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史上之最!漲知識了!

2021-02-19 古玩鑫

 

點擊上方古玩鑫,關注古玩收藏辨偽知識平臺  

 古玩鑫

古玩圈內小有影響力的收藏公眾號

每日發布專業古玩文章 幫助提高收藏鑑賞能力

 還等什麼呢  趕快關注我吧



甲骨文

中國最早的可識別文字

甲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銅銘文,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被稱為「最早的漢字」。現代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


甲骨文被刻在龜甲或獸骨上,商王室用於佔卜吉兇記事,內容一般是佔卜所問之事或者是所得結果。所以,甲骨文是研究古代社會歷史的重要資料。在總共10餘萬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圖形,其中已經識別的約有2800多字。

石鼓文

中國最早的石刻文字


石鼓文,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其書法字體多取長方形,體勢整肅,端莊凝重,筆力穩健,石與形,詩與字渾然一體,充滿古樸雄渾之美。

李斯

最早的大書法家


李斯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曾為秦統一全國文字。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母敬作《博學篇》,以大篆為基礎,經過省減,成為小篆。


《泰山刻石》宋拓本

李斯被後代書法家尊崇為小篆書法之祖和秦漢書法家之首。他傳世書跡有《泰山刻石》和《琅牙臺刻石》等。

杜操

最早善寫草書的人


杜操

杜操,字伯度,京兆杜陵(今陝西省長安縣)人,東漢書法家。因避魏武帝曹操諱,魏晉人改稱杜度,為御史大夫杜延年曾孫,章帝時為齊相。杜操擅長章草。崔瑗、崔寔父子學他的書法,後人並稱「崔杜」。杜操的書法有骨力而微瘦,唐張懷瓘在《書斷》中將他的章草列為「神品」。

張芝

最早的今草大師

張芝

張芝,字伯英,瓜州縣(今屬甘肅酒泉市)人,東漢書法家。張芝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將古代當時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有「草聖」之稱。

《八月帖》

張芝今無墨跡傳世,僅北宋《淳化閣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王羲之

最早的行草書革新家


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他在楷書、草書的基礎上,博採眾長,創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風格,把草書推向全新境界,其行草書最能表現雄逸流動的藝術美。以《蘭亭集序》為其代表作。


《初月帖》


《寒切帖》

王羲之的墨跡流傳到今天的大都為摹本,著名的有《初月帖》、《寒切帖》、《姨母帖》等。

鍾繇

最早的楷書革新家


鍾繇

鍾繇(151年-230年),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政治家。他擅長隸書、楷書、行書。能博取眾長,對書法的章法和結體有深入周密的研究。


《賀捷表》碑


《宣示表》

鍾繇是楷書(小楷)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其楷書筆法和結體上帶有濃厚的隸書氣息,風格古樸,被歷代奉為楷模。代表作有《賀捷表》《力命表》《宣示表》《薦季直表》等。

衛鑠

最早的女書法家


衛鑠

衛鑠(公元272-349年),字茂猗,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是晉代著名書法家。衛氏家族世代工書,衛鑠夫李矩亦善隸書。衛夫人師承鍾繇,妙傳其法。她還是「書聖」王羲之的啟蒙老師。


《近奉帖》

她的代表作有《筆陣圖》《名姬帖》《近奉帖》《衛氏和南帖》等。

《平復帖》

現存最早的傳世墨跡


陸機

《平復帖》書寫於西晉,作者陸機,是傳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歷史上第一件流傳有序的法帖墨跡。《平復帖》有「法帖之祖」的美譽,被評為九大「鎮國之寶」之一。


《平復帖》

《平復帖》牙色麻紙本墨跡,共9行84字,無名款。作者用禿筆寫於麻紙之上,墨色微綠。筆意婉轉,風格平淡質樸,其字體為草隸書。

《蘭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褚遂良摹本)

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蘭亭集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對於生死無常的感慨。

《蘭亭集序》(虞世南摹本)

《蘭亭集序》(馮承素摹本)

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蘭亭集序》,是唐太宗安排製作的複製件,有馮承素本、虞世南本、褚遂良本等版本。

