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書法是相通的,看醫學博士的草書行書什麼水準

2021-01-09 書畫觀賞

書法家賴坤人還是一位功成卓著的醫學家,醫學博士。他開創的中醫生態平衡無藥醫學體系成為中醫理論與實踐的新高峰。這樣一位醫學大師,揮灑筆墨當然會有中醫博大精深才智的自然流露。書通醫道,獨樹一幟。

觀賞賴坤人的行書作品《天道酬勤》一幅,結體構字,以仙風道骨為形態,直取王羲之暢快書蘭亭的法道,字字如飄仙,精通神逸,各具奇妙姿態。天字跳躍,道字隨風,酬字綿纏,勤字醇厚,四字一幅,恰如四仙聚道天門去,瑤池盛會待我來。四字之下,又以輕逸之筆行草釋文,縱向看如流瀑,橫看如雲霞,行草祥雲託天道,美哉悠然為酬勤。

賴坤人修書法,謹依古法,堅習碑帖,行書草書皆取二王自由飄逸為尚的書功精髓。加上他對生命系統的獨特認知,所以書法能造生命質地,生態自然,和諧翩翩。

比如行草《聞雞起舞》這幅作品,用筆直曲呼應,粗細相間,恰如人體,有軀有體,儘是生機。施墨凝厚對淡逸,深厚對輕快,恰如人思,思緒起伏,直達深刻。他字不論,單看一個舞字,形態多姿極其瀟灑,宣紙一張成舞臺,筆有舞姿,墨已成律,寫出來就是舞出來,可見賴坤人書有畫境,墨得神機的深厚功法。行筆施墨,總是功深不需多謀念,一筆能呈舞翩翩的奇妙結果

要體會賴坤人醫道與書道的自然結合與流露之功,可以觀賞《厚德載物》這幅行草作品。將太極互生,平衡為命的自然道法,從醫之思遷移於墨之靈,筆墨不但有深功,更富有「和」的智慧。厚意為厚,卻以飛墨書厚,厚與飛為平衡。德意為正,卻以險筆結體,正與險為平衡。載為行動,卻縱筆紮根為形,行動與靜態為平衡。物為繁雜,卻施清簡筆畫,繁雜與清簡為平衡。因為能力致平衡,所以無論筆法如何飛縱,墨色如何揮灑,最終要歸核與心。《厚德載物》不僅僅是翰墨碩果,也是醫道秘書。閱之得啟迪,平衡是根本。這幅作品,不僅僅是生命根本,也是宇宙大義。賴坤人書釋宇宙理,從藝術的層面,展示出一名科學家的深邃思維成果。

醫學家,科學家,書法家……

賴坤人學識廣博,修養深厚,他能跨界而成諸功,除了有天賦之因,更依積極進取,善觀世相的人生智慧。他的書法作品,不是小家之怡,而是大家入世的風度。賴坤人在宏大的時代背景下,能依書抒懷,歌以盛世,是其書法思想品質亦為上乘的重要原因。

