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berry、宜家推線下新門店,是為了線上生意?

2020-12-27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時趣研究院」(ID:SocialTouch2020),作者 韓一個,36氪經授權發布。

在線上電商沒有大規模普及的年代,很多品牌憑藉優質的產品,良好的服務、舒適的購物體驗,以及獨特的品牌文化,成就了這些品牌在消費者心中不可替代的位置。

而近些年,隨著線上電商瘋狂擴張,直播電商橫空出世,加上今年疫情的沉重打擊,我們也看到,似乎全世界範圍內的線下門店都在關店,甚至是倒閉,GAP、HM等快時尚品牌抵不住,Nike、Adidas這些超級運動品牌也未能倖免。

就連Chanel等奢侈品品牌,Supreme等一線潮牌全都開始縮減營銷預算、申請政府財政援助、大規模關閉門店。我們似乎產生了這樣一種感覺,如今線下門店真的開不起來了嗎?不行了嗎?

後疫情時代,以中國市場為典型,各領域經濟加快復甦步伐。我們欣喜地看到了,一些品牌在面對因這次疫情帶來的連鎖挑戰中,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營銷戰略,無數品牌開設線上旗艦店,加入電商直播大軍。

還有諸如Burberry、Dior等奢侈品品牌開設了抖音、b站等帳號,Chanel開啟了線上發新,Gucci直播時尚大秀……但我們也發現,似乎品牌們的營銷重點,越來越像線上轉移,哪怕是之前長期依賴線下門店銷售的奢侈品品牌們。

但是,「線上」真的就是各品牌之後的重點營銷陣地了嗎?

而近來,我們又看到了,在大家也開始動搖,不看好線下消費場景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品牌卻「反其道而行」,開始發力改造線下門店,還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比如接下來時有趣要講到的,這三個不同行業、領域、層次,卻也稱得上典型的品牌,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改造品牌的線下門店,並大獲消費者好評!

我們也好奇,像是宜家、Burberry 、loft 雜貨店,這些「成」也線下,「落伍」也線下,「升級」還線下的品牌們,都是如何通過改造線下門店,調整營銷模式,進而讓整個品牌都煥然一新的?

畢竟,在我們的傳統眼光裡,這些重度依附於線下門店產品銷售的品牌,都看上去有些難以改變。如今卻也都華麗轉身,更讓我們相信線下門店營銷未來還大有可為!

一、Burberry開設奢侈品行業首家社交零售精品店

7月31日,Burberry首家社交零售精品店「Burberry空·間」在深圳灣萬象城正式亮相。門店以「暢享當下,走進未來」為理念,由騰訊提供技術支持,融合線下門店和線上社交平臺,帶來數位化的沉浸式零售體驗。

從空間上看,Burberry這家539㎡的門店,採用了從膠合板到鏡面和高光飾面的各種材料和紋理構造,以米色、粉紅色、藍色作為主色調,並引用了Thomas Burberry(託馬斯·博柏利)的Monogram和小鹿印花。

店內設有一系列不同空間供顧客探索,每個空間都以獨立的概念打造,為顧客帶來別致的互動體驗,包括互動藝術櫥窗、咖啡區、成衣區等。作為商店的補充,店內咖啡館Thomas's Cafe(亞洲首家)被打造成多元化社交空間,這是為Burberry社群建立聯繫、進行互動而打造的專門區域。

另外,店內實行一物一碼,所有產品均標有連接到數字屏幕的二維碼,掃描商品標籤上的二維碼,即可解鎖產品內容和故事,進一步增強了店內體驗。這也是第一家在產品標籤上包含可掃描二維碼的Burberry商店。

更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小程序作為這家新店極為關鍵的一環。小程序是顧客專屬的線上夥伴,以個性化的方式改善顧客體驗。通過小程序,顧客可以預定專屬試衣間,選擇喜歡的主題、音樂和單品,以及進行店內系列活動和Thomas's Cafe的訂位服務。不僅如此,該店專用的小程序還融合了社交媒體的部分功能。如進入Burberry照片牆,上傳打卡照或分享穿搭,就可以被其他用戶看到並點讚。

小程序作為一個定製的數字伴侶,旨在增強顧客在實體店或虛擬店中體驗商店的方式。而店內獨有的社交貨幣則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

如每個客戶都被賦予了一個頑皮的動物角色,隨著他們在店內和社交中的參與,超萌的「小精靈」得以在線養成,並能獲得新的角色和服裝。另外,通過衝浪小遊戲也可以升級角色和變換造型,且角色的服裝配飾都可以在店內買到,解鎖同款造型。