《自敘帖》

天下第一草書


懷素

《自敘帖》,紙本墨跡卷,懷素書於公元777年(唐大曆十二年)。大草(狂草)書,凡一百二十六行,首六行早損,由宋代蘇舜欽補成。


《自敘帖》

《自敘帖》活潑飛動,筆下生風,「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狀翻合宜」,實在是一篇情愫奔騰激蕩,「潑墨大寫意」般的抒情之作,故被譽為「天下第一草書」。

《麻姑山仙壇記》

天下第一楷書


顏真卿

大唐大曆六年(771年)四月,顏真卿登麻姑山,書興大發,揮筆寫下了記述麻姑山仙女和仙人王平方在麻姑山蔡經家裡相會場的神話故事,及麻姑山道人鄧紫陽奏立麻姑廟經過的楷書字碑《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簡稱《麻姑山仙壇記》)。


《麻姑山仙壇記》

《麻姑山仙壇記》全文九百餘字,筆力剛健渾厚,開闊雄壯,布局充實,大氣磅礴,被歷代書家譽之為「天下第一楷書」。

《泰山金剛經》

篇幅最大的榜書

《泰山金剛經》,摩崖刻石。南北朝時刻於山東泰安縣泰山經石峪花崗巖溪床,沒於水下千年,泉水改道,始見天日。刻石南北長五十六米,東西寬三十六米,約計兩千多平方米,是漢字刊刻面積最大的作品。

文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字跡逾一尺,筆法隸楷參半,多用圓筆,有篆意,結體雄深拓展,是魏體楷書的最佳範本之一。

《千字文》

歷代書法創作頻度最高的內容


隋 智永《真草千字文》

南朝時期,梁武帝肖衍為了教諸王書法,讓殷鐵石從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個不同的字,每個字一張紙,然後把這些無次序的拓片交給周興嗣,周將其編成了有內容的韻文,這就是流傳至今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


唐 懷素《大草千字文》

《千字文》由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採斐然,是中國影響很大的兒童啟蒙讀物。


元 趙孟頫《行書千字文》


明 文徵明《小楷千字文》

寫過《千字文》的古代著名書法家有:智永、歐陽詢、顏真卿、懷素、宋徽宗、米芾、趙孟頫、文徵明、祝枝山、董其昌、傅山、朱耷……

《砥柱銘》

中國書法拍賣最高紀錄


黃庭堅

《砥柱銘》是「宋四家」之一北宋著名書法家黃庭堅的手書作品,是他散落民間的最重要的書法瑰寶之一。這幅手卷長達11米,畫心長8米,內容是黃庭堅生前最為推崇的唐代宰相魏徵寫的《砥柱銘》,全文600多字。卷上有宋代賈似道、明代項元汴直至清代民國藏家的大量題跋和鈐印。


《砥柱銘》

2010年6月3日,《砥柱銘》以4.368億元拍賣成交,創下當時中國書法拍賣紀錄之最。

 

