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媒體時代,火爆線上線下的美國綜藝

2021-02-17 網視洞察

網視導讀:從劇場、廣播電視,到如今的數字媒體,儘管綜藝節目的舞臺和表現形式不斷演變,卻始終深受觀眾喜愛。隨著數字媒體時代到來,收看終端的多樣性為觀眾提供了更加靈活便捷的收看條件。

綜藝節目,顧名思義是融合了音樂、喜劇、魔術、雜技以及挑戰與冒險等綜合藝術行為,組成的一種表演形式。它的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

隨著數字媒體時代到來,收看終端的多樣性為觀眾提供了更加靈活便捷的收看條件。網絡和社交網絡的崛起,讓美國諸如Facebook、Snapchat、Twitter和Roku、YouTube以及Apple TV等平臺擁有了大量業務,很多人開始在網上看電視。

電視是一個以規則為基礎的行業,而網際網路卻不同。網際網路改變了傳統節目的構建方式,這意味著製作方不需要在第8、16和24分鐘的時候設計插播廣告,取而代之的是把每集節目分割成兩個截然不同的片段,然後單獨在線發布,中間可以放一個長時間的商業廣告。

另外,製作專業的電視節目是一件極為嚴格的工作。往往一期節目拍攝就需要動用至少8至12名工作人員(2位攝像、1位導演、2位製片人、1位錄音師、1位燈光師、1名攝助,外加1至2名製片助理)。若是大型節目,動用上百名工作人員也不足為奇。

在美國,即便以最低標準計算,每集節目的製作費用至少也要十萬美元,這種僵化的成本結構對傳統電視而言壓力很大。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當投資方發現更事半功倍的方法時,永遠都是傾向於更划算的方式。

當然,這也取決於受眾群和播放平臺。在美國,像Netflix或Amazon這類平臺,其自製節目往往依然是高預算、高成本的,甚至可能花費百萬美金打造。但是當播放平臺為普通社交媒體時,重金成本就顯得不是那麼必要了。

無論電視業如何看待自己,無法否認的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已經越來越多地佔據了傳統電視市場。美國新一代的觀眾開始慢慢減少或者取消電視網絡的綁定,更多地選擇訂閱Netflix、Facebook、YouTube或Snapchat平臺。像《艾倫秀》《今夜秀》,以及同樣風靡全美的《口型大作戰》等娛樂節目,其很大一部分受眾群都在網絡上。

近兩年,很多數字媒體公司為節省轉載版權費,通過編輯從其他媒體公司取得的許可素材或自行拍攝的素材,來製作大量的數字視頻。像NowThis、AJ+、Vox、Mic,還有著名的Business Insider、BuzzFeed等。這些公司和媒體平臺通過拍攝小型節目來樹立個人品牌,並且更多地使用自己旗下人才來講述原創故事。

這些節目不需要動用過多的資金便可以做到,若他們需要製作更專業的節目,可以直接跟更大的公司,例如與Netflix合作,將廣告商捆綁銷售,與Roku或者Apple TV競爭。電視公司擁有專業知識,但數字媒體公司擁有龐大的銷售與收購平臺。畢竟,對於製作方來說,綜藝節目還是以盈利為目標。

《周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是一個每周六深夜播出、60多分鐘的美國綜藝節目,自1975年10月11日由NBC播出,是美國電視史上最長壽的節目之一。每周都有不同的主持人與音樂來賓加入,與該節目的固定卡司一同演出。它最大的特點是結合當下熱點話題,用惡搞小品來針砭時事,可以視其為流行文化的一面鏡子。

艾倫秀是美國CBS電視臺的一檔熱門脫口秀,而主持人Ellen DeGeneres以其輕鬆詼諧的主持風格備受青睞。Ellen DeGeneres展示的日間電視脫口秀節目,於2003年9月推出。在第一個演播季它被11次日間艾米獎頒獎典禮提名,贏得了四個獎項,包括最佳談話節目。 該節目的前三季贏得了25個艾米獎。艾倫以她在開場和插播廣告時與觀眾一起唱歌跳舞為眾人所知。

