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羅振宇

2021-02-25 菁英範

點擊下方二維碼添加小編微信,進入官方微信群,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2015 年 12 月 31 日,第一次開跨年演講,羅振宇還沒有學會要謹言慎行,看著一千五百億的樂視和四百億的暴風被人罵成是「妖股」,他在臺上表示:「像暴風影音和樂視這樣的公司,不要用傳統的目光看他,這個新物種的存在,一定會改變我們的環境,所以我建議大家,不要講人家是什麼妖股了。」

羅振宇當時對樂視和暴風的態度,用一句網絡流行語來形容,那就是「意難平」,覺得樂視與暴風都是不被理解的新物種,所以末了他還得為它們再辯解一句:「我建議大家要觀察、結緣,學會做 PPT,新物種就這樣到來了,我們要學會接受它的存在。

但是不管是賈躍亭還是馮鑫都不買帳,一個跑去了美國,一個被送進了監獄,只剩一地雞毛。所以有時候,羅振宇的話還真是只能當段子聽,真要信了,是要出人命的

在電子競技領域,有一個網絡流行詞,叫做「毒奶」,一開始是用來指代遊戲中的「反向治療」,後來逐步引申為「作出後事情卻往相反方向發展的預言」,用圈內的話來說,就是被「奶死了」。2014 年,北京有一個賣煎餅的品牌非常火,名字叫「黃太吉」,羅振宇曾經還去過黃太吉的店裡做活動。作為一家賣煎餅的企業,黃太吉當年走的是網紅的路子,最擅長的就是品牌和營銷。當時人們吃黃太吉煎餅,不是因為它的口味獨特,而是為了在微博曬照片,排隊看美女老闆娘和奔馳車送煎餅。有人總結黃太吉的成功經驗說,它是把吃煎餅這個「土得掉渣」的行為變成了一種時尚、一種生活態度,甚至一種文化。對於這樣一家網紅企業,擅長營銷的羅振宇自然非常看好,甚至表示黃太吉的出現,「意味著過去我們這個商業世界所有的觀察角度全錯。」然而,黃太吉沒火多久,商業世界的基本法則終究還是起了作用,網際網路思維沒能成就黃太吉,在燒光了兩個億之後,不好吃的黃太吉最終還是被市場給淘汰了,不僅外賣團隊被收購、店鋪頻頻倒閉,今年公司還被列為了失信被執行人。同樣是羅胖子,羅振宇當年對羅永浩造手機也非常看好。在 2014 年的一次演講中,羅振宇表示:「5 月 19 號晚上我們一幫搞投資的人在一起吃飯,席間談起了第二天要發布的錘子手機,當時整個一桌人只有我看好羅永浩。」當時其他人不看好羅永浩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羅永浩從來沒做過硬體,而手機硬體作為一個大坑,有無數細節會讓羅永浩陷進去。但是羅振宇堅持看好羅永浩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覺得羅永浩「是一個有勢能的人。」如今錘子經營不善只能賣身頭條,羅永浩轉頭又去做了電子菸,從一些採訪來看,羅永浩的勢能終究沒能在錘子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任何作用,反倒是用來和下屬對罵了。不管是暴風樂視,還是黃太吉錘子,這都是被羅振宇奶死的典範,還有一個沒有奶死的 papi 醬,其實也被羅振宇坑得不慘。2016 年 3 月,羅振宇投資 papi 醬,在創投圈引起巨大反響,然而當年11月就被爆出撤資,而且是在 8 月份就已經撤資完成。後來 papi 醬在回應這件事的時候表示,「不光是錢撤了,所有的項目都撤了。」三番五次的毒奶,開始讓大家對羅振宇的「提名」多了一層解讀。今年年初的跨年演講中,羅振宇又奶了一口戴威,表示:「你知道戴威今年多大嗎?1991 年出生,27 歲,多年輕。按照百歲人生這個坐標,他至少還有 70 多年,甚至更多的時間。70 多年,後面還會發生多少種可能?人生還有多少種變化?不管今天戴維負債多少,都不能說他這輩子完了。」其實在羅振宇說這個話之前,根本沒人會覺得戴威完了,大家眼中完了的不過是 ofo,所有當時有不少人都在為戴威鳴不平:您可別奶了,我還等著退押金呢!從 2015 年開始,羅振宇每一年都要做一次跨年演講,名為「時間的朋友」,號稱要連續做二十年。但是目前才做到第四年,羅振宇的演講就已經跌下神壇,在一些媒體口中,甚至是從精英的預言變成了咪蒙式的雞湯。今年年初,第四次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之後,一個段子忽然風靡全網:「中年人看羅振宇跨年演講,和老年人買權健保健品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段子當然有誇張的成分,但是至少代表了大眾對於羅振宇態度的轉變,而大家之所以發生這種態度轉變,主要是因為打臉的速度來得太快。

