勢」。

孫過庭認識到:漢唐以來論書者「多涉浮華,莫不外狀其形,內迷其理」,故撰《書譜》「窺其根源,析其枝派」。於運筆之道詳加闡述,因此,後人亦有稱之為「運筆論」的。遺憾的是現存《書譜》只有「序」而無「文」,作者未完成其文而仙逝。

孫過庭生前好友陳子昂在《孫君墓志銘》中說:「將期老而有述,死且不朽,寵榮之事,於我何有哉!志竟不遂,遇暴疾,卒於洛陽植業裡之客舍」。所謂「志竟不遂」大概是指論稿未完成。後宋徽宗趙佶用瘦金體在其墨跡的前面寫上「唐孫過庭書譜序」的題籤,標明此上卷為「序」。

雖然我們現在看不到《書譜》「文」而遺憾,但遺憾也是一種美。

相關焦點

  • 想要學好草書,這幾個路子不得不走
    曾經看到過個段子:當代草書欣賞,每一筆都被看成是胡鬧。看不懂草書的人有很多,而且在大家的眼裡,能寫出一手好草書的人很少。放眼當代的書法藝術大師之中,能寫草書的人很多,同時也受到了大家的質疑。一些人貶低入展的作品,稱為:丟失書法自然本真,需要文化反思!
  • 王羲之留給後人的1000個字,專家:學好這些,你能超越9成書法家
    王羲之的書法是不是從魏晉時期便一直受到世人的推崇?其實不然,從魏晉時期到梁代,以王獻之為代表的「妍美」一路書風備受世人推崇,一直到了梁武帝時期,這種風氣才有所改變。這件作品就是千古奇文《千字文》。這《千字文》乃是四字一句,對仗工整的文章,朗朗上口,一氣呵成,此篇文章對於書法的意義乃是1000個不同的常用漢字,有專家說:當你將這1000字學好之後,你就超越了9成的書法家。還有人說,學好的這1000個字,你的未來將前途無量!
  • 王羲之這50餘字,被宋徽宗畢生珍藏,乃是書法界的「至寶」!
    這是因為書法的審美技巧不是人天生的,而是經過一定階段的培養所獲得的,對於書法而言,在印刷體課本教學時代品培養出來的人,往往只能看懂近似於「印刷體」的書法。而對於草書,很多人則嗤之以鼻。但是對於書法家來講,精擅五體是其基本功,草書自然也是必修課之一。在書法界流傳著這樣的一件法帖,通篇僅有50餘字,此作曾經被宋徽宗畢生珍藏,也被金朝的皇帝所收藏過,到了宋、元、明、清,同樣被歷代名家珍藏,如今此作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為其鎮館之寶。
  • 書法字帖 @ 宋孝宗趙昚《草書後赤壁賦卷》
    具體詳見《關於宋孝宗趙昚<後赤壁賦>的幾點考察》,載《楊仁愷書畫鑑定集》)趙昚學趙構書法很像,幾可亂真。從書寫上分析,趙昚作字較之趙構,往往落筆凝重不夠,結字略顯鬆懈。檢視此卷,正有這樣的欠缺。再則,趙昚更喜愛蘇軾詩文,因此這件草書《後赤壁賦》卷當出自趙昚之手。書法是歷代帝王在登基之前的必修課,它關乎一國之君的臉面和尊嚴。
  • 不可遺忘的50幅傳世書法
    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這些個性鮮明的書法名帖,記錄和書寫著中國中國書法的心路歷程。中國傳世書法名帖,千百年來幾經滄桑流轉有序,是人類的文化財富,是每一個書法人不可遺忘的。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草書篇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草書篇草書二、草書的結構。草書的結體是開放式的,它的結體美常常在作品整體結構中體現,在與鄰近字的組合關係中顯現。所以,它重在體現運動之美、變化之美。可以說,草書是各種書體中最富變化也最難琢磨的一種,故前人有「草無定體」之說。當然草書也有規律,也講重心平穩,只不過它更注重整體的平衡。由於草書書寫速度加快,節奏變化大,簡化現象多,用筆、結體的難度也加大。所以,要寫好草書,就要認真研究和把握以下的草書結體規律。一是化繁為簡、一符多用。