比如他雄書《絲綢之路》草書一幅,雄筆成讚歌,氣勢磅礴,厚墨成大樂,一路傾奔。懷素以癲狂僅成線條之美,賴坤人卻憑奮發成草書意境之高。

相關焦點

  • 清朝書法「書法奇才」梁詩正,行書被譽為第一,勝過當今許多書家
    《梁詩正書法集》一般來說,練習書法大多都會從這五種書體中選擇,即是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等,而在這五種書體中練習楷書、行書者居多,尤其是行書,兼具楷書的實用性與草書的藝術性,《梁詩正書法集》說起行書的練習,就不得不提一下「書聖」王羲之了,王羲之以行書著稱,其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 硬筆書法教學模式:如何練習硬筆行書?
    中國書法風格多樣, 千恣百態, 文雅精美的楷書, 生動流美的行書, 恣肆飄逸的草書……光芒閃爍, 世人傾慕。書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讓青年學生倍感自信和成功。一、從實用、藝術和個性化角度選擇行書進行教學鋼筆行書適合青年學生學習。
  • 獲得大獎50萬元現金的書法家,草書水準如何?
    在當今書壇中的草書界,劉洪彪、張旭光、王厚祥、胡抗美四人可謂是當今風光無限的書法大咖了,他們四人在當前草書界構成了四大陣營,暫且叫個「鐵四角」吧,影響力及名氣不可謂不盛。 然而在他們把持的書協以下,不知蓋過了多少名家的風頭。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草書篇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草書篇草書草書,是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書體。草書一般分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種。草書的用筆原理與楷書、行書基本相同,仍然要求以中鋒為主、兼用側鋒,只不過比楷書、行書簡捷、流暢而已。書法結體中強調欹側,是為了取勢。所謂點畫的欹側隨勢而生,以追險絕。草書要追求險絕,講究欹側,又必須以平正為基礎,無論如何變化,都必須保持整體重心的平穩,這是對立中的統一。就像舞蹈演員的表演,無論如何飛動、欹側、開合,都能保持重心穩定而不致跌倒,草書也是這個道理。
  • 當代極品草書常用字臨習帖,筆走龍蛇行書流水,楷草對照的好作品
    草書整體效果及草書發展簡述:草書章法的整體效果是:滿紙盤旋,飛舞,內氣充盈,十分的傳情,十分的浪漫,激情不可抑止。丁文雋在《書法精論》中精闢地指出:「就一字觀之,真之結構密而大草之結構疏,就全幅觀之,真之結構疏而大草之結構密。
  • 王鐸草書研究第九期:用什麼詞來形容王鐸的書法比較合適?
    從古人一些對王鐸書法研究的理論中,已可看出他們對王鐸草書風格較為獨到的歸納,如:「王鐸書得執筆法,學米南宮,蒼老勁健,全以力勝。」「王覺斯鐸,魄力沉雄,邱壑峻偉,筆墨外別有一種英姿卓犖之概。」「又王覺斯飛騰跳擲其間,董實未勝之也。」
  • 把行書寫到極致,能有多好看?看看乾隆大秘書的書法,就知道了
    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法,它比楷書飄逸,又比草書規整,所以受到了歷朝歷代書法家的喜愛。而對於行書書法作品,大家最為熟知的應該就是東晉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了,此書遒媚飄逸,字字精妙,點畫猶如舞蹈,也難怪後世人稱其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在王羲之之後呢,歷朝歷代也有不少的行書大家湧現,如王獻之、米芾、顏真卿、歐陽詢、蘇東坡等等,這些人都曾寫出了流芳百世的行書作品。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行書篇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行書篇行書行書是介乎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既具備楷書的端莊易識的優點,又有草書簡便、快速、變化多的長處,是歷代人民喜歡的一種書體。行書的體勢伸縮性很大,偏重楷書的叫行楷,側重草書的叫行草,它是能表現書家性靈、感情的書體之一。自古至今湧現出無數傑出的、各具藝術特色的行書大家,如東晉的王羲之、王獻之,唐代的顏真卿、虞世南、李北海,宋代的蘇軾、黃庭堅、米芾,元朝的趙孟頻、鮮于樞,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清代的王鐸、何紹基、鄭板橋等,不勝枚舉。他們留下來的不朽之作是後世學習的範本,是書法入門的鑰匙,也是創新的基礎。
  • 小楷、隸書、行書、草書臨摹要點
    《乙瑛碑》 行書臨摹要點 1、學習行書以臨摹《聖教序》為宜。 《聖教序》 一件作品水平的真正高低,甚至可以說書法的內行與外行的區別,往往取決於細微的一點點上,所謂「纖維向背,毫髮死生」是也。
  • 田英章高徒荊霄鵬寫得一手大氣磅礴的草書,筆筆精彩,字字精妙