2015 年 12 月 31 日,第一次進行跨年演講,羅振宇講樂視暴風你們不能小瞧、講資本寒冬你們不可小覷。

結果剛挺了樂視,轉眼賈躍亭就撂挑子不幹了,樂視成為國內網際網路圈最大的爛攤子,而資本寒冬的口號還沒喊起來,共享單車就開始打起了燒錢大戰。這一年,羅振宇還立下豪言,表示自媒體不要做廣告,結果轉年 3 月,他投資 papi 醬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搞了一場價值 2100 萬的廣告拍賣。2016 年 12 月 31 日,第二次跨年演講,羅振宇表示,下一年的一個大趨勢是時間戰場,一是幫助用戶省時間,二是幫助用戶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

結果轉頭快手抖音崛起了,如今回過頭來看,時間戰場確實存在,但是網際網路公司做的事情卻和羅振宇想像的有些不一樣,一是幫助用戶殺時間,二是幫助用戶把時間浪費在更多無聊的事情上。

由於 2016 年 AlphaGo 戰勝了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這次跨年演講羅振宇還預言了智能革命的到來:「也許只要 5 到 20 年,在我們還沒有退休的時候,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極其陌生。

結果兩年多過去了,風口還是風口,但是人工智慧似乎離我們依舊很遠。說到這裡,我倒是想起了比爾蓋茨年初的一次採訪,在採訪中他提到,當年自己曾經寫信給父母表示,創建微軟可能會錯過一些人工智慧方面的突破,然而二十年來卻發現,自己似乎並沒有錯過什麼。羅振宇最終還是高估了這個世界突變的能力,卻又低估了漸變的力量2017 年 12 月 31 日,第三次跨年演講,羅振宇又說,未來網際網路企業的工作模式不是「996」,而是「247」,即 24 小時 7 天工作制三班倒。為了驗證 「247」 的可行性,他還特意以小米、騰訊和網易的吃雞遊戲的上線時間舉例。結果沒想到,如今小米、騰訊和網易最開始推出的吃雞遊戲基本全都涼了,碩果僅存的反而是姍姍來遲的正版手遊。

事實證明,好遊戲是需要慢慢打磨的,並且人民群眾真的不能換電池,而羅振宇倡導的「247」模式,其實比馬雲的 「996」 福報還要壞。

最近幾年,罵羅振宇幾乎成了一種潮流,騙子、忽悠、販賣焦慮,一頂頂大帽子往他身上一蓋,好像做個知識付費都變得非常的十惡不赦。

其實回頭想想,需求催生市場,段子手自然有段子手的生存空間,非要把段子手當做預言家,錯的不是段子手。

我一向覺得,縱觀國內相聲圈,相聲說得最好的其實只有三個人,一個姓郭,兩個姓羅,三個都是胖子。郭德綱的相聲說得好,這是相聲圈公認的,羅永浩的「相聲大會」,也是聲名在外。但是在我看來,羅振宇的相聲水平其實絲毫不遜色於兩人。我有一個朋友,睡覺前喜歡聽相聲,一開始聽郭德綱相聲,後來聽老羅語錄,現在已經改聽羅振宇了。所以單從娛樂性來說,我覺得羅振宇的水平和郭德綱羅永浩不相上下。

總而言之,一句話總結,把羅振宇的話當做相聲來聽,歡樂無窮,但是如果把他的話當做方法論來做,多半是要吃虧的。


其實想想就明白了,內容創業畢竟是辛苦活兒,羅振宇真要是先知,早就已經登頂福布斯了,何必再來賣會員。

其實很多時候,當我們看不清一件事情真相的時候,真相卻往往比我們想的還要簡單,羅振宇說相聲的原因,或許就同他此前在接受《人物》雜誌採訪時所說的那樣:「我是只會幹這個,我要會造樓,我早就當房地產商去了。