《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的原型是英國電視節目《流行偶像》(Pop Idol)。2001年英國電視臺推出了選秀鼻祖節目《流行偶像》,一時間偶像旋風席捲全球。FOX廣播公司慧眼識珠,以7000多萬美元買下節目版權並加以適當改編,從2002年起每年主辦一屆,目的是發掘新一代的美國歌手,獲得當季冠軍的選手即為當年度的美國偶像,獲得一紙價值百萬美元的唱片合約。

全美超模大賽是世界上最熱的一檔以模特選舉為題材的真人秀節目。節目由美國電視脫口秀主持人、知名模特兒泰拉·班克斯(Tyra Banks)主持,她也擔任了ANTM的評委。贏得全美超模大賽的冠軍,能得到與頂級模特公司的合約、10萬美元的代言合約和獎金、以及全球高端時尚雜誌的時尚代言。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綜藝、普特考試小助手

相關焦點

  • 全媒派 | 直播帶「活」:媒體是如何將線下活動挪到線上舉辦的?
    基於這一情況,線下轉線上幾乎成為了2020年最大的流動性趨勢。僅以美國為例,疫情以來就有超過200場大型的行業峰會、發布會、技術研討會被無限期延遲、取消或者轉線上進行直播。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媒體以及活動策劃公司都快速轉變思路,將原計劃的線下活動轉成線上直播的形式。英國的《金融時報》在4月1日開始就舉辦了第一場線上活動「數字對話」(Digital Dialogues),《金融時報》的主持人和3位專家一同探討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全球經濟的重塑。
  • 線上購物如此火爆,集成灶為什麼還要開線下專賣店?
    隨著信息化、網絡化、數位化及智能化的發展,中國已經全面進入網際網路+時代。電商發展得如火如荼,上到老人下到小兒,從城市到農村,只要有手機有網絡的地方,就有人在線上購物。據奧維雲網(AVC)監測數據,6.18集成灶線上零售額達6.6億元,線上零售量超11.5萬臺。到下半年的雙十一大促期間,集成灶線上市場火力依舊勇猛,拿下了線上零售額9.6億、線上零售量14萬臺的好成績。在線上市場如此火爆的當下,不禁讓人深思,集成灶的線下專賣店,還有必要繼續開嗎?
  • 一檔有預見性的綜藝!《極限挑戰》完美融合線上直播和線下地攤
    在地攤經濟火爆之前,東方衛視《極限挑戰6》在上周日,就已經很巧妙的將「擺攤文化」加入到節目中。有網友看到網上擺攤的相關話題,立馬就想到了《極限挑戰》這一期,並表示極挑一個月前錄的節目完美結合了線上直播和線下地攤的聯合作戰模式
  • 酷我音樂發力數位音樂雲時代 「線上+線下」加速融合創新
    作為15年的老牌音樂平臺,酷我音樂傾力打造完美現場音樂,利用先進的技術打造沉浸式的線上直播,為用戶提供更多更好的音樂體驗。據了解,酷我音樂積極打造「酷我音樂愛現場」,多重音樂紅利以不同的形式發放給原創音樂人。酷我音樂愛現場針對原創音樂人,從站內位置助推、酷我音樂官方微博、酷我聚星直播等多渠道資源整合,預計獲得超過千萬級曝光資源支持。
  • 線上冷清,線下火爆,直播難道只是「配菜」?
    等了兩個月,相較於之前,10月和11月汽車企業的線上直播活動明顯的減少,我們不僅疑惑,難道直播這麼快就「過氣」了?在水滴汽車看來,當前車企活動線上冷清,線下火爆,或許原因有二。第一,隨著國內統籌防控成效明顯,人們的生活工作已經回歸正軌。隨著下半年3場車展的成功舉辦,車企也重新將視線轉向傳統的線下活動。
  • 線下購物線上漫步,王府井「數字雙街」開啟智能商業街新時代