  • 【觀點】——書法審「醜」可以休矣\草書的疾徐與虛實(2018年第34期)
    中國書法最早的書論——趙壹的《非草書》倒是論及「醜書」。其稱「領袖如皂,唇齒長黑」、胸無點墨的書法表面形式模仿者為「如效顰者之增醜」,這顯然是在將「醜」作為非藝術的反目標進行批判否定。崔瑗、蔡邕對書法審美藝術的覺悟統一表現為對筆墨線條生命意味的「勢」和「佳」「善」之評判。
  • 這幅草書一字一字看,爽!
    他是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 《聖母帖》是唐代狂草僧人懷素為東陵聖母所寫,內容記述的是晉代杜、康二仙女躡靈升天、福佑江淮百姓的故事;既吸收了王獻之的神採、張旭的肥筆,又兼容了漢代草隸之筆於一爐,是懷素的裡程碑之作。
  • 于右任1944年出版的字帖,《標準草書》節選鑑賞,草書書法的精髓
    于右任于右任的書法奧秘在於以意御筆,神遊太虛。用筆唯簡,筆隨意書。于右任的書法也貴在用線,用線十分有力,雄渾灑脫,開一代書風。從書法發展史來看就可以體會到于右任書法的美感了。明清以降,書法更講究文人的個人意趣,樸拙澀開始佔主流。但現在卻矯枉過正一條道走到黑,出現了為藝術而藝術的醜書,這就背離了書法的本質。他的字易識、易寫、準確、美麗,道盡書法真諦。可惜今人多不識大道至簡的道理,把一些畫蛇添足、不守規矩的怪書、醜書當成最高境界,可笑至極矣!
  • 這幅對聯八個字,送給每一位書法人!
    但是吧,做了六七年的書法公眾號,真心覺得現在真正能靜心讀書的已經不多了。稍微深一點、長一點的文章就沒幾個人願意閱讀下去,稍微帶有研討性質的文章就更少人讀,很多人就一句話:別說那麼多道理,你就告訴我怎麼寫!不讀書、不思考,就不會有所心得。心裡沒思考明白,機械式的寫,寫得再多也無用,也不可能成功。
  • 北京故宮收藏的宋代小楷,這是我見過最美的書法,太令人心醉了!
    姜夔《王大令楷書保母磚題跋卷》所以對於古代的讀書人而言,小楷是一門必修課。在傳世的小楷作品當中,有一件明代萬曆年間的狀元詩卷,作者是趙秉忠,此作乃是目前現存唯一一件明代的狀元詩卷,字字精雅,秀美絕倫。但這件作品比我們今天要談的這件小楷比起來,格調則不能同日而語。在今天的北京故宮博物院當中,有一件宋朝的極品小楷,這件作品是我見過最美的書法家,看完令人心醉,這麼美的小楷,在整個書法史上也極為罕見!
  • 魏碑書法特等獎引發爭議,大家紛紛表示不懂,書法之美在哪裡?
    ,一幅特等獎書法在網上傳開了,這幅書法獲得中國書法家協會雲岡杯魏碑特等獎。  我們知道,只有中國漢字寫出來可以成藝術品,我們稱之為書法,人們可以在觀賞作品中從中獲得美感。    小篆的剛柔相濟、方圓兼備,隸書的蠶頭燕尾、方勁古拙,魏碑的筆力雄強、樸拙、自然天成,楷書的端莊方正,行書的飄逸流動,草書的行雲流水、筆走龍蛇,這些藝術之美永遠欣賞不盡。
  • 李世玉書法 遒勁飄逸 質樸秀雅
    【廣州工商學院美術設計系主任陳岫嵐教授為廣東省傳統文化促進會會長李世玉頒發客座教授聘書】李世玉書法具鍾、張之質樸,取二王之妍美,形成了「文質彬彬,追求秀雅」的「新行草」書風。李世玉的作品先後多次被《書畫家報》《 書法報》《 美術報》《 廣州日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珠江商報》《香港成報》《中國社會組織》等多家報刊和雜誌報導。
  • 中國書法史上之最!漲知識了!