跨年的那個夜裡,我在影院體驗大型行為藝術,而在深圳春蠶體育館,有7884人滿懷期待,期待著一個胖子登臺。我那電影票才30幾塊,這七千多人的票可就貴多了,從680元到3280元不等。這些人可不像那些被騙到影院的抖音青年,他們很清楚,自己就是來看這個叫做羅振宇的胖子的。羅胖從2015年開始做跨年演講,立志要做20年,就像他曾經常說的,他每天雷打不動六點起床,給大家錄60秒的錄音一樣,這20年的堅持是一種「長期主義」。普通人的努力,在長期主義的複利下,會積累成奇蹟。時間幫助了他們,他們成為了時間的朋友。可惜這些「時間的朋友」已經忘了,在2016年的某天,長期主義者羅胖把同一天的60秒語音發了兩遍。第二天羅胖很不好意思地道歉,終於被大家發現了,我的語音其實是提早錄好的,我們工作人員昨天發語音的時候出了點錯誤,把先前的語音重新發了一遍。你看看,每一個暴露的長期主義者背後,都有一個幹活不認真的工作人員。很多人把羅振宇的話總結為「片湯話」,翻譯一下就是「正確但無意義的廢話」。今年羅胖又一次貢獻了長達4小時的演講,好幾萬字混雜著廣告和雞湯,總結一下就是兩點:什麼是「小趨勢」?羅胖說,小趨勢就是藉助別人的大趨勢,在大趨勢中找到難以被人察覺的變革。決定我們這一代人個體命運的,除了眾所周知的大趨勢,更是那種需要我們每一個人自己去主動發現的「小趨勢」沿著這個看起來很厲害的「小趨勢」,羅胖一路講到影響趨勢的趨勢,帶來改變的改變,講到發現小趨勢的非共識,講到他和順豐小哥之間的「信用飛輪」。總之一切玄之又玄,聽起來雲裡霧裡,用幾年前的網絡流行語來形容這場演講再好不過:不明覺厲。根據羅胖的說法,小趨勢就是大潮下的新商機,一種全新的,無人察覺的「悶聲發大財」的商機。然後羅胖開始舉例子,隨著美團的大趨勢,做燒烤攤的現在一年流水六個億;隨著快手的大趨勢,曾經創業失敗的散打哥現在一天帶貨1.6億。觀看錄像的不墨虛著眼睛一臉懵逼,有你這麼馬後炮嗎?跟著美團大趨勢的燒烤攤主可不止這一個吧?現在一年流水六個億的又有幾個?跟著快手大趨勢的可不止一個散打哥吧?真正成功變現的又有幾個?這些成功學故事盛行於20年前的地攤書店,通常著墨於投機,實操落地卻不留痕跡,怎麼到了羅胖這兒都好像是第一次聽說?什麼是非共識?按照羅胖的說法,非共識就是在不被主流認可的壓力下,還能堅持己見的創新。這麼說吧,我每天起床之前大概能產生300個「非共識」,其中一個叫做:為什麼我就不能像羅胖一樣,用新瓶裝舊酒,用舊識裝新知,用陌生感和疏離感,生造新詞,強說舊愁。在羅輯思維跨年演講的前一天,財經作家吳曉波也開了個跨年演講,他請了很多學者公知,其中許知遠的演講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們看到了大量的包裝在科技外表、經濟外表之下的庸俗知識,它們是一種新型雞湯。這種知識帶來一種什麼樣的後果呢?我們的認知、情感沒有得到真正的拓展,它們反而變得高度情緒化、不可控化,變成了一種新的陳詞濫調。當然,羅胖會稔熟地引用菲茨傑拉德的名言來化解:「一個人能同時保有全然相反的兩種觀念,還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標誌。」只可惜這次羅胖就連名言引用都翻了車,在演講結尾時他說:如果在座的有羅振宇和羅輯思維的粉絲,可能會在這個時候表達自己的憤怒,繼而取關,少不得還要在評論裡留一大堆諷刺挖苦我的話。因為在他們的邏輯裡,我看起來是在「攻擊,否定」羅振宇,也就是間接嘲笑出錢買單的他們,都是被騙的傻x。如果你打算這樣做,我想勸你大可不必,因為和你一樣,我同樣是羅輯思維的受眾。把教育和學習包裝成「易懂」的商品,把自己說成是站在寶庫前叫賣的吆喝人,羅胖商業邏輯和三觀上的自洽,幾乎可以碾壓大部分人。如果把他的話全翻出來,逐句辯駁,顯得冗長無聊,如果站在制高點指責...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我想在大眾視野裡,應該沒有誰能比羅胖站的更高吧?對於羅胖和羅輯思維,我想真正健康的打開方式不應該是真正抱著「提高」和「學習」的態度,而是把他提供的內容當作一種新的娛樂消遣。試想,在偶像肥皂劇,無聊綜藝大行其道的今天,能聽羅胖給你講「為什麼軸承是偉大的發明」,也未嘗不是一種選擇。十幾年前有評書相聲,現在我通勤排隊時聽一聽羅胖胡說八道,有何不可?俗話說的好,不看廣告看療效,想能靠羅胖賣的這些東西去獲取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概率實在是小之又小。而羅胖的商業模式,說穿了就是先瘋狂製造焦慮,然後販賣一個看起來可以解決焦慮的辦法,這個辦法就是到他的鋪頭去買書買「知識」。但是按照他的辦法,就真的能夠解決焦慮?聽了他的演講,就真的能掌握「小趨勢」?混跡投資界的老油條們聽了覺得受到冒犯:我們還要等到羅胖的跨年演講,買了他的書才能看到趨勢?我們還拿什麼吃飯?至於羅胖所說,他的商品能讓你「輕鬆獲取知識」,「每天半小時讀懂一本書」,聽過之後笑笑就好。念過九年義務教育的同學都能明白,獲取知識的過程可以高效,可以講究方法,但這個過程是不可能無痛,不可能輕鬆的。換句話說,學習的過程註定痛苦,註定曲折。但凡有人告訴你,可以花極少的代價,輕鬆學會某種技能,只會出現兩種情況:要麼是這種技能根本就如飲水一般稀鬆平常,要麼這個人就是在揣著明白裝糊塗,能騙一個是一個。所以,如果你真的是羅胖和羅輯思維的鐵粉,不如嘗試著去用你的思路理解年輕人盲目追星,老年人購買保健品。年輕人追星買一個榮辱與共自我安慰,老年人買保健品買一個心安理得自我安慰,而你買羅輯思維課程,買一個學習假象自我安慰。歸根結底,都是花錢買一個滿足感,你付出金錢,娛樂自己,他明碼標價,無奸不商。短暫的滿足感如同飲鴆止渴,無法真正解決問題,但是比起騙老年人的權健,羅胖的起碼圖財不圖命。當然,如果你聽了他誠懇推薦,投資了名為「貝米錢包」的p2p項目,那你該怎麼罵還是怎麼罵。「貝米錢包」曾經和羅胖有過密切合作。羅胖可不僅是發發微博廣告,羅輯思維還聯手貝米出書籍套裝,光是那一次現場活動就有400多人當場在貝米平臺投資理財,甚至在羅輯思維節目中,他都親自推薦貝米錢包,並表示自己都投了不少錢進去。不僅僅是羅胖推薦貝米,就連同樣辦跨年演講會的吳曉波,也曾為這個p2p項目站臺吆喝。根據上海徐匯經偵處給出的數據,一共有5.4萬人倒在了貝米錢包上。所以啊,跨年演講這個事情,還是當個娛樂節目看看就好,崇拜者繼續崇拜,旁觀者繼續旁觀。經濟有沒有周期我不知道,但是指望一個幹媒體出身的網際網路創業者,扮演上帝預知未來,給你指一條2019的明路,是不是有些太不切實際了?