顧客與Burberry的互動越多,可以獲得Burberry社交貨幣的獎勵,獎勵範圍從獨家咖啡館菜單到定製節目內容不等。

開業當天,就有很多網友在小程序預約,親臨門店進行打卡,並分享到Burberry專屬小程序社區。截止目前,已有20000人登錄該小程序進行操作。當下Burberry融合線下門店和線上社交平臺進行的革新,並帶來的社交零售新概念或將重新定義消費者對於奢侈品行業的期待與願景。

二、宜家開進市中心,用城市店走進城市生活

2020 年 7 月 23 日,宜家上海靜安寺城市店開業,這也是全球第一家 IKEA City。這家宜家城市店坐落在上海市南京西路,毗鄰地鐵2/7號線靜安寺站,輻射靜安寺商圈。和宜家傳統的倉儲式大賣場相比,宜家徐匯店面積3.2萬㎡、北蔡店近5萬㎡、寶山店5.6萬㎡,靜安城市店的門店面積只有3000㎡。

△ 宜家上海靜安城市店外景,它和靜安寺面對面。圖片來源 | 宜家上海靜安城市店

主打「城市生活」的門店功能也不同以往,從入口處設置的當季熱銷區、到店內按月度主題陳列的暢銷單品,宜家希望能為附近工作的白領和偶然路過的消費者在來往途中提供生活靈感。

為了優化線下購物體驗感,城市店中只在有限的空間中選擇性陳列了3500件陳列商品,其中1200餘件是可直接提走的商品,消費者可以通過官方小程序下單包括大件家具在內的9500件宜家全品類商品。

為了讓新店更具娛樂性、更有趣、有點不一樣,宜家在靜安城市店中增加了融合上海老洋房風貌,和當下年輕群體對低碳環保的生活需求的特色展間,消費者們也可以在「宜家輕食集」品嘗到在宜家固定餐點升級的創新型美食、在三層餐廳買到便於外帶的單人套餐。

更令人驚喜的是,宜家首次在店內開設「社區實驗室」,以可持續發展話題相關的體驗和活動連接起品牌和消費者,為傳統零售業態增益社交功能。除了特別的空間運用,此次靜安新店宜家還在店內落地了醞釀已久的宜家全屋設計中心。

圖片來源 | 宜家上海靜安城市店

甚至,7月23日開業的上海宜家城市店,還猝不及防地上架了一批「宜家味」十足的衣服,比日本官宣的還早,全世界首次亮相!如今,宜家的城市店門口,每天都在大排長龍,消費者已經用實際行動對於宜家線下門店的新嘗試,給予了熱情的反饋。

事實上,作為頭部品牌,宜家的發展一直以來頗受業界、媒體以及消費者的關注,但近年來,略顯陳舊的經營模式、發展緩慢的電商業務以及消費者對DIY的熱情降低等問題正拖慢宜家的步伐。

未來宜家表示會將轉型的重點放在渠道和數位化上,同時將積極探索新的業務模式。具體到實際行動上,渠道方面,宜家將開發、融合全新的線上和線下渠道,希望能夠離消費者更近。

三、日系百貨LOFT國內首店落滬,火爆似熱門景區

7月24日,LOFT這一深受日本國民喜愛的雜貨品牌首家海外直營店在上海徐家匯美羅城正式開業。

LOFT此次在中國的首家店面總面積達到1046平方米,除了品牌以往主打的文具、綜合日雜、健康用品和生活雜貨四大品類三萬餘件商品之外,LOFT還為此次上海開業的首家海外直營店獨家策劃了原創雜貨區域——LOFT APARTMENT,該區域的個性商品則全部來自中國的獨立創作者,目前首批入駐的18個國內原創設計品牌包含獨立插畫、手作飾品和文創雜貨三個品類。

值得一提的是,7月21日晚間,喜茶官宣在LOFT上海店開業之日推出「芒芒便利店」,出售一系列以「芒芒」為主題的文創周邊產品,這一舉動更是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對LOFT開業的關注和期待。

圖片來源:@LOFT-official

LOFT品牌成立於1987年,目前在日本擁有131家不同規模的店鋪。不同於其他品牌的商品原創,它屬於進貨再銷售的模式。分散在全球各地的龐大買手團,會在世界各地尋找合適的商品,然後LOFT再進貨銷售,豐富的品類和迅速的更新一直都是LOFT的特色和吸引力所在,長尾效應使得眾多小眾品牌都能在LOFT店內碰上「口味相投」的消費者。

