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化閱讀時代,我們應該慶幸,人們對書的熱愛並沒有全然消失,反而能周而復始,愈加洶湧。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近日評出世界十佳書店,踏進每一家書店,都是在通往精神的詩與思的途中……
圖片來自網絡
1 Atlantis Books
希臘聖託裡尼
有多少人的夢想是像美國作家加布瑞埃拉·澤文在小說《島上書店》裡描寫得一樣,長年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經營一家書店,客人可能不多,但每一個到訪者都和店主一樣將書視為另一個自我。
Atlantis Books就是一家開在小島上的書店,不過它所在的聖託裡尼聞名世俗,有「聖島」之稱,島上聚集了大批文學家、藝術家和畫家。店主也不止一個人,而是一群來自賽普勒斯、英格蘭、美國的朋友。
2002 年,Oliver 和 Craig 在島上度假,但覺如此美妙的地方居然沒有書店,喝著酒,談著天,兩人決定就在聖託裡尼島上開一家書店。2004 年,書店正式營業。漸漸地,書店也不局限於賣書,開始舉辦露天讀書會,書籍裝訂課程,讀者聚餐和電影節。
2011 年 11 月,書店舉辦了第一屆 「火山口藝術、文學節」( Caldera Arts and Literature Festivals ),並且邀請到了世界聞名的文學家 Paul Murray( 保羅·穆雷 ),Ali Smith( 阿里·史密斯 ),Eugene Trivizas( 尤金·崔維查 )以及其他藝術家、音樂家。藝術文學節發展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
2 Cafebrería el Péndulo
墨西哥墨西哥城
在墨西哥城,這座西半球最古老的城市,人們最愛徜徉於城中,一邊感受墨西哥城濃厚的印第安文化氛圍,一邊尋覓隱藏在城市星羅棋布的古印第安人文遺蹟。
就像店名一樣,這家書店既是書店,也是咖啡店、畫廊。但這家書店聞名拉美,是拉美城市文化中心之一,書店經常舉辦露天藝術電影集會,音樂會,演講會和文學課程。這家店尤為寬敞,採光也佳,能想到的英文、西語書都能在這找到。
3 Munro's Books
加拿大維多利亞
Munro’s Books位於維多利亞舊城區的心臟位置。1963 年,Jim Munro和他的第一任妻子Alice Munro(艾麗絲·門羅,2009 年獲得布克國際獎,2013 年諾貝爾文學獎,第一位加拿大籍女性諾貝爾獎得主),在靠近維多利亞電影院的Yates Street(耶茨街)開了一家書店,店面十分狹長。在那個年代,很多有頭腦的書商都只做精裝版書,但這家書店賣的書幾乎全都是平裝版。
艾麗絲·門羅
以前維多利亞地區的書店寥寥無幾,書店與書店之間相隔甚遠,主要競爭對手只有兩家。但是正是因為書店的地理位置恰到好處,與電影院近,很多喜歡看電影的年輕人經常光顧這裡,成為書店忠實的顧客。
後來,書店經過兩次搬遷,現在的店面由 1979 年延續至今,書店所在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樓宇由 Thomas Hooper 於 1909 年設計建造,非常有名。
4 El Ateneo Grand Splendid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El Ateneo Grand Splendid 是一家阿根廷老字號的連鎖書店,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有 8 家分店。其中最負盛名的還是鬧中取靜,位於Santa Fe大道上的這家。這家店由一家歌劇院改建,屢屢被世界各大媒體評為世界最美書店。
劇院本身建於 1919 年,是當時阿根廷最大的劇院之一。到 1920 年代末期,劇院變身影院並在阿根廷率先播放有聲電影。但隨著大型影院的出現,劇院被改造成書店,於 2000 年正式開放。如今的書店基本保留了當時劇院的風貌,將座位變成書架,舞臺變成咖啡館。書店營業面積達 2000 多平方米,是南美第一,全球第二大書店。穹頂壁畫出自義大利畫家 Nazareno Orlandi(薩納雷諾·奧蘭迪),意喻和平。
5 Powell's City of Books
波蘭俄勒岡州
Powell's City of Books,最大的全球連鎖獨立書店,曾被英國泰晤士報評為去波蘭一定不能錯過的十件事之一。這家書店的地位,在過去可是評判波蘭人有多愛看書的標杆。
即便是現在,憑藉著波蘭人的商業頭腦,書店仍然保持了原有的經營水準,並且發展出線上售書業務。書店一邊賺著錢,一邊也在引誘著全世界愛看書的人。
書店分四層,共有橘色、金色、草綠色、黃色、粉紅色、銀色、松石色、橘紅色、紫色九個顏色不同的區域用以區分書籍。
比如服務臺設在頂層的粉色區域;如果你想最快速度找到暢銷書,就得去找綠色區域;藍色區域擺放的都是和文學相關的書,不過書店不太會把一些流行文學歸類在傳統文學中,這也是書店文學觀的一個體現。