每年這個時候,羅振宇們總會熱一陣子,不僅僅是他們的跨年演講,更是此起彼伏的反對聲潮。


近日,DISS羅振宇們的文章,又開始刷朋友圈,大家紛紛選擇站隊。


有挺羅派,有倒羅派,誰對誰錯,沒必要評說,良叔只是希望大家客觀一點。





那些寫出反對羅振宇文章的人是什麼動機呢?難道是要啟發民智?



用區區兩千多字想論述一個現象級事件,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那些文章,多半更偏重情感宣洩,讓你的第一反應是:對啊,這些騙子們。


但凡你有這種感覺時,恰恰要當心了,因為很多文字不是為了服務思考,而是為了感情排洩,很多寫作者又精通此道。


說白了,這些文章只是為了蹭熱點,讓你覺得貌似如此,又區別於主流,可以彰顯自己品味獨特,於是隨手轉發。






我說一個常見的,就是抨擊羅振宇們都是知識的二道販子,都是對知識的再加工,所以對多數人來講不容易吸收,更沒有價值。


這話前半句對,羅胖也承認自己是「知識的搬運工」,可後半句就有問題了。




如果簡化一下,這句話的主幹就是:「加工過的知識,沒有價值。」


這下問題就更大了,一個翻譯過來的書籍,算不算加工?那是不是所有翻譯而來的書都沒有價值呢?