    在當今書壇,一提到年輕的楷書大咖,荊霄鵬絕對是首選,這是一位將楷書寫到極致的年輕大咖,不僅楷書寫得精妙,而且也擅長硬筆書法,還將硬筆書法寫入了中小學教材《寫字》,以至於,一提到楷書,我們也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荊霄鵬,這位以楷書成名的大咖,其實,也擅長行書和草書,這不,就有他的草書作品《臨江仙》曝光,筆筆精彩,字字精妙,顛覆你的審美
  • 高情千古趙孟書法《趙子昂行書閒居賦》濃濃的書卷氣和富貴氣
    今天分享的這幅《趙子昂行書閒居賦》,是趙孟書法中精品,氣閒神定,妙趣橫生,行書與楷書相容,下筆從容優雅,一股濃濃的書卷氣和富貴氣。高情千古,趙孟妍美書風的代表作。與時下盛行的所謂貼牌魏碑的醜書相比,真的是天壤之別,書法美學是古往今來的書法家推崇的,不是幾個跳梁小丑可以掩飾破壞的。
  •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寫草書,而怎樣知道一幅草書作品的好壞呢?
    到了唐朝,張旭和懷素為草書賦予了鮮明的特色,人們稱其書體為「狂草」。下面的作品就是張旭的狂草作品《古詩四帖》。特別是有點書法基礎的人動不動就會很狂傲地飆出一幅所謂的狂草作品。可能過段時間,他自己都不知道寫了一些什麼。  草書是這樣的,一開始很好寫,因為構成草書的基本筆畫就是一些粗細長短不一的線條。但是,寫著寫著就不是那麼回事了,你會失去書法中最重要的「性情」上的表達感覺,進入到一個茫然期,因為草書在形質上雖然是漫漶的,但是在本質上卻是有其獨到之處。
  • 書法必從正書始?全方面探討書法的基礎
    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不難,還可以將這個問題細分為二:一是書法的基礎到底是什麼?二是楷書的適用性和局限性是什麼?將這個兩個問題闡明之後對於書法的基礎這樣類型的疑問將不復存在。,加之以草書的節奏結合,而草書由隸書發展而來,很多人都認為草書是由行書發展而來,這也是錯誤的理解。
  • 41歲的梁詩正行書作品鑑賞,至今近三百年過去,書法依舊獨領風騷
    行書與草書的共同特點及行筆創作用墨簡述:行書有一個與草書共同的特點,即它可根據章法的需要和某字的特徵,隨時調整它的字形和筆畫形態。行書筆法上,米芾將側鋒疾「刷」與中鋒勁行糅合一在二王基礎上有著創造性的發展,結字上的欹側源於李邕但更為恣意、飛動,為行書重塑了勃勃的生機,從某種意義上說,二王行書的精神魅力,在米芾手上才得到了淋漓的體現,甚至可以說二王在米芾身上實現了「鳳凰涅磐」,因為米芾,二王行書體系更加熠熠生姿。
  • 這位「大昏君」的行書,精妙世無雙,堪稱歷代皇帝中最美的書法
    中國封建王朝歷經幾千年,這期間也出現過很多熱愛書法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熱衷於王羲之書法,清朝皇帝乾隆也是對書法愛得深沉,但是宋朝時期的還有一個皇帝,他是個狂熱的書法謎,雖然沒有把國家治理好,卻將宋朝的書法、繪畫藝術推向了一個巔峰。
  • 小字雅致大字威武,北師大美女書法博士霍超,書作秀雅中多古氣
    霍超1988年生於江蘇常州,自幼習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8歲以一手漂亮的書法考進北京師範大學書法系,獲文學(書法)學士學位。讀書期間,她通過遴選進入「北京師範大學勵耘優秀人才培養計劃」,並獲2011屆「北京師範大學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她曾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書法方向碩士研究生,師從導師虞曉勇副教授。
  • 畢展預告視覺傳達第一波基於參數組生成字形的電腦楷書/行書/草書家族字體概念
    作品介紹基於參數組生成字形的電腦楷書/行書/草書家族字體概念A Computer Cursive ScriptsFont Family書法中有一脈相承的三大書體:楷書,行書,草書, 那麼標準字型當中是否可以有「楷、行、草」的變化呢?它們的可讀性是怎樣的?
  • 右軍書法晚乃善!
    王羲之《蘭亭序》局部能棄官專心研究書法,並且他仰慕少輩書法大師張芝,專心致志,勤學苦練,到了晚年,他的草書才能與張芝並駕齊驅,張芝是公認的「草聖」,王羲之達到張芝的草書水平,而草書是中國書法的王冠,最高水準,那麼王羲之擁有大師級的書法成就是客觀事實
  • 中書協隸書委員會王增軍:把書法寫成螞蟻爪子,水平是優還是劣?
    中書協隸書委員會王增軍:把書法寫成螞蟻爪子,水平是優還是劣?中書協作為書法家嚮往的隊伍核心,並不是入職其間的所有書法家都有書法技能的高端水準,特別是一些非書法專業的人員成為中書協會員,也僅僅是混個名聲而已,對於書法水平的印證並沒有多少實際價值。
  • 書法界最大的謊言:楷書是書法的基礎,這位「書聖」就不懂楷書!
    其中甲骨文乃是刀刻書法,後來毛筆的出現,促進了甲骨文到篆書的轉變,再往後篆書系統結束。世人為了書寫的簡便性,將篆書快寫,於是促進了隸書的形成,後世的草書、行書、楷書也是在隸書的基礎的上生發的。簡而言之,隸書快寫成為了章草,而後發展成了小草再到大草。隸書改變了書寫方法,增加了提按手法,鍾繇將其變成了楷書,行書則是楷書的一種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