相關焦點

  • 揭開書法頂峰之謎,盤點二王書法精髓,中國書法之美欣賞系列一
    觀點:要衡量書法的美,可以從作品的筆法、結構、墨法、章法去分析。如何去評判一件美的作品?如何對書法的美進行欣賞呢?中國書法是中國文化遺產之一,她跟象棋、舞蹈、音樂、繪畫稱為"棋琴書畫"。書法作為古代是以記錄文字為核心和載體。
  • 父親節,看書法史上的「父子書法家」!
    每天了解古玩知識 父親節,一起來看書法史上知名的「父子書法家」。 【三國「大小鍾」】 父親鍾繇 兒子鍾會 鍾繇在中國書法史上影響很大,他在楷書上的造詣極高,被後世稱為「楷書鼻祖」,與王羲之並稱「鐘王」。
  • 漲姿勢丨知識問答節目——「中國綜藝史上的活化石」的編年史
    盤點中國電視歷史發現,他的發展歷史遠超其他節目類型,「中國綜藝史上的活化石」。上世紀80年代開始,電視智力類節目開始盛行於熒幕之上,出過標誌性品牌,也沒有被跟風做濫,不管其他節目風生水起還是銷聲匿跡,一直到今天依然淡定地佔有一席之地,不得不說這是一種現象。從2015年9月30日21點至2015年10月7日23點,國慶七天一共170個小時裡,芒果TV推出了一檔全時在線智力問答節目——《百萬秒問答》。
  • 千秋縱橫,翰墨流芳——中國近代書法之美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文化不斷積累、沉澱,匯集了所有炎黃子孫的經驗和智慧,綻放出人類文明史上無與倫比的美麗。在這其中,中國書法以其獨特的特點,成為世界最美的藝術之一。
  • 史上最難回答的22個問題,漲知識!
    本文為你解釋22個有意思的歷史緣由,跟著我一起來長知識吧~01.為什麼男裝紐扣在右,而女裝紐扣在左呢?紐扣最初問世時,只有富人的外套才釘紐扣。按當時的風俗,男士自己穿衣服,女士則由僕人幫穿。有民間神話傳說用"鼠騙貓"的說法來解釋這個問題,但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古時無貓,貓源於埃及,何時傳入中國已不可考,民間傳說則由唐三藏從印度帶回(其實是漢朝)。所以貓在傳入中國以前,中國的十二生肖早就排完成定論了。而且,十二生肖中已經有了老虎這隻大貓,所以小貓就不用值班了。
  • 第一個以現代美學觀點撰寫書法美學專論,鄧以蟄的《書法之欣賞》
    中國書法史上, 第一個以現代美學觀點撰寫書法美學專論的, 是著名的美學家和美術史論家鄧以蟄先生 (1892—— 1973) 。這位清代書法家鄧石如的五世孫, 與朱光潛、宗白華同為現代中國早期從事美學研究的安徽籍同鄉, 和宗白華並稱「南宗北鄧」的著名學者, 早在民國二十六年 (1937年) , 即擬撰寫一組總題為《書法之欣賞》的書法美學專題論文 。
  • 他是博古通今的第一流人物 也是書法史上的「塞尚」
    他博古通今,學貫中西,著述甚多,涉及法學、史學、佛學、詩詞以及當時絕少人涉及的邊疆地理之學,當時中外人士譽之為「中國大儒」。如果不是拿現代知識領域的數理化或霍金、屠呦呦那一套來考他,沈曾植得算是近現代學人中最為博古通今的第一流人物。沈曾植曾告誡自己的學生:「治學必須另闢蹊徑,一探古人未至之境,或少至之境。倘亦步亦趨,循舊軌轍,功效實稀。」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史上的「天下第二行書」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史上的「天下第二行書」安史之亂公元755年到758年,唐朝經歷了命垂一線、生死攸關的危機時刻,史稱「安史之亂」。嗚呼哀哉,尚饗(音想)」幾個字時,已經達到了無意於書而氣貫天成的極高境界,感情的波瀾起伏,隨著筆鋒自然流露出來,這是因為臨文之時,激昂悲壯的感情一發難收,長期積累的高超書法藝術,在不經意之中揮灑而出。所以文稿雄姿英發,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感染力,沒有一絲一毫的矯揉造作。雖然多處塗抹而始終沒能破壞文稿強大的藝術感染力。給我們後人留下了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書法藝術精品。
  • 《中國書法》:張雨
    元 張雨 行書致間止徵君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元代是中國書法發展史上最為複雜的時代。
  • 李燕:「小眾讀物」《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可傳之於千秋」
    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穩定的精神基因,積澱了我們最深層的精神追求,是中國人民勝利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恰逢我國文化盛事,清華大學出版社分別出版了由吳巍先生編著的《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第一、二、三卷,第四卷書稿已經完成,不久將付梓印刷。
  • 書法系列人物之武則天:我的職業是皇帝,愛好卻是書法