況且,什麼樣的知識才不算是二手知識,這是很難界定的,除非你的每一個知識都有具體的實驗結果,而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知識最大的優點,恰恰就在於不用自己從頭證明一遍,而可以在他人的基礎上借鑑、迭代、加工。








有人聽說吳曉波在演說中,四處宣揚生命有限,「要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於是就不想再好好工作。


文章用這個例子證明,這些知識大咖宣揚的都是毒雞湯。


這種掐頭去尾,把一句意境升華的金句,變成具體的操作準則,不得不讓人懷疑其真實性。



若真有人被這個金句所害,那麼,呵呵,這類金句、格言,從古至今都沒斷過,而不求上進的人,總能找到支持自己的那條 。


有一句話,你要相信:人都是先做選擇,再去為這個選擇找到合適的理由。


其實,「要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是吳曉波一本書的名字,那是他唯一一部散文集。


其中的一篇文章,對「要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做了很好的詮釋。



「所有的青春都是在為中年做準備,在中年的午後,你能夠安心坐在草坪上喝龍井茶,有足夠的心境讀一本枯燥的書。有朋友願意花時間陪你嘮嗑,你可以把時間浪費在諸多美好的事物上。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成本」的,而它們的投資期無一不是在你的青春階段。」


所以,「要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只是一個目標,你不能當成日常行事的準則。



當然不是,我只為理性和客觀站臺。在這個前提下,我想談幾點關於知識付費的建議。



很多罵知識付費的人,都是為此買過單的人,他們發現,跟著大V們嗨了一陣子後,自己的收入並沒啥提高。該挨老闆罵,照樣挨罵;該拿不到更好的OFFER,照樣拿不到。可是,對於這些人,你們捫心自問,是不是太貪心了呢?指望花點錢,購買幾堂課,就實現人生逆襲,瞬間把同齡人拋棄,真的有可能嗎?


所以,你買課程之前,千萬不要抱著多大期望,再好的課程,也只能當做是往油箱裡加了一瓢油,離到達終點,還差得遠哩。你花了時間和金錢去學一些知識,且不說這些東西對你的實際用處有多大。但最起碼,這個時間你沒去打遊戲,沒去噴口水,沒去把時間浪費在一些無聊的事上。你花錢買回了在這個時間段的自律,那不也是種收穫嗎?





別的不說,就說「得到」,其中每天的「邏輯思維」和「李翔知識內參」,都是免費的,僅僅只是這些,你能聽得完嗎?什麼意思?比如良叔去選購好一點的食品,一般會去山姆會員店,因為我知道品質會有很大保障。


我一個朋友在沃爾瑪(管理山姆的公司)負責採購,她告訴我,她們對於食品類的採購,有七十多道程序。如果產品有一點瑕疵,也別想在她們的超市見到。我不是為沃爾瑪做廣告,而是想說,這個邏輯是相通的。品牌夠大,如果有不合格的產品,會為此付出高昂的信用成本,這對於大商家是很不划算的一件事。


小的知識付費平臺,水平參差不齊,不是說都不好,而是說,你極有可能遇到很差的。


大的平臺,往往把關很嚴。如果讓一個水平不行的人來傳播,那是在砸自己的招牌,這種傻事,他們當然不會幹。而且,那些大的平臺,因為流量大,往往能吸引更優秀的知識傳播人。這就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對質量也更有保障。什麼學完叫你年入百萬,什麼2個月讓你成為寫作大神.


凡是有這種宣傳語的,你肯定不要考慮,他們只是在迎合一些人的速成心理,這反而是一種心虛的表現。


曾花錢去買了一個「人脈」課,號稱和FBI合作過,還說被馬化騰欽點過。結果一聽,我只能說呵呵。


我不想當惡人點別人的名,但這麼灌水的課程,卻如此過分包裝,確實是知識付費領域的毒瘤。


第一,沒有試聽課的,就不要買了,能試聽的,先聽聽看符不符合自己的預期,再做決定。第二,如果身邊有上過此課程的朋友,可以問問評價,但是謹防對方是託兒,為了拿提成,硬拉你上賊船。現在傳銷無處不在,知識付費領域難以倖免於難.


