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堅持「四個抓好、四主合一」 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

2020-12-23 中國教育裝備網

  編者按: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各地各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各地各高校進一步明確課程思政建設目標和內容重點,科學設計教學體系,構建質量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加強組織實施和條件保障,增強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意識和能力,提升課程思政實效性。現將有關經驗做法予以編發,供參閱。

  教育部簡報〔2020〕第28期

  福建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系統謀劃、統籌推進,構建主心骨、主力軍、主戰場、主渠道「四主合一」的課程思政育人機制,努力實現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同頻共振。

  抓好頂層設計,堅定「主心骨」。加強對課程思政建設的組織領導和整體設計,10位省委領導定期深入聯繫高校調研課程思政工作,推動高校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機制。系統部署課程思政工作,出臺《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行動方案》《全面振興本科教育實施意見》,實施高校課程思政體系和教育教學創新計劃,將課程思政建設成效納入學校辦學績效考評內容,推動高校形成「一校一特色」的課程思政工作模式。莆田學院構建一個課程思政質量月、一組課程思政培訓、一批課程思政項目、一百場課程思政教研活動、一套課程思政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五個一」模式。福建師範大學成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協同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工作。

  抓好教師隊伍,建強「主力軍」。強化教師培訓,把課程思政意識、德育意識和能力的培養納入新教師崗前培訓、助教培養和教師能力提升培訓體系,不斷推動課程思政建設理念深入人心。每年組織開展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課程思政專題)骨幹教師專題培訓,推動高校開展教師培訓、集體教研、講座沙龍等活動,努力調動教師參與積極性。福建農林大學首創「課程思政教學工坊」,累計開展教學工坊12場,組織各類活動35場,培訓教師千餘人次,湧現出一批課程思政榜樣教師。突出示範帶動,組織高層次人才和教學名師等帶頭開展課程思政建設,以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以《中國正在說》節目為載體,設立堅定理想信念、「一帶一路」建設和文化傳承等專題,通過電視授課、網絡直播、巡迴授課等方式,深入全省高校開展示範巡講近200場,累計參與師生4萬餘人。選樹一批課程思政優秀教師和教學團隊,努力培養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抓好課程建設,聚力「主戰場」。完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深入研討課程思政教學的內容和方式,及時總結成效和經驗,將思政內容貫穿於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授課計劃、培養方案、教案設計。福州大學把「品德修養」統一作為所有專業畢業要求的首要指標項,構建課程思政支撐矩陣,繪製「品德養成樹」,以思政課程為「主流漫灌」,以通識課程思政為「支流潤灌」,以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思政為「細流滴灌」,從體系架構、分類實施上全面推動課程思政建設。打造課程思政精品課,把課程思政作為遴選一流本科課程的首要條件,推動648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深挖課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凝練課程育人特色,發揮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作用。深化課程思政理論和實踐項目研究,遴選建設130項「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精品項目和60項「思政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精品項目,確定13項省級本科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抓好課堂教學,夯實「主渠道」。培育課程思政示範課堂,實施「講好中國故事,上好思政課程」創優攻堅集體行動,把《擺脫貧困》和《習近平在寧德》《習近平在廈門》《習近平在福州》採訪實錄等有機融入教學中,打造「課程思政」百個好教案、百個好故事、百個示範課堂。抓實最大最有溫度的思政大課,全省79所高校3萬餘個項目、10.7萬人次參加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開展「雙百三級三創聯動」活動,即百校與百個鄉鎮街道、千個院系與千個村莊、萬個創業團隊與萬戶農村居民融合共創,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任務相融合,促進產業結合、扶貧對接和課程實踐。在全國率先組織創新創業大賽獲獎項目直播活動,線上直播「萬人課堂」32期。發揮第二課堂育人作用,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和實習實訓活動。廣泛動員全省高校大學生開展疫情防控志願服務,累計招募青年志願者2.6萬人,開展志願服務4.3萬人次,返鄉大學生志願者1.1萬人參與社區(村)防控3.1萬人次。組織教師上好戰「疫」大課,超過60%的援鄂教師將疫情防控相關的職業精神、社會責任、愛國主義教育和關愛生命教育等內容融入在線教學,為學生上了一堂「愛的大課」和「責任大課」。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
    近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綱要》指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挖掘各類課程思想政治資源,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就《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
    當前,高校中還不同程度存在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兩張皮」現象,未能很好形成育人合力、發揮出課程育人的功能。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解決這一問題,把教育教學作為最基礎最根本的工作,構建更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工作目標是什麼?
  • 打好課程思政建設組合拳
    近年來,江蘇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推動高校有效發揮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協同育人作用,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取得初步成效。 一、不斷提高政治站位,聚焦根本形成共識。
  • 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
    建設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必須將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其中,必須抓好課程思政建設,解決好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兩張皮」問題。要牢固確立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圍繞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完善課程思政工作體系、教學體系和內容體系。高校主要負責同志要直接抓人才培養工作,統籌做好各學科專業、各類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
  • 我省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工作推進會召開
    學校充分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深入推進專題教學、網絡教學、實踐教學「三位一體」改革,持續擴大思政教師隊伍規模,專兼職結合,進一步發揮關鍵少數的作用,形成全員育人合力。不斷擴大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建設一批專業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的標杆示範課程。充分利用線上教學助力學生成長,打出「雲上」教學組合拳,把握課程、教師、學生和質量四個關鍵,實現疫情期間「學習不延期、質量有保障」。