    同時,由王府井置業投資有限公司與京東數字科技集團共同打造的一條「線上線下融合的數位化商業街」正式面世,在5G 、物聯網 、人工智慧等新基建技術的支持下,消費者可以通過「魅力王府井小程序」同時逛到 「線下物理世界的王府井和線上數字世界的王府井」,真正享受到新基建時代的數位化生活,這也是國內第一個以步行街為主體推出的官方小程序。
  • 線上線下,幫「夕陽紅」跨越「數字鴻溝」
    2020年11月,盤爸爸在家裡裝上了中國移動「平安鄉村」攝像頭。如今,鄧奶奶一想孫子,就會對著攝像頭問問孫子的生活情況,囑咐他當個好戰士。視頻裡,老人的反覆叮嚀,讓盤海燕在看視頻時,感到既暖心又幸福。小小的攝像頭,讓遠隔千裡的奶奶和孫子時刻「在一起」。
  • 百視通亮相2020中國移動大會 線上線下並行,擁抱5G新視界
    百視通作為連續多年參與大會的合作夥伴,圍繞「5G+融入百業,數智引領未來」的主題,設立線上線下展位,以可視化、可觸及的方式呈現5G新視界。實體展區集中展示了百視通及其所屬集團公司——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明珠)的8K/4K超高清業務、BesTV+流媒體視頻平臺、VR互動專區等在內的最新成果,吸引了多方關注。線上展館區則通過VR全景虛擬空間,為參觀者帶來最新鮮的沉浸式雲體驗。
  • 索信達控股宋愛華:線上線下融合打造一體化數字營銷體系
    近日,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聯合百家成員銀行、索信達控股舉辦的「2020銀行數字生態與普惠金融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包括主管部門領導,銀行高管在內的300多位業內精英齊聚本次峰會,就如何構建數位化銀行生態體系,如何用數位化手段更好地踐行普惠金融等焦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線上線下觀影模式比較研究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迫使喜愛電影的人們不得不從影院轉移到線上。事實上,線上觀影由來已久,它不過是網絡用戶基於一些流媒體平臺,以個體方式自主進行的觀影行為。因此,探索和創新線上和線下兩種觀影平臺的盈利機制,就成為當下電影產業發展中需要優先解決的課題。  對於線上觀影而言,其營銷策略歸根結底是基於流量的。更高的流量意味著更高的電影播放量,而更高的流量和播放量也往往對應著更高的廣告收益。從這一盈利邏輯出發,無論是電影新片還是過片都應優先投放在流量位於頭部的流媒體平臺。
  • 線上的脫口秀綜藝,和線下的單口喜劇演出,是兩個很不同的東西
    首先,其實線上的脫口秀綜藝和線下的單口喜劇演出是兩個很不同的東西。其次是形式的差異。線上綜藝表演時間短、內容審查嚴、觀眾非硬核、綜藝感強、面向的觀眾年齡偏低,所以在線上效果好的是那些單壓、q明星、炒cp、自嗨式推觀眾情緒的手段,所以「遍地是大王短暫又輝煌」能爆燈、q老羅張雨綺能爆燈、「而我選擇王建國」能爆燈、王勉後兩期搖滾式的吶喊有碾壓式的效果。
  • 有了線上也別忘了線下
    ,反而比年輕病患排更長的隊;駕駛人在停車場停車,被要求必須用手機掃碼交停車費,停車場人員拒收現金;食客到飯店吃飯,被要求必須先關注飯店公眾號才可點餐…… 在網絡化時代,線上辦事、線上服務已成為潮流。一方面,線上和線下的號碼按比例分配,即使年輕人將線上的號碼提前預約完了,老年人到現場仍可以取到號;另一方面,線上的號碼還按時間段進行區分,這就不會出現「線下號碼全排在線上預約號碼之後」的情況,也避免了線下取號的市民「吃虧」排長隊的現象。 對於預約取號相對火爆的不動產交易業務,該中心還為老年人或臨時趕來且有特殊情況急需辦理業務的群體,預留了線下的「綠色通道」。
  • 零售業變革中謀發展 線上線下相結合