 LOFT雖然有自有彩妝品牌LOFCOS等,但全球不同品牌的雜貨以及和其他聯名產品依然為主。

此外,店內還會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展售活動,借著優質的選品和設計感、藝術感強烈的產品,LOFT成為了日本連鎖雜貨百貨中的代表企業。

事實上,LOFT雜貨選擇此時「入局」中國市場並不是一時興起。去年9月LOFT就通過社交媒體網紅博主直播的形式向進駐中國市場試水,該場直播共獲得了17萬人的瀏覽量,此後LOFT便傳出了2020年將在中國設立店鋪的企劃。

如今,LOFT在上海美羅城開業,作為境外的全球首家直營店,早在去年剛傳出消息時,就引起廣泛關注。目前,雖然疫情影響仍未完全消除,但開業即趕上周末,生意尤其火爆,堪比熱門景區。

其實嚴格意義上,品牌改造的已經不僅是「線下門店」而已……

通過以上「成」也線下,「落伍」也線下,「升級」還線下的品牌們,最近的改造新動作,我們也看到,事實上「線下門店的改造」只是其營銷場景戰略轉型的其中一環,對於未來的消費場景發展,時有趣認為可能會有以下幾點趨勢:

1.線上線下的界限感也正在變的越來越模糊,而數位化將串聯全場景,多維度、多場景的觸達消費者,給予消費者更全面且便利的消費體驗。收集消費者全線購買、行為數據變成可能,或將推動精準信息推送和個性化營銷的發展。

2.數字會員體系和私域流量維繫日常運營。線下店作為體驗中心終端供消費者嘗鮮,電商平臺提供方便的在線購買,直播和短視頻等內容觸達消費者激發消費者購買慾。消費者擁有購物信息對稱的同時,貢獻線上線下流量,最終變成商家賴以維持的轉化漏鬥。

3.打造差異化線下服務場景。聚焦線下社交、交互場景,增加消費者服務體驗。純線上購物帶來的購物樂趣將不能滿足逐漸追求購物愉悅與體驗感的消費者。場景消費與享受購物過程的樂趣或將是他們新的興趣點,也是品牌可以重點思考的創新方向。

4.「別出心裁」依然重要,消費者不會一直處於「理性模式」。更多時候,商家傾向於認定消費者處於「理性模式」,用一套完美無缺的邏輯,來儘可能為他們提供信息。但當越來越多的店鋪以同一種套路運營,卻發現,消費者已經對日漸繁雜的品牌帳號、越來越複雜的優惠券、越來越同質化的內容感到厭煩。

商家也難免會深陷價格戰的泥潭。而「感性模式」下的消費者往往更願意支付高品牌溢價,形成更加廣泛的傳播。

這就和品牌和效果廣告的取捨一樣,後者能直接帶來銷量和流量,而且模式可複製,看起來更有用。而前者需要持續有效的洞察和創意作為支撐來製造驚喜,並且需要長期投入,更難,也更容易「打水漂」。

所以,時趣定義自己為一家深度整合創造力人才和AI技術的品牌整合營銷公司。就是旨在做到「理性」和「感性」的結合。過去大部分營銷洞察,主要靠專家經驗和調研數據,具有局限性。而現在大數據應用於營銷來輔佐專家來做預判洞察,從「人腦的判斷」轉換為「客觀的可衡指標」,再通過AI+人的「智慧」優勢組合,幫助品牌提高營銷「成功率」。

在道格.史蒂芬斯的《新零售革命的未來》一書中預言,「未來的零售商一定會採取合適的方式將零售空間內的購物體驗更好地與這些體驗促成的購買行為連接起來。簡單來說,未來購物空間的作用不是把購物者轉化為專家,而是把購物者變成該品牌的終生狂熱信徒和擁護者。」

但終究,一家門店、一種產品乃至一個品牌最終能否區別於競品,達成從0到1質變的重要一環,無從偷懶,也沒有一勞永逸的模式方案。最後,消費者其實仍然喜歡逛線下門店,只是厭煩了逛千篇一律的門店,線上消費也同理。

參考資料:《宜家靜安城市新店背後竟有這麼多故事》;《Burberry與騰訊合作,在深圳開出首家社交零售店》;《進駐上海的日本雜貨店鼻祖LoFt,到底有什麼吸引力?》