    其書法字體多取長方形,體勢整肅,端莊凝重,筆力穩健,石與形,詩與字渾然一體,充滿古樸雄渾之美。李斯最早的大書法家《初月帖》《千字文》歷代書法創作頻度最高的內容隋 智永《真草千字文》南朝時期,梁武帝肖衍為了教諸王書法,讓殷鐵石從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個不同的字,每個字一張紙,然後把這些無次序的拓片交給周興嗣,周將其編成了有內容的韻文,這就是流傳至今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
  • 什麼樣的人算是「書法外行」呢?他們一般會有這三個特點!
    其實在沒有美學基礎的民眾眼中,是不太能分得清楚什麼是真正的「美」的,很多人認為「田楷」很美,但是為什麼專業的書法家從來不學他,為啥著名的美院從不教學生寫「田楷」?沒有進行書法訓練的人一般會認為《祭侄文稿》很醜,《寒食帖》也不漂亮,《古詩四帖》更是鬼畫符,什麼傅山、王鐸、徐文長等人的字更是「鬼畫符」,其實這裡面的美,你不學習書法理論,不去深入臨摹,憑藉一己之喜好去斷定優劣,從而失之於虛妄。
  • 北京故宮珍藏的宋朝小楷,美得驚豔動人,書法史上不知有誰能及?
    小楷是每一個書法人所繞不過去的一種書體,反觀歷代的書法名家,也沒有哪一個人不擅長寫一筆小楷的。姜夔《王大令楷書保母磚題跋卷》在小楷領域,從美學的表達上來看,基本可以分為「樸拙」一類風格和「妍美」一類風格,這兩種風格基本可以涵蓋了整個書法史上的小楷流變了。
  • 醫道書法是相通的,看醫學博士的草書行書什麼水準
    賴坤人修書法,謹依古法,堅習碑帖,行書草書皆取二王自由飄逸為尚的書功精髓。加上他對生命系統的獨特認知,所以書法能造生命質地,生態自然,和諧翩翩。比如行草《聞雞起舞》這幅作品,用筆直曲呼應,粗細相間,恰如人體,有軀有體,儘是生機。施墨凝厚對淡逸,深厚對輕快,恰如人思,思緒起伏,直達深刻。
  • 四川大學女學霸白潔,7幅書法作品欣賞,網友:字美人美書法更美
    白潔白潔的書法字體清勁峻利,筆法自然疏朗,筆意相互生發,書風端整秀麗,很有歐楷的味道。白潔的楷書很大氣,草書在運筆上不夠暢快。但也寫出了草書的靈動圓滑。又讓有說白潔美女的字很美,漢字之根、莖、枝丶葉具美,比濫竽書協裡醜筆要美得多。是女性才筆未來又一獨秀。特點讚勉之。也有專家點評說:「白潔的字體橫堅撇捺點鉤一個樣,章法布白單一,缺少變化,也就缺少靈動感!說白了只要掌握以上基本筆畫與這種拘謹的章法,寫出來東西基本很容易的。字不錯,但絕對不是書法。」對此小編認為,現在所謂的專家要求太高了,在它們給書法家的定義是:寫出自己的風格特點。
  • 沈鵬1件草書作品,估價10到20萬,可以從4個方面體驗藝術品味
    就是古代人寫書法是非常草書的用筆,得筆法者得草書要妙,沈鵬先生這幅草書作品,我們從筆法這一個方向去看,就是得筆法精妙的使轉自如,非常流暢,對於用筆的速度和力度都把握得非常精湛。這是我們從筆法這個方向,就可以認證沈鵬的草書非常有藝術價值。第二個方面,用墨。我們可以從這幅作品的用墨上去體驗沈鵬這幅草書作品的藝術品味。
  • 當代草書大家高進,自作詩《沁園春》欣賞,網友:可做字帖的書法
    高進先生的草書氣勢磅礴,循規蹈矩,嚴謹高雅,瀟灑自然。高進的字看上去寬舒柔潤,肥瘦兼容。架構平穩靈動,奇正制衡。字形柔和潤怡,含盛世之風。粗筆肥美不庸,細筆瘦不羸弱。給人以甜美愉悅的享受。高老師的草書,功底深厚,草體規範,法度嚴謹,作為近代範本,弘揚中華文化,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努力學習,不辜負老師的努力!有這樣的老師,國人之幸,祝您快樂。有網友點評高進的草書說:「好漂亮的筆跡,高進大師筆跡將留芳千古,是現代文字文化藝術的新一代草聖,是繼二王,智永,懷素,後又一積傳統文字各派精髓於一體的絕頂極品。」這話雖有些誇張,但也證明高進書法功力的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