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白蛇成了這樣的一個符號和象徵。
小時候,我挺喜歡京劇。
京劇裡面,又最喜歡《白蛇傳》。
不僅是《白蛇傳》裡面有才子佳人,文唱武打,還有神仙鬼怪,舞美特技,聚齊了幾乎京劇所有的元素和看點,很是過癮。
我跟電影《白蛇傳》還有一段故事,那時候我剛八歲。
現在的孩子八歲,是不能夠獨自外出的。可我們那時候,別說是去鄰村看場電影,就是幾天幾夜不回家,家長們都不會在意,甚至發覺不了。因為孩子太多了。
當時這部電影是在鄰村放映的,離我們村有三公裡。下午太陽還老高的時候,我和另一個小夥伴就出發了,為的是佔個看電影的最佳位置。
到了放映地點(一個學校的操場),天還很早,我們吃完了帶的乾糧,便漫長地等待著天黑下來。
晚飯後,放映員扛著埋竹竿的鎬來了。他看了看以前電影放映時挖的坑,覺得不理想,便朝著相反的方向走去。這時操場裡已經擠滿了人,大家一看立即慌了,趕緊拿起凳子、椅子,跟著放映員跑去……
但放映員在那邊刨了幾下,踱了幾步,覺得還是不理想,又扛著鎬走了回來。人群馬上又跟著跑回來。經過這麼一折騰,很多人失去了位置,一起來的也都跑散了。我仗著身小敏捷,竟然搶到了一個不錯的位置,但同時也不見了身邊的小夥伴。
周圍一個認識的人也沒有。我不敢走開,因為一走開,這個位置就被別人佔了,並且這時放映員已經扯好了幕布,電影馬上就要開演,我只能待著。
好在電影一放映,我逐漸忘記了孤單和害怕,完全被吸引到了電影中去。從來沒覺得電影的畫面竟然有這麼美,遊湖,盜草,水漫金山,這都是我印象最深、最愛看的部分,我完全被白素貞,或者說李炳淑的表演給徵服了。
電影一結束,我重新被拉回現實,傻眼了,在亂鬨鬨的人群中,不知道往該哪裡走。看電影的有來自四五個村的人,我只能大體辨認出一個我們村的方向,隨著人群往前走。
亂鬨鬨中,突然好像聽到二姐的聲音,我使勁喊了聲「二姐」,二姐竟然答應了,好像就在後邊。我心裡不慌了,於是便放心大膽地往前走,相信等一會人少了,二姐他們就會趕上來。
可是越走越人少,周圍仍舊一個熟悉的人也沒有,我感覺不對勁,便再喊「二姐」,卻沒有了答應。我害怕了,問走過身邊的人這是哪兒,他們問明了我是哪個村的,告訴我方向走錯了,離家更遠了。
我,徹底迷路了。
我又急又怕,後來在一個好心人的幫助和引領下,我回到了村子。
雖然有這麼一段驚險的經歷,但也讓我對《白蛇傳》的印象更為深刻。
以後但凡遇到跟白蛇傳說有關的文字、圖片、影視作品,我都會積極關注。
在我眼裡,白蛇也幾乎成了一個符號和象徵,成為了最美麗、最善良、最溫柔,最重感情的女性代表,在我青春期的記憶裡產生了很大影響。
以後找媳婦,也得找這樣的。
首先,白蛇重感情。報社找許仙,可不是一時的春心萌動,心血來潮,而是打定了主意要跟許仙過一輩子。所以「嚇死」許仙后,白蛇才會冒死盜草,才會跟法海拼命。
其次,白蛇不嫌貧愛富。白蛇愛上許仙,絕不是因為許仙有錢有勢。許仙只是一介書生,而白蛇自己卻才貌雙全,無所不能,那麼死心塌地地喜歡一個人,實在可敬可嘆。
還有,白蛇外柔內剛。對許仙,白蛇無限溫柔和遷就,但在迫害和困難面前,卻又不懼危難,抗爭到底。外表柔和而內心剛正,正是極品女子的標配。
白蛇對許仙的愛和遷就,簡直到了心中無我、甘願犧牲的境地,令人嗟嘆。
比如許仙中了法海圈套,端午節非要白蛇飲雄黃酒。明知飲酒要現原形,且身懷有孕,可白蛇還是不忍掃官人的興,勉強飲了幾杯,鑄成了大錯。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白蛇也是一位懂得調節家庭氣氛,極有生活情調的好妻子。
因為,柔情、懂事、豁達的女人,其實天生並不排斥酒。
從女人對酒的態度,完全可以看出女人的情分、品質和境界。
有另一個版本的傳說,法海和白蛇一同修道的時候,法海愛上了白蛇,後來白蛇喜歡許仙,法海因愛生恨,才對白蛇和許仙橫加阻攔的。
以白蛇的優秀,我更相信這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