相關焦點

  • 宜家中國數位化持續深入:線上銷售提升67%線下再開新店
    今年宜家將繼續保持「未來+「戰略方向,通過形式多樣的門店模式和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提升宜家的可觸達性、通過更多創新的數位化方案提供更好體驗。且宜家的線下渠道今年也會進一步增加,徐匯宜家的明日商場也將在今年啟動。除上海之外,宜家在廣東大灣區也會嘗試更多新門店以及全屋設計服務。
  • 迪卡儂線上銷售額增長300%,線下門店上千家,在我國還不打廣告
    這個品牌成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品牌發展到今天仍然以線下實體店為主,我們都知道最近幾年由於電商的盛行,很多實體店已經無法生存,但是迪卡儂的全球營業收入連年上漲,在2018年的時候獲得833億元的營業收入,比2017年增長12%,在全球的實體店又上千家,在中國全年的新開門店達到52家,品牌的市場定位就是為所有的運動愛好者提供價格最低的運動產品。
  • 以年輕人為主體的線上家居消費市場,宜家和林氏木業誰將稱雄?
    布局線上,宜家新零售模式初步成型基於成熟大型的線下賣場模式,和龐大的產品品類體系,宜家收穫了大量用戶的喜愛。宜家有著強大的線下賣場銷售能力,如今線上線下渠道相輔相成。線下門店主打沉浸式體驗,擁有9500多種商品,天貓旗艦店首期上架了3800餘款熱銷和家居類產品,品牌新零售格局就此成型。
  • 不容錯過,眼鏡商家線上商城和線下門店幾點結合經營策略
    新零售的本質是實現線下零售零庫存,利用線上流量和線上供應鏈支持,為零售業帶來最低成本經營的新模式。眼鏡商家不必拘泥於線下經營,因為競爭太大,也面臨獲客難的問題,同時受今年疫情影響,線下營業更加艱難。所以,2021年,眼鏡商家線上商城和線下門店結合起來發展才是長遠之計。
  • 宜家入駐天貓加速線上布局 業務焦點依然是消費體驗
    核心提示:3月10日,宜家家居(IKEA)正式入駐天貓,開設了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的線上官方旗艦店。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宜家家居以沉浸式購物體驗獲得了諸多消費者的芳心,一向注重線下體驗的宜家也終於開始加速線上布局。
  • 新家居購物時代到來:躺平設計家如何實現線上線下無縫體驗?
    同期,新上線的「3D虛擬直播」技術也被不少天貓家裝家居商家投入使用。雙11期間,眾多商家在線上應用3D樣板間、3D虛擬直播等創新的營銷場景,並與本地化門店的「天貓輕店」形成合流,將線上場域的流量與線下門店流量相互導流,形成了爆發式增長。
  • 線上線下做好火鍋生意
    火鍋歷來就是冬季餐飲市場上的一把「火」,火鍋不僅是各類食材「濟濟一鍋」的合聚,也是一群人「熱騰騰、暖洋洋」的寫照。在冬日的凜冽寒風中,一句「火鍋吃起來」,喚醒的不只是味蕾,還有可能是心情。  尤其是今年以來,疫情之下不鼓勵堂食、聚集的防控要求,給「線上火鍋」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然而,靠手機或網絡做火鍋生意,不僅難以管控,也給食品安全監管增添難度。
  • 宜家入駐天貓 開設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的線上官方旗艦店
    3月10日,宜家家居(IKEA)正式入駐天貓,開設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的線上官方旗艦店。作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的一個重大商業合作,宜家入駐天貓,也標誌著商業世界的活力在回歸,全球品牌在加速布局中國市場。首期,宜家天貓旗艦店上架3800餘款產品,包括客廳、臥室等品類的暢銷商品。
  • 線下體驗線上下單 國美門店的購物新體驗
    正好,趕上十一長假,我們也有時間去商場好好選購一下自己想要的實用又好看、安全的家具家電,而更幸好的是,有朋友給推薦了一家能夠實現省心便宜購的好店——國美新開業的線下視頻導購店。   這次線下購物,可以說是給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讓我們把剛剛體驗過的三大感受迫切地記錄下來,跟大家分享,給大家良心推薦,尤其是近期需要換季更新下家居用品和需要家裝的朋友們,不得不看!
  • 打通線上線下 哈囉電動車打造電動車行業新模式
    電商經濟高速發展之下,線上購物不斷擠佔線下流量。但受電動車產品本身特性影響,消費者在購車時似乎更傾向於線下門店帶來的實物體驗與保障。哈囉電動車打通網際網路平臺與實體門店的界限,打造電動車行業新模式。電動 電商經濟高速發展之下,線上購物不斷擠佔線下流量。
  • 零售業線下店加速復工:宜家、優衣庫、無印良品批量恢復營業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向好態勢持續拓展,零售行業線下門店恢復營業正在加速。2月27日,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不完全統計,宜家、優衣庫、無印良品、老佛爺、安踏、斯凱奇等零售品牌已陸續恢復線下門店運營。