得到上買了8個人的專欄,吳曉波頻道也買了會員,還買了幾個財經方面的知識星球。我很費解這種行為,問他:「你覺得學這些東西對你經營真的有幫助嗎?」他哈哈一笑說,和我實際做的事相差太遠了,能有啥幫助。他很誠實地告訴我:「我學歷不高,多聽點,在飯桌上能和別人吹牛逼,他們就不會把我當成暴發戶了。」


他知道花這錢的目的是什麼,而且能評估有沒有實現相應的價值。對於那個老闆,他花個小几萬,能提高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對他來講,這錢和精力花得很值。


縱觀很多知識付費者,他們卻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我朋友圈就有一名學霸小L,總見她不間斷地曬各種線上課程:創新思維、產品經理、領導力.她的朋友圈看起來如此勵志,但真實的她,卻正處在被公司淘汰的邊緣。那老闆經常說小L,一份會議紀要都寫不好,也不知道她天天學的是啥。其實像小L的人應該不少,他們應該花點時間和精力去學學PPT製作、公文寫作或者EXCEL操作。後來有點明白了,那些付費學習者,雖然不知道想要的是什麼,但是他們卻清楚自己不想要什麼,那就是當下的工作。


在他們心中,這些都是沒出息的事,是希望儘快擺脫的事,所以下意識地排斥。


而創新、產品經理、領導力這些詞兒,卻能撩動人的心弦,似乎上了這些課,就能和鮮亮緊密聯結。


真實情況就是這樣吧,這些付費知識,很多時候就是一個載體,承載了我們的一些憧憬,為這些憧憬買單,我們樂此不疲。


我並不是否定學習自己領域外的知識完全無用,而是想說,人的精力有限,你要先確定你當前的目標,以此為基點,再進行下一步的躍進。


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任務,我要先學會打仗,我兒子才能去學習商業和農業。


我們的人生階段也是如此,你要先把手頭的事做好,才能進入下一個賽道。


就像上文中的小L,如果她去另一家公司面試,你以為上過幾節產品經理的課,HR就能給她個產品經理做?


所以,關於知識付費最後一個建議是,如果你真想讓知識付費為你增值,那就學些和自己工作實際相關的知識。


固然知識付費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它為熱愛學習的人帶來了莫大的福利。


我們不能只執迷於全然的對與錯,用一個瑕疵就推翻全局。


智慧型手機導致孩子沉迷遊戲,所以這就是個最糟的發明?


這種一概而論的推演,只會讓你失去與時代的接軌機會,放棄科技帶來的便利。


作為一個擁有自由意識的人,你得知道,比正確和錯誤更重要的是:


投稿

分享菁華、啟迪智慧。全球菁英、商業大勢、投資理財、人文感悟的加油站。

歡迎大家踴躍投稿,報酬從優,詳細要求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PS: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讚賞支持下小編吧

