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這兩年所取得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很多人對此認為華為可以脫離美國自己單幹了。但是從美國對華為的限制可以看出,華為依舊沒能脫離美國單幹。主要原因就是大家認為華為是全能,認為華為能夠做出國產晶片就是全部都是獨立完成的,這就是信息的不對稱導致的結果。
不管是在處理器方面,還是5G相關的設備方面,都不可能全部都是華為自己的產品和自己的技術。其實在全球範圍內,所有的廠商都是一樣的,沒有哪一個廠商可以獨立地做出一款產品來,這就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最終形態。
而李楠在27號之時對華為被美國卡脖子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他認為雖然中國的工業門類不全,總體屬於落後。而華為生產出一枚晶片,華為只是做出了晶片的設計,代工需要臺積電進行,還需要ARM的授權,雖然說圓晶廠中國也有,但是技術等方面相對是落後於人的。美國對此只需要將美國的技術從25%降低至10%,就會影響到華為在臺積電的晶片代工,這也就是我們為何如此憤怒的原因之一。
其實華為一直以來所推崇的都是全球化,所以華為也從未信心到自己能夠憑藉一己之力來做整個產業鏈。就目前美國的作為來看,不是中國在排斥全球化,而是美國正在卡脖子。這不僅僅只是將美國的技術降低到10%的事情,美國是想對華為制裁,哪怕只有一點美國零件也是不允許給華為使用。華為現在脫離谷歌、減少美國產元器件的使用率甚至今後採用自研晶片及應用系統等都是被動而不得已為之,是被美國卡壓的一種無奈的求生結果。
很顯然,這不是因為華為不想用其他國家企業生產的產品,而是美國在從中阻撓,華為如果不努力研發只能一直處於被卡脖子的狀態。這個追趕超越過程雖然很艱難困苦,障礙重重,但也是為了祖國將來的發展自由,獨立自主,必須要走向自主研發的道路。
同時我們也完全清楚這些替代措施的技術全面落後於美國的產品,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國家通過足夠的技術投入,在不太長的時間內縮短這些技術差距是完全能實現的。大家更要明白,美國動用國家力量對華為的打壓,目的不只是擊跨華為,而是中國!
從解放到現在,經歷了70多年的努力,我們在一些領域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原子彈航母等都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科技無國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是科技又有國界,那是為了保證中華民族的各項利益,這兩者之間並不矛盾。我們不能放棄自主研發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