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的《教父》:男人的聖經,永恆的經典

2020-10-20 西風影評

1955年,35歲的馬裡奧·普佐出版處女作《黑色競技場》,一心想靠寫作揚名立萬,但這本小說及之後推出的幾部作品都黴得起冬瓜灰,普佐負債2萬美元,還要養活5個孩子。美麗而又冷漠強硬的母親甚至認為他精神有問題。

1969年3月10日,普佐時來運轉,先後被8家出版社拒絕的《教父》一炮打響,獨佔《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位置67周,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影片更是紅得發紫外線:

《教父》初版封面

普佐喜提小金人

我看的譯本是花城83版:

「義大利人有個小笑話,說這世界是如此的殘酷,以至於一個人必須有兩個父親來照顧自己。這也是他們為什麼有教父的原因。」

中國一些地方拜乾爹的習俗(保保節)何嘗不是如此。

作家李翊雲有一個很好的觀點:人類的處境永遠相似,但故事不一樣。

的確,教父與中國的保保、乾爹對晚輩的扶持、幫助,內容和力度都有較大區別。

悲痛的父親請求教父主持公道,殺掉那兩個摧殘他掌上明珠的畜牲,教父一句話就抓住了重點:你女兒還活著。

小時候以為黑手黨無法無天,沒想到教父呼風喚雨黑白通吃,寶貝兒子調侃一個無足掛齒的警長(「土耳其人給你多少錢來刺殺我父親?」),當場被打成變形金剛。

這些符合生活邏輯的細節賦予故事一種非常真實的質感。

壞人橫行的底層社會,只有足夠強硬才能不被欺負,教父的選擇不難理解。

《教父》對人物的同情並未消解對黑道的批判:教父幫助那些不幸的人,而他們的不幸有一部分恰恰是教父造成的,」人性必然具有善和惡的兩方面「。

成名之前,普佐從未接觸過黑道人物,《教父》的創意來自新聞、歷史資料、人生閱歷和想像力。

所謂缺啥補啥,單親家庭長大的普佐,缺少父愛和友情的支持,這一切都在《教父》中獲得了加倍的補償,他對男人責任感、家庭觀念的強調,以及對司法不公的抨擊,平衡了這個殘酷的黑幫故事,顯示了美國夢的另一面。

教父的原型是紐約黑幫大佬查理·盧奇安諾,他建立了以紐約五大家族為首的委員會,被稱為美國「現代有組織犯罪之父」:

查理·盧奇安諾

黑幫片也給普佐提供了靈感。

作為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天皇巨星,詹姆斯·卡格尼一看就很不好惹,舉手投足卻優雅、迷人:

由其主演的《國民公敵》(1931)堪稱黑幫片的裡程碑,朋友不慎墜馬,卡格尼火冒三丈,衝進馬廄射殺名貴的賽馬:

殺馬洩憤充分顯示了人物不擇手段、無所顧忌的秉性,給包括普佐在內的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父》砍掉馬首恐嚇好萊塢大亨的著名片段就是對《國民公敵》殺馬的致敬:

普佐、科波拉的劇本改編非常成功,演員均為一時之選:

1961年1月7日晚,羅德島的巡警截停一可疑車輛,逮捕了車上的三名男子,他們戴著黑色面具和手套,還有一支點三八,其中一名嫌犯名叫阿爾·帕西諾,年僅19歲:

帕西諾解釋說他們三個都是去面試的演員,點三八是道具槍。

十年之後,他成了令人膽寒的新一代教父:

老教父氣勢逼人:

得知最喜歡的小兒子幹掉了仇家,教父悲欣交集,最叛逆的麥克不愧是唐的兒子,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是一個能夠承擔家族重擔的西西里人,他沒有看走眼,又不禁擔心兒子的安危,纏綿病榻什麼也做不了,千言萬語盡在抬手之間:

亡命天涯的麥克,成了教父最牽掛的人——

場景過渡自然而然,情景交融,藝術水平很高:

單論演技,馬龍·白蘭度之外,無數大導、影帝、影后評價最高的是約翰·凱澤爾:神一樣的存在。

被家族、權力綁架的麥克,有一個能力不足卻又不甘心的哥哥弗雷多。參軍入伍,家族當中唯有弗雷多向其表示祝賀。

毫不誇張地說,弗雷多的多面性唯有約翰·凱澤爾這樣的大演員才能駕馭。

麥克介紹自己的女友,弗雷多大大咧咧地一屁股坐下,痞味十足地去吻未來的弟媳婦,親密無間的家庭氣氛和兄弟關係表露無遺,也讓續集的手足相殘更加震撼人心:

兄弟情誼和最終的殺戮令人對黑道的厭惡達到了頂點。這種厭惡夾雜著對黑道倫理的某種理解、同情,如同影片展現的人性一樣複雜。

曲高和寡,在所難免。

然而,有少數高不可攀的藝術經典,如荷馬史詩、水滸,卻能單刀直入,明月照大江,雅俗共賞,不同文化層次的人會產生不同的感受。而且,隨著年齡、閱歷的增加,對作品的理解也在不斷深入和變化。

