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完羊後,建檔立卡戶楊慶笑呵呵地在數錢
12月11日,是大雪過後的第五天,天氣晴好。正午的陽光撒滿廣袤的大地上,明媚而溫和。
此時,位於小凌河流域的北票巴圖營鄉,猶如一幅水墨畫般,恬靜而幽美。村屯裡升騰的炊煙,瀰漫著嫋嫋的鄉愁。
家住崔杖子村的建檔立卡戶楊慶,剛剛賣了3隻半大的波爾山羊,數著手裡的一沓鈔票,滿臉喜悅。他是藉助項目到戶補貼搞的養殖,如今養了20多隻成年波爾山羊。這些成羊一年能產30~40隻羊羔,養到半大後一隻能賣800多元錢。一年下來,就能收入二三萬元。
以前的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現在的日子越來越有奔頭。楊慶的妻子也在一旁盈盈笑著。
這是巴圖營鄉發展項目到戶,拔窮根、摘窮帽的一個剪影。
在總戶數4377戶、建檔立卡戶838戶的巴圖營鄉,類似這樣的故事,已然不勝枚舉。
2016年,當市委、市政府擂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軍鼓後,巴圖營鄉針對全鄉貧困狀況,以其「下真功夫、啃硬骨頭」的恆心和毅力,圍繞著「兩不愁、三保障」的工作目標披荊斬棘,一路奮勇前行。
轉眼之間,五年時光如水流逝。在這五年時間裡,巴圖營鄉的脫貧攻堅工作就像穿境而過的小凌河,無聲地滋養著腳下的萬物,碩果盈枝,春色滿園。
鄉幹部給結對幫扶的建檔立卡戶送雞雛
項目到戶解困
午後,家住巴圖營鄉油房村的建檔立卡戶孫亞麗從集市上趕回家,便忙不迭地餵牛,臉上露著欣慰的笑容。
孫亞麗家屬因病致貧戶,孩子患有大病,每個月都要花費幾千元,雖然享受健康扶貧政策,但是有些費用需要自己承擔。用她的話說是能借的都借遍了,挨過白眼,受過冷漠。她痛苦,也迷茫。
好在黨和政府沒有漠視。2019年,在鄉村幹部的鼓勵下,她用項目到戶的7000元補貼,外加東拼西湊的一些錢購買了2頭牛,重新拾起了生活的信心。
人要往前看,日子才會好。孫亞麗進而篤定了這個念頭。
到2020年,致力發展養殖擺脫貧困的孫亞麗通過申請扶貧小額貸款,又買了3頭牛,像對孩子一樣經營著、呵護著。
「是黨的扶貧政策讓我有了奔頭,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孫亞麗激動地對記者說。
據統計,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巴圖營鄉累計有318戶建檔立卡戶享受到了項目到戶補貼,依靠養殖過上了好日子。
特別是2020年以來,該鄉積極爭取優惠政策,對有養殖意願的36戶建檔立卡戶發放了173萬元扶貧小額貸款,解決了他們沒錢養殖的難題。同時,安置鄉級公益崗64人、村級公益崗124人,增加了他們的收入。通過多次入戶問卷調查以及普查互檢問卷反饋,建檔立卡戶滿意度達到99%以上。
鄉幹部給建檔立卡戶送生活用品
建檔立卡戶孫亞麗正在餵牛
產業扶貧濟困
治貧之本,在於產業。
在紮實推進項目到戶的同時,巴圖營鄉始終把培育發展扶貧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不斷成立合作組織,積極發展種植養殖,為建檔立卡戶架起了脫貧方舟。
截至到2019年底,該鄉先後成立了北票市興友肉驢養殖專業合作社、子輝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華盛種植專業合作社、房興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等,累計發展扶貧產業13個,帶動建檔立卡戶1224戶。
尤其是進入2020年後,該鄉積極整合扶貧資金,在該鄉五家子村建設了宏發肉雞扶貧農場1處,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該項目年內收益49.05萬元,不僅壯大了全鄉10個村的集體經濟,每村增收4~5萬元,而且帶動662戶建檔立卡戶實現了產業扶貧再覆蓋,每戶獲得產業收益1000元。
該鄉投入扶貧資金9.5萬元,在油房村擴建了100畝「442」生態扶貧果園,僱傭了7名建檔立卡戶打零工,每人每日工資100元,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該鄉還將目光聚焦在殘疾人貧困戶上,由鄉政府牽頭、市殘聯資助,建立了巴圖營鄉殘疾人養羊基地,為全鄉57戶殘疾人貧困戶購買了171隻羊,「託管代養」在房興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每年為每戶分配產業收益1000元,連續分配3年。3年後根據養殖情況和市場前景,再行商議合作分配收益方式。
此舉既解決了殘疾人貧困戶零散養殖難問題,又為他們穩定脫貧提供了基礎保障。
說起這個養羊基地,殘疾人貧困戶魏克才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他講,他在這裡打工,每個月能掙2000元錢,年底還有產業收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啦!
危房改造後建檔立卡戶王喜的心情很舒暢
危房改造幫困
在巴圖營鄉油房村,記者隨後來到了建檔立卡戶王國臣家。明亮的房屋、整潔的院落讓人耳目一新。院子裡的一大垛玉米,見證著主人的勤勞。
王國臣高高的個子、憨憨的面容。他對記者講,他曾經居住的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土坯房,窗戶是紙糊的那種,牆漏風、屋漏雨,因為沒錢整修,只能將就著住。2018年,鄉裡了解這一情況後,馬上對他家實施了危房改造,給他翻建了三間平房。
「現在的房子太好了,既亮堂又暖和,刮多大風、下多大雨都不擔心。」王國臣笑著說。
他還介紹,現在打開水龍頭就有自來水,安全、方便,做飯都香,比原來井裡的鹼水強多了。
在巴圖營鄉大夫營村,建檔立卡戶王喜也住進了改造後的房子。他說,他家的房子是1976年建的,七裂八紋,破落不堪。今年3月,鄉裡的危房改造工程隊到了他家,幫他刷了裡外牆,換了房頂、門窗,因為原來院子低下雨進水,還幫他墊了院子。
「現在吃不愁、穿不愁,住得一片新鮮,心情舒暢,老有所養。」站在屋門口,84歲的王喜爽朗笑道。
據了解,2016年以來,巴圖營鄉共實施危房改造344戶,其中建檔立卡戶218戶,58戶是C級改造,160戶是D級改造。建檔立卡戶飲用水全部達標。
與此同時,鄉幹部們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對彩鳳溝村結對幫扶的100戶建檔立卡戶傾注了滿滿的關愛,送雞雛,送生產物資,送生活用品,幫助他們幹農活、打掃衛生,惠風和暢,沁人心脾。
誠然,在「決勝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成績表上,巴圖營鄉還有許多未盡的記述。在黨的陽光雨露滋潤下,巴圖營鄉建檔立卡戶的笑容是幸福的、美麗的。
如今,鄉村振興的大幕徐徐拉開,巴圖營鄉的幹部群眾正以奮鬥有我的「巴圖精神」,繪寫新的藍圖,創造新的成績。
來源:北票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