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影《天堂的張望》
在全國各大院線首映
新華社發布了這部電影背後
發生在成都關於生命和愛的真實故事
瀏覽量已突破一百萬
電影《天堂的張望》海報
2005年,成都市白血病患兒佘豔在醫院病曆本上替不識字的養父寫下「自願放棄對佘豔的治療」,她說:「我來過,我很乖。」
2020年11月20日,以佘豔為原型的公益電影《天堂的張望》在全國各大院線首映。在佘豔離開世界15年後的這個初冬,人們再次重溫了這個關於生命和愛的真實故事。
佘豔是一個棄嬰,被養父佘仕友在草叢中發現後收養,父女倆的日子雖然清貧,但也簡單快樂。平靜的日子因為佘豔突發急性白血病被打破,因為家貧,年僅8歲的小佘豔自願放棄治療,給養父提出了生平第一個願望:穿一次新衣服,拍一張照片。她對養父解釋說:「以後我不在了,如果你想我了,就可以看看照片上的我。」
小佘豔的遭遇引起了媒體的關注,當時,《成都晚報》記者傅豔以一篇名為《8歲女孩乖巧安排後事》的報導引發了社會的關注,大家在為這個小女孩的乖巧懂事而感動的同時,捐款也接踵而至。可遺憾的是,小佘豔還是沒能打敗病魔,離開了這個世界。
電影《天堂的張望》劇照
遵照小佘豔的遺願,治療剩下的捐款當成生命的饋贈留給了7個其他同樣罹患白血病的孩子。這7個孩子都來自貧困家庭,年齡最大的19歲,最小的只有2歲。
小佘豔的遭遇不僅喚起了社會對白血病患兒的廣泛關注,更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正是幫扶佘豔等貧困重疾兒童,加速推動了成都市建立少兒醫保。
2005年8月
成都市正式實施少兒住院醫療互助金制度,將全市中小學生、嬰幼兒納入參保範圍,成為繼上海、北京後全國第三個開展該項工作的城市,填補了當時學生兒童醫療保障空白。該制度實施當年,就有135萬學生兒童參保。
小佘豔離開了
但因為她所推動的
福澤所有少年兒童的社會保障機制
卻在代替她繼續「成長」
2007年
成都市獲批國務院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城市,將中小學生、嬰幼兒住院醫療互助金制度併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後,成都在全市推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同年9月,成都市屬高校大學生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也相繼出臺。
2008年底
成都將新農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市屬高校大學生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出臺《成都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市人民政府令第155號),並於200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成都也因此成為國內副省級城市中,率先建立了覆蓋全民、城鄉一體、市級統籌、全域實時結算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城市。
15年來,在做強基本醫療保險的同時,成都市還先後建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大病醫療互助補充保險、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不斷優化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得到鞏固和完善。
如今,成都的孩子們從一出生就被無形的「護盾」溫暖守護。參保範圍從新生嬰兒到在蓉在校生,再到具有成都市戶籍未滿18周歲的散居兒童,父母一方具有成都市戶籍或成都市公安部門頒發的有效《居住證》的未滿18周歲散居兒童都囊括在內。
2020年年初,成都保護救助困境兒童的志願者了解到,金堂一名腦癱兒童因父母對孩子受保障內容的不熟悉及家庭貧困現狀,從未進行過康復治療。志願者為孩子父母講解了政策保障後,孩子順利進行了康復治療且效果顯著,目前已從對外界毫無反應到能自己進食。
疫情期間,成都一新生兒出現腸梗阻,因家裡還有殘疾人需要照顧,家庭困難極大,父母一度認為沒有繼續救治的能力。當地政府第一時間為新生兒辦理了參保手續,孩子順利獲得了救助。
截至2020年8月底
成都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已超過1800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832.8萬人,參保率佔城鄉居民總人口98%以上,其中,學生兒童393.11萬人(含大學生90.05萬人),佔參保總人數的21.7%。
當年,小佘豔曾創作過一首小詩:「我的路不在小朋友走的小小的路上,我的路不在汽車跑的寬寬的路上。上山時我喜歡走我的路,下山時我和小鳥一起唱歌。要是你們也肯在我的路上走走,你們會聽見我和小鳥在唱歌。聽著歌聲向前走,路就是再長,也不會覺得累。我喜歡走我的路。」
小佘豔,你知道嗎?
你早已走出了一條光明大道
這大道上
是千千萬萬被守護的孩子
這一路上一直有小鳥在歌唱……
大家注意啦
本周日將播出新一期《蓉城醫保客廳》
聚焦本文所述的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帶大家探索其臺前幕後的故事
千萬不要錯過!
播出前
Mr.YB也會提前發文通知大家的
記得持續關注我們哦
主管:成都市醫療保障局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