相關焦點

  • 「毒奶」羅振宇 丟失了公心「得到」了80億身家
    羅胖「毒奶」羅胖不止一次。在2016年天貓商業服務生態峰會上,還未與羅永浩熟識的羅振宇評價羅永浩:當初羅永浩發布錘子手機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看好他,只有我。我對羅永浩人格的信任應該可以成為整合價值鏈的入口,羅永浩不就是一個英語老師嘛,他還能失敗到哪兒去。
  • 羅振宇的「騙局」
    「毒奶」羅振宇在電子競技領域,有一個網絡流行詞,叫做「毒奶」,一開始是用來指代遊戲中的「反向治療」,後來逐步引申為「作出後事情卻往相反方向發展的預言不管是暴風樂視,還是黃太吉錘子,這都是被羅振宇奶死的典範,還有一個沒有奶死的 papi 醬,其實也被羅振宇坑得不慘。2016 年 3 月,羅振宇投資 papi 醬,在創投圈引起巨大反響,然而當年11月就被爆出撤資,而且是在 8 月份就已經撤資完成。後來 papi 醬在回應這件事的時候表示,「不光是錢撤了,所有的項目都撤了。」
  • 能說會道的羅振宇,面對IPO三大難題,沉默無言了
    從各種意義上講,思維造物的上市並不具有羅振宇原始想像的那種味道了。羅振宇和他的資本之旅既少了「知識」也沒有「技術」,只剩下一片「焦慮」了。 文人與商人 從羅振宇的60秒語音開始,很多人認識了羅振宇。
  • 電競毒奶爆紅 外媒競相報導中國毒奶
    是的,就是我們熟悉的拼音創造的新詞彙,「毒奶」,這種來自中國的特殊祝福方式迅速席捲了各大社交網絡,而「毒奶」的代表人物黃旭東,和近年流行起來的共享單車、自拍杆、老乾媽,也被外國人戲謔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
  • 如果羅振宇有超能力,世界將會怎樣?
    比如公眾人物,比如羅振宇。他們的能力很強,卻是凡人的身體。任何人都有做超人的潛質,因為你總能找到一個小群體,凸顯自己獨一無二的過人能力。而每個有權力的人,都有機會在自己的小圈子裡,稱王稱霸。如果羅振宇有超能力,也許是無與倫比的說服力,就像漫威美劇Jessica Jones中的Kilgrave。
  • 管澤元的毒奶神功已經練至大成,不用張嘴就能把LPL隊伍毒奶致死
    從2018年開始,管澤元只用了短短兩年的時間,就成了整個LPL賽區裡最毒的解說。本身呢,一開始大家對於管澤元只是玩個梗,畢竟解說預測錯誤這種事情再正常不過。大家口中所說的毒奶,也無非是解說說錯了觀眾無限放大,解說說對卻又沒人記得罷了。
  • 毒奶之王
    講到毒奶,首推國內四大天王,軍用局座,民用旭東,電競大校,足壇烏賊,舍此之外,任何套毒奶人設的都是弟中弟。只是話說回來,毒奶四天王只會窩裡橫,唯章家敦搶前一步,邁向世界。就鍵政這塊,章家敦的本事比局座不知道要高到哪裡去了,局座一個退休老頭,無非玩玩因果律,寫寫公眾號,拍拍小視頻,反觀家敦,孜孜不倦在花旗各大媒體反向預測,這份奶而不倦的精神,著實催人淚下。
  • 幣圈毒奶丨金馬老師的「輝煌」故事
    毒奶指數:★★☆☆☆項目篇Edgeware毒奶指數:★★★★★超級礦工
  • DEBRAND | 最強毒奶MC Hotdog誕生記
    最慘的,不是他們沒實力,而是被MC Hotdog活活「毒奶致死」!歡迎收看本期,MC Hotdog毒奶誕生記!真正的臺灣OG級選手Jason很快意識到了熱狗的毒奶本色,但還是沒有逃脫被淘汰的命運。生活中毒奶無處不在,怎麼才能逃避被毒奶的厄運?DEBRAND X 中國新說唱最佳防毒奶T恤了解一下。
  • 羅振宇為什麼討人厭?
    每次看到這種調查,我都覺得自己變成了許知遠,做九斤老太之嘆:這個社會的「羅振宇」越來越多了。此文原發於公眾號「肖渾」,覺得好可以關注他。以下是正文。我忍羅振宇已經很久了。 儘管後來羅振宇又靠著各種綁架遊說爭取到了黃執中進入自己隊伍,又打一巴掌揉三揉得到雷哥諒解把他也拉到了隊伍裡,但僅憑上述這件事,已經能看清羅振宇是個什麼人。 上面這件事還僅僅是雞賊而已,羅振宇還有一件做得更不妥當的事,就是把「在下不服卡」送給許吉如。
  • 羅振宇的多面孔
    要不是羅胖在奇葩說裡大推特推薜兆豐,你都忽略了這是羅振宇的一門「生意」。羅振宇對於個人IP的打造是成功的,但在引流方面卻差強人意,得到APP上有很多大V,而具有引流能力的只有最強的那個大V,這也是羅振宇的商業根基矛盾之處。羅振宇非常反對別人說他是做知識付費的。
  • 六個核桃攜手羅振宇跨年演講 做時間的朋友感受堅持的力量