《教父》的藝術、思想和商業性結合得非常好,編、導、演、攝影、音樂、化妝、剪輯堪稱完美。不知道黑手黨、西西里、義大利移民的歷史不要緊,影片照樣能讓你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產生嶄新的理解。自由、獨立很重要,至愛親朋的感受也很重要。

庫布裡克認為《教父》可能是影史最佳。能獲得電影界的戰神如此青睞,可見其水平之高。

如果說海報是唯一的短板,大神Laurent Durieux也給補上了:

《教父》45周年科波拉攜影片主創再聚首,人都會老,《教父》永遠年輕:

相關焦點

  • 《教父》——男人的聖經
    這部作品成為美國70年代最暢銷書,而且一直暢銷至今,被譽為「男人的聖經」「一切智慧的總和」。小說從教父女兒康妮的婚禮開始,教父唐.維託.科利奧尼是黑手黨首領,常做違法的事,同時又是弱小平民的保護神,深得人們擁戴。他有三個兒子,長子遜尼強悍、有勇無謀,次子弗雷德順從、老實,缺乏膽魄與毅力。唐最鍾愛的三兒子邁克最聰明,但對家族事業毫無興趣。婚禮過後,唐拒絕了毒梟索羅佐的要求,激化了與紐約其它幾個黑手党家族的矛盾。
  • 燒耳推薦一部經典中的經典電影--《教父》,男人的聖經,值得一看
    人生當中,《教父》是我最愛的一部電影,在這一點上,我想可以和很多男人達成共識。馬龍的表演實在令人深深折服。在少年時代,我深深著迷,甚至模仿他那含混不清的說法方式,卻並不成功。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喊破了嗓子也找不到認真的聽眾,那個口齒不清的教父,卻沒人敢忽略他說出的每一個字。他總是面無表情,背後卻潛藏著不可忽視的力量--一種優雅的狂暴,平靜的殘忍,化妝的邪惡,如同毒蛇與猛虎的混合體。
  • 男人的聖經,必看系列《教父》
    依稀曾記得這個單詞是年少輕狂時的信仰,「教父」這是一個男人應該記著的名字。《教父》是由馬龍·白蘭度主演的一部被稱為史上最偉大的黑幫電影,雖然是一部打打殺殺的黑幫電影,但整部影片卻體現了冷靜的,高級的,浪漫的暗色調情懷。
  • 男人的聖經——電影《教父》三部曲
    喜歡的人說它是男人的聖經,是每個男人必看的一部電影。       作為《教父》三部曲的締造者。電影導演叫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爸爸是早年移民美國的義大利人。      派拉蒙找到科波拉,讓他執導《教父2》,科波拉依舊是興趣平平,因為高昂的片酬才勉強答應。      然後又、爆、了。     《教父2》賣的比1還好,科波拉還因此手握三個奧斯卡,這個時候的科波拉才36歲。
  • 男人的聖經——《教父》
    男人的聖經——《教父》阿爾·帕西諾接受金球獎終身成就獎的時候,回顧了得到最高評價的是兩個經典場景,第一個是《聞香識女人》裡那段探戈,第二個就是麥克在刺殺索龍多和警察局長前那三十秒的表演,這兩段戲堪稱一絕。
  • 《教父》:一部男人的聖經
    《教父》是一部帶有黑色性質的電影,講述了以維託·唐·科萊昂為首領的黑幫家族的故事。海報這部被譽為「男人的聖經」的電影,充滿了人生哲理。不照顧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個男人。」還記得這幾句臺詞嗎?全力照顧家人,這就是科萊昂家族的第一目標。家是什麼?家是傾聽者,當你傷心時,可以尋求安慰;家是沙漠中的綠洲,讓失望的人看到希望;家是黑暗中的燈火,使迷途的人找到方向;家是記錄儀,有著你的成長痕跡.......
  • 《教父》不僅是電影,更是男人聖經!10條金句教你成為真正的男人
    電影《教父》對這個問題做出了解答,老教父維多·柯裡昂說:你花時間和你的家人在一起嗎?我當然有。很好!不照顧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個男人。在大多數人眼裡,這無非是一個關於黑幫家族的電影,然而其背後蘊含的為人處世大道,卻值得所有男人的學習——尤其是老教父維多·柯裡昂。
  • 《教父》為什麼被稱為男人的「聖經」
    要說到電影界,就不得不提《教父》。真的是無法超越的經典,經典中的戰鬥機。之所以如此備受好評,不是因為它特效滿天飛,也不是因為它大咖雲集,更不是因為它的投入資金有多麼令人乍舌,更多的還是它龐大的信息量和讓每一個渴望成長的男人無法拒絕的「真理」。
  • 男人的聖經《教父》
    、情緒低落的時候就想一個人把這部電影從頭再看一遍 《教父》這部電影裡面有太多的東西可以去學了,他教會了男人要有愛和責任, 以及為人處事的法則。作為教父,活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大家,所以老教父活著累,小教父也活得累,在《教父》中兩位父子的死,刻畫得很好,一個是舒暢而死,因為他找到了一位更有責任感的人來繼承事業;另一位卻是悔恨枯死,因為他保護不了自己的女兒,
  • 《教父》男人的聖經,教父的為人處世(經典不會過時)