  • 突出「三個注重」 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南京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建設「第一個南大」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堅持突出「三個注重」,全方位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一、注重頂層設計,構建課程思政新格局。
  • 我校召開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工作會議
    1月15日上午,我校在五四路校區主樓304報告廳召開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工作會議。學校領導郭健、楊立海、申世剛、倪志宇、孟慶瑜出席會議。會議採用視頻形式,在302報告廳、綜合樓401和402智慧教室分別設置了分會場。會議由黨委常委、副校長孟慶瑜主持。
  • 育人潤物細無聲,上海高校首創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
    如何講好思政課?上海高校作出了成功探索。2018年6月19日,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為2018屆畢業生上最後一堂思政課,以「四問四答」形式對「復旦人如何答新時代的考卷」做了詮釋:「奉獻使人生突破自我的小格局,融入時代的大洪流。以奉獻為落腳點,實幹、求索、奮鬥才有意義和價值。」
  • 聚焦課程思政 共話立德樹人 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在京成立
    12月20日-21日,首屆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暨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在京舉行。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徐青森在致辭中首先對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期待參加本次會議的專家學者,通過對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思路和特點把脈獻策,全面推動我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提質提速。
  • 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
    首屆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暨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在京舉行。來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山東財經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等30餘所財經類高校校領導、職能部門負責人、二級學院負責人、一線專業教師等100餘人參會。
  • 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領航計劃經濟學院院長論壇在滬召開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助理鄭少華介紹說,上海財經大學從落實高校主體責任、創新教師隊伍管理方式、加強思政課主渠道功能、挖掘專業課的思政元素等四方面整體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適時推出《上海財經大學關於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方案》,將課程思政建設落到實處。
  • 課程思政「三問」:課程思政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幹?
    隨著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近年來,實施課程思政逐步從部分高校在「點」上的探索發展為我國高等教育界在「面」上的共識。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理論工作者有必要從學理上明晰「課程思政是什麼?課程思政為什麼?課程思政怎麼幹?」這三個問題。課程思政是什麼?
  • 同濟大學校長陳杰:面向復興大業 加強課程思政 培育時代新人
    ,交流研討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落實情況,深入推進高校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 面向復興大業 加強課程思政 培育時代新人 同濟大學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深入貫徹落實《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和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工作視頻會議精神,以系統觀全面推動課程思政改革創新,深化「育人」和「質量」內涵,取得明顯成效。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
    上海財經大學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 2020-12-19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林業大學「三個強化」有序推進課程思政高質量全覆蓋
    北京林業大學「三個強化」有序推進課程思政高質量全覆蓋 2020-12-28 來源:教育部 教育部簡報〔2020〕第31期  北京林業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
  • 鄭州大學堅持守正創新 努力辦好思政課程
    鄭州大學認真學習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始終將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守正創新、紮實推進,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黨政協同,共創思政課程建設格局。加強黨委統一領導,努力構建黨政各部門協同配合的思政育人格局。
  • 課程思政④|思行合一,大道行遠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課程思政...
    編制國內首部《交通運輸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成立國內首個交通學科思政教育研究中心;首次構建橫向覆蓋全專業的課程思政群、縱向貫穿培養全過程的課程思政鏈,形成完整的課程思政體系;率先制定每門課程立德樹人達成指標;首次系統提出專業教師課程思政勝任力提升路徑和工作機制……定標準,建平臺,繪藍圖,出「施工方案」,自去年年底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重點改革領航學院」以來,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安慶師範大學專題研討思政課建設
    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要負責同志圍繞思政課教學工作成效、主要不足、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進行匯報交流發言;教務處主要負責同志圍繞強化課程思政制度建設、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提高教師課程思政育人意識、課程思政支持保障、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未來建設思路作了匯報交流發言;體育學院主要負責同志圍繞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基本思路、基本情況、存在問題及下一步舉措作了匯報交流發言;團委主要負責同志圍繞公共藝術教育開展的主要工作
  • 天津市高校思政課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研討會在天津大學召開
    他指出,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是教育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行動。舉辦此次研討會,將進一步帶動更多高校和教師樹立課程建設新理念,點燃課堂革命的引擎,全面推動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 以系統觀推動課程思政改革創新
    同濟大學深入貫徹落實《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系統觀全面推動課程思政改革創新,深化「育人」和「質量」內涵,取得明顯成效。一、抓好「導向」這個全局變量。一是班子成員帶頭推動。這學期,學校主要領導領銜推動「中國道路」品牌課程升級,班子成員結合各自學科專業,以身示範推動全校課程思政改革守正創新。二是與時俱進因勢而新。學校堅持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兩手抓、兩手硬」,既同向同行,也貼近實際、富有時代氣息。三是以「網際網路+」賦能。學校大力推進智慧教室建設,鼓勵教師用新技術、新媒體吸引大學生,提升教學導向性、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