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視導讀:從劇場、廣播電視,到如今的數字媒體,儘管綜藝節目的舞臺和表現形式不斷演變,卻始終深受觀眾喜愛。隨著數字媒體時代到來,收看終端的多樣性為觀眾提供了更加靈活便捷的收看條件。
綜藝節目,顧名思義是融合了音樂、喜劇、魔術、雜技以及挑戰與冒險等綜合藝術行為,組成的一種表演形式。它的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
隨著數字媒體時代到來,收看終端的多樣性為觀眾提供了更加靈活便捷的收看條件。網絡和社交網絡的崛起,讓美國諸如Facebook、Snapchat、Twitter和Roku、YouTube以及Apple TV等平臺擁有了大量業務,很多人開始在網上看電視。
電視是一個以規則為基礎的行業,而網際網路卻不同。網際網路改變了傳統節目的構建方式,這意味著製作方不需要在第8、16和24分鐘的時候設計插播廣告,取而代之的是把每集節目分割成兩個截然不同的片段,然後單獨在線發布,中間可以放一個長時間的商業廣告。
另外,製作專業的電視節目是一件極為嚴格的工作。往往一期節目拍攝就需要動用至少8至12名工作人員(2位攝像、1位導演、2位製片人、1位錄音師、1位燈光師、1名攝助,外加1至2名製片助理)。若是大型節目,動用上百名工作人員也不足為奇。
在美國,即便以最低標準計算,每集節目的製作費用至少也要十萬美元,這種僵化的成本結構對傳統電視而言壓力很大。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當投資方發現更事半功倍的方法時,永遠都是傾向於更划算的方式。
當然,這也取決於受眾群和播放平臺。在美國,像Netflix或Amazon這類平臺,其自製節目往往依然是高預算、高成本的,甚至可能花費百萬美金打造。但是當播放平臺為普通社交媒體時,重金成本就顯得不是那麼必要了。
無論電視業如何看待自己,無法否認的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已經越來越多地佔據了傳統電視市場。美國新一代的觀眾開始慢慢減少或者取消電視網絡的綁定,更多地選擇訂閱Netflix、Facebook、YouTube或Snapchat平臺。像《艾倫秀》《今夜秀》,以及同樣風靡全美的《口型大作戰》等娛樂節目,其很大一部分受眾群都在網絡上。
近兩年,很多數字媒體公司為節省轉載版權費,通過編輯從其他媒體公司取得的許可素材或自行拍攝的素材,來製作大量的數字視頻。像NowThis、AJ+、Vox、Mic,還有著名的Business Insider、BuzzFeed等。這些公司和媒體平臺通過拍攝小型節目來樹立個人品牌,並且更多地使用自己旗下人才來講述原創故事。
這些節目不需要動用過多的資金便可以做到,若他們需要製作更專業的節目,可以直接跟更大的公司,例如與Netflix合作,將廣告商捆綁銷售,與Roku或者Apple TV競爭。電視公司擁有專業知識,但數字媒體公司擁有龐大的銷售與收購平臺。畢竟,對於製作方來說,綜藝節目還是以盈利為目標。
《周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是一個每周六深夜播出、60多分鐘的美國綜藝節目,自1975年10月11日由NBC播出,是美國電視史上最長壽的節目之一。每周都有不同的主持人與音樂來賓加入,與該節目的固定卡司一同演出。它最大的特點是結合當下熱點話題,用惡搞小品來針砭時事,可以視其為流行文化的一面鏡子。
艾倫秀是美國CBS電視臺的一檔熱門脫口秀,而主持人Ellen DeGeneres以其輕鬆詼諧的主持風格備受青睞。Ellen DeGeneres展示的日間電視脫口秀節目,於2003年9月推出。在第一個演播季它被11次日間艾米獎頒獎典禮提名,贏得了四個獎項,包括最佳談話節目。 該節目的前三季贏得了25個艾米獎。艾倫以她在開場和插播廣告時與觀眾一起唱歌跳舞為眾人所知。
《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的原型是英國電視節目《流行偶像》(Pop Idol)。2001年英國電視臺推出了選秀鼻祖節目《流行偶像》,一時間偶像旋風席捲全球。FOX廣播公司慧眼識珠,以7000多萬美元買下節目版權並加以適當改編,從2002年起每年主辦一屆,目的是發掘新一代的美國歌手,獲得當季冠軍的選手即為當年度的美國偶像,獲得一紙價值百萬美元的唱片合約。
全美超模大賽是世界上最熱的一檔以模特選舉為題材的真人秀節目。節目由美國電視脫口秀主持人、知名模特兒泰拉·班克斯(Tyra Banks)主持,她也擔任了ANTM的評委。贏得全美超模大賽的冠軍,能得到與頂級模特公司的合約、10萬美元的代言合約和獎金、以及全球高端時尚雜誌的時尚代言。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綜藝、普特考試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