高聳的書架、松木地板、不同色彩風格的空間設計、仿古家具、藝術品,這些都吸引了很多讀者前來造訪,或盤腿席地而坐,翻著手上的書,或坐在閱讀區的椅子上和人閒聊。
6 Prairie Lights
美國艾奧瓦州艾奧瓦城
這家原本不起眼的獨立書店,從1978年誕生後開始因為最早銷售小說家 Raymond Carver(雷蒙德·卡佛)和Alice Munro(艾麗絲·門羅)的書而逐漸走紅。
1982 年,書店擴張並搬到了著名的文藝社交圈South Dubuque地區,這裡早在1930年代就成為文學大家、名人聚集的地方,Carl Sandburg(卡爾·桑德伯格), Robert Frost(羅伯特·弗洛斯特) 、Sherwood Anderson(舍伍德·安德森)和 Langston Hughes(朗斯頓·休斯)都在這裡駐足過。
沿襲了這種傳統,有七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曾在Prairie Lights裡舉辦過活動。2010 年 3 月 25 日,對於書店來說,歐巴馬總統的意外到訪讓他們格外驚喜,歐巴馬還在店裡買了不少兒童書籍。
7 Shakespeare and Company
法國巴黎
這家莎士比亞書店,實際上並不是聞名文學史的莎士比亞書店,書店由美國人George Whitman1951年創辦,成立之初,書店叫 Le Mistral, 1964 年 4 月,為了紀念真正的莎士比亞書店的創始人,著名的出版人Sylvia Beach(西爾維亞•比奇),George把書店的名字改變並沿用至今。
2011 年,在Groot Foundation(德格魯特基金會)的協助下,Shakespeare and Company創立了 Paris Literary Prize(巴黎文學獎)。書店本身還在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中亮相。
8 Gertrude & Alice
澳大利亞雪梨
現代文學的首席沙龍女主人Gertrude Stein(格特魯德·斯泰因)每周末都會在巴黎的花園街 27 號舉辦沙龍,畢卡索、馬蒂斯、塞尚、布拉克、舍伍德·安德森、菲茨傑拉德、龐德、海明威,蜂擁而至。花園街 27 號,是所有當時藝術青年的朝聖之地。
尚未成名的海明威們在這個掛滿畢卡索、雷諾瓦、塞尚、馬蒂斯的名畫的房間裡,受到這位女主人甜美的照拂。年紀差不多可以做她兒子的海明威經常拿著自己的作品謙恭地請她指教,Gertrude就像一個大師一樣毫不客氣地對他提意見。
Gertrude Stein和Alice B. Toklas(愛麗絲·B·託克勒斯)相識於 1907 年,從那之後一百多年,人們談論其中任何一個人的時候,都不會忘記另一個。在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中,海明威帶著吉爾去Gertrude家,來開門的正是Alice。
▲Gertrude和Alice在一起
Alice 在外一向以 Gertrude 的秘書、合伙人的身份示人,但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她同樣也是 Gertrude 的生活伴侶。雪梨的這家書店正是被 Gertrude 和 Alice 在文學與精神上的契合所感動,將她二人的名字合二為一作為書店的名字,並致力於打造一個 21 世紀的新文學沙龍地。
9 Librairie Avant-Garde
中國南京
先鋒書店在中國一點也不陌生,不僅是南京的地標,南京十二張文化名片之一,甚至是中國最美書店的代名詞。1996 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寫作班的錢曉華創辦了第一家先鋒書店。錢曉華曾說:「當人打開一本書的時候,是最美的。」
後來,先鋒書店留在讀者記憶裡的,有多個版本,是先鋒書店發源地的太平南路店,是被人們戲稱「南大第二圖書館」的廣州路店,是繁華商業區地下通道裡的夫子廟店,是新街口地鐵站的東方商城店,還有五臺山總店、九江店……
每次踏進先鋒書店寬敞的大廳,「大地上的異鄉者」幾個字總能讓人聯想到「流浪」,人生活在大地上,又周轉流離在大地間,走走停停,精神的高度又終不能停留局限在腳下土地上,但誰能給一個流浪者精神上長久的棲息地呢?錢曉華的先鋒理念,也許就在此,世界無法為人提供一條永久的避難地,但書店能提供一條精神流浪之路,而在這一路,你不會感到飢餓。
10 Cook & Book
比利時布魯塞爾
這家復古韻味的書店一點都不小,差不多有一家超市那麼大。把書店和餐廳開到一塊也許並不稀奇,但是布魯塞爾這家書店的特色,在於整個書店裡不止某個區域設置了餐廳,而是書店分成的九個空間都擺放著美食。
除了美食,書店的天花板上還懸掛著 800 本書,地上停著復古汽車。這些元素讓讀者好像走進了一個又復古又前瞻的太空膠囊。
- THE END -
來源:外灘畫報(the-bund)
(本文轉載自糖蒜風尚家,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公眾號予以處理)