    六個核桃攜手羅振宇跨年演講 做時間的朋友感受堅持的力量 2020-12-23 11:15:14羅振宇說過:跨年演講要連辦二十年。今年是第六場,恰逢今年也是六個核桃作為2020-2021年羅振宇跨年演講的獨家冠名合作夥伴,兩位如此契合的好友將一同攜手「時間的朋友」告別拼體力時代,開啟拼腦新生活。  此次六個核桃和大型知識類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的合作,藉助現場匯聚的各方觀眾一起,加入到場這場高質量的知識文化盛宴中,使品牌文化更加富有深度的融入在觀眾的內心。
  • 【毒奶】或許她才稱得上初代「球王」,據說籃球打的也不錯!
    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如今的周韋彤憑嬌人的天賦和過人的勤勉在演藝圈越戰越勇,真心祝福她【毒奶專欄系列】漏看請自行點擊【毒奶】愛籃球的韓國模特趙敏英,果然「球品」都不會太差!【毒奶】纖腰巨胸是怎樣完成的?佐藤美希告訴你【毒奶】韓國的妹子,看來都喜歡去健身秀身材啊!【毒奶】這位名叫米娜的女神,曾讓思聰兄都吃過閉門羹!【毒奶】這個妹紙,是熱巴高配版?【毒奶】高能篇,自制力差的請慎入哦!【毒奶】未成年誤點哦,北球王徐冬冬的人間胸器真不是蓋的!
  • 羅振宇 說書人的買賣
    3年前,知名傳媒人羅振宇、NTA傳播創始人申音、資深網際網路人吳聲聯手,羅振宇是產品、社群和品牌的核心,申音負責日常運營服務,吳聲出任總策劃。在每期的《羅輯思維》中,說書人羅振宇衣著隨意,桌子上擺著一本當期節目要介紹的書。
  • 推薦搞笑小說《九星毒奶》
    他本想成為一隻快樂的大奶,但卻被眾人冠上了毒奶之名。 這一切的故事, 從高中入學的前一周開始。 要從.那一巴掌開始說起.在這個充滿星力的世界,有星圖的人最少都有十幾個星槽,而江小皮只有九個,這個創造人類歷史星槽最少的少年如何在這個和其他人比起來,其他人都是天才的世界中活下來。雖然星槽不是很多,但是主角可以看到自己的星圖,並可以可以合併吸收。還有兩個逆天的能力。
  • 奶毒玩家:手法心態是關鍵
    在如今這個奶毒弱勢的版本中,奶毒似乎已經毫無地位可言,雖然在一些本中奶毒還能發揮一些作用,可性比較奶花,奶毒最多只能算備胎。恰逢如今毒經強勢,越來越多的奶毒 選擇轉毒經,以此獲得良好的遊戲體驗。現如今還在玩奶毒的玩家大部分都是對奶毒愛得深沉,要不就是玩不轉毒經。
  • 《九星毒奶》:每天徘徊在作死邊緣的江小皮
    關於《九星毒奶》,這是一本非常不錯的玄幻小說,整體的風格是輕鬆搞笑的。當然目前這本小說還在連載,人物的刻畫做的也比較到位。這本書的作者是育,是一位起點中文網的作家。初期的江小皮是一個高中生,還是一個學校的學渣。一本書的主角總要有與眾不同的特點,沒錯,江小皮的特殊在於他的星圖。
  • 王者榮耀:殺人於無形的毒奶——扁鵲!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毒奶——扁鵲!扁鵲,在《王者榮耀》中雖然被設定為輔助位,但很多小夥伴都喜歡把扁鵲用作法師,小編覺得扁鵲還是挺忙的。在古代,扁鵲是救人於水火的神醫,而遊戲中他確是雙面的。一面可以救隊友,一面可以毒死敵人。當小編對上扁鵲時,也曾被毒死數次,心裡不知道埋怨過多少次。所以小編決定認真練習扁鵲,等神功在身,小編就準備上遊戲大開殺戒!!!
  • 陰陽師:新SR式神蠍女是一個「毒奶」,給友方治療,給敵方毒傷
    蠍女的技能簡單來說就是「毒奶」,可以給對面加debuff,造成間接傷害,同時還可以給隊友進行治療,保證隊友們的生命值,她還是個群奶,海國的SR式神們都這麼強悍,比如久次良、蟹姬、蠍女。蠍女的大招給目標一個「蠍毒」debuff,最多可以降低對面400點防禦值,那麼蠍女在造成間接傷害的時候傷害值就會更大了,引爆「蠍毒」造成的間接傷害值是很高的,不過蠍女的這個buff施加起來沒有那麼方便快捷,疊buff的話還是有點難度的,毒傷效果還有待提升,稍微再增加一點獲取途徑,蠍女的傷害值就很爆炸了。
  • 羅振宇的痴心與妄想
    ▼這件事要先從 2015 年說起——當時羅振宇和他的團隊在一間小飯館裡,冒出了要在每一年的 12 月 31 日,做一場跨年演講的念頭。那時候他們公司正值創業起步階段,做出這個決定之後,用羅振宇自己的話說,叫「我們就這樣冒冒失失地出發了」。從這個跨年演講的模式設計上來看,確實挺「冒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