    她精於書法。尤其精於飛白書和行、草書。所謂「飛白」就是在筆畫中具有絲絲露白特點的書法,難度極大,但看上去卻極為高雅。武則天當年曾以飛白書把大臣姓名寫出來賜給他們,有大臣就上表說:「蒙恩作飛白書,題臣等名字垂賜,跪呈寶「貺」,仰戴瓊文,如批七曜之圖,似發五神之檢。
  • 墨淡悠悠而意遠、墨濃款款而凝重:談談書法中的墨色之美
    枯墨能體現沉著痛快的氣勢,具有蒼勁之美。而潤墨適宜於表現外柔內剛,具有豐腴圓滿之美。在中國書法藝術中,墨法在各種創作技法中覺醒得最晚,魏晉之前的書家在筆法、結字和章法方面均有很多的論述,但卻極少談及墨法問題。
  • 甲骨文書法,中國最早的書法之美!
    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最系統、最豐富的古代文字,是商代王室進行佔卜活動時的甲骨文字。始稱「千年神甲、文字始祖」。從王懿榮時代開始,至今已整整110年(備註:此文章為作者寫於2009年)。時至今日,其研究成果已經深刻地改變了現代中國人的歷史觀念,美學趣味甚至最基本的知識結構。
  • 王羲之、王獻之書法比較
    王獻之《思戀帖》王獻之書法欣賞王獻之的書法疏朗、俊逸,剛柔相反相濟,點畫之間若走飛天彩綾,又可見鼓弩為勁,極顯張力之美。王羲之、王獻之書法比較有人問我:很多人言必二王,二人有何不同,孰高孰下?這個問題,貫穿了整個書法史。我試著淺解幾句,說得不對之處,請回復微信指點。從書法特點上看,二人都取遒麗豐妍之美,筆法豐富多姿,代表了行書的最高水準。
  • 中國書法表現功夫美
    中國書法表現功夫美中國書法作為一門比較典型的表現藝術,主要憑藉外部形式直接傳達情感意蘊,因而對形式規律、藝術技巧的掌握程度往往決定著藝術傳達的成敗。所以書法家們對書法功夫極為重視,以至於「功夫」成為相對獨立的審美因素。
  • 讀讀形容書法的成語,對練習書法有啟迪
    書法藝術和成語屬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人類文明進步史上的一筆寶貴財富,中國書法藝術是國粹,成語也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書法和成語兩者完善的結果,就是一幅最完美的藝術品。書法藝術和成語的輝煌大約出現在魏晉南北朝這個時期,成語乃是民間語言一個濃縮,也是文學經典的一個傳承,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語言資源,成語同書法藝術一樣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了解中華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把金鑰匙。練習書法者在練習書法的時如果能夠掌握一些形容書法的成語,不僅可以得到書法技藝術上的黑陶,還能得到人文精神上的激勵,無疑對學習書法是有其積極意義的。
  • 1994年是怎樣的"電影之年"?看西瓜視頻,漲知識了
    看西瓜視頻,漲知識了!電影史上1994年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年份,這一年也被稱為&34;。為什麼這麼說呢?大概上帝想看電影了,讓這一年的電影界產生了很多佳片。如果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數目不受限制,1994年獲獎名單會很長很長。今天西瓜視頻創作人&34;的視頻,分享了1994年的影界盛況。看西瓜視頻,漲知識了。
  • 書法史上留下的那些成語典故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重溫書法史上,留下的諸多成語及典故~ 凡作書,既要注意黑的部分——字形筆畫的密(實)處,也要注意到字畫間及行間之白的疏(虛)處。黑處要精心結撰,而白處——字裡行間的布置也須措置得宜,使疏密有致,兩者相映生輝。 惠風和暢: 惠:柔和;和:溫和;暢:舒暢。柔和的風,使人感到溫暖、舒適。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 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永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的用筆法則。它是將楷書的「永」字分成八個不同的筆畫,每一筆畫都有一個名稱及其寫法。永 當然了,這只是個傳說,在書法史上,對「永字八法」到底是誰所創,一直存在爭議,有說是王羲之所創,有說是智永所創,還有的說是唐代張旭所創,等等,還有別的版本,但一直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
  • 漲知識!300個中國姓氏英文翻譯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熱門推薦>正文漲知識!300個中國姓氏英文翻譯 2020-04-26 10:57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我們看一些美劇或TVB港劇的時候,中國姓氏「張」一般拼寫為Cheung,而不是「zhang」,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