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第三十一回「豬八戒義激猴王,孫行者智降妖怪」,說到孫悟空到天宮查到了為非作歹的原來是奎木狼,然後玉帝對奎木狼的處罰是:「貶他去兜率宮與太上老君燒火,帶俸差操,有功復職,無功重加其罪。」這個太有意思了,只要你翻到下一頁,看看緊接著的第三十二回是甚麼內容。
第三十二回「平頂山功曹傳信,蓮花洞木母逢災」,這回遇見的對手金角銀角不是別人,正是兜率宮太上老君的兩個燒爐的童子。奎木狼剛被貶到兜率宮,緊接著就有兜率宮的下界為妖,巧合?哪有這麼巧的!
金角銀角是存心想吃唐僧肉的,值日功曹的原話是這樣的:「此山徑過有六百裡遠近,名喚平頂山。山中有一洞,名喚蓮花洞。洞裡有兩個魔頭,他畫影圖形,要捉和尚;抄名訪姓,要吃唐僧。你若別處來的還好,但犯了一個『唐』字兒,莫想去得,去得!」你揣摩揣摩,是不是存心的預謀?
金角和銀角的對話是這樣的:
金角道:「你不知,近聞得東土唐朝差個御弟唐僧往西方拜佛,一行四眾,叫做孫行者、豬八戒、沙和尚,連馬五口。你看他在那處,與我把他拿來。」銀角道:「我們要吃人,那裡不撈幾個?這和尚到得那裡,讓他去罷。」金角道:「你不曉得。我當年出天界,嘗聞得人言:唐僧乃金蟬長老臨凡,十世修行的好人,一點元陽未洩。有人吃他肉,延壽長生哩。」銀角道:「若是吃了他肉就可以延壽長生,我們打甚麼坐,立甚麼功,煉甚麼龍與虎,配甚麼雌與雄?只該吃他去了。等我去拿他來。」
也就是說,至少金角的下凡,壓根就是衝著唐僧肉來的,目的無非是想靠吃唐僧肉這條捷徑成正果。下面的更有意思了。
銀角雄赳赳地要去捉唐僧,金角又說出一番話來:「你若走出門,不管好歹,但是和尚就拿將來,假如不是唐僧,卻也不當人子。我記得他的模樣,曾將他師徒畫了一個影,圖了一個形,你可拿去。但遇著和尚,以此照驗照驗。」
好,問題來了:唐僧何曾去過天界?金角如何得知西行五人的模樣?他說是「記得」,若真是記得,就用不著把他們畫下來了。他其實並非是「記得」,而實在是怕見面了認不得,因此才畫影備忘的。
也就是說金角確實是沒有見過唐僧的,那麼唐僧等人的相貌他如何得知呢?那就只好向人打聽了。那麼這個看爐的童子在天界這個等級森嚴的官僚系統裡,夠得著跟誰打聽呢?沒錯,就是近在身邊的剛被貶過來燒火的奎木狼了。接下來的故事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其實我很懷疑,金角的下凡是和奎木狼的鼓動挑撥有關的。奎木狼在凡間整整十三年,和百花羞公主的生活也算是幸福美滿。可恨的是孫悟空攪了他的好事(如果你是奎木狼你恨不恨),更是把他的兩個兒子摔成了肉餅。雖說已經在天界接受了懲罰,但是這口氣那裡咽得下!況且,那個懲罰究竟是甚麼懲罰?甚麼叫「有功復職,無功重加其罪」?一個燒火的你還指望他燒出甚麼「功」?難不成你想讓他把爐子裡的金丹燒成麥當勞的漢堡?明顯的是以後只能打打雜了(後來擒拿犀牛怪的時候他又是星官了,這是後話)。所以,奎木狼鼓動別人去禍害唐僧一行為為自己報仇,那動機實在太現成了。
悟空捉走奎木狼二子
金角銀角的對話還透露出許多其他的內容。
第一,「我當年出天界,嘗聞得人言:唐僧乃金蟬長老臨凡,十世修行的好人,一點元陽未洩。有人吃他肉,延壽長生哩。」看來吃唐僧肉可以長生這個謠言在天界可以說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秘密了。奇怪就奇怪在這。為什麼是「天界」而不是別的地方?在白骨夫人出現以前,是從來沒有聽說過唐僧肉這麼一說的。
第二,「若是吃了他肉就可以延壽長生,我們打甚麼坐,立甚麼功,煉甚麼龍與虎,配甚麼雌與雄?只該吃他去了。」打坐立功,煉龍虎,配雌雄,這些都是道家修行的法門和術語。唐僧肉有如此奇功特效,你說那些修道煉丹的,自我修行的,不管是天上下界的貴族妖怪,還是民間修煉的草根妖怪,豈不個個奮勇爭先?聽聽銀角的話——「只該吃他去了」!可憐的唐僧,知道為什麼你這一路多災多難了嗎?
第三,僅僅是奎木狼的一番鼓動就夠理由讓金角銀角下凡嗎?不是的。其實在他們背後,還有一個強硬的後臺——太上老君。等到孫悟空搞定了金角銀角,太上老君突然蹦出來要人要寶貝。他這並非是走了家奴而不知,等到孫悟空找上門才跌足叫苦的那種,而是等到孫悟空哭了兩番差點化在葫蘆裡用盡了手段擺平妖精之後這個節骨眼上,他簡直就像禽流感一樣,出其不意地就這麼出現了。
如果我問你,天上地下給西行一群人造成最多最大麻煩的人是誰?你會說誰?我一定會說是太上老君。西行過程中至少有三次巨大的災難是和他有關的,一次是他的兩個童子,一次是他的坐騎,還有一次是他的八卦爐。八卦爐變成火焰山還說得過去,你可以說是孫悟空自己搞的。但是平頂山這次和金兜洞獨角大王那次,越想越像是太上老君故意的。尤其想起來後來那一次,特別像是老君平頂山失敗的經驗,派出了更強的手下和更牛的寶貝。這次連如來都感到忌憚,沒有直接跟悟空說去找太上老君,而是派十八羅漢輸了一仗之後才暗示,讓悟空上兜率宮找青牛精的主人。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孫悟空為救烏雞國王跑到天上跟他要金丹,他死活不給。以前孫悟空剛跟上唐僧的時候,觀音說甚麼來著?沒錯,「我許你叫天天應,叫地地靈」。為什麼這句話到了太上老君這裡就不靈了呢?在西遊的故事體系裡,佛與道的明爭暗鬥在在皆是,太上老君是不會買觀音的帳的。後來為什麼又給悟空金丹了呢?主要還是怕不給悟空就來偷,實在是無奈啊!
所以奎木狼的復仇計劃能幹得以實施,還是跟太上老君的縱容分不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