  • 百果園新零售: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
    百果園的發展2002年,我們在深圳福田區開了第一家門店,截止到2019年已經突破了4000家門店,整體用了18年的時間,都是在線下的探索過程中。百果園從2016年開始布局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發展,在2019年全渠道銷售額第一次突破了100億,線上銷售佔比25%。百果園電商的發展是完全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它不是單純的電商,也不是單純的線下,是一個相互促進發展的過程。
  • 宜家中國線上銷售同比增長67%,2021財年將在中國五地開新店
    來源:一財網從「超級藍盒子」到「瘦身小店」,從線下實體店到入駐天貓、上線宜家購物APP,2020年宜家在中國市場動作頻頻。不少家居賣場和實體門店無法開門營業,在客流量下降的情況下,多數企業面臨房租、員工薪資等壓力。而在供應鏈和物流端,受工廠復產和運力緊缺影響,整個產業鏈處於低谷之中。在線下客流降溫和後端生產承壓的情況下,家居企業紛紛加速數位化轉型,宜家也是其中一員。「宜家的銷售業績正在穩步回升,以上周為例,一周銷售額已經恢復到了比去年同期更高的水平。」Brenti告訴記者。
  • 宜家全球首個百元店落地臺灣,要跟名創優品搶生意?
    宜家也要來搶便宜貨的生意了?2018年12月中旬,臺北的通化夜市旁,瑞典零售巨頭宜家開出了全球第一個宜家百元店,約100平米的空間裡所售商品的定價基本都低於新臺幣100元(約人民幣20元)。到12月底,宜家又在臺中的逢甲夜市旁,開出了第二家百元店。
  • 旅遊新零售 線上線下融合勢在必行
    另一方面,傳統旅行社也在積極「觸網」,開啟網際網路平臺的建設和線下門店的迭代,探索「新零售」模式。攜程、同程、廣之旅等企業,成為試水「新零售」的排頭兵。業內人士表示,新的發展趨勢表明未來沒有純粹的網際網路公司,也沒有純粹的實體店。
  • 來伊份門店數達3000家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思路
    在開業現場,來伊份總裁鬱瑞芬亦表示,第3000家門店是「萬家燈火」計劃的重要裡程碑,公司將繼續精耕長三角,拓展全國新市場,來伊份APP也將為所有的門店,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由此來看,渠道擴張與融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是其發展的內在底層邏輯。
  • 把門店開進市中心,宜家想離消費者越來越近
    一向開在市郊的宜家之所以進行自我改造,採用新型商場模式,都源於消費者的真實反饋,這些反饋就包括「我們已經很熟悉你們的傳統商場的陳列了,我想看點不一樣的」「挺喜歡你們宜家的餐飲,以及在宜家購物的互動體驗」。有了電商,線下門店也在進行改造實驗對於宜家中國的粉絲來說,儘管路途遙遠,但逛宜家仍是一件有幸福感的事情。
  • 如何搭建線上商城和線下門店的聯合運營?
    因此品牌需要將線上商城儘快開店運營並進行線下流量和線上流量的互通以及流量變現,而根源即在於線上商城的有效運營,已達到線上和線下聯動完成流量閉環和銷售目的。拉新引流 銷售額=流量*轉化率*客單價 店鋪上線運轉之後,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流量的問題,線上銷售的根本還是要有流量才能有轉化,而如何線上拉新吸引流量是新店開業後,品牌在當地發展的重點。
  • 6家門店退款流程順暢 市消委會舉辦「線下無理由退貨」活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13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郭海南)8月13日,市消委會召開"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活動回頭看"新聞發布會,從消費者、志願者和企業三個視角回顧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活動開展的情況。
  • 從線上類目第一到線下「江湖」,新品牌需要跨越的是什麼?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浪潮新消費」(ID:lcxinxiaofei),作者:黃斯理,36氪經授權發布。 抓住線上流量紅利和做私域運營,已經成了很多新品牌的共識,但要落到線下主流的渠道,沉澱出自己獨立的品牌資產,依然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尤其是一些注重體驗和服務的品牌,如果不儘早在線下場景打通,後面制約的因素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