    截至8月,美國已有43家零售商申請破產,今年可能打破過去10年申請破產保護數量的紀錄。全球零售業增長放緩,數字經濟賦能的電商則迎來發展契機。疫情發生以來,英國在線生鮮零售商奧凱多市值逆勢大幅上漲,躍升為本國第二大零售品牌。奧凱多通過智能倉儲、機器人分揀、物流預測等技術可實現「一小時配貨」,效率遠超普通超市,並憑藉技術優勢為其他超市集團提供數字解決方案。
  • 梁平柚即將進入採摘季,線上線下預定火爆
    梁平柚即將進入採摘季,線上線下預定火爆 2020-10-21 20:4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輔導班線下報名遇冷 線上搶課火爆
    12月23日,德州市中小學放假時間確定了,可在此之前,家長們早已開始在網絡上「搶課」,力求讓自家孩子的寒假過得充實。記者調查發現,相較往年,今年線下寒假班遇冷,線上輔導班火爆,各教育機構搶奪市場,課程報價也越來越優惠。資深教師提醒,寒假班報名勿貪便宜求多,線上學習更應擦亮眼,適合學生特點最重要。
  • 線上線下教育融合,需內容和平臺協調推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慶玲)「未來學習是線上線下相融合,線上、線下都不可能單獨存在,必須是混合在一起。」林國章認為,未來的學習者需要終身學習並善於利用數字時代多樣的學習方式,持續發展面向未來的綜合技能,以應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對未來人才的挑戰。未來學習將通過內容與技術相互賦能與深度融合的方式,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不斷突破學習的時空限制。
  • 線上線下公平競爭,電子商務的蠻荒時代結束
    此次通過的《電子商務法》共有七章八十九條,其中對化妝品行業影響最大的是稅收、信息披露、獨家授權、假貨山寨貨、微商代購等五個方面,集中在線上渠道的運營商和平臺責任上。線上線下公平競爭,從稅收開始在電商的發展過程中,稅收問題就一直是各方爭議的重點。在納稅問題上的模糊處理,讓線上商家在銷售同款產品時擁有價格優勢。
  • Burberry、宜家推線下新門店,是為了線上生意?
    後疫情時代,以中國市場為典型,各領域經濟加快復甦步伐。門店以「暢享當下,走進未來」為理念,由騰訊提供技術支持,融合線下門店和線上社交平臺,帶來數位化的沉浸式零售體驗。 另外,店內實行一物一碼,所有產品均標有連接到數字屏幕的二維碼,掃描商品標籤上的二維碼,即可解鎖產品內容和故事,進一步增強了店內體驗。這也是第一家在產品標籤上包含可掃描二維碼的Burberry商店。 更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小程序作為這家新店極為關鍵的一環。小程序是顧客專屬的線上夥伴,以個性化的方式改善顧客體驗。
  • 蘇州數字人民幣試點:線上支付耗時0.5秒 e-CNY線上線下「齊開花」
    《證券日報》記者實地走訪了位於蘇州市相城區高鐵新城吾悅廣場(下稱「吾悅廣場」)的線下試點,在活動開啟後一個小時內,吾悅廣場一樓的京東之家內就有多位用戶使用數字人民幣結帳付款,均達到了秒付款、無卡頓。「感覺很不錯,速度很快。」消費者張先生在完成一筆數字人民幣付款消費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消費體驗。
  • 線下體驗線上下單 「蘋果模式」能否拯救家電實體店?
    線上線下的家電銷售數據出現倒掛,這個信號足以引起生產企業和市場的高度重視。面對消費習慣的變遷,如何轉變生存方式?能否也嘗試像蘋果手機體驗店一樣,線下體驗線上下單?15日,經濟導報記者對濟南多家家電實體店進行了調查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