    教父1畫面開端是鄰居找教父幫忙收拾幾個欺負自己女兒的小子,但是因為說話態度一直是用錢說話,這讓老教父不願意幫忙,說「你根本不是在用一種朋友的態度和我說話,我不想幫你」然後那鄰居就用朋友的態度叫了一聲教父,老教父就幫了這個忙。
  • 電影人的「聖經」,永恆的經典!
    TOP1《肖申克的救贖》影迷心目中的「聖經」。一部上映於1994年的電影,卻在電影界創下奇蹟,自上映後,這部電影就一直跟《教父》爭奪IMDB第一的位置,但是該片傳導的思想卻尤為震撼人心,且電影中的經典畫面也是一個個定格在人們的腦海中。「這裡每個人都是無辜的,你還不知道吧?」
  • 男人的聖經、一生必看的電影:《教父》三部曲.
    你不多見的電影:「一部電影《教父》出了三個影帝」。而《教父》三部曲的輝煌和這些偉大演員的表演是密不可分的。
  • 18年3部「男人聖經」,弗朗西斯·科波拉拍《教父》多僥倖?
    教父:不抽空陪家人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的黑幫片《教父》系列到底有多經典?1998年,愛情喜劇片《電子情書》中的一幕有過精妙作答。片中女主角梅格·瑞恩疑惑不解地問男主角湯姆·漢克斯:「是什麼讓男人們如此迷戀《教父》?」
  • 男人必看:《教父》The Godfather,經典黑幫電影三部曲
    喜歡的人說它是男人的聖經,是每個男人必看的一部電影。      派拉蒙找到科波拉,讓他執導《教父2》,科波拉依舊是興趣平平,因為高昂的片酬才勉強答應。      然後又、爆、了。     《教父2》賣的比1還好,科波拉還因此手握三個奧斯卡,這個時候的科波拉才36歲。
  • 《教父》三部曲,被稱為男人的聖經,為什麼是近50年來公認最偉大的電影
    很多人把小說《教父》尊為男性的聖經,說白了就是一種男權主義的體現,男性體內的破壞欲、操控欲在書裡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不論是深埋心底的陰謀、性慾扭曲的發洩、變態血腥的殺戮,對於男人們來說,都是潛意識裡所憧憬的,手握乾坤、操縱勢力、殺戮
  • 跟著達達看電影:永恆的《教父》三部曲!
    喜歡的人說它是男人的聖經,是每個男人必看的一部電影。作為《教父》三部曲的締造者,電影導演的名字叫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爸爸是早年移民美國的義大利人。派拉蒙找到科波拉,讓他執導《教父2》,科波拉依舊是興趣平平,因為高昂的片酬才勉強答應。然後又,爆,了!電影《教父2》賣的比《教父1》還好,科波拉還因此手握三個奧斯卡,這個時候的科波拉才36歲。
  • 影史不朽經典丨《教父》三部曲
    喜歡的人說它是男人的聖經,是每個男人必看的一部電影。作為《教父》三部曲的締造者。電影導演叫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爸爸是早年移民美國的義大利人。他還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大侄子——尼古拉斯·凱奇。派拉蒙找到科波拉,讓他執導《教父2》,科波拉依舊是興趣平平,因為高昂的片酬才勉強答應。然後又、爆、了。《教父2》賣的比1還好,科波拉還因此手握三個奧斯卡,這個時候的科波拉才36歲。
  • 湯姆克魯斯奉為「男人聖經」的《教父》,故事原型都有哪些?
    《教父》是現代黑幫電影的開山之作,原著也是同題材的鼻祖。 這部電影於1972年在美國上映,次年的奧斯卡,該影片斬獲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成為當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
  • 從男人的聖經,看做女人的智慧
    柯裡昂家族合影湯姆·漢克斯說:《教父》是男人的聖經,是智慧的總和,是一切問題的答案。就像小仲馬所說:「任何文學,若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為目的,都是病態的,不健全的文學。」這部巨著主要闡述了男人們的遊戲,圍繞著家庭、生活、人性,對提升男人的認知高度、擴展格局有著良好的幫助。同樣的男人們的事業,少不了女人們的支持。今天,我們從這部男人的聖經中,看一看做女人的智慧。卡梅拉·柯裡昂是第一代教父維託的夫人,是第二代教父邁克·柯裡昂的母親。卡梅拉慈愛的微笑,貫穿了教父這部影片的始終。
  • 《教父》:我花了9個小時,才讀懂這部男人的「聖經」
    電影《教父》系列就是這樣偉大的作品。電影《教父》系列一共有3部,拍攝時間跨越了上世紀70-90年代,累計獲得了奧斯卡9項大獎,被稱為「男人的聖經」。本次小編將站在2代教父麥克的視角之下,帶大家一起品味一個男孩成長為一個男人的成長史。麥克是教父最小的兒子,也是一個不願插手家族事業的軍官。最後,卻成為了人人畏